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CU婴幼儿先心合并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案。方法搜集本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此类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这76例患儿实施规范的整体护理,本组73例患儿平稳转出ICU后治愈出院,1例患儿因误吸再次转入ICU后经过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2例死亡。结论对先心合并重症肺炎的婴幼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肺炎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41-01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幼儿在胎儿时期因心脏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心血管畸形。重症肺炎是指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常可累及其他脏器,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的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循环系统畸形、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很快会演变为重症肺炎,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进展,很容易引发心肺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1]。因此对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心合并重症肺炎婴幼儿的术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通过全面精心的护理,降低此类患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34例;年龄在25天—3岁之间。所有患儿经彩超确诊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向右分流。其中8例是外院呼吸机辅助模式转入。患儿转入时伴有呼吸、心率增快,发热,喘憋,少尿等症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罗音、痰鸣音,胸片示:肺不张2例。
1.2护理方法
1.2.1环境
为避免交叉感染,此类患儿一经确诊即入住ICU. 尽快抽取痰培养,痰涂片检查,按肺炎的类型分别放置,做好呼吸道隔离。病室安静,为层流千级病房,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1.2.2控制感染,尽早手术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患儿病情平稳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原发病,减轻左向右分流,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及其物品前后洗手。
1.2.3休息与卧位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充分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预防心力衰竭,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2]。机械通气且伴有肺高压患儿遵医嘱充分镇静,咪达唑仑20mg+阿曲库安10mg稀释至20ml,1ml/h静脉泵入。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床头抬高15-30度。由于患儿病情重,卧床时间长,护理人员需定时帮助患更换体位,保证床单整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1.2.4 生命体征的观察
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复杂,加上患儿年龄小,护理人员必须严密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持续监测有创血压与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引流量,结合血气、电解质结果,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1.2.5呼吸道护理
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所以重症肺炎的患儿加强呼吸道管理是关键。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每2小时翻身,变化体位一次,听诊双肺呼吸音,按需吸痰,吸痰前后用纯氧辅助2min,吸痰时双人配合,尽量减少吸痰和患儿缺氧时间。选用合适的温湿化,避免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需给予温湿化的面罩氧吸入,分泌物粘稠导致支气管痉挛给予普米克、特布他林药物雾化吸入后吸痰[3]。对肺不张且气道分泌物粘而多的患儿用物理的方法治疗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儿排出肺内分泌物,其步骤包括体位引流、扣背震颤,吸痰来清除气道分泌物。
1.2.6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手术当天要严格掌握液体泵入速度,根据每小时小便量及胸引量量出为入,严防输入过快,导致前负荷过重而致心力衰竭,输入太少太慢,容量不足,导致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术后第一天以4:2:1来入,即第一个公斤体重*4,第二个公斤体重*2;剩下的*1。
1.2.7体温护理
定时监测体温变化,肛温>38.5℃,给于物理降温。肛温>39℃应用药物或冰毯降温。持续高热者遵医嘱抽取血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
1.2.8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治疗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难度高、风险大、花费多,家长期望值高。护理人员需要向家长讲清楚疾病的特点、护理重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患儿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其心理恐惧与焦虑。
2 结果
本组73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因误吸再次转入ICU后经过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2例因肺实变死亡。
3讨论
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发育迟缓等生理因素,病情发展变化快,临床资料表明,控制感染后尽早手术,术后对其实施全面、规范的ICU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管理液体出入量,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等措施能显著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与花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茹珍,徐琴,吴斌。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3,11(10).
[2]侯秀玲。婴幼儿临床回来的回顾性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1).
[3]徐志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肺炎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41-01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幼儿在胎儿时期因心脏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心血管畸形。重症肺炎是指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常可累及其他脏器,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的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循环系统畸形、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很快会演变为重症肺炎,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进展,很容易引发心肺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1]。因此对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心合并重症肺炎婴幼儿的术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通过全面精心的护理,降低此类患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34例;年龄在25天—3岁之间。所有患儿经彩超确诊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向右分流。其中8例是外院呼吸机辅助模式转入。患儿转入时伴有呼吸、心率增快,发热,喘憋,少尿等症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罗音、痰鸣音,胸片示:肺不张2例。
1.2护理方法
1.2.1环境
为避免交叉感染,此类患儿一经确诊即入住ICU. 尽快抽取痰培养,痰涂片检查,按肺炎的类型分别放置,做好呼吸道隔离。病室安静,为层流千级病房,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1.2.2控制感染,尽早手术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患儿病情平稳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原发病,减轻左向右分流,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及其物品前后洗手。
1.2.3休息与卧位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充分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预防心力衰竭,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2]。机械通气且伴有肺高压患儿遵医嘱充分镇静,咪达唑仑20mg+阿曲库安10mg稀释至20ml,1ml/h静脉泵入。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床头抬高15-30度。由于患儿病情重,卧床时间长,护理人员需定时帮助患更换体位,保证床单整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1.2.4 生命体征的观察
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复杂,加上患儿年龄小,护理人员必须严密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持续监测有创血压与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引流量,结合血气、电解质结果,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1.2.5呼吸道护理
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所以重症肺炎的患儿加强呼吸道管理是关键。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每2小时翻身,变化体位一次,听诊双肺呼吸音,按需吸痰,吸痰前后用纯氧辅助2min,吸痰时双人配合,尽量减少吸痰和患儿缺氧时间。选用合适的温湿化,避免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需给予温湿化的面罩氧吸入,分泌物粘稠导致支气管痉挛给予普米克、特布他林药物雾化吸入后吸痰[3]。对肺不张且气道分泌物粘而多的患儿用物理的方法治疗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儿排出肺内分泌物,其步骤包括体位引流、扣背震颤,吸痰来清除气道分泌物。
1.2.6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手术当天要严格掌握液体泵入速度,根据每小时小便量及胸引量量出为入,严防输入过快,导致前负荷过重而致心力衰竭,输入太少太慢,容量不足,导致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术后第一天以4:2:1来入,即第一个公斤体重*4,第二个公斤体重*2;剩下的*1。
1.2.7体温护理
定时监测体温变化,肛温>38.5℃,给于物理降温。肛温>39℃应用药物或冰毯降温。持续高热者遵医嘱抽取血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
1.2.8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治疗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难度高、风险大、花费多,家长期望值高。护理人员需要向家长讲清楚疾病的特点、护理重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患儿家属能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其心理恐惧与焦虑。
2 结果
本组73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因误吸再次转入ICU后经过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2例因肺实变死亡。
3讨论
先心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由于年龄小、发育迟缓等生理因素,病情发展变化快,临床资料表明,控制感染后尽早手术,术后对其实施全面、规范的ICU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管理液体出入量,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等措施能显著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与花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茹珍,徐琴,吴斌。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3,11(10).
[2]侯秀玲。婴幼儿临床回来的回顾性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1).
[3]徐志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