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对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全新课题。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控力度;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理性接受网络文化;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全新课程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全面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思想健康向上、职业技能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网络文化;职业教育;冲击;机遇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70-02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体现到职业教育教学中,这是有别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的全新模式。网络文化中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信息带给当前学生群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职学生在接触到纷繁的网络多元文化时,极易被那些思想活跃、具有丰富感染力的元素所吸引,进而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中职学生正处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随之衍生出的各种不良信息对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如何正确把握网络文化带来的利弊值得我们职业教育从业者深思,可以说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全新课题。
一、现代网络文化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冲击
现代网络文化整体提升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难度。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各类资源,学生借助手机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网络传媒发展多元,交互隐蔽、身份虚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跟上学生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毕竟学生在网络上的时间远比跟教师交流的时间要长,不良思想的诱惑也比干巴巴的说教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學生会沉浸在网络中不可自拔,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可避免地向冷淡、孤僻发展,迷失在虚拟世界,责任意识淡薄,甚至部分学生受网络引导有可能会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一)对网络过度痴迷
网络普及,随之产生的信息大爆炸之后,学生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以前不可想象的知识,出于各种目的,这些内容是极具诱惑力和吸引力的,荒废学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就此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对于网络文化的过度痴迷将是一个社会、家庭和学校都亟须解决的复杂性社会问题。
(二)对西方价值观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
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0年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价值观体系。近年来网络上时有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念的讨论与学习,这是一件好事,学生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满足欲,思想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在意识形态方面,西方借助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影响学生,各种不良的暗示和软文的存在,造成部分学生对本国特有的文化传承持漠视或者否定的态度,甚至产生敌意。对西方意识形态下的价值观我们要有理性的审视,要做到不偏信、不盲从,面对反差要从容面对。
(三)网络的诱导导致学生缺乏自我保护
国内、国外的不法分子充分利用学生痴迷网络的特点,隐蔽性地开展违法犯罪行为,网络信息传播受限小,传播快,分裂、暴力、谣言较为容易吸引一些自我保护意识较低的学生,最终造成对自身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学生在接收网络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整个社会也需要配合家庭、学校去加强对网络文化自身的监管。
(四)网络讨论引发的道德缺失和沦丧
在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上,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论何时身处何方,即使是素未谋面,多人也可以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网民来源的广泛性导致网络言论也是纷繁复杂,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不一,部分人思想观念不正确,这就成为网络大讨论的根源之一。价值观念取向各不相同,直接导致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某一方经常会因为情绪的失控导致对另一方的人身攻击和言语上的侮辱,造成网络暴力,实际上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讨论问题的范畴,网络讨论引发的道德缺失对学生的思想冲击尤为巨大,在分辨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道德导向的缺失。
二、现代网络文化给职业教育课程带来的机遇
在网络文化给职业教育课程造成冲击的时候,机遇也将崭露头角。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递具有多重优点,信息双向传播、传递方便快捷、资源持续有效,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优点,可以使受教育者灵活地接受。
首先,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蕴含着尤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中职学生传递多元的信息和稳定的价值观,传统的授课模式方法单一,师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开放的现代媒体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缺陷。其次,现代网络文化开创性地创造出一种立体的信息获得方式,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获取平台,随着手机和PAD的逐渐普及,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借助现代传媒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后,寓教于乐的现代媒体对单一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在娱乐中进行学习互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感知力和注意力,教育效果才能更加持久与深刻。 三、如何应对现代网络文化对职业教育课程冲击的对策
网络文化以文化内核传播为其核心元素,以互联网作为其媒介载体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本身独有的特点去影响和发展。在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可以轻而易举获取需要的知识,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取向都在随之发生着改变。兼容并包的网络文化在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安全隐患,主要是不良文化的影响。
(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控力度
网络文化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多种文化并存,良莠不齐,在文化繁荣的同时,已经弃为糟粕的一面随之而来。中职学生在面对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形式的冲击下,保持正确的方向就需要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化的存在实施有效的监控手段,在网络文化中尽可能让学生接受有益的一面,有害的一面能够运用技术手段快速过滤掉。各级学校应当成立相关组织去研究和评价网络文化中不良文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定期不定期为学生做普惠性的心理测评,及时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如果出现不良苗头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方案去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控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这也是确保学生思想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
