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课程为基础,开展中队活动的实践研究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中指出:“少先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努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队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只靠学科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丰富多彩的队活动是提高队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无论何种形式的队活动都应该与队员的实际,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校本课程就是根据队员实际和环境资源选择的课程内容。我们学校位于南阳赭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以“潮文化”为中心进行校本资源开发,编写校本课程--《赭山--我可爱的家乡》。我们以“潮文化”校本课程为基础,结合中队实际开展不同系列,不同主题的中队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传承不畏艰险、勇立潮头、敢于创新的“弄潮儿”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协作能力等多种活动能力。
  【关键词】 校本课程;中队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6-02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力求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使它成为学生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校本课程与“潮文化”相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家乡的历史,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少先队的活动历来要求全体队员都要参与,在自主设计,自主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内容,让学生在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少先队教育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主要方式,引导少年儿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实践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因为有了校本课程和少先队活动的种种共通点,所以以校本课程为基础开展队活动就顺理成章。
  中队是少先队的基础组织,是可以直接、有效提高队员综合素质的组织。在中队活动中实践校本课程,能有效地找到活动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在中队活动中实践校本课程,可以使得散乱的少先队教育系列化、专题化;在中队活动中实践校本课程,可以根据每一个队员的实际,培养每一个队员的能力,提升每一个队员的素质。在开展中队活动的过程中以学校的“潮文化”校本课程为基础,与社会动态、校园动态有机地结合,使得中队活动的主题鲜明,中队活动的内容丰富,更好地提升了队员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队员更具潮乡气质。
  1 队活动的实践主题
  我们的校本课程以“潮文化”为中心,我们的队活动实践以校本课程为基础,因此队活动的实践主题与“潮文化”紧密相连。
  1.1 探寻潮乡名胜,感受历史
  1.1.1 探寻“赭山十景”
  “赭山,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历来是观光观潮的好地方,早在南宋乾道年间便形成了著名的“赭山十景”,宋孝宗赵昚曾游走于赭山的山水之间。”校本课程中这样简单地介绍着。 “赭山十景”就在我们的身边,古时帝王也曾浏览过“赭山十景”,队员们对此充满了向往。为了能解开队员们心中的疑惑,使队员了解家乡的过去与现在,感受家乡深远的历史,于是探寻“赭山十景”这个主题中队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1.1.2 走近镇海殿
  镇海殿,一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庙,杭州市文物保护点,民间传说是镇海殿之神保护着钱塘江大堤,守护着在江边劳作的赭山人民。由于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建设的需要,这座古庙不得不易地重建,为了给队员们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感受家乡悠久的历史,队员们走近镇海殿,知道了镇海殿与乾隆皇帝的关系,知道了更多关于镇海殿的故事。
  1.1.3 作画红山巅
  《赭山坞里好风光》这首歌旋律悠扬,歌词优美,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队员们学唱了这首歌,歌声中队员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队员们不曾知道家乡的美,只因他们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家乡的美。何不让队员们在哼唱好歌的同时,画出家乡的美景呢?于是在秋日的午后,队员们登上红山巅,一览家乡的秀丽风光,用画笔勾勒出了心中的家乡。
  1.2 追寻潮乡名人,心存高远
  名人事迹大追寻(高帆、曹阿堂、高晓霞、沈尔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赭山,三面青山一面江,丰厚的水土养育了赭山百姓,更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能仁志士,高帆、曹阿堂、高晓霞、戚建尔……他们中有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共产主义战士,有为祖国的发展倾其一生的化学家,也有如今活跃在国家经济建设一线的企业家……他们的老屋就在队员们的隔壁,他们中有队员们的亲戚,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还经常能听长辈们讲起。因为榜样的力量,因为榜样就在队员们的身边,所以一位位潮乡名人成为了队员们追寻的对象。
  1.3 体验潮乡产业,德艺双收
  1.3.1 体味晒盐
  “过去,赭山百姓生活艰苦,吹江风,顶烈日,只为晒些江盐换点钱过生活。”校本课程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照片介绍了先辈们生活的不容易。虽然晒盐这个行当已经离现在的赭山人远去,但为了让队员们了解过去晒盐的基本过程,体会晒盐的不易,忆苦思甜,我们便开展了这样的体验活动。
  1.3.2 浮石雕刻
  “浮石,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赭红色的浮石成为家乡的代表之一,浮石可以制作成工艺品,装饰庭院,家乡也有不少人从事着这种需要一定艺术功底的行业。”为了让队员们感受这一门艺术气息浓厚的特色产业,培养队员的动手能力,提高队员的审美情趣,所以将浮石雕刻列为队活动的主题之一。
  1.3.3 雨伞缝制
  在“中国伞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与伞有关的工作,不经意走入农家院中,总能见到三五成群的妇女手起手落快速缝制雨伞的情景。制伞业对潮乡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作为伞乡少年,动手制伞,了解伞的发展历史,参观制伞企业,为伞的创新出谋划策是进行校本课程实践必不可少的内容。
  1.3.4 淋浴房设计
  卫浴业是家乡的又一大产业,队员们动手参与制作淋浴房的机会很少,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制作过程,了解不同款式的淋浴房,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出更新颖,科技含量更高的淋浴房。
  1.4 诵读潮乡诗文,文化熏陶
  1.4.1 诵读经典诗文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作为生长在钱塘江边的潮乡学子,当然得会诵读一些经典的赞潮诗文,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这些经典诗文的来历与内涵。
  1.4.2 收集潮乡诗文
  校本课程中,潮乡诗文的收录是有限的,有许多的诗文已经被收入到了相关的书籍,但还有许多形式不同的诗文散落在潮乡的各个角落,队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躲在潮乡深处的诗文。
  1.4.3 创作赞潮诗文
  队员们的笔触虽然非常的稚嫩,但队员们在诵读了经典的潮乡诗文,感受了家乡无限的风光后,依然用他们稚嫩的笔尖创作了大量赞美潮乡的诗文。
  1.5 争当潮乡新人,共同进步
  1.5.1 制做环保袋送居民
  在学习制伞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学会了使用缝纫机,在国家执行“限塑令”前夕,我们制作环保袋,走上街头发送环保袋,宣传“限塑令”。
  1.5.2 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
