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语文教学,在传统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扭转了语文教学漫无目的、毫无抓手的尴尬局面。但究竟何为语文核心素养,各学派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总体归结起来,无外乎这四个维度: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文本解读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尺。要想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本解读时不妨从上述的四个维度入手。
一、提炼表达主线,提升理解素养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每一篇文本的创作绝对不是作者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结果,都有着作者设计的思路,拥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条创作的主线不仅是读者进行阅读时的线索,同时也是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核心脉络。因此,阅读文本时,只有善于提炼并依循这条主线,方能按图索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借助生活中的日常小事,揭示了“面对诱惑要以道德标准抉择”这一道理。整篇文章以“我”为中心,以“我”心境的变化为主要线索架构全文,从故事的发展轨迹来看,作者的心境经历了从得意到急切,再到乞求,最后到依依不舍的变化过程,将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蕴藏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但仅仅知道这些远远不够,这些只是一篇文章基本的结构脉络,深入的文本解读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文本内容,全面把握文本中其他的元素。对这篇《钓鱼的启示》的解读,我们就不能忽略文本中父亲存在的价值,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父亲的言行细节,从而将学生的关注力向文本的深处拓展:(1)父亲关注了时间,离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2)父亲义正词严,态度坚决,要求“我”放回鲈鱼,并为“我”做出了表率;(3)父亲威严的语气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让人充满了敬畏之感;(4)父亲平静鼓励还能钓到别的鱼,在严厉之余又彰显了慈爱的一面。
父亲虽然有过思想的斗争,但最终坚持原则,在“舍”与“得”之间做出了一个榜样,对“我”形成了正面影响。解读这篇文本时,厘清了作者主线和父亲副线的支架结构,就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感知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依循课程本质,提升运用素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目标。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运用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和相关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上,运用自己已经形成的经验和能力进行表达,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文体特点和具体内容出发,开掘出适切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运用语言开发有效的资源。
如《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都是以“爱”为主题,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来阐述感人至深的爱意。故事内容虽然不相同,但都是通过善意的谎言唱出了感人的爱之旋律。这种以撒谎来歌唱人间真情的方式,与我国一直倡导的诚信教育有着出入,从人文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也容易引发学生的误解。笔者意识到这正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好契机,则在教学中紧扣这一矛盾冲突点,引领学生展开深入的言语辩论:在有些情况之下,我们究竟该不该撒谎?这一辩题不仅涉及学生对文本主题价值的关注,还使学生在思维辨析、语言组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上述案例中,对语言资源的开掘已经不再停留于机械模仿的层面中,而是将语用训练的工具性和价值认知的人文性有机整合,在组织语言、辩论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运用能力的高效发展。
三、紧扣细节信息,提升思维素养
人之所以成为人,核心就在于其具有思考意识和能力。语文教学旨在培养会思考、会评判的生命个体,让学生能够借助对事物的基本认知,历练初步的评判意识。这就要求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细节入手,从教材文本中开掘善于发展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训练价值点,为学生评判思维的发展奠基。
如《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对楚王所说的几句话不但内涵深刻,而且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非常紧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评判的好素材。晏子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洞’,才从狗洞进去。”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先从“狗洞”上的引号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狗洞”二字加上了引号,而有的却没有加。通过这样的质疑,引领学生充分结合具体的语境,认识到加引号的狗洞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联想,并尝试与晏子对话,揣摩其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真意,并顺势进行推理:晏子之所以说这句话,其实是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学生深入到故事发展的内在轨迹之中,形成了自己的体悟与理解:如果這是“狗洞”,晏子钻倒也无妨,不过楚国就成为彻头彻尾的“狗国”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晏子在楚国的言行对其人进行相应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著名语言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内在关联就是历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资源。上述案例中,教师就紧扣课文中人物言行的细节,探寻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资源,让学生在辨析理解、推理猜想的过程中,历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聚焦文本特质,提升审美素养
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提出“诗意的栖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体验汉字之美,形成热爱祖国和民族语言的情感,更借助语言感受作品中所散发的人性之真、之善,具备初步的审美素养。入选教材的文本可谓文质兼美,不仅具有形式整饬、押韵的形式之美,还有或华丽、或质朴的语言之美,更有朦胧而深远的意境之美……教师需要独具慧眼,感知文本之美,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搭石》这篇文章,匠心独运,到处都彰显出浓郁的美感。比如“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几句,就凸显出鲜明的动作之美、画面之美和音律之美,可作为引领学生感受文本之美的核心语段,值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入感知。除此之外,文本还蕴藏着众多不易发现之美,如“上了点年岁的人”帮助搭稳基石是一种社会公德之美,相遇时“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是一种谦逊之美,“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就是一种尊老之美……这些蕴藏在文本或细节之处或核心之处的美学资源,都可以在文本解读时加以辨析与思考,从而为学生审美素养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篇优质的文本,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元素的聚合,言语形式的表达之美、道德情怀的人性之美,彼此交融、相互交织,构建了一幅幅和谐而令人动容的美妙画卷。这些美学元素,就需要在解读时一一列出,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研制提供资源。
