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要大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弥补人教版教材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效落实中学语文课标。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补白;思考;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41-02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自2001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资格,此后被多省市及地区教育机构采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材内容日益显露出薄弱与不足的一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弥补人教版语文教材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效落实中学语文课标。
一、给现代文阅读补白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现代文,最近的一篇是八年级下册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发表时间是2001年。也就是说近十年没有一篇新文章入选教材。是这十多年文学停止发展未诞生经典作品?当然不是。这十多年有影响的文学期刊犹如雨后春笋,文学俊才更是比比皆是,锦绣文章自然多得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催生了人的感知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而承载这十多年人们感知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未能及时补充入教材,真是一大憾事。与其让学生在课堂拿着中规中矩的“老”课文做掩护,其实却偷看《萌芽》、《火花》、《疯狂阅读》、《新概念作文》等刊物,还不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文学期刊中的精品。近几年,在每册教材使用中,笔者大胆增设第七单元,以弥补现代文选编的缺憾。具体做法是:不允许学生课堂上分神读课外书,但鼓励学生课间或节假日研读课外书,条件是学期末每人推荐一篇课外文章参加“第七单元课文选编大赛”。要求参选文章是近十年发表的内容形式俱佳的文章,推荐者写出文章出处、作者以及有分量的推荐词。学生极为踊跃,推荐的文章出处有《读者文摘》、《儿童文学》等,涉及内容广泛。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正确引导阅读方向,有效激发阅读激情,积极营造阅读空间,科学释放阅读能量,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搜集、整理、理解、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发挥个性化阅读效益。
二、给综合性学习补白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共有36个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有天文《探索月球的奥秘》,地理《黄河,母亲河》;有远古《追寻人类的起源》,时尚《背起行囊走四方》;有喜新《我也追“星”》,怀旧《古诗苑漫步》;有迈步《寻找春天的足迹》,近观《戏曲大舞台》……所有教学内容,想一一有效完成实属不易。比如教学《探索月球的奥秘》,对于多数偏远农村学校,无网络,无图书馆,在学生未查找资料无准备的情况下,教师一讲到底,就失去综合性学习课程意义了;再比如教学《背起行囊走四方》,对于城市学校,在安全环境令人担忧,安全形势日益吃紧的情况下,课程目标基本上落空。还有教学《马的世界》,由于马的文化内涵,只反映在古代战争以及少数边疆地区,所以很多学校是浅尝辄止。总之,部分综合性学习课程设置未考虑多数学校操作条件的不具备,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从而导致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被动参与,久而久之,师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如何落实课改要求,实现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让综合性学习课堂洋溢浓郁的语文味?笔者的做法是:在整合教材36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遵循地域性、安全性、创造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原则,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校团委要举行“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活动,就引导学生为团委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活动方案。学生依据主题要求提出了“造势、督查、评比、表彰四步走方案”,造势中有人提出发倡议、喊口号、贴标语以及讨论雷锋精神实质等意见和建议;再如针对中学生乱花钱现象,鼓励学生做“中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拟定调查表、发收调查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探寻原因、提出建议、撰写报告、发布公告等一系列工作,丰富了阅历,整合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三、给习作教学补白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即有什么样内容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就有什么样的话题作文。部分师资力量强、教学设备先进、家长支持力度大的学校,在多年的单元习作教学中,产生了部分优秀习作,这些同话题作文被“好事者”公布于网络,或者编辑成同步习作指导,这给不自觉的学生提供了抄袭、套作的可能。学生习作没了个性,没了真实,教师往往成了“习作打假队长”。如何解决习作教学困惑,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端正学生习作态度,夯实习作基本功,产生内容真实、文从字顺的优秀作品呢?调查发现,学生习作假大空的根本原因,还是习作教学之路被教材拘囿了。解决的办法,就是更新观念,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创新习作教学方案。朱熹说的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后,布置习作《我们的校园》;在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基础上,布置习作《我的语文老师》;在全市大搞双创活动时,指导学生写作《在“双创”的日子里》;在全校学生享受蛋奶工程之际,成就作文《幸福像花儿一样》……总之,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出发,利用地域特有资源,让学生观察体验、反思总结,从而写出言有物、文有序、情真切的佳作。
