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关于人本质问题的阐述,并同同样以研究人为中心的精神分析哲学代表弗洛伊德进行了对比探究。从中总结出二者观点虽然有根本性质的对立,但是其中也有汇合的相似观点。对人本质的叙述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值得研究者关注与深思。
【关键词】:马克思;弗洛伊德;人本质
一、序言
人学是研究哲学问题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古至今,“人是什么?”“人的本质的定义又是什么?”哲学家们对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总是众说纷纭。作为19世纪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离不开对人本质的探究,只有弄清“人到底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才可以提出真正维护人类切身利益,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论。这种关乎人类本质的思想,着重体现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确立和成熟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作为西方哲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从对人类无意识现象的独特心理学角度开始切入,逐渐发展为保罗万象的人生哲学。同样作为西方的哲学流派,二者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关于“人本质”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和精神分析哲学都把目光聚焦在“人”上,却又分别从社会和本能两方面对人本质进行剖析,二者存在着分歧与汇合。
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对人本质问题的分歧
从马克思的三篇哲学著作中可以探索出他关于人本质界定的思路。这条思路体现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清算,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与确立。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摒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1]”的命题,反对把人和社会分离开来。由于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作为类所拥有的特性,用“类本质”和“类意识”等等来作为真正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分界线,来作为衡量社会制度的尺子,这显然还不是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因为它脱离了社会,还仅仅停留在对生理的人的抽象看待上。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逐步摆脱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人类观点,创造性地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马克思把人从孤立的个人放到社会关系中去解释,说明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并通过人自身的能动性在实现本质的过程中去创造、发展社会关系。
与马克思不同,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独辟蹊径,从非理性、自然性方面来进行对人的研究。但也不是完全否认人的理性思维,任何忽略人的自然性,把人仅仅看做是理性的人的想法都会使人抽象化。因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人都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看做是人和人之间最根本的联系,力比多是人们潜意识中不能控制的性本能,通过它,人们可以不依照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受性欲、自恋等各种内驱力的支配。与马克思强调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明显不同,弗洛伊德更注重以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潜意识为起点,去解释现实社会中人出现的行为的动机,而不是从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去探求人内心的心理活動和动机原因。
总之,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分歧就在于二者对人本质问题的切入根本点不同。马克思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类劳动和生产力发展对人本质的重要影响,是一条“自外而内”的通道;而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心理内部潜意识活动是人格发展和行为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聚焦在人的生物性,是“自内而外”的途径。在二者不同理论基础之上,对一些人生活、意识、存在的本质问题研究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
三、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对人本质问题的汇合
虽然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在关于人本质的看法上有着根本对立,但也不排除二者在某些观点上的汇合。
第一点,二者都反对把人归结为“上帝的创造物”,把世间一切归于“绝对精神”等等理论学说。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把对人的思考从天堂拉回人间,真正的对人的本身进行研究。二者也同样是“主智论”的反叛者,都强调历史发展和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由知识和理性造成的,在理性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他们都认为人的需要在社会和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关于人本质探求的最后目的不约而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一系列探索,总结了关于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最终目的都放在了人摆脱异化的束缚,争取自由,争取解放,争取共产主义。正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的阐述:“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与其相似,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领域中试图解决的也是人类个性自由與人类解放的问题,他主张在对社会进步有利的条件下,在活动的创造中寻求自由的实现。无数个社会个体组成社会,如果大多数人的自由不能实现,那全社会的解放也是空谈。同时,二者都认为人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是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第三,在关于宗教的问题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持批判的态度。马克思通过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步从宗教的牢笼中挣脱出来。他认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随着一种被宗教束缚的现实消失,宗教也必然了无踪迹。宗教是人类、是现实、是社会的产物,其中的苦难表现正是现实生活的隐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宗教是人类的鸦片。[4]”弗洛伊德对宗教同样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宗教总是让人们遵循一些伦理和道德,宣称这样就可以逃天灾和人祸,担保人们有幸福的生活。所谓的宗教宣扬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只是泡沫而已。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在历史中起到的是对人本能压抑的作用,宗教是在一定的历史现实和心理根源中产生的,他认为宗教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虽然对于人本质问题的探究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但是在有些地方也是不谋而合,在19世纪末马克思去世之后,马克思在西方的哲学流派诞生如雨后春笋,弗洛伊德作为20世纪伟大的人学家,也不乏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影响,比如说主张用弗洛伊德主义来充实马克思主义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如今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主体地位不可撼动,我们可以对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加以借鉴,从而各方面的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显然并不在于他的历史观或以该历史观为基础对未来所作的预言;他的力量在于富于远见地指出了人们的经济条件对其理性的、伦理的和艺术的看法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我们不可以假定,经济动机是决定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唯一因素。——如果有谁能够详细地阐明这些不同因素,即一般的遗传的人类气质、种族变异和文化沿革,在社会等级、职业和谋生能力等条件下,相互抑制和促进的情况,谁就能补充马克思主义,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薛腾鹿,女,天津市人 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关键词】:马克思;弗洛伊德;人本质