(二)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理性接受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对现有课程的冲击已经成为事实,自从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现在网络文化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安全、平和的阶段,但是漏网之鱼仍然存在,网络文化中固有的缺陷短期之内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只能理性看待它,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去积极开展相应的网络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逐步改善对网络文化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正确去面对网络文化对现有主流文化的冲击。只要学生能够准确定位我们现有的价值观取向,增强自身的心理抵抗力,抵抗住不良和负面信息的诱惑,将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产生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生发展道路上的灯塔,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都可以由它来决定。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有效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学生排斥心理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教师的说教有一种抵触心理。学校课程的授课应该是传统加网络,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只要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学生的心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应和折射,所以,开发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课程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
(四)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现代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师必须主动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知识。毕竟教师属于一个成熟的个体,社会经验相对丰富。教师也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能熟练应用网络进行教学,保持知识储备的先进性,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熟悉最前沿的网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偶尔应用可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引路人,还应该是学生的网络好友,QQ、微信、微博等都要积极参与,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教育实效。
(五)打造全新课程教育方式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充分挖掘网络教育的功能,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不断打造全新的课程教育方式,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搭建网络教学课堂进行网络实时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受众,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建立班级社区、微博、QQ群、微信群等,开展系列交流和探讨,促进师生之间互动学习交流。为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去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学生吐露心声,找到课程教学提升的切入点,提升教學的针对性。我们需要打造全新的课程教育方式,使课堂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
(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校协作氛围。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在亲身感触和感受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我,从而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职业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切实有效运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出思想健康向上、职业技能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利广.建构指向深度学习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教学与管理,2019(14).
[2]张晓丽,张津.基于社交网络的学习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8).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网络文化;职业教育;冲击;机遇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70-02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体现到职业教育教学中,这是有别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的全新模式。网络文化中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信息带给当前学生群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职学生在接触到纷繁的网络多元文化时,极易被那些思想活跃、具有丰富感染力的元素所吸引,进而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中职学生正处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阶段,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随之衍生出的各种不良信息对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如何正确把握网络文化带来的利弊值得我们职业教育从业者深思,可以说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全新课题。
一、现代网络文化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冲击
现代网络文化整体提升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难度。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各类资源,学生借助手机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网络传媒发展多元,交互隐蔽、身份虚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跟上学生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毕竟学生在网络上的时间远比跟教师交流的时间要长,不良思想的诱惑也比干巴巴的说教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學生会沉浸在网络中不可自拔,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可避免地向冷淡、孤僻发展,迷失在虚拟世界,责任意识淡薄,甚至部分学生受网络引导有可能会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一)对网络过度痴迷
网络普及,随之产生的信息大爆炸之后,学生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以前不可想象的知识,出于各种目的,这些内容是极具诱惑力和吸引力的,荒废学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就此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对于网络文化的过度痴迷将是一个社会、家庭和学校都亟须解决的复杂性社会问题。
(二)对西方价值观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
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0年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价值观体系。近年来网络上时有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念的讨论与学习,这是一件好事,学生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满足欲,思想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在意识形态方面,西方借助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影响学生,各种不良的暗示和软文的存在,造成部分学生对本国特有的文化传承持漠视或者否定的态度,甚至产生敌意。对西方意识形态下的价值观我们要有理性的审视,要做到不偏信、不盲从,面对反差要从容面对。
(三)网络的诱导导致学生缺乏自我保护
国内、国外的不法分子充分利用学生痴迷网络的特点,隐蔽性地开展违法犯罪行为,网络信息传播受限小,传播快,分裂、暴力、谣言较为容易吸引一些自我保护意识较低的学生,最终造成对自身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学生在接收网络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整个社会也需要配合家庭、学校去加强对网络文化自身的监管。
(四)网络讨论引发的道德缺失和沦丧
