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者自我身份的认同研究对日语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国家民族的自我想象与自我认同,总是在与特定他者形成的镜像关系中完成的。对于外语学习者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是游走在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孤独者。他们的自我认同在另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如何不断重塑,实现跨越两种文化的转化和升华?在中国,从早期的“行为中心”“知识中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到培养具有文化反思能力的人,跨文化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如何处理课程改革与发展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外语学习者自我身份的认同研究又能给日语跨文化教学带来怎样的启示?
  
  一、国内外关于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研究的概述
  
  身份认同本来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关于“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追问,从广义上来说,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1]自我身份认同强调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研究引入社会建构主义视角。Lambert认为二语学习会影响学习者自我认同的转变,他提出“削减性”和“附加性”两种双语现象。“削减性”的母语与母语文化认同为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附加性”在认同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不放弃原有的母语与母语文化归属。而Lantolf的研究发现二语学习是一个自我转换的过程:从第一阶段的自我丧失到第二阶段的自我恢复,学习者通过新的语言获得他人的声音,重建过去,并逐渐建立新的主体性。[2]
  而我国国内的学者既关注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从文化和人格层面关注学习者自我认同整合性的成长。高一虹等概括出六种认同变化类型,提出对应于“削减式”和“附加式”的“生产式”双语现象。即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得益彰,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得到总体提高。
  总的来说,生产性学习模式强调了学习者通过外语学习进行自我认同建构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被认为是最优模式。这一学习模式有两大特征:一是突出了母语和母语文化的重要性;二是聚焦于人格的建构,将学习结构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批判能力三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纵向自我认同转化,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更加开放的、对本群体中心主义更具反省能力的健康人格,走向人的自我实现。因此,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自信、生产性的双语人,而不是某种“复合型人才”构成中的工具技能成份。[3]
  
  二、日语学习者文化身份建构中所存在的问题
  
  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异质文化的冲击。与他种语言、文化的对话与对抗,极有可能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一个新契机。此时,教育者若能进行积极的、批判性的教育干预,可以促成具有整合特质的生产性双语学习结果的产生。否则,可能把学习者从一种单语人变成另一种单语人,浪费了母语及其精神世界的宝贵资源,不能带来人的整体成长。
  1.国际环境及全球化大趋势下民族身份的认同问题
  21世纪是全球化、国际化社会的时代,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将会越来越频繁。这种新形势给我国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交流,也使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问题。
  2008年,虽然中国的总体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中国的人均GDP却只有日本的9%,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依然是一个文化制造弱国和文化输出小国的配角形象。冷战后,以美、日为首的强势语言和文化,以隐蔽的形式将其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等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第三世界国家。于是,在文化力量的此消彼长中,美、日文化就一步步成了全球第一文化,引起弱势文化国家的民族身份认同的缺失。以台湾为例,日本殖民统治曾经在这里实行的“去中国化教育”,给台湾社会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造就了李登辉等亲日派,使得国学在台湾受到冷落,学生们远离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心灵日益受到西方纵欲文化的渗透、侵蚀。
  在中国大陆,民族身份的认同问题同样困惑着人们。一边是迷恋日本流行文化和产品的“哈日风”的兴起,一边是“抵制日货”的游行所折射出的极端民族主义。这些现象反映出一部分日语学习者主体性的迷失,不光对日本文化,甚至对自己的母语文化缺乏起码的理解、评价能力。有的人对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津津乐道,却不知南京大屠杀中,中国的受害者人数者有多少;搞不清尖阁诸岛是不是中国领土者有之。
  2.日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育的缺失,学习者的非生产性外语学习取向
  应试教育下,以单纯的语言操练为教学手段,从而忽视了对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以及与母语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传授。日语专业所开的课程偏重日本文化,缺少中国文化、中日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学生们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接纳、表述。有不少人学了外语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国文化。有学者感叹:从事外语学习的“外语族”,思想贫瘠、研究能力低下,缺乏基于母语和母语文化的主体意识,其主要原因也在于“外语工具论”等非生产性取向。[4]许多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的母语表达有明显向外语迁移的倾向,有时甚至出现了用日语语法结构套用的中文表达方式的怪现象。
  