一、序言
人学是研究哲学问题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古至今,“人是什么?”“人的本质的定义又是什么?”哲学家们对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总是众说纷纭。作为19世纪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离不开对人本质的探究,只有弄清“人到底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才可以提出真正维护人类切身利益,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论。这种关乎人类本质的思想,着重体现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确立和成熟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作为西方哲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从对人类无意识现象的独特心理学角度开始切入,逐渐发展为保罗万象的人生哲学。同样作为西方的哲学流派,二者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关于“人本质”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和精神分析哲学都把目光聚焦在“人”上,却又分别从社会和本能两方面对人本质进行剖析,二者存在着分歧与汇合。
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对人本质问题的分歧
从马克思的三篇哲学著作中可以探索出他关于人本质界定的思路。这条思路体现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清算,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与确立。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摒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1]”的命题,反对把人和社会分离开来。由于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作为类所拥有的特性,用“类本质”和“类意识”等等来作为真正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分界线,来作为衡量社会制度的尺子,这显然还不是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因为它脱离了社会,还仅仅停留在对生理的人的抽象看待上。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逐步摆脱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人类观点,创造性地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马克思把人从孤立的个人放到社会关系中去解释,说明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并通过人自身的能动性在实现本质的过程中去创造、发展社会关系。
与马克思不同,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独辟蹊径,从非理性、自然性方面来进行对人的研究。但也不是完全否认人的理性思维,任何忽略人的自然性,把人仅仅看做是理性的人的想法都会使人抽象化。因为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人都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看做是人和人之间最根本的联系,力比多是人们潜意识中不能控制的性本能,通过它,人们可以不依照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受性欲、自恋等各种内驱力的支配。与马克思强调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明显不同,弗洛伊德更注重以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潜意识为起点,去解释现实社会中人出现的行为的动机,而不是从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去探求人内心的心理活動和动机原因。
总之,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分歧就在于二者对人本质问题的切入根本点不同。马克思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类劳动和生产力发展对人本质的重要影响,是一条“自外而内”的通道;而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心理内部潜意识活动是人格发展和行为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聚焦在人的生物性,是“自内而外”的途径。在二者不同理论基础之上,对一些人生活、意识、存在的本质问题研究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
三、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对人本质问题的汇合
虽然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在关于人本质的看法上有着根本对立,但也不排除二者在某些观点上的汇合。
第一点,二者都反对把人归结为“上帝的创造物”,把世间一切归于“绝对精神”等等理论学说。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把对人的思考从天堂拉回人间,真正的对人的本身进行研究。二者也同样是“主智论”的反叛者,都强调历史发展和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由知识和理性造成的,在理性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他们都认为人的需要在社会和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关于人本质探求的最后目的不约而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一系列探索,总结了关于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最终目的都放在了人摆脱异化的束缚,争取自由,争取解放,争取共产主义。正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的阐述:“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与其相似,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领域中试图解决的也是人类个性自由與人类解放的问题,他主张在对社会进步有利的条件下,在活动的创造中寻求自由的实现。无数个社会个体组成社会,如果大多数人的自由不能实现,那全社会的解放也是空谈。同时,二者都认为人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是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第三,在关于宗教的问题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持批判的态度。马克思通过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步从宗教的牢笼中挣脱出来。他认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随着一种被宗教束缚的现实消失,宗教也必然了无踪迹。宗教是人类、是现实、是社会的产物,其中的苦难表现正是现实生活的隐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宗教是人类的鸦片。[4]”弗洛伊德对宗教同样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宗教总是让人们遵循一些伦理和道德,宣称这样就可以逃天灾和人祸,担保人们有幸福的生活。所谓的宗教宣扬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只是泡沫而已。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在历史中起到的是对人本能压抑的作用,宗教是在一定的历史现实和心理根源中产生的,他认为宗教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虽然对于人本质问题的探究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但是在有些地方也是不谋而合,在19世纪末马克思去世之后,马克思在西方的哲学流派诞生如雨后春笋,弗洛伊德作为20世纪伟大的人学家,也不乏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影响,比如说主张用弗洛伊德主义来充实马克思主义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如今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主体地位不可撼动,我们可以对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加以借鉴,从而各方面的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显然并不在于他的历史观或以该历史观为基础对未来所作的预言;他的力量在于富于远见地指出了人们的经济条件对其理性的、伦理的和艺术的看法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我们不可以假定,经济动机是决定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唯一因素。——如果有谁能够详细地阐明这些不同因素,即一般的遗传的人类气质、种族变异和文化沿革,在社会等级、职业和谋生能力等条件下,相互抑制和促进的情况,谁就能补充马克思主义,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薛腾鹿,女,天津市人 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