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规定无疑确立了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但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处于自发、尴尬的状态。
一、重视语文课本,忽视课外读本
的确,语文课本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是应该首先认真读通读透的,有的经典作家的作品还需熟读背诵。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这样做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殊不知其他学科课本上的一些材料也是很好的语文教材,若能以读语文课本的要求去鉴赏其他课本,必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科目的课本上有的是标准的说明文体,可以研究它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语文知识,也可以更好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历史、政治、品德等课本上有的是典范的记叙、议论文体,可以研究其是如何生动地记叙、如何有理有据地论证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更好地掌握记叙、议论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的知识。但是许多中学生急功近利,为读书而读书,忽视了课外知识的涉猎。中学生在以语文课本为主学习语文的同时,可以把语文以外的其他课本当作语文课本来读。这是一举两得而又十分经济的阅读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等特性。不要以为数学就是数学,化学就是化学,政治就是政治,历史就是历史,须知任何知识都是文化,而文化的传播必须有其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语文。
二、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中学时期正是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们一旦尝到了阅读的甘甜,就会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去读。这种趋势是一个人读书能否成功的基础,是值得加以引导的。中学生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质量,忘记了选择。书籍浩如烟海,不可能每本书都是有价值的,一本书也不可能是字字珠玑,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所以,必须加以慎重地选择。现在的一部分中学生,他们不去理会中外名著、当代优秀作品和健康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而把心思全放在言情、武侠小说当中,过早地去看那些供成人消遣的杂志和小说。在中学阶段这黄金般珍贵的时间去读这些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一种浪费。英国作家罗斯金说:“我们不应当浪费生命去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当然,武打、言情类书籍、消遣性杂志是有一定认识价值的,但对中学生来说,有用的东西确实不多。有许多优秀生,就是因为迷上了这类书籍,终日昏昏沉沉,以至忘记了学习,因而成绩急剧下降,这是必须吸取的教训。因此,中学生在阅读时,一方面要多读书,追求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也要加以选择,追求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浩瀚的书海里畅游而不至于迷航。
三、只凭兴趣读,忽视目的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任何事必须有的放矢,否则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到头来不仅一无所获,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中学生为什么要阅读?无非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修养、获得写作借鉴等。如果有了这样明确的目的,在阅读时就不会到处乱“闯”,就不会身入宝山空手而归。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就会在读书的时间和数量上有所控制,尤其在内容上就会慎重选择。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不论对应试还是对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遗憾的是,许多中学生只凭兴趣阅读,而不知道控制自己。表现在课内阅读中,有兴趣则认真听讲,参与讨论;无兴趣则开小差,想别的事情。当然这种情况与我们的教材内容和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法呆板有关,但对中学生来说,如果在课内仅凭兴趣阅读,吃亏的只是自己。表现在课外阅读中,也是有兴趣时,废寝忘食;无兴趣时,搁置一边。对读物的内容,只捡喜欢的读,而对那些枯燥乏味然而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有用的却不大喜欢读。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为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必须理智地去阅读,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仅仅追求趣味性。正如周光潜所说:“为学问打根底是不能过分讲趣味的。”
四、只知苦读,不知乐读;只会死读,不会活读
学习是一种劳神费心耗体的艰苦劳动。常言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道出了个中味道。事实确实是这样,不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苦读是难以有所成就的。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骨”、白居易“口舌生疮”的苦读故事是人所共知的。因苦读确实产生了许多卓越人才,即使现在,也仍有继续保持和发扬的必要。但并不能说,读书只有苦,没有乐可言。陶渊明不是有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经历么?可见书中是有乐趣的,关键是看能否有所“会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阅读时,如果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切体味书中所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就会渐渐与作者达到心灵相通。这样,必定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为什么一部分中学生对阅读感觉不到“乐”而一味苦读呢?就是因为他们只会“死”读,不会“活”读。有一句话说得很尖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鲁迅说过:“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这些话都说明了读死书的坏处。怎样才能由“死”变“活”呢?就是要多思考,多分析,多运用,多与现实生活对照。如果一味信奉书中所言,不知变通,到头来只会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里跑一回马,不但收获不大,反而一片混乱。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正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了以后就要运用,就要实践。如果只是死读,生吞活剥,不去消化、吸收和运用,就只能落得“读书死”的命运了。
总之,中学生要在下苦工夫读书的同时,要勤于思考,深切体察,善于会意,才能渐进“乐土”;在读书之后,还要注意实践和运用,使自己真正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徒有“经纶”的书呆子。
五、勤于读书,懒于笔记
有一部分中学生是喜欢读书的,每当问到他们的读书情况时,总能说上个大概来,但当提到某个具体问题时,或当写作、谈话应用时,往往瞠目结舌,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主要原因是懒于做读书笔记。这是很不好的阅读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有所记录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才能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中学生在读书时,必须根据情况做好笔记。笔记有多种形式。可以摘录名言警句、成语典故,也可以写出梗概提纲、简短述评、心得体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必须记录作者姓名、书名、何时何地出版,以便日后查找。
在寂寥与繁荣同时在场,颠覆与守护强硬对峙的今天,书坛消减了昔日神圣的灵光,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倾斜,令一切痴迷于阅读的中学生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甚至,有人对阅读失去了必要的信心。
然而,读书、写书、爱书,守护书的圣地,构建课外阅读的新体系、重振阅读的容光,仍然是一代中学生持之以恒的操守和孜孜以求的梦想,虽屡经挫折而矢志不移。普罗米修斯的坚毅和缪斯的空灵,引诱着,青春的热血和历史的使命,鼓噪着,年轻的步伐,坚定而豪迈。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探索欲望强烈的中学生。给他们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一种更为良好的阅读气氛,教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以利于更多的有为青年能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这是一个教师的天职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 责编 韦 雄)