有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有了更可靠的抓手。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四大维度,紧紧依托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更好地甄别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仙居县步路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提炼表达主线,提升理解素养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每一篇文本的创作绝对不是作者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结果,都有着作者设计的思路,拥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条创作的主线不仅是读者进行阅读时的线索,同时也是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核心脉络。因此,阅读文本时,只有善于提炼并依循这条主线,方能按图索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借助生活中的日常小事,揭示了“面对诱惑要以道德标准抉择”这一道理。整篇文章以“我”为中心,以“我”心境的变化为主要线索架构全文,从故事的发展轨迹来看,作者的心境经历了从得意到急切,再到乞求,最后到依依不舍的变化过程,将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蕴藏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但仅仅知道这些远远不够,这些只是一篇文章基本的结构脉络,深入的文本解读必须要针对具体的文本内容,全面把握文本中其他的元素。对这篇《钓鱼的启示》的解读,我们就不能忽略文本中父亲存在的价值,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父亲的言行细节,从而将学生的关注力向文本的深处拓展:(1)父亲关注了时间,离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2)父亲义正词严,态度坚决,要求“我”放回鲈鱼,并为“我”做出了表率;(3)父亲威严的语气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让人充满了敬畏之感;(4)父亲平静鼓励还能钓到别的鱼,在严厉之余又彰显了慈爱的一面。
父亲虽然有过思想的斗争,但最终坚持原则,在“舍”与“得”之间做出了一个榜样,对“我”形成了正面影响。解读这篇文本时,厘清了作者主线和父亲副线的支架结构,就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感知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依循课程本质,提升运用素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目标。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运用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和相关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上,运用自己已经形成的经验和能力进行表达,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文体特点和具体内容出发,开掘出适切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运用语言开发有效的资源。
如《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都是以“爱”为主题,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来阐述感人至深的爱意。故事内容虽然不相同,但都是通过善意的谎言唱出了感人的爱之旋律。这种以撒谎来歌唱人间真情的方式,与我国一直倡导的诚信教育有着出入,从人文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也容易引发学生的误解。笔者意识到这正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好契机,则在教学中紧扣这一矛盾冲突点,引领学生展开深入的言语辩论:在有些情况之下,我们究竟该不该撒谎?这一辩题不仅涉及学生对文本主题价值的关注,还使学生在思维辨析、语言组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上述案例中,对语言资源的开掘已经不再停留于机械模仿的层面中,而是将语用训练的工具性和价值认知的人文性有机整合,在组织语言、辩论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运用能力的高效发展。
三、紧扣细节信息,提升思维素养
人之所以成为人,核心就在于其具有思考意识和能力。语文教学旨在培养会思考、会评判的生命个体,让学生能够借助对事物的基本认知,历练初步的评判意识。这就要求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细节入手,从教材文本中开掘善于发展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训练价值点,为学生评判思维的发展奠基。
如《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对楚王所说的几句话不但内涵深刻,而且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非常紧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评判的好素材。晏子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洞’,才从狗洞进去。”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先从“狗洞”上的引号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狗洞”二字加上了引号,而有的却没有加。通过这样的质疑,引领学生充分结合具体的语境,认识到加引号的狗洞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联想,并尝试与晏子对话,揣摩其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真意,并顺势进行推理:晏子之所以说这句话,其实是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学生深入到故事发展的内在轨迹之中,形成了自己的体悟与理解:如果這是“狗洞”,晏子钻倒也无妨,不过楚国就成为彻头彻尾的“狗国”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晏子在楚国的言行对其人进行相应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著名语言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内在关联就是历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资源。上述案例中,教师就紧扣课文中人物言行的细节,探寻契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资源,让学生在辨析理解、推理猜想的过程中,历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聚焦文本特质,提升审美素养
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提出“诗意的栖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体验汉字之美,形成热爱祖国和民族语言的情感,更借助语言感受作品中所散发的人性之真、之善,具备初步的审美素养。入选教材的文本可谓文质兼美,不仅具有形式整饬、押韵的形式之美,还有或华丽、或质朴的语言之美,更有朦胧而深远的意境之美……教师需要独具慧眼,感知文本之美,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搭石》这篇文章,匠心独运,到处都彰显出浓郁的美感。比如“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几句,就凸显出鲜明的动作之美、画面之美和音律之美,可作为引领学生感受文本之美的核心语段,值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入感知。除此之外,文本还蕴藏着众多不易发现之美,如“上了点年岁的人”帮助搭稳基石是一种社会公德之美,相遇时“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是一种谦逊之美,“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就是一种尊老之美……这些蕴藏在文本或细节之处或核心之处的美学资源,都可以在文本解读时加以辨析与思考,从而为学生审美素养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篇优质的文本,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元素的聚合,言语形式的表达之美、道德情怀的人性之美,彼此交融、相互交织,构建了一幅幅和谐而令人动容的美妙画卷。这些美学元素,就需要在解读时一一列出,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研制提供资源。
有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有了更可靠的抓手。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四大维度,紧紧依托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更好地甄别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仙居县步路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