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就了伟大评论家?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批评并不是艺术的精髓。它只是三道贩子,既非创作也非表演,它的诞生只是为了比人们丢弃花束或者对着路过的仪仗呕吐先知先觉一步而已。
  糟糕的评论家从来不会短缺,中场休息时他们总是在中庭里被一群小助理围着,趾高气扬。好的评论家则为艺术的日渐式微而忧心忡忡,总是坐在酒吧最角落处独饮消愁。伟大的评论家知道躲避谄媚者和兴奋剂。他们卓尔不群,不论对错与否,总是在重新估量他们时代的艺术。
  两位最优雅的评论家已经离开人世了。一位是为《旗帜晚报》写了四十四年电影评论的亚历山大·沃克(Alexander Walker),他是最可信的观察者,也是最有风格的作者。整整三代读者在沃克的判断力的启蒙下走过了晦暗的长廊。当他开始写评论时,电影只被礼貌地称为一种娱乐,而不是登堂入室的艺术形式。当他七十三岁去世时,电影已经被公认为是现代的首要艺术。电影地位的提高,多多少少要归功于沃克福音传道般的激情和他那压倒一切的信念。
  哈罗德·勋伯格(Harold Schonberg)于八十七岁高龄在纽约逝世,他从1960到1980年是《纽约时报》的音乐评论人,之后撰写文化类散文。他走马上任的时候,正是古典音乐的鼎盛时期。莱昂纳德·伯恩斯坦让一脸渴望的孩子们挤满了卡内基大厅,斯特拉文斯基拥抱无调性,重建派作曲家的新浪潮打破了所有的传统习俗。当哈罗德退休时,他的艺术领域又被重新指派为“古典”,被主流抛弃。
  然而这毫不影响哈罗德的批评成就。我还记得他在该趋势露头几年前就已经发出警告,如果美国的音乐会不提起精神与时俱进就会进入衰退。圣佩甫(Sainte-Beuve)是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最显赫的文学批评家,他曾说过评论家“是比其他人早五分钟看出门道的人”。勋伯格有时比别人早五年,有时却像光年般滞后。在伯恩斯坦的整个黄金年代,勋伯格攻击他为纽约爱乐设计的曲目,还讽刺古尔德的钢琴演奏。哈罗德在完全错误的时候文字最有可读性,然而他的判词也很快就变得无关紧要——伯恩斯坦名垂青史,哈罗德成了包鱼纸。然而只要伯恩斯坦的光环还在,哈罗德的刺耳评论就依然会激起火花。
  沃克同样是电影堕落的编年记录者。1974年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好莱坞英格兰》(Hollywood England),是对英国勃兴的电影业的乐观记述。等到他去世时,已经见证了该产业消亡的三分之二的历史。没什么能比行尸走肉的艺术更让沃克怒发冲冠的了,而电影委员会则坐视这曾经涵盖整个英国生活的艺术逐渐萎缩成了某种脱衣狂的支流——且看《光猪六壮士》和《日历女郎》。在沃克的二十本书中,最后那本也最愤怒。勋伯格写了伟大钢琴家和指挥家的朝代史,畅销一时。他拒绝一切有音乐大人物在场的饭局,以保持必要的距离感。
  我非常喜欢这两位,时不时地会思考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特别是,什么使得一个评论家成了他所评论的艺术形式的良心。基本的工作技能当然无需重复:表达清晰,记忆准确(沃克能够一口气背出上千部电影的情节和演员表),优雅的社交能力,一对开放的眼睛和耳朵为见闻一切奇观做好准备。
  除了这些技能之外,严肃的实践者还会给艺术带来些特别的东西。伟大的评论家永远不会是专事一门的偏执狂。奈维尔·卡德斯(Neville Cardus)白天写板球,晚上写乐评;当代艺术权威大卫·希尔维斯特(David Sylvester)保持着对道德哲学的热爱;曾经人人畏惧的百老汇屠夫克莱夫·巴恩斯(Clive Barnes)的舞技跟他的剧评一样一流;哈罗德·勋伯格开始时是个罪案记者,成天追着警车跑,他的棋艺达到冠军赛级别,在1972年菲舍尔对决苏联棋王斯帕斯基后写出了一篇名文。
  沃克是1949年第一批被送往斯特拉斯堡担任临时欧洲政府公务员的人。他在慎重考虑后,决定离职去最近的电影院。但电影也并非他唯一的牵挂。任何去过他家的人都会惊异于他购买的艺术品,那一件件的毕生珍藏,加在一起已经足以呈现出二十世纪晚期英国艺术的面貌。这其中有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布里吉特·赖利(Bridget Riley)的早期作品,还有其他一些不那么出名、重要性却丝毫不减的艺术家的作品。
  沃克坚信一个影评人必须知道比机器和明星更多的知识,特别是要给下一部两个小时大力渲染暴力和情绪的好莱坞电影加以全面合理的美学诠释时。“如果一人只知板球,那么他对板球又能知道多少?”加勒比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C. L. R·詹姆斯如是说。对其他领域知识(不论多么小众深奥)的深入了解,能够给评论家一种健康的隔离,免于过度投入的狂热,也能令他谦逊地了解自己的价值。“批评是一种偏见造就的可能性,”评论家H. L. 门肯如是说。所有伟大批评家都有一种谦卑的品质,同时还具备一种可亲的人道精神。
  糟糕的评论家急于奉承或找茬;好的评论家急于在落幕前得出结论;伟大的评论家先坐定——不论是周一晚苏荷区的小工作室还是大都会歌剧院的庆功夜——然后准备坠入爱河。他们可能会鄙视制作方,会质疑每一个演员的可靠度,但当灯光暗下,他们的呼吸会像初生婴儿般急促起来。他们的评语可能会达到粗暴地诽谤或诅咒的程度,影响整整一代人,然而这厌恶正是爱的迸射,即便今天失望已极,明天仍旧可以立刻收拾心情重新期待。这种爱的回音正是伟大评论家的遗产,是沃克和勋伯格的墓志铭。他们有一种无法击垮的乐观精神,一种毫不犹疑的信念,相信艺术可以拯救人类于苦难。
其他文献