  潮乡少年,应该是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少年,根据学生发展变化的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文明礼仪中队活动。队员们走出校门走入社区,来到镇养老院,为老人带去精心创排的小节目,帮老人们打扫卫生。
  2 队活动的有效实践
  在中队活动中有效地实践校本课程,就是在以校本课程为基础,依据中队队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的内容。
  2.1 活动内容选择
  2.1.1 以校本课程为基础
  《赭山——我可爱的家乡》校本课程是中队活动内容选择的基础,是开展中队活动的一个大纲,多数的队活动内容来自于校本课程。将对队员的教育意义比较大,队员兴趣比较浓和容易开展实践的内容作为中队活动的首先。根据中队活动的需要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
  2.1.2 从队员身边找活动
  在开展一系列队活动的过程中,要学会从队员的身边寻找活动的内容。校本课程中对曹阿堂、高帆和高小霞这三位家乡名人作了详细地介绍,是我们开展“学名人,谈未来”活动中的主角。在中队活动的过程中,队员们知道家乡的另一位名人沈尔乔(民国时期浙江省代省长)是队员沈文舸的大太公,队员一下子对沈文舸的大太公有了了解的劲头,因此队员们又以“认识沈尔乔”为主题开展了一次队活动。
  2.1.3 与大队活动齐活动
  中队活动与学校的大队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合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我们也会选择开展一些中队活动。在创建“潮文化”特色的过程中,学校大队部组织了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为了更好地迎接学校大队部组织的比赛,就在中队内先举行小型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通过提高每一个队员的诵读水平来提升中队的整体水准。
  2.1.4 在特殊日子搞活动
  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开展一系列的队活动。比如在国家执行“限塑令”前来到农贸市场分发队员亲手制作的环保袋,宣传环保;在“五一”节前夕走上街头,开展“洁美潮乡”活动。
  2.2 活动开展形式
  以校本课程为基础开展的中队活动不但有贴近队员的内容,而且还有适应队员身心,益于队员成长的活动形式。如:主题探寻、艺术演绎、社区实践、设计制作等。
  2.2.1 主题探寻
  主题探寻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通过一定的分工合作,引导队员通过调查、访谈、实验、文献搜集与分析等方式对课题进行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解开队员心中的疑问,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队员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2.2.2 艺术演绎
  2.2.3 社区实践
  社区实践是组织队员参与到一般社会实践活动领域,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这是开展系列队活动过程中,提高队员的参与意识,为家乡服务意识而经常采用的活动形式。例如在国家“限塑令”推出前,我们的队员宣传环保知识,制作环保袋分发给潮乡居民,弯腰拾起一只只被丢弃在路边的塑料袋。
  2.2.4 设计制作
  通过动手制作提高队员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浮石雕刻是家乡的一门特色产业,队员们在老师傅的指导下,选材料,摆造型,取名称忙得是不亦乐乎,在学会基本的造型后,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许多活泼可爱的造型。在开展“潮乡特产,动手制作”系列活动过程中,队员们设计开发功能丰富的伞,设计外型美观,科学实用的淋浴房。
  2.3 活动指导与时间
  因为我们的队活动是以实践校本课程为基础开展的,而校本课程与赭山的环境,历史等紧密联系,队员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的知识就离不开家长的帮助,离不开校外校外辅导员的指导,在开展中队活动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中队辅导员的指导。
  中队活动的开展,更多利用的是队员们的课余时间,在中队活动课时只能对队员进行有效的指导,或是举行成果展示活动。
  3 队活动的实践成效
  以校本课程为基础,开展中队活动的实践已初显成效,初步验证了实践以“潮文化”为中心的校本课程与中队活动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通过以校本课程主基础的系列队活动,培养了队员们自主、参与、探究、科学、文化、合作、环保、服务、学习、创新和审美意识,激发了队员们热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通过活动队员们学会了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每一个队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通过活动队员们的观察、表达、交流和写作等能力都有所提高,活动提升了每一个队员的综合素质。
  在开展以校本课程为基础的中队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中队承担了一堂区级观摩课,一堂义蓬片级中队观摩课和一堂校级中队观摩课,撰写的三个活动案例分别在省、区级评比中荣获二、三等奖。
  参与文献
  [1]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1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关键词】和谐;小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36-0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实践证明,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的选用电教媒体,并注重准确的把握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时机,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是“情”和“境”的有机统一。笔者在这里探讨了情境教学的理论根源、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及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教学;理论根源;策略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34-02    人们把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和异域风情;自从中国门户开放以来,越来越
期刊
【摘要】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从生命科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实验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实验教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中心管理及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教学实践,经过六年的集中建设,中心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实验中心的体制和功能渐趋完善,推动了生命科学类本科生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研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打动学生,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是很难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44-01    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现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45-01    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想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46-01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这一新生事物将成为通往成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有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对于物理教学将是非常有益的。结合实际、制造悬念、引起冲突、新鲜刺激、良性互动都是培养兴趣的手段。  【关键词】兴趣;培养;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52-02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