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学课堂现场提升课堂品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拟从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四个方面:核心点、关键点、着力点、落脚点来思考、阐述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鲜活起来、灵动起来、深刻起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生命的潜能,更好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鲜活;现场;生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2-013-02
  
  
  教师在课堂的最重要任务不仅是完成教学内容、讲解练习,而是要不断地阅读课堂现场,让烂熟于胸的内容不断地变换呈现方式,让学生飘远的思绪、生硬的理解、冷漠的情感逐步进入课堂现场中来,让冰冷的知识化成火热的思考,让枯燥的计算变成趣味的思考,让单调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形成过程,以此达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潜心琢磨课眼,直面数学课堂现场,唤醒学生求知欲望,直抵学生内心,激荡学生思维——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核心点。
  文有文眼、戏有戏眼、课有课眼,一堂数学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顿然没有了灵性,每一节课都有重要的、核心的知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了这部分内容,则领悟起来势如破竹,其余的知识也将迎刃而解。
  1.找准教材泉眼,在课眼处浓墨重彩。一节课的课眼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课题,有的数学课的课眼既是教材的省略点、又是新知的生长点;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揣摩、找准课眼,这样在教学预设和教学实施时,才会舍得花时间,把一节课仅有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课眼“百分数的意义”,在讨论交流中自然而然得出百分率、百分比的定义,整节课酣畅淋漓,行云流水,学生的思维如汩汩泉水,涌流不断。找准课眼是教学实现“有的放矢”的前提,教师只有理解并找准了课眼,才有可能把我数学知识的本质、核心与关键、占领教学的制高点,对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行“精确打击”,进而指导学生实现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2.找准学生理解知识的高速通道。课眼找准了,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也就顺畅了,理解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重要表征,数学理解的本质是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要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习者获得的知识必须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即十分清楚该知识的本质与结构。善于引起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就是理解知识的高速通道之一,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认知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打破,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所谓的观念上的不平衡最终也只能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在特定环境下、在特定的情景下、在认知冲突中,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也即达到新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的平衡。一句话,就是把成熟的、静态的、统一的、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消化的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动态的、个性化的、更有魅力、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消化,更富营养的教育形态的数学。
  3.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我们在课前不仅要关注知识的逻辑起点,更要关注、研究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现实起点、真实观念,而且更应注意研究学生这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容易形成哪些错误的观念,如何在课堂上促进这些观念的改进、重组或发展,清楚所教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经验的联系。
  二、用心揣摩学生、用心读懂学生、用心启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关键点。
  1.阅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喷发点。也即摸清思维的突破口,教师在课前就要摸清、预设出本节课学生思维的喷发点在何处,如何引导、调控,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喷发点,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框架式设计,这样,学生思维的喷发点就会多起来、高起来、立体交叉起来。真正好的预设空间可以伸缩、目标可以升降、环节可以增补、顺序可以颠倒,为学生思维喷发提供自由驰骋的空间。
  2.阅读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数学课堂上学生迸发的思维兴奋点,如果不及时捕捉,机会稍纵即逝,甚至可能不会再出现,如果不及时把握,可能会失去再次生成深层、高层教学资源的机会。教师在课堂现场应具有阅读学生思维兴奋点的能力,使得课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领生命向课堂纵深处漫溯。教师在数学课堂现场要学会并善于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捕捉、在数学的游戏活动中捕捉、在思维的转折处捕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捕捉、在学生错误的发生处捕捉,使生命的能量通过捕捉兴奋点、激活思维得到增值、提升和扩展。
  3.阅读学生的认知困惑点。一节课,如同带领学生进行一场旅行,哪里有沟沟坎坎、哪里有深水激流、哪里是一马平川,课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对学生认知理解要舍得花时间,做到大站要大停、小站小停,无站不停,还有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教师要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在困惑处、在疑问处、在似懂非懂处创设陷阱,在不断反思中解决理解上的盲点、困惑。
  三、预设多套方案,游刃有余地调控课堂、引领课堂、驾驭课堂——阅读数学课堂的利器、着力点。
  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要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不能也不可能把每一步都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只有这样才能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才会使数学课程的生成成为可能。预设其实就是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工作,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定,课堂上可能发生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它变数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以及相关的应变策略。教师不仅要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要预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问答。只有准备充分了、考虑周全了、多套方案酝酿成熟了、阅读课堂现场才会处惊不变、准确应对;现场调控、激活思维。
