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辅导员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便是与学生的沟通,谈话中要求辅导员注意讲究角色定位、方法等相应的问题,与学生谈话是提升辅导员管理水平,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在学生事务处理中有着极其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话;角色定位;方法
《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能力,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增长。所以与学生进行谈话是辅导员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掌握正确的谈话技巧,一场高效的谈话才能使辅导员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取得真正的谈话效果。
一、辅导员与学生在谈话中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一个班级的核心主导作用,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学生相处,引导学生们学会在轻松的大学氛围中自我管理。
(一)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要时刻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学生成长的小伙伴、新鲜事物的分享者。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中指出,“辅导员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开阔自己的思维,放下旧观念的束缚,学会运用新媒体、用学生的语言来沟通,使朝夕相处的学生们真正从心底里接受、认可。同时,辅导员及时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会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信任和喜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会更快的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
(三)学生发展道路的引导者。学生在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哪一阶段应该干什么、哪一阶段需要考取什么资格证书甚至对未来充满迷茫,大部分学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以,辅导员不仅仅是生活老师或简单的管理员。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客观分析家庭状况和就业趋势,系统、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
(四)管理者和指引者。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一部分,也是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辅导员管理者的角色。从班级管理、班委组建、学风建设、卫生监督、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各种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辅导员。所以,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中要体现自己身为管理者的角色,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坚定正确的原则,有效的作出抉择。
二、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辅导员要总结实际经验,掌握谈话本领,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方法,要灵活多变,有针对性的使用多种谈话方式,使谈话获得最佳的开导效果。
(一)换位思考与情景摄入。换位思考,是指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90后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被六个家长宠坏的一代”,他们大多只关心自己的想法,想要突出自己的个性而往往忽略别人的去按自己的喜好办事。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会角色转换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为他人着想。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要做到与学生感同身受,理解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和强迫。
(二)表扬与批评并存。看似成熟的学生实际都还是孩子的内心,即使叛逆也还是从内心里希望自己可以得到表扬与鼓励。所以“表扬—批评—鼓励”就成为了大多数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公式。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表扬,会产生骄傲和自豪感便会想着精益求精,同时侧面引出学生的不足后,提出希望改正的部分,给学生自我认识和继续成长的空间。避免单纯批评,造成不经意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出现逆反或难以教育的后果。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话前辅导员应事先做好了解工作,充分知晓谈话对象的情况和困难,在谈话中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多关心和考虑对方,让学生对自己有信赖感。对于内心较为敏感的学生,在谈话中要注意语气和表达方式,点到为止;而对于自负自满的学生,在谈话上要直截了当、语气严肃、原则性强,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生初期对大学充满疑问,会找辅导员来解答,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这个,我也不清楚”“一问三不知”的话,会使学生失去方向,迷茫退缩。
(四)倾听全局,把握情况。辅导员为避免信息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要在谈话过程中做一个倾听者,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专心倾听,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集体性的问题上,辅导员切勿因个别片面之词下定论,最好将所有涉及该件事情的学生单独谈话,分别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述和看法,通过判断来解决事情。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学生谈话是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却又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谈话不仅能使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的工作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条不紊,也能使辅导员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真正的为学生提供服务。高校辅导员只有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其他综合素养,才能提高自身工作价值,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齐莹.浅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原则与方法[J].魅力中国.2014(14).
[2]孙文强.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J].学习论坛,1997(6).
[3]张晓清.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对话”[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话;角色定位;方法
《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能力,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增长。所以与学生进行谈话是辅导员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掌握正确的谈话技巧,一场高效的谈话才能使辅导员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取得真正的谈话效果。
一、辅导员与学生在谈话中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一个班级的核心主导作用,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学生相处,引导学生们学会在轻松的大学氛围中自我管理。
(一)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要时刻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学生成长的小伙伴、新鲜事物的分享者。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中指出,“辅导员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开阔自己的思维,放下旧观念的束缚,学会运用新媒体、用学生的语言来沟通,使朝夕相处的学生们真正从心底里接受、认可。同时,辅导员及时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会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信任和喜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会更快的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
(三)学生发展道路的引导者。学生在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哪一阶段应该干什么、哪一阶段需要考取什么资格证书甚至对未来充满迷茫,大部分学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以,辅导员不仅仅是生活老师或简单的管理员。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客观分析家庭状况和就业趋势,系统、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
(四)管理者和指引者。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一部分,也是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辅导员管理者的角色。从班级管理、班委组建、学风建设、卫生监督、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各种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辅导员。所以,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中要体现自己身为管理者的角色,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坚定正确的原则,有效的作出抉择。
二、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辅导员要总结实际经验,掌握谈话本领,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方法,要灵活多变,有针对性的使用多种谈话方式,使谈话获得最佳的开导效果。
(一)换位思考与情景摄入。换位思考,是指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90后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被六个家长宠坏的一代”,他们大多只关心自己的想法,想要突出自己的个性而往往忽略别人的去按自己的喜好办事。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会角色转换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为他人着想。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要做到与学生感同身受,理解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和强迫。
(二)表扬与批评并存。看似成熟的学生实际都还是孩子的内心,即使叛逆也还是从内心里希望自己可以得到表扬与鼓励。所以“表扬—批评—鼓励”就成为了大多数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公式。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表扬,会产生骄傲和自豪感便会想着精益求精,同时侧面引出学生的不足后,提出希望改正的部分,给学生自我认识和继续成长的空间。避免单纯批评,造成不经意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出现逆反或难以教育的后果。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话前辅导员应事先做好了解工作,充分知晓谈话对象的情况和困难,在谈话中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多关心和考虑对方,让学生对自己有信赖感。对于内心较为敏感的学生,在谈话中要注意语气和表达方式,点到为止;而对于自负自满的学生,在谈话上要直截了当、语气严肃、原则性强,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生初期对大学充满疑问,会找辅导员来解答,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这个,我也不清楚”“一问三不知”的话,会使学生失去方向,迷茫退缩。
(四)倾听全局,把握情况。辅导员为避免信息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要在谈话过程中做一个倾听者,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专心倾听,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集体性的问题上,辅导员切勿因个别片面之词下定论,最好将所有涉及该件事情的学生单独谈话,分别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述和看法,通过判断来解决事情。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学生谈话是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却又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谈话不仅能使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的工作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条不紊,也能使辅导员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真正的为学生提供服务。高校辅导员只有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其他综合素养,才能提高自身工作价值,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齐莹.浅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原则与方法[J].魅力中国.2014(14).
[2]孙文强.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J].学习论坛,1997(6).
[3]张晓清.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对话”[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