龚琳娜和上海民族乐团,之前似乎并无交集,而此次,也确是两者的首次合作。但经过一番探访后,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不仅在音乐理念上有不少共同之处,在艺术特点上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2013上海夏季音乐节”中的一台音乐会,7月12日晚它呈现给观众的,将不仅仅是民族声乐和民族器乐的当代作品,更是一种深藏在每个中国音乐家心中、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情怀。  “神曲”不是全部  因“神曲”而被大众所熟知的龚琳娜,19
期刊
2013年是瓦格纳诞辰两百周年。10月29日和31日,德国导演舒尔茨(Michael Schulz)新制作的《帕西法尔》在保利剧院上演,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在瓦格纳年里的重头戏。这个制作在未来的岁月里,有可能会被人们不断提及。  自18 4 4年瓦格纳从埃申巴赫(Wolfram von Eichenbach)的诗作得到创作灵感开始,到1882年完成《帕西法尔》,历时三十八年之久,时间跨度和他的《尼伯
期刊
1613年9月8日,意大利作曲家、琉特琴演奏家卡洛·杰苏阿尔多(Carlo Gesualdo)卒于阿维利诺省杰苏阿尔多城堡,终年约五十九岁。四百年来,这位有显赫地位、悲剧人生、复杂感情、怪异性格、超前意识和不朽作品的音乐奇才不时启迪和影响着后人,尤其是他残杀背叛的妻子及情夫和超越时代的作曲手法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1564年(一说1560或1561年),杰苏阿尔多生于那不勒斯,是维诺萨亲王法布里
期刊
恋爱、结婚、生子,人生中重要的三步曲。在舞台和教学上唱出漂亮高音的周小燕,这人生的“三步曲”唱得又怎么样呢?那么,就让我们来慢慢倾听:  也许是天性的缘故,周小燕自小兴趣面就广泛,喜欢接受新东西。她不仅歌唱得好,还喜欢表演,学会多种乐器,有西洋的也有民族的,钢琴、大提琴、琵琶、吉它、曼陀铃等等。她还喜欢运动,武术打得好,游泳游得好,还会骑马、打坐,当然还有那些放不上台面的爬树、翻墙头等等,可谓“文
期刊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欧洲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生存和发展无不与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古希腊文明是人类文化的先驱之一,它的灿烂光芒直到今天仍是那样耀眼和夺目。  古希腊艺术的繁荣是颇为壮观的,它的精神力量延续数千年,是当今西方文化真正的根基,尽管中世纪的黑暗曾使它淹没,但其后于十四、十五世纪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再一次令它复活并重新得到新的认识和价值。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
期刊
这一年,推却了许多事,生活在周小燕的世界里。但是,以一年的时间,追随她九十五年的丰富人生,显得又是那样短促。  记得2010年12月的一天,在她的家里,她对我说:“我希望写一个普通的周小燕,不要把我写得很伟大,我就是一个人民教师,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应上海音乐学院的约请,接下这个任务,我的内心是胆怯的。能否写好,对自己没有信心。音乐,在我心里最神圣了。杨雄里先生说,有两门科学是需要天赋的,一是数学
期刊
这几年,上海的夏夜对于爱乐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的MISA夏季音乐节。从7月7日开始的十五天中,三十二场演出横跨浦江两岸。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市政厅工部局管弦乐团就已经仿照欧美的做法,将常年音乐会分为夏季露天音乐会和冬季音乐会两个演出季。夏季露天音乐会每年6到9月举行,地点设在外滩公园、兆丰公园和虹口公园等处。交响音乐会的票价很便宜,一般为
期刊
“睽违宝岛二十二载,乐自香江来。”这是香港中乐团重访台湾的宣传单张及场刊封面上的标语。也就是说,香港中乐团此行是双方期待超过二十年的事,观众在强烈的期待下,对乐团必然有极高的要求,乐团的表现要满足这种高度期待不是易事。再加上首场于台北中山堂的演出是首次举办的香港周闭幕节目,而中山堂是近年来在台湾风头强劲的台北市立国乐团的驻地,台北亦是台湾国乐发展的重镇,在这种种情况下,香港中乐团上下的压力自然不小
期刊
艾略特·卡特(Elliott Carter),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1908年出生于纽约,早期的音乐风格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后来逐渐走向艰涩、严苛和高度理性的风格,但其中的活力依然强大。艾略特·卡特的音乐实验大部分和节奏有关,听众必须接受这样的挑战——多种乐器同时演奏,而且是跟着不同的节拍。他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和《第三弦乐四重奏》分别于1960年和1973年获得普利策奖。2008年,巴伦博伊
期刊
约尔格·德穆斯(J?rg Demus)是谁?可能大多数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士也不一定知晓多少,但是如果提及古尔达(Friedrich Gulda)和巴杜拉-斯科达(Paul Badura-Skoda)的名字,想必是耳熟能详了。殊不知,他们三位并称“维也纳钢琴三杰”,如果说古尔达天生的任性潇洒、特立独行、行径古怪的个性让人记忆犹新,斯科达经常穿梭于国内的音乐院校讲学和音乐厅演出让人啧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