在教学中,教师手中的“武器”不趁手,学生眼前的“餐具”不漂亮时,创新势在必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相信在不背离新课程宗旨的前提下,一切创造性的工作,都会成就学生的精彩,都会被认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海香.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补白;思考;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41-02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自2001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资格,此后被多省市及地区教育机构采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材内容日益显露出薄弱与不足的一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弥补人教版语文教材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效落实中学语文课标。
一、给现代文阅读补白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现代文,最近的一篇是八年级下册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发表时间是2001年。也就是说近十年没有一篇新文章入选教材。是这十多年文学停止发展未诞生经典作品?当然不是。这十多年有影响的文学期刊犹如雨后春笋,文学俊才更是比比皆是,锦绣文章自然多得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催生了人的感知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而承载这十多年人们感知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未能及时补充入教材,真是一大憾事。与其让学生在课堂拿着中规中矩的“老”课文做掩护,其实却偷看《萌芽》、《火花》、《疯狂阅读》、《新概念作文》等刊物,还不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文学期刊中的精品。近几年,在每册教材使用中,笔者大胆增设第七单元,以弥补现代文选编的缺憾。具体做法是:不允许学生课堂上分神读课外书,但鼓励学生课间或节假日研读课外书,条件是学期末每人推荐一篇课外文章参加“第七单元课文选编大赛”。要求参选文章是近十年发表的内容形式俱佳的文章,推荐者写出文章出处、作者以及有分量的推荐词。学生极为踊跃,推荐的文章出处有《读者文摘》、《儿童文学》等,涉及内容广泛。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正确引导阅读方向,有效激发阅读激情,积极营造阅读空间,科学释放阅读能量,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搜集、整理、理解、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发挥个性化阅读效益。
二、给综合性学习补白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共有36个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有天文《探索月球的奥秘》,地理《黄河,母亲河》;有远古《追寻人类的起源》,时尚《背起行囊走四方》;有喜新《我也追“星”》,怀旧《古诗苑漫步》;有迈步《寻找春天的足迹》,近观《戏曲大舞台》……所有教学内容,想一一有效完成实属不易。比如教学《探索月球的奥秘》,对于多数偏远农村学校,无网络,无图书馆,在学生未查找资料无准备的情况下,教师一讲到底,就失去综合性学习课程意义了;再比如教学《背起行囊走四方》,对于城市学校,在安全环境令人担忧,安全形势日益吃紧的情况下,课程目标基本上落空。还有教学《马的世界》,由于马的文化内涵,只反映在古代战争以及少数边疆地区,所以很多学校是浅尝辄止。总之,部分综合性学习课程设置未考虑多数学校操作条件的不具备,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从而导致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被动参与,久而久之,师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如何落实课改要求,实现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让综合性学习课堂洋溢浓郁的语文味?笔者的做法是:在整合教材36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遵循地域性、安全性、创造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原则,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校团委要举行“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活动,就引导学生为团委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活动方案。学生依据主题要求提出了“造势、督查、评比、表彰四步走方案”,造势中有人提出发倡议、喊口号、贴标语以及讨论雷锋精神实质等意见和建议;再如针对中学生乱花钱现象,鼓励学生做“中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拟定调查表、发收调查表、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探寻原因、提出建议、撰写报告、发布公告等一系列工作,丰富了阅历,整合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三、给习作教学补白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即有什么样内容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就有什么样的话题作文。部分师资力量强、教学设备先进、家长支持力度大的学校,在多年的单元习作教学中,产生了部分优秀习作,这些同话题作文被“好事者”公布于网络,或者编辑成同步习作指导,这给不自觉的学生提供了抄袭、套作的可能。学生习作没了个性,没了真实,教师往往成了“习作打假队长”。如何解决习作教学困惑,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端正学生习作态度,夯实习作基本功,产生内容真实、文从字顺的优秀作品呢?调查发现,学生习作假大空的根本原因,还是习作教学之路被教材拘囿了。解决的办法,就是更新观念,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创新习作教学方案。朱熹说的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后,布置习作《我们的校园》;在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基础上,布置习作《我的语文老师》;在全市大搞双创活动时,指导学生写作《在“双创”的日子里》;在全校学生享受蛋奶工程之际,成就作文《幸福像花儿一样》……总之,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出发,利用地域特有资源,让学生观察体验、反思总结,从而写出言有物、文有序、情真切的佳作。
在教学中,教师手中的“武器”不趁手,学生眼前的“餐具”不漂亮时,创新势在必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相信在不背离新课程宗旨的前提下,一切创造性的工作,都会成就学生的精彩,都会被认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海香.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