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聚焦而“导”,统整而“延”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一项思维认知活动,关乎学生的知识能力、鉴赏水准和人文精神,是个体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受认知能力的影响,很多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教师应巧妙引导,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拓展视野。
  一、坚守文本基础,在正确解读中“导”出自主发现,“延”出印证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循文探究,在探寻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交融中,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其形成深入的对话交流,达成“我即作者,作者即我”的境界,进而内化、悦纳作者的生活储备、语用储备,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
  以《争论的故事》一文为例,作者借助人物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在表达形式上的一大亮点。文本解读就需要紧扣人物对话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体悟故事的内在意蕴。具体而言,笔者将教学分为如下板块:首先,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图与词融合,初步感知生字词的含义;其次是朗读,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将这些词语带入到文本语境中,保障课文朗读通顺、流畅,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最后,读词语,激发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研讨,并通过动作的演示强化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初步感知人物在争论过程中独有的表情,结合具体的语境深入体悟核心词语所表达的意蕴,重在体会作者运用生动、精确的提示语进行表情达意的方法。
  同时,为了让学生历练复述故事的能力,笔者尝试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课文中的人物为了什么而争论?他们是如何争论的?他们的争论导致了怎样的结果?笔者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中深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初次阅读文本后依循着故事的发展轨迹梳理文本结构,尤其是在精读人物对话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借助口头表达的方式复述课文的梗概,从而为后面的有条理复述做好铺垫。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为学生拓展补充了《五官争功》相声的剧本和表演视频,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剧本内容设计的精妙,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调的把握,感受“争论”的本质要义,与教材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文本中的语言资源,把握文本的核心重点进行导学点拨,并借助拓展,加深了学生对“争论”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对教材文本形成了有效的补充。
  二、倡导辨析揣摩,在深入解读中“导”出写作策略,“延”出同质文本
  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学生在教材学习中积累了阅读方法和认知体验,可以在后续的自主阅读中加以运用,这样就能拓展阅读的价值。
  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主要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位小姑娘从相见、相识到相交的过程,表现了爱因斯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拘小节的个性以及小女孩天真活泼的本性。笔者在教学“三次相遇”的过程时,不断引导学生探寻人物描写的方法:首次偶遇,以关注人物的外貌描写为主;再次相遇,注重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第三次相遇,则充分提炼最具典型意义的动作和语言,以刻画人物的内在形象。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笔者组织学生通过朗读圈画、练说表演等方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描写人物外貌无须面面俱到,只要能够紧扣凸显人物形象的特点即可。在具体场景中描写人物对话,要能够与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机整合,遴选出契合人物个性的对话资源,并强化人物对话时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丰富学生内在的写作技巧。
  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以课标倡导的“语用”理念为抓手,充分发挥教材作为范例的价值,将课文中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作为训练蓝本,着力引导学生将阅读积累运用到实践中。笔者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探寻“伟人名人”与“普通人物”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华盛顿与士兵》中的两个小故事,在学生感知了华盛顿高贵的品质,洞察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后,为学生出示了第三个故事,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尝试运用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将这一故事描写具体,在实践运用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正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将教学关注点聚焦在作者写作最具特色之处,并在拓展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历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鼓励多元感知,在创意解读中“导”出表达密码,“延”出表达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替代学生的认知体验,要注重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个性化认知,在遵循基本认知体验的基础上,允许、鼓励学生的多元化解读、创新性解读,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典型的科普文,不少教师认为文章内容简单,语言浅近,学生一读就能理解,课堂教学逐步演变成为机械的以读代讲,或直接就上成了科学课,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中讲述的科学知识后,一节课就结束了。然而笔者在精读文本之后發现,虽然内容简单,但作者表达过程中的遣词造句却大有文章,很多看似简单的文本背后蕴藏着清晰而严谨的逻辑思维,将科普文形象趣味、浅显易懂、引人入胜的特点彰显得淋漓尽致。其中,在介绍“花岗石”时,笔者依循着描述现象、生发疑问、揭示秘密的过程行文布局,而在介绍“石灰石”的过程时,却省略了“质疑”的过程。笔者引导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人们司空见惯,质疑的动力相对较弱,而花岗石存在于深山野林,不禁令人思绪万千。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行文的结构与思路,这就为学生学习科学小品文寻找到了解构文本的有效抓手。如此解读,学生不仅抓住了文本表达的内在规律,同时在创意解读中阅读俨然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之旅,课堂也演变成了一处独特的风景区。