  今年4月,我在宿迁参加2011年江苏省“杏坛杯”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荣获一等奖,有一细节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让学生通过剪拼一个花瓶形状的不规则图形,之前预设过孩子们在课上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案,但有一次在试上时,有一小朋友从中间剪下一刀,把它分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把另一部分反过来正好与另一半拼成了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当时,我课前由于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一情况,评价时只是说了一句“好像这种拼法是可以的”,不敢肯定,对这种拼法犹豫不决,实际上,暴露出自己心里没底,没有预设到这种拼法,课后,我自觉地进行了反思,这种方法虽然剑走偏锋,但从面积不变这一思想出发,是完全可行的,之后,我又设计了这一环价的评价语言。真没想到,在宿迁赛课时,这种剪拼的方法竟然在大组交流中出现了,于是,我果断抓住这一契机,对这一小组同学给予了激励性评价,后面内容的教学顺畅得有些出乎意料。
  四、激扬生命,盘活思维,提高理解深度,完善认知结构——阅读数学课堂现场的落脚点。
  教育就其本意来说,是珍视人的生命、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教师课堂上要心装一个理念:站在儿童的立场,一切为了儿童,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数学课堂现场要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促进生命的成长,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上鲜活起来、涌动起来。
  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质疑能力。在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分析学生、设计教学进程。上课前,为使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切合实际,应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起点出发,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容易、轻松的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现场要时时把握学生的理解过程,即是弄清可能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障碍,需要教师提供什么帮助:是及时点拨、还是引而不发、抑或现场参加小组内交流,个别指导,及时参与讨论。让绝大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达到应有的理解要求,悉心排除理解过程中的盲点,找到课堂现场学生可能存在的理解障碍或理解误区,帮助学生及时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建构的过程应是课堂上学生主动活动的过程、是积极创建的过程,最终所建构的意义固着于亲身经历的活动背景、溯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扎根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在课堂上,判断学生深刻理解的程度可从以下指标来衡量:如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解释相关的现象;能否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中去。
  因此,教师在阅读数学课堂现场时,要注重烧全鱼,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断,也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特别在新授环节,要重视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充分地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运用的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了一种新的作文评讲方式,即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评讲模式,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榨文;作文评讲;活动单导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1 -01   如何让学生不再“榨文”,如何提高作文评讲效率,这是老师和学生都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出现“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历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等。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自主学习。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
摘 要:在诵读、语句分析、想象中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语感;诵读;想象;分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6 -01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一种具有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性,它是凭直觉感知语言,这种感知是经过“识记——分析——比较”的过程完成的。因此,
高三复习学生总免不了要做历年的高考试题,体会高考试题的难易,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察觉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理清高考试题的解题思路。可每做一套高考试题学生总有种感觉:一些题目似曾相识,看似容易却不会做;有些平时学过的知识做题时就是用不上,感觉比较棘手。比如2008年安徽省高考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  Don’t be so discouraged.If you________such feeling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把有效的、创造性的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教学风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3 -02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简单树立,而是要更加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摘 要:听力能力的提高通常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听力技巧;潜移默化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3-02    一、创设听力环境,融听力训练于课堂教学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最根本、最简便,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课堂教
摘 要:尊重生命规律,以学生为本,以课程为依托,研发、建设校本特色课程,满足师生个性需求,为“绿色教育”导航,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特色课程;自主研发;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16-2  第八次高中课改在必修教材基础上增编选修教材,供学校和教师选用,给了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权,而对于有着多元化追求的当下的学生
摘 要:本文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作了研究和探索,提出确立学生为主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策略和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生主体性;确立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9 -01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学生主体能动性  新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被动学习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与西方学生相比,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英语教学工作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教师在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问题,[JP2]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给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使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本文根据化学教学实践,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合作探究模式的建构和运用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