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记述的也十分广泛。《论语》中对教育的对象、目的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在教育占有突出地位的今天,我们要正确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论语》,汉代又称《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在当今社会,教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正确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同时结合时代思想,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之路。
一、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张居正讲评这句话说:“类,是等类。孔子说:‘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其中有智的,有愚的;有贤的,有不肖的,种种不齐。然君子之心,惟欲使人人皆复于善而后已。’智的,愚的,贤的,不肖的,都是一般样教训化导他,何尝分别等类,而有所拣择于其间哉?盖天地无弃物,圣人无弃人,故尧舜之世,比屋可封;文武之民,遍为尔德,亦有教无类之一验也。”可见,张居正对孔子“有教无类”的解释是从“人的等类”和“教育让人向善、成善”的角度进行解读的。
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原因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教育已经开始向士民阶层开放,接受教育的人群有了明显的扩大。孔子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环境与接受教育方式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经被人尊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有教无类”的主张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強调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温饱都难以得到解决,更谈不上去接受教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
二、教育的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这种人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君子首先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所谓“仁”,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也就是爱人。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先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如若有个君主广泛施恩于民,并能赈济大众,怎么样啊?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何止是称仁,该算的上是圣人了!尧、舜他们尚且还难做到。作为有仁德的人,自己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能近取己身为例证,可以说是实现仁德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
三、教育的方法
(1)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某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用再教他了。由此可见,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育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2)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论语》中没有直接谈到“因材施教”这个词汇,但是从《论语》中孔子与对其弟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比如说弟子们同样是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再说弟子们问“政”,孔子也有不同的回答。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顺应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引导他们选择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这充分说明了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以学习为乐的教育方法。孔子主张“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是享受学习的最高表现。孔子的弟子在孔子的教育下,常有所得,自然而然都达到了“乐学”的境界,所以孔子十分强调“乐学”的重要性。
四、总结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智慧之光。今天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把教育搞得更好!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 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从学生实际出发, 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发扬民主, 热爱学生 ,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多肯定, 多表扬, 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 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 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像孔子那样,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作者简介:
白蕊欣,(1993.10.24—),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现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历,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宋元明清哲学研究。
摘 要:《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记述的也十分广泛。《论语》中对教育的对象、目的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在教育占有突出地位的今天,我们要正确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论语》,汉代又称《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在当今社会,教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正确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同时结合时代思想,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之路。
一、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张居正讲评这句话说:“类,是等类。孔子说:‘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其中有智的,有愚的;有贤的,有不肖的,种种不齐。然君子之心,惟欲使人人皆复于善而后已。’智的,愚的,贤的,不肖的,都是一般样教训化导他,何尝分别等类,而有所拣择于其间哉?盖天地无弃物,圣人无弃人,故尧舜之世,比屋可封;文武之民,遍为尔德,亦有教无类之一验也。”可见,张居正对孔子“有教无类”的解释是从“人的等类”和“教育让人向善、成善”的角度进行解读的。
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原因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教育已经开始向士民阶层开放,接受教育的人群有了明显的扩大。孔子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环境与接受教育方式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经被人尊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有教无类”的主张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強调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温饱都难以得到解决,更谈不上去接受教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
二、教育的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这种人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君子首先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所谓“仁”,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也就是爱人。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先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如若有个君主广泛施恩于民,并能赈济大众,怎么样啊?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何止是称仁,该算的上是圣人了!尧、舜他们尚且还难做到。作为有仁德的人,自己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能近取己身为例证,可以说是实现仁德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
三、教育的方法
(1)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某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用再教他了。由此可见,孔子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育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2)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论语》中没有直接谈到“因材施教”这个词汇,但是从《论语》中孔子与对其弟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比如说弟子们同样是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再说弟子们问“政”,孔子也有不同的回答。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顺应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引导他们选择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这充分说明了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以学习为乐的教育方法。孔子主张“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是享受学习的最高表现。孔子的弟子在孔子的教育下,常有所得,自然而然都达到了“乐学”的境界,所以孔子十分强调“乐学”的重要性。
四、总结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智慧之光。今天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把教育搞得更好!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 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从学生实际出发, 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发扬民主, 热爱学生 ,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多肯定, 多表扬, 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 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 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像孔子那样,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作者简介:
白蕊欣,(1993.10.24—),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现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历,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宋元明清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