  基于这篇课文内容的独特性,如何拓展伸续最为合适呢?推介大段的文字学生来不及阅读,补充深奥的科学知识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有限。于是,笔者尝试拓展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在细细观察之中明确图片的大意,并相机尝试发出自己的疑问,在不断的拓展中揭示谜底,继而打开学生的思维。鉴于此,笔者为学生补充了一幅幅源自于自然现象的图片,学生在观察中明确了自然现象,在交流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研讨中揭示蕴藏的知识……一幅幅图片就是文本内容的延伸,更是作者构建思路、架设文本的翻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拓展印证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并没有拘泥于“正确”的层面,笔者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洞察作者蕴藏在文本深处的表达密码,并在延伸的拓展阅读中加以夯实。
  对文本的感知与解读,教师必须从细处着手,这样,引导才具有针对性,拓展才能延续文本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遵循正确解读、深入解读、创意解读的思路,升华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重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首羡镇张集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当下语文教学,在传统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扭转了语文教学漫无目的、毫无抓手的尴尬局面。但究竟何为语文核心素养,各学派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总体归结起来,无外乎这四个维度: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文本解读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尺。要想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本解读时不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高效的文本对话不能“一把抓”,而应该基于关键点切入。有很多课文的“题眼”精确地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些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题眼”切入,进行高效的文本对话。如,《云雀的心愿》讲述了小云雀在妈妈带领之下飞过森林、大河、沙漠的经历,揭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心愿”对课文展开高效阅读,以
星星挂满树梢时,荷花池要开舞会了。青蛙小姐要邀请穿着最体面的先生共舞。  大早,蛤蟆先生就开始准备了。  一定要头发干净,衣着整洁。蛤蟆先生洗了三次澡,还洒了香水呢!  白色衬衫,黑色燕尾服,黑色漆皮鞋,白色的手套。蛤蟆先生在镜子前照了又照,哇!真精神。  参加舞会,遵守时间是首要的礼仪。蛤蟆先生把土豆马车开得飞快,驾、驾、驾……  “停一停,停一停!”蜗牛妈妈站在野豌豆上挥动着草帽喊。  “什么
熊小弟的『標志』之旅
何谓“语文要素”?结合统编教材,我的理解就是将课标中提到的学段目标进行细化,然后逐一落实到每册教材单元练习之中的学习内容。对于第一学段统编教材来说,其“语文要素”主要聚焦在课后习题中,包括“语文园地”,还有“泡泡”提醒等。研读课后习题,一般情况下由识字写字、朗读积累、表达指导等几个方面构成。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课后习题为例,借助“语文要素”走进统编教材。  一、重视语文知识,夯实学习基础  对于
【摘 要】倡导“适合的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体现以人為本,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群建设、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具体实施中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学生为主体”的适用性,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职校办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4-0035-04  【作者简介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词大意: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已经凋谢,而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在诗句里,我们直观地看到了诗人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不同”的景物节候所做的描写。细读不难发现在平淡自然的小诗里,藏着诗人对山中春归的惊喜。“长恨春归无觅处”
于永正老师曾应孙双金校长的邀请,上过一堂阅读观摩课。于老师授课的内容是《新型玻璃》。课上他请一位女生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也许是紧张,也许是不太熟练,那位女生把“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读破了。这时于老师亲切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小女孩又读了一遍。这一次虽然流畅了一些,却把“被”字读丢了。她一连读了七遍,都没读正确。她非常着急,失去了信心,很想坐下。这时于
教材中有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从其内容来看,大多摘自或者改编于相关名著史料,具有浓浓的历史味道;但从学生实际来看,却远离学生生活,因而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遵循学生的实际与语文教学的规律,也要走近历史,探索历史故事类文本特有的教学策略,嚼出其特有的味道。  一、触摸真实,嚼出历史的味道  相比历史课的严谨,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故事类课文,文学色彩较浓,多少带有一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帮、嚷、瞧、匀”6个字,会写“奶、吵、咬”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会复述狐狸三次分奶酪的过程。  3.抓住动词,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研读对话,将狐狸三次分奶酪的过程讲述得生动有趣,尤其是抓住动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流程】  一、巧变绘本,边猜边读,读短长故事  1.出示“奶酪”,引出课题。识记“酪”字,指导书写“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