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而作为资源枯竭性城市的教育发展,却因其依附的城市发展规律而面临着尴尬局面。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者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当前,我国共有400多个中等以上城市依靠自然资源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其中有部分城市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发展前期的雄厚财力带来了资源型城市教育发展的春天,但在追求教育均衡發展的今天,城市发展的衰退阻碍了教育前进的步伐,而又在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的大环境下错过了搭乘快车的时机。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教育发展之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施落后
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前期经济形势好时,政府和矿区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大,按照当时的教育水平来说,发展中的资源型地区相对当时的农村甚至部分城市来说教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础教育理念先进,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出过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当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国家的去产能化日益推进,矿区本身自顾不暇,更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分担到学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先进设备坏的坏,破的破,后续维修工作跟不上,很多教学设施只能退出教师的讲台,而新的教学设备却又因学校经济能力有限迟迟不能引入,教师上课不得不回到最原始的只能用枯燥的语言来表述的授课方式。而在国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的今天,很多乡村偏远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都大有改观,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学校却因其尴尬的定位导致发展陷入停滞,似乎它们已经被时代所遗忘。
二、生源流失严重
生源流失是个复杂的问题,它牵扯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资源远枯竭型城市生源流失严重,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其他地区的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更有优势,家长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精力转入教学质量更好、教学管理更严格的学校;另一方面因为矿区经济形势不景气,很多家长为了谋求生路辞去矿区工作外出打工,顺便将学生也带到外地求学,进一步加剧了生源的流失。学生减少了,有些地方为了压缩教育投入,趁势撤并了一些学校,这更加剧了矿区教育的危机。
三、留守儿童逐年增多
以一个矿区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为例,2013年该校六年级学生有103人, 其中留守儿童有23个,比例为22%,到2017年同样是六年级,学生人数降到了67,留守儿童的数量却增长到了25个,比例达到了37%,短短四年时间比例增长了将近一倍。其他年级也是一样。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是留守儿童增多的主要原因。资源衰竭型城市职工工资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产业转型阶段,裁撤劳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低收入者和被裁撤掉的劳动力只能外出务工。大量的留守儿童处于监护不良或者监护缺失的状态,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情感依赖、社会交往和自我效能等方面处在弱势地位,甚至出现了问题,这一状况尤其应引起各方关注。
四、教师队伍也存在问题
首先,受矿区发展的影响,一部分教师思想僵化,官本位思想严重。这些教师多是多年从事矿区工作,以前的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优越感,虽然矿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多年的优越感使他们接受不了其他地区的先进教学理念,固守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肯改变。其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矿区学校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年轻老师加入,很多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都已经在四十岁以上,有的甚至能到达五十岁。不难想象,对于四五十岁的教师来说,该评的职称评了,该拿的荣誉拿了,许多教师因此变得安于现状,教师团队可谓如一团死水,且不说在专业上推动教师进一步发展,就连教师的管理也可能处于被动局面。最后,引入新教师的难度大。一方面是学校人员超编,每年能招的新进教师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年轻教师可能只是将这里当做跳板,一旦有更好的机会他们可能会选择离开,来了也留不住。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涉及到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教育也是其中之一。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思想的转变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还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资源枯竭型城市教育的发展也要通过谋划实施“奋进之笔”啃下“硬骨头”,焕发教育系统新气象、彰显新作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者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当前,我国共有400多个中等以上城市依靠自然资源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其中有部分城市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发展前期的雄厚财力带来了资源型城市教育发展的春天,但在追求教育均衡發展的今天,城市发展的衰退阻碍了教育前进的步伐,而又在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的大环境下错过了搭乘快车的时机。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教育发展之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施落后
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前期经济形势好时,政府和矿区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大,按照当时的教育水平来说,发展中的资源型地区相对当时的农村甚至部分城市来说教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础教育理念先进,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出过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当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国家的去产能化日益推进,矿区本身自顾不暇,更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分担到学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先进设备坏的坏,破的破,后续维修工作跟不上,很多教学设施只能退出教师的讲台,而新的教学设备却又因学校经济能力有限迟迟不能引入,教师上课不得不回到最原始的只能用枯燥的语言来表述的授课方式。而在国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的今天,很多乡村偏远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都大有改观,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学校却因其尴尬的定位导致发展陷入停滞,似乎它们已经被时代所遗忘。
二、生源流失严重
生源流失是个复杂的问题,它牵扯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资源远枯竭型城市生源流失严重,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其他地区的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更有优势,家长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精力转入教学质量更好、教学管理更严格的学校;另一方面因为矿区经济形势不景气,很多家长为了谋求生路辞去矿区工作外出打工,顺便将学生也带到外地求学,进一步加剧了生源的流失。学生减少了,有些地方为了压缩教育投入,趁势撤并了一些学校,这更加剧了矿区教育的危机。
三、留守儿童逐年增多
以一个矿区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为例,2013年该校六年级学生有103人, 其中留守儿童有23个,比例为22%,到2017年同样是六年级,学生人数降到了67,留守儿童的数量却增长到了25个,比例达到了37%,短短四年时间比例增长了将近一倍。其他年级也是一样。虽然这只是个例,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是留守儿童增多的主要原因。资源衰竭型城市职工工资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产业转型阶段,裁撤劳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低收入者和被裁撤掉的劳动力只能外出务工。大量的留守儿童处于监护不良或者监护缺失的状态,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情感依赖、社会交往和自我效能等方面处在弱势地位,甚至出现了问题,这一状况尤其应引起各方关注。
四、教师队伍也存在问题
首先,受矿区发展的影响,一部分教师思想僵化,官本位思想严重。这些教师多是多年从事矿区工作,以前的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优越感,虽然矿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多年的优越感使他们接受不了其他地区的先进教学理念,固守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肯改变。其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矿区学校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年轻老师加入,很多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都已经在四十岁以上,有的甚至能到达五十岁。不难想象,对于四五十岁的教师来说,该评的职称评了,该拿的荣誉拿了,许多教师因此变得安于现状,教师团队可谓如一团死水,且不说在专业上推动教师进一步发展,就连教师的管理也可能处于被动局面。最后,引入新教师的难度大。一方面是学校人员超编,每年能招的新进教师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年轻教师可能只是将这里当做跳板,一旦有更好的机会他们可能会选择离开,来了也留不住。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涉及到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教育也是其中之一。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思想的转变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还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资源枯竭型城市教育的发展也要通过谋划实施“奋进之笔”啃下“硬骨头”,焕发教育系统新气象、彰显新作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