一、重视语文课本,忽视课外读本
的确,语文课本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是应该首先认真读通读透的,有的经典作家的作品还需熟读背诵。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这样做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殊不知其他学科课本上的一些材料也是很好的语文教材,若能以读语文课本的要求去鉴赏其他课本,必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科目的课本上有的是标准的说明文体,可以研究它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语文知识,也可以更好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历史、政治、品德等课本上有的是典范的记叙、议论文体,可以研究其是如何生动地记叙、如何有理有据地论证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更好地掌握记叙、议论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的知识。但是许多中学生急功近利,为读书而读书,忽视了课外知识的涉猎。中学生在以语文课本为主学习语文的同时,可以把语文以外的其他课本当作语文课本来读。这是一举两得而又十分经济的阅读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等特性。不要以为数学就是数学,化学就是化学,政治就是政治,历史就是历史,须知任何知识都是文化,而文化的传播必须有其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语文。
二、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中学时期正是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们一旦尝到了阅读的甘甜,就会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去读。这种趋势是一个人读书能否成功的基础,是值得加以引导的。中学生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质量,忘记了选择。书籍浩如烟海,不可能每本书都是有价值的,一本书也不可能是字字珠玑,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所以,必须加以慎重地选择。现在的一部分中学生,他们不去理会中外名著、当代优秀作品和健康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而把心思全放在言情、武侠小说当中,过早地去看那些供成人消遣的杂志和小说。在中学阶段这黄金般珍贵的时间去读这些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一种浪费。英国作家罗斯金说:“我们不应当浪费生命去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当然,武打、言情类书籍、消遣性杂志是有一定认识价值的,但对中学生来说,有用的东西确实不多。有许多优秀生,就是因为迷上了这类书籍,终日昏昏沉沉,以至忘记了学习,因而成绩急剧下降,这是必须吸取的教训。因此,中学生在阅读时,一方面要多读书,追求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也要加以选择,追求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浩瀚的书海里畅游而不至于迷航。
三、只凭兴趣读,忽视目的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任何事必须有的放矢,否则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到头来不仅一无所获,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中学生为什么要阅读?无非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修养、获得写作借鉴等。如果有了这样明确的目的,在阅读时就不会到处乱“闯”,就不会身入宝山空手而归。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就会在读书的时间和数量上有所控制,尤其在内容上就会慎重选择。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不论对应试还是对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遗憾的是,许多中学生只凭兴趣阅读,而不知道控制自己。表现在课内阅读中,有兴趣则认真听讲,参与讨论;无兴趣则开小差,想别的事情。当然这种情况与我们的教材内容和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法呆板有关,但对中学生来说,如果在课内仅凭兴趣阅读,吃亏的只是自己。表现在课外阅读中,也是有兴趣时,废寝忘食;无兴趣时,搁置一边。对读物的内容,只捡喜欢的读,而对那些枯燥乏味然而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有用的却不大喜欢读。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为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必须理智地去阅读,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仅仅追求趣味性。正如周光潜所说:“为学问打根底是不能过分讲趣味的。”
四、只知苦读,不知乐读;只会死读,不会活读
学习是一种劳神费心耗体的艰苦劳动。常言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道出了个中味道。事实确实是这样,不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苦读是难以有所成就的。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骨”、白居易“口舌生疮”的苦读故事是人所共知的。因苦读确实产生了许多卓越人才,即使现在,也仍有继续保持和发扬的必要。但并不能说,读书只有苦,没有乐可言。陶渊明不是有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经历么?可见书中是有乐趣的,关键是看能否有所“会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阅读时,如果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切体味书中所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就会渐渐与作者达到心灵相通。这样,必定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为什么一部分中学生对阅读感觉不到“乐”而一味苦读呢?就是因为他们只会“死”读,不会“活”读。有一句话说得很尖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鲁迅说过:“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这些话都说明了读死书的坏处。怎样才能由“死”变“活”呢?就是要多思考,多分析,多运用,多与现实生活对照。如果一味信奉书中所言,不知变通,到头来只会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里跑一回马,不但收获不大,反而一片混乱。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正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了以后就要运用,就要实践。如果只是死读,生吞活剥,不去消化、吸收和运用,就只能落得“读书死”的命运了。
总之,中学生要在下苦工夫读书的同时,要勤于思考,深切体察,善于会意,才能渐进“乐土”;在读书之后,还要注意实践和运用,使自己真正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徒有“经纶”的书呆子。
五、勤于读书,懒于笔记
有一部分中学生是喜欢读书的,每当问到他们的读书情况时,总能说上个大概来,但当提到某个具体问题时,或当写作、谈话应用时,往往瞠目结舌,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主要原因是懒于做读书笔记。这是很不好的阅读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有所记录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才能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中学生在读书时,必须根据情况做好笔记。笔记有多种形式。可以摘录名言警句、成语典故,也可以写出梗概提纲、简短述评、心得体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必须记录作者姓名、书名、何时何地出版,以便日后查找。
在寂寥与繁荣同时在场,颠覆与守护强硬对峙的今天,书坛消减了昔日神圣的灵光,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倾斜,令一切痴迷于阅读的中学生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甚至,有人对阅读失去了必要的信心。
然而,读书、写书、爱书,守护书的圣地,构建课外阅读的新体系、重振阅读的容光,仍然是一代中学生持之以恒的操守和孜孜以求的梦想,虽屡经挫折而矢志不移。普罗米修斯的坚毅和缪斯的空灵,引诱着,青春的热血和历史的使命,鼓噪着,年轻的步伐,坚定而豪迈。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探索欲望强烈的中学生。给他们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一种更为良好的阅读气氛,教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以利于更多的有为青年能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这是一个教师的天职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