在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上,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论何时身处何方,即使是素未谋面,多人也可以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网民来源的广泛性导致网络言论也是纷繁复杂,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不一,部分人思想观念不正确,这就成为网络大讨论的根源之一。价值观念取向各不相同,直接导致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某一方经常会因为情绪的失控导致对另一方的人身攻击和言语上的侮辱,造成网络暴力,实际上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讨论问题的范畴,网络讨论引发的道德缺失对学生的思想冲击尤为巨大,在分辨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道德导向的缺失。
二、现代网络文化给职业教育课程带来的机遇
在网络文化给职业教育课程造成冲击的时候,机遇也将崭露头角。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递具有多重优点,信息双向传播、传递方便快捷、资源持续有效,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优点,可以使受教育者灵活地接受。
首先,在现代网络文化中蕴含着尤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中职学生传递多元的信息和稳定的价值观,传统的授课模式方法单一,师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开放的现代媒体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缺陷。其次,现代网络文化开创性地创造出一种立体的信息获得方式,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获取平台,随着手机和PAD的逐渐普及,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借助现代传媒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后,寓教于乐的现代媒体对单一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在娱乐中进行学习互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感知力和注意力,教育效果才能更加持久与深刻。 三、如何应对现代网络文化对职业教育课程冲击的对策
网络文化以文化内核传播为其核心元素,以互联网作为其媒介载体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本身独有的特点去影响和发展。在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可以轻而易举获取需要的知识,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取向都在随之发生着改变。兼容并包的网络文化在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安全隐患,主要是不良文化的影响。
(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控力度
网络文化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多种文化并存,良莠不齐,在文化繁荣的同时,已经弃为糟粕的一面随之而来。中职学生在面对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形式的冲击下,保持正确的方向就需要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化的存在实施有效的监控手段,在网络文化中尽可能让学生接受有益的一面,有害的一面能够运用技术手段快速过滤掉。各级学校应当成立相关组织去研究和评价网络文化中不良文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定期不定期为学生做普惠性的心理测评,及时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如果出现不良苗头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方案去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控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这也是确保学生思想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
(二)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理性接受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对现有课程的冲击已经成为事实,自从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现在网络文化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安全、平和的阶段,但是漏网之鱼仍然存在,网络文化中固有的缺陷短期之内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只能理性看待它,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去积极开展相应的网络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逐步改善对网络文化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正确去面对网络文化对现有主流文化的冲击。只要学生能够准确定位我们现有的价值观取向,增强自身的心理抵抗力,抵抗住不良和负面信息的诱惑,将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产生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生发展道路上的灯塔,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都可以由它来决定。中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有效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学生排斥心理较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教师的说教有一种抵触心理。学校课程的授课应该是传统加网络,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只要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学生的心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应和折射,所以,开发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课程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
(四)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现代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师必须主动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知识。毕竟教师属于一个成熟的个体,社会经验相对丰富。教师也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能熟练应用网络进行教学,保持知识储备的先进性,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熟悉最前沿的网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偶尔应用可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引路人,还应该是学生的网络好友,QQ、微信、微博等都要积极参与,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教育实效。
(五)打造全新课程教育方式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充分挖掘网络教育的功能,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不断打造全新的课程教育方式,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搭建网络教学课堂进行网络实时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受众,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建立班级社区、微博、QQ群、微信群等,开展系列交流和探讨,促进师生之间互动学习交流。为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去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学生吐露心声,找到课程教学提升的切入点,提升教學的针对性。我们需要打造全新的课程教育方式,使课堂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
(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校协作氛围。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在亲身感触和感受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我,从而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职业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切实有效运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出思想健康向上、职业技能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利广.建构指向深度学习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教学与管理,2019(14).
[2]张晓丽,张津.基于社交网络的学习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