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学生写作中存在素材短缺、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本文中笔者欲依托研究性学习模式,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写作资源;丰富途径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二、依托语文研究性学习,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引导其在生活中写作
为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教师应从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入手,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搜集写作素材,感知写作魅力。并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予以加工,进行创造,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想、体验,获得写作能力的逐步发展。而且,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其站位、视觉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与认知也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写作的源头活水也会慢慢涌现于脑海。长期以来写作素材匮乏、写作情感干瘪的现状自会得到充分改变。另外,教师还应倡导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将对生活的感想、思考、体味等及时进行记录,供写作时借鉴、参考、利用,实现对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积极观察意识的培养。例如,春天来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观察小草、小树、小花的成长与变化;窗外下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悉心观察雨点大小、雨珠形状、雨水多少,并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雨”中的感受,“雨”中的思考。以通过生活化写作的驱使,来助力于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国古代艺术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独领风骚。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上就有一个单元专门以“艺术之美”选编文章,如《伯牙鼓琴》从音乐角度映射艺术魅力,《京剧趣谈》则是从戏曲的角度展示艺术魅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创新想象,感受艺术之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只凭借教材与课堂教学还远远不够,还需学生课后多查阅资料,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学习科技文化方面,教师可以从课本中的文章着手,让学生多阅读,然后再通过网络或者纸质书籍学习更多知识。例如部编版教材三下《纸的发明》,课文内容就是讲述我国传统科技文化,聚焦部编版语文教材,只有这一篇写的是传统科技类文章,此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情况,更不能感受古人的智慧,在此教师可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更多古代科技成就的文章,如火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等,从而体会我国的科技为世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个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
3.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生活即语文。语文知识繁多,又无处不在,所以对于语文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时的、天长日久的积累。尤其是作文写作,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作文语言的积累,如好的字词、优美的句段,甚至好文章、古诗词的背诵等,只有这样,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才会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的语言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写出来的作文来才会如涓涓细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才能用最恰当、最美丽的语言把作文故事写出来,中心突出,逻辑清楚,且还有内容,有故事等。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应要求学生在语文具体的学习中积累好词、好句,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好词、好句,甚至可以写读书心得、日记等。这些都是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语文基础知识的好途径,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4.创新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方式较多,教师可在写作课堂中加强创新,拓宽作文教学思路,在新模式中挖掘情境教学法育人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少年闰土》教学时,可基于阅读指引学生编写“课本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创设情境表演教学活动,学生写剧本与合作表演的过程,就是教师丰富情境教学法写作课堂中育人模式的过程。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可明晰自身“课本剧”编写优劣,还能感受到写作课堂的学习乐趣,积极主动完成“课本剧”编写任务,掌握人物外貌及动作描写方法,落实高年级写作课堂教学目標。再如,教师在进行“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学时,可采用实践性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开展调查分析实践活动,发现一些对生活品质产生影响的现象,如环保袋普及率较低、厨余垃圾未能很好分类、家庭生活废弃物品未能得到再利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引学生按照要求写作文,探讨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方法,将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素材用到作文中,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使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课堂上的情境教学法得以发挥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便利。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除了要在写作教学中积极渗透研究型教学理念,还要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将其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并从自身教学方式出发,运用信息网络平台更好地获取教学资源,交流相关教学经验,从而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带动和帮助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郭雅芝,吕婷,赵倩,等.慕课背景下的螺旋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J].计算机时代,2020,No.335(05):82-85.
[2]王建丽.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定位[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4).
[3]项其杰.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次尝试[J].物理通报,2019,38(4):72-7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写作资源;丰富途径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二、依托语文研究性学习,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引导其在生活中写作
为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教师应从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入手,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搜集写作素材,感知写作魅力。并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予以加工,进行创造,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想、体验,获得写作能力的逐步发展。而且,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其站位、视觉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与认知也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写作的源头活水也会慢慢涌现于脑海。长期以来写作素材匮乏、写作情感干瘪的现状自会得到充分改变。另外,教师还应倡导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将对生活的感想、思考、体味等及时进行记录,供写作时借鉴、参考、利用,实现对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积极观察意识的培养。例如,春天来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观察小草、小树、小花的成长与变化;窗外下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悉心观察雨点大小、雨珠形状、雨水多少,并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雨”中的感受,“雨”中的思考。以通过生活化写作的驱使,来助力于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国古代艺术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独领风骚。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上就有一个单元专门以“艺术之美”选编文章,如《伯牙鼓琴》从音乐角度映射艺术魅力,《京剧趣谈》则是从戏曲的角度展示艺术魅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创新想象,感受艺术之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只凭借教材与课堂教学还远远不够,还需学生课后多查阅资料,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学习科技文化方面,教师可以从课本中的文章着手,让学生多阅读,然后再通过网络或者纸质书籍学习更多知识。例如部编版教材三下《纸的发明》,课文内容就是讲述我国传统科技文化,聚焦部编版语文教材,只有这一篇写的是传统科技类文章,此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情况,更不能感受古人的智慧,在此教师可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更多古代科技成就的文章,如火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等,从而体会我国的科技为世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个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
3.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生活即语文。语文知识繁多,又无处不在,所以对于语文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时的、天长日久的积累。尤其是作文写作,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作文语言的积累,如好的字词、优美的句段,甚至好文章、古诗词的背诵等,只有这样,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才会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的语言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写出来的作文来才会如涓涓细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才能用最恰当、最美丽的语言把作文故事写出来,中心突出,逻辑清楚,且还有内容,有故事等。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应要求学生在语文具体的学习中积累好词、好句,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好词、好句,甚至可以写读书心得、日记等。这些都是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语文基础知识的好途径,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4.创新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方式较多,教师可在写作课堂中加强创新,拓宽作文教学思路,在新模式中挖掘情境教学法育人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少年闰土》教学时,可基于阅读指引学生编写“课本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创设情境表演教学活动,学生写剧本与合作表演的过程,就是教师丰富情境教学法写作课堂中育人模式的过程。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可明晰自身“课本剧”编写优劣,还能感受到写作课堂的学习乐趣,积极主动完成“课本剧”编写任务,掌握人物外貌及动作描写方法,落实高年级写作课堂教学目標。再如,教师在进行“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学时,可采用实践性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开展调查分析实践活动,发现一些对生活品质产生影响的现象,如环保袋普及率较低、厨余垃圾未能很好分类、家庭生活废弃物品未能得到再利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引学生按照要求写作文,探讨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方法,将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素材用到作文中,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使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课堂上的情境教学法得以发挥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便利。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除了要在写作教学中积极渗透研究型教学理念,还要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将其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并从自身教学方式出发,运用信息网络平台更好地获取教学资源,交流相关教学经验,从而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带动和帮助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郭雅芝,吕婷,赵倩,等.慕课背景下的螺旋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J].计算机时代,2020,No.335(05):82-85.
[2]王建丽.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定位[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4).
[3]项其杰.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次尝试[J].物理通报,2019,38(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