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数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教师教学理念实施的重要对象,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特性的激发,教会学生探索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已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教师对学生只有报以深深的理解,才能产生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从心灵走向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适时指导,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创设情境,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之下展开思维,从而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则“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线报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个小偷,多少赃款。”接着提问学生:“你能算出有几个小偷,多少赃款吗?”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达到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培养探索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许多数学问题,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深刻理解,牢固记忆并灵活应用。只有让学生在动手中练做,在动脑中练思,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验证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重要性质。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新知识,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三、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处于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3.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领域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4.自主学习要有良好的课后学习氛围。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一但不得重复。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均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知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
四、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少量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每单元考试后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作评价。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五、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使学生一次又一次探寻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曾激励过多少人,也感动过不少人;“知识改变命运”又曾是多少人奋斗的动力,知识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21世纪,今天的知识很快就会变成昨日黄花,发现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十分重要。学校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我们穷其一生能学到的知识,与浩瀚的知识海洋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学校教育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还是想法设法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是教给他们现成的答案,去让他们获得一个好成绩?还是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是用固定的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还是激励和保护他们的个性和尝试的欲望?学习能力的培养就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习能力?一是要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搜集、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二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的需求、能力、思维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终身学习才能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已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教师对学生只有报以深深的理解,才能产生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从心灵走向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适时指导,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创设情境,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之下展开思维,从而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则“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线报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个小偷,多少赃款。”接着提问学生:“你能算出有几个小偷,多少赃款吗?”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达到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培养探索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许多数学问题,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深刻理解,牢固记忆并灵活应用。只有让学生在动手中练做,在动脑中练思,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验证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重要性质。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新知识,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三、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处于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3.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领域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4.自主学习要有良好的课后学习氛围。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一但不得重复。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均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知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
四、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少量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每单元考试后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作评价。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五、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使学生一次又一次探寻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曾激励过多少人,也感动过不少人;“知识改变命运”又曾是多少人奋斗的动力,知识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21世纪,今天的知识很快就会变成昨日黄花,发现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十分重要。学校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我们穷其一生能学到的知识,与浩瀚的知识海洋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学校教育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还是想法设法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是教给他们现成的答案,去让他们获得一个好成绩?还是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是用固定的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还是激励和保护他们的个性和尝试的欲望?学习能力的培养就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习能力?一是要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搜集、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二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的需求、能力、思维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终身学习才能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