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的方法论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001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1]一书中梳理了大小金川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对战争爆发的原因、战后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本文主要对书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部分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矛盾
  一、《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的主要内容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一书,主要描写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攻打大小金川的战役。书中对战争的过程,以及影响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影响深远。乾隆皇帝在1747年至1749年、1771年至1776年两次对四川西北部地区的大小金川土司发动战争,历史上称为“金川战争”。书中共分为六个章节,分阶段进行描写,层层递进,调理清晰。第一章,嘉绒藏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建制沿革。介绍了嘉绒地区藏族的分布、族称、族源,大小金川土司的地理位置……;第二章,金川之役前藏族地区的形势。对17、18世纪藏族地区的形势作了详细分析,具体介绍了嘉绒藏区以及周边的局势;前两章内容是对后面章节的铺垫,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写两次金川战争的全过程;第五章主要探究善后的措施及对金川地区的影响;最后一章分析金川战争对清王朝的影响。
  二、《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的方法论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时间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毛泽东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在第二次攻打大小金川地区前,乾隆皇帝一直想以“以番治番”的政策来管理嘉绒藏族地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金川土司与革布什咱土司因结亲而构衅。大金川土司头人郎卡将女儿嫁给革布什咱土司色楞多敦布,并指使女儿控制革布什咱。革布什咱土司所辖的丹多民众又暗通大金川土司,夺取丹多。”[4]简言之,当时各土司之间相互间的明争暗斗非常严重,乾隆帝提倡的“以番治番”政策就是通过各土司之间的内部矛盾争斗,最终达到清廷对当地土司势力的钳制的目的。但多年的实践表明,“以番治番”政策并不能保证当地安宁、国家统一,因此需要坚决的纠正。从“以番治番”到决定出兵征缴这一政策转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方法论。乾隆帝对嘉绒土司的治理理念在多年的实际运用中宣告失败,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金川地区局势的发展变化,嘉绒地区各土司的斗争、蚕食,乾隆帝决心采用武力的方式平息动乱。治理方针政策的转变,充分印证了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不可能永远有效,同时还适用于全国各个地区,只有在实践中去论证,随着实践去不断发展才能掌握真正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
  (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的普遍性。所谓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中的矛盾无处不在,且无时不有。《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一书将这一方法论体现的淋漓盡致。如:嘉绒藏区各土司为争夺土地、人口的争斗,土司之间的矛盾;清廷对嘉绒藏区金川地区多次派兵镇压,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乾隆皇帝与将领之间的矛盾;将领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充分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普遍性,社会矛盾贯穿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社会矛盾虽是普遍存在的,但每一个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意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书中描写嘉绒藏区金川地区:“恶劣的气候和险峻的地势,给部队的行军作战及后勤运输保障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金川人在悬崖峭壁上修建碉、卡,处处建有坚固的防御设施,可谓碉楼林立,易守难攻。”[5]地形崎岖,车马难入,清军攻打大小金川非常困难。乾隆多次派将派兵,总是以失败而归,证明在金川这个特殊的地区作战与在普通地区作战不同,多兵多将多物资也未必可以战胜。在第二次金川之役过程中,乾隆皇帝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分析。乾隆帝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即大金川邻近土司与大金川矛盾激化,及时的分析各土司之间的矛盾,瓦解土司内部团结,同时利用舆论压力动摇对方军心。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效果显著,为之后阿桂挥师收复小金川铺平道路。可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事实与价值、科学认知与价值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小金川之役,历时长、耗资大、规模大。大量的军费开支、征用大量夫役,给中央带来沉重负担,同是也使得老百信苦不堪言。对于嘉绒藏族地区人民更是如此,连年的战争使两金川地区变成一片废墟,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作者提出:“清王朝正是从自身的政治统治出发,不惜牺牲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利益,以达到多民族国家统一、稳定的目的。”[6]评价一个事件的好坏,要以大多数的利益为出发点,公正的来评判。虽然此战劳民伤财,给金川地区造成毁灭性的迫害,但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国家。正如书中谈到的,“战争所换来的社会安定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7]金川战争后,清政府对嘉绒地区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结束了嘉绒地区长年战乱的局面,客观上说极大的促进了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保证西藏和西南边疆的稳定,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综上所述,运用马克思方法论分析对于广大的人民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战是利大于弊的。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一书的魅力还表现在史料与逻辑的完美结合,“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歷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8]书中既没有把历史碎片化、否认历史发展规律,也没有完全从逻辑出发去剪裁历史、用逻辑去统一历史,所有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史书典籍之上,力图从清政府、地区吐司……,多角度分析问题,因此《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一书对人们了解与研究这段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共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14页。