  三、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研究对日语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1.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转向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日语学习,以为只要毕业之前通过日语能力1级考试就高枕无忧,把1级考当成了一块找工作的“敲门砖”,学习心态极为功利、浮燥。经过如此“平时不烧香,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式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选择题而不会交际,学出来的是“聋哑”日语。不管是其专业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无法真正“达标”。
  交际能力的培养本质上就是人格的培养和人性的实现。我们的日语专业,不单是职业培训机构;作为日语教育者,我们眼中不应只有语言,还应有人。除了日语之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外,还应该自由地来往于两种文化之间,有着独立、成熟的头脑。
  2.改革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
  日语专业扩招之后,每个班级的人数膨胀,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师资明显不足。期末考试题如果出得太难,可能导致很多学生挂科。许多老师考虑到这些因素,便手下留情,将考试题型客观化、单一化、简单化。于是乎,考题多见词汇、单项选择题,少见作文、翻译、问答题等主观题。对听解、读解之类被动接受能力考核多,对写作、口语等灵活、主动输出的内容考核少。影响力最大的日语能力1级考试更是清一色的选择题。这种考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日语学习围绕词汇、语法,以死记硬背为主;实际的口语、翻译水平低下,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毕业后难以适应对外交流的工作。自2010年起,日本决定对1级考试进行改革,考题要求能够测试应试者的解决问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而我们的专业考试改革也同样迫在眉睫,在改善教学条件、实现小班教学的前提下,笔试与考查结合,考题中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观题必须占有一定比例。
  3.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双语文化能力
  《日语课程标准》清楚写明:“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母语和文化水平,可参考某些大学的做法,强行规定日语专业的学生到人文学院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诗词欣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列入选修的通识课程。相关的学习无疑会激发学生积累民族语言文化知识的兴趣,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充实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课程,增加语言与文化、中日文化对比、中日文化交流史等课程,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联系,勤于对比、分析、综合的习惯,从而培养双语文化能力。
  4.在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反思能力
  全球化背景之下,为了避免中国与日、美文化之间的交流陷入单向输入的误区,避免中国文化边缘化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我们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出去,培养学生用日语表述中国文化、批判性反思本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反思能力,需要改进教学模式。首先,教师的角色作用改变了。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交际活动的组织、引导、点拨和参与者。其次,教学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中高级阶段尤其适宜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可以为四年级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早做准备。引导学生始终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差异,课堂上可通过小组讨论、布置课后笔头思考作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让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更加开阔的多元视角和文化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高一虹,周燕.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
  [3][4]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6]边永卫.涉外文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学习自我认同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7]魏宏君.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研究述评[J].文化学刊,2009(4).
  [8]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一、校本教研在日常运作上应实现常态化    本着校本教研在运作上的常态化思考,我们构建了周一校本培训、周二集体备课、周四公开展示的校本教研常态化模式。  (一)常态的周一校本培训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需要学校和教师具备研究的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学校把每周一定为校本培训日,并立足本校专业人才资源
通过对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2008—2010年度教师入馆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教师入馆率偏低的原因,提出提高教师入馆率及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Through the statistics of the data o
教育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是众多的学生,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生本人的因素、学校的因素,还有家庭、社会的因素。  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当学生遇到实际困难时,光讲大道理肯定是不行的,这些大道理对学生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作为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深入学生的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下面就本人综合我校班主任老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教育学生的经
锡林郭勒盟90%以上地区为高平原地貌,牧民居住分散,牧民居所之间距离较远,故生活饮用水多以自备井供水为主,井深在80~200m不等。为了解该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于2013年1—
期刊
@@
开架借阅服务已成为图书馆主要读者服务方式。实行开架借阅,不仅方便读者利用馆藏文献,而且提高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针对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大学教师也不例外。教学学术的提出与提倡有助于矫正当前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一、教学学术的提出    1901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卖掉了钢铁厂之后,将大量财富投到了美国教育之上,1905年成立了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基金会作为民间组织在教学促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和研究
学业评价作为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的风向标和指挥棒,教师和家长都奉若圣旨。如何使学业评价风向标真正发挥当  前导向作用,是当前教学改革急需探讨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当前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1.学业评价统一标尺的缺位。面对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学业评价改革似乎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有些教师知道了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也做了一些尝试,体会到了评价改革对于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但由于其操作上缺乏系统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服务人性化的发展之路,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从三个方
我乡位于县城西南边,学校网点较分散,自实行“一费制”以来,师资匮乏,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的下降,班额逐步缩小,单式教学班不断减少,复式教学班在我乡教学中已占了近半壁江山。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不及时,有些教师仍在“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陈旧,复式班受此干扰严重,甚至有一节课一个年级一动到底或一静到底的现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