  [4]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5]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6]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
  [7]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页。
  [8]《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55页。
  作者简介:李子君(1993—),女,汉族,硕士在读,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少数 民族史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建立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作品最能体现其情怀,也是我们后世评论其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从郑板桥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艺术观点。他曾评论自己所画之竹为“不学他技,不宗一家”。正因为这点,郑板桥的绘画作品一直吸引着我。通过这篇论文,我将试着深入的去了解郑板桥的绘画艺术。本文主要论述郑板桥绘画艺术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
期刊
【摘要】:王国维是20世纪中国资产阶级在文化学术上的最初的代表人物之一,国内外的新老学者,都非常推重王国维,尊他为“史学大师”,是“新史学的开山”。王国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学贯中西,既精且博,尤其在史学研究方面,有其独有的见解。因而,从基深源渊、深思、熟虑而根本及远见卓识四个方面来分析总结王国维史学思想的特色,对于研究王国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王国维;史学思想;特色  一、基深源渊  
期刊
【摘要】:在国家经济大发展时期,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与市场进行无缝接轨,既满足了国家需要、企业需要,又节约经济,提高效率。这就需要一部分专家、技师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入高职学院教育教学中,为学院育人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建设;研究  国家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社会经济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这就需要各行各业深化改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普及,各种网上交易平台的高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购发展潜力的期望。  【关键词】:大学生;网
期刊
【摘要】:古印度传统文化在印度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外界的入侵和内部传统文化后继无人,两大原因。在藏区得以发展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正经历着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古印度传统文化恰恰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 印度; 消亡;发展;  引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大概在公元前6世纪由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在当时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得以发展。因古印度地区的地形
期刊
【摘要】:唐五代是中古音系向近古音系过渡的时期,此时的书面“正音”、实际“正音”与关中方言有一定区别。《浣花集》、《女论语》和《一切经音义》分别作为唐五代“正音”和关中音系的代表,可以帮助我们部分了解当时汉民族共同语与古关中方言的差异,并可以为唐五代“正音”和关中音系的构拟提供相关支撑材料。  【关键词】:韵部;《浣花集》;《女论语》;《一切经音义》  1.引言  唐五代处于中古音向近古音的过渡时
期刊
【摘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朝代,其政治体制的完善程度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程度在历朝历代中都罕有其匹,在明季的政治与军事舞台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袁崇焕,在清人张廷玉等编撰的《明史》中,袁崇焕有着非常高的历史地位,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身处《明史》所建构的袁崇焕神话之中,而本文就将采用诠释学的方法来解读《明史》文本中的袁崇焕神话。  【关键词】:明史;袁崇焕;历史文本;间
期刊
【摘要】: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启者,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奠基石,因此对老子思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子全部哲学思想是围绕“道”这一最高概念展开的,想要了解老子的思想首先要对“道”进行解释说明,但是关于“道”这一概念的定义他并没有明确指出,需要我们结合原文进行解读,当然关于“道”的解读,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老子;道;思想  一、道  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道”展开的,它是老
期刊
【摘要】:文公时期,晋国以“尊王攘夷”作为其邦交主旨,通过与中原诸国、周边戎狄的广泛邦交,逐步建立起以对抗南方楚国为中心的中原联盟。文公时期晋国的邦交是推动晋国发展、影响春秋社会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的考察对于我们晋国史研究和邦交相关问题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公时期;晋国;邦交策略  晋文公初年,楚国势力崛起,入侵中原、围困宋齐、征服郑国、交结曹卫,这一系列的外交
期刊
【摘要】:蔡锷先生此次护国讨袁的壮举,无疑将其爱国情结与救国决心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这样坚决地与反动派展开武装斗争,实为大智大勇之人。此次壮举,在蔡锷先生这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蔡锷将军;护国讨袁;救国决心;武装斗争  关于蔡锷先生护国讨袁这一点,不同的资料上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些认为是护国讨袁,有些则认为是护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