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恋爱、结婚、生子,人生中重要的三步曲。在舞台和教学上唱出漂亮高音的周小燕,这人生的“三步曲”唱得又怎么样呢?那么,就让我们来慢慢倾听:
也许是天性的缘故,周小燕自小兴趣面就广泛,喜欢接受新东西。她不仅歌唱得好,还喜欢表演,学会多种乐器,有西洋的也有民族的,钢琴、大提琴、琵琶、吉它、曼陀铃等等。她还喜欢运动,武术打得好,游泳游得好,还会骑马、打坐,当然还有那些放不上台面的爬树、翻墙头等等,可谓“文武双全”。满身的才艺武艺,若是放在别的孩子身上,恐怕百人中不会有几个能做到。对此,母亲抱怨,父亲高兴。也许心思都在这里,在男女之情上,她成熟得就稍微晚些了。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差不多都有人追,就她没有。她暗暗喜欢的“白马王子”,人家不喜欢她,正在卖力地追别的女孩子呢。好在她性格豪爽、开朗,也不在意。她这样给自己解脱:谁叫我是假小子呢?整天顽皮又淘气,皮肤晒得黑黑的,是个丑小鸭,没人喜欢就没人喜欢吧。
十八岁那年,周小燕考上了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在求学的路上并不顺利,哪有心思和时间去想这些呀。二十一岁时,她又去了法国,这一去就是九年。应该说,在法国的九年,正是她最为灿烂的青春时期,难道自己就一点也不想,也没有人追求吗?初到巴黎,人生地不熟,还没有立脚,自然不可能去想。当学业正走上正轨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了,接着弟弟天佑病逝。这一切,都没有来得及让她把思想往这里转。当然,她正当年华,长得很有气质,热情又开朗,身边也不是没有爱慕她的小伙子,法国当地的有,美国、英国的也有。但是,她都没有给他们机会。一位美国画画的小伙子,甚至向她求婚,说:“我们结婚吧。我会爱你一辈子的。”她拒绝了,说:“不行。我出来学习,是为了将来回去的。我临来前,父亲就这样关照的。”她在法国学习,父亲最担心的也就是她把自己嫁出去。父亲的话,确实被她记在了心里。其实,在内心里,她更不想嫁一个外国人。
香港一位富豪的公子,在法国认识她,就对她有意思。小燕从法国回来,轮船只到新加坡,需要换机到香港,再由香港飞上海。就在小燕在香港等待回上海的飞机时,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碰上了。于是,这位公子热情地邀请小燕到他家去晚餐。小燕答应了。谁知,富豪家为显示自家的财富和地位,却将仪式搞得异常隆重,香港总督都来了,饭桌上的餐具全是银的,杯子是水晶的。然而,大银行家、大资本家的千金小姐周小燕,却看不惯,摆什么阔呀,这么铺张、太浪费、太奢侈了,她不喜欢。几天后,当对方向她提出婚姻之事时,她断然拒绝了。就这样,她与豪门擦肩而过。回到上海,父母迫不急待地问起这件事,小燕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说:“我就害怕,你把握不住,把自己嫁出去,不回来了。”上海,也有富豪家来提亲的,小燕也不喜欢,理由也在于讨厌那种颐指气使、自以为是的做派。对周小燕的拒绝,这户人家好生奇怪,还问了一句:“是不是我们家的钱财不够,地位不够?”小燕笑笑。
母亲忧心地说:“小燕,你都过了三十岁了,嫁不去了,怎么办哟。”父亲倒不担心,很有信心,说:“我不相信我们的小燕嫁不出去。”又玩笑似地说了一句:“嫁不出去也好,守在家里多好啊。”
那么,周小燕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1951年9月,收获的季节。周小燕受命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个文化代表团,因此,中央很重视。全体出访人员临行前集中北京,学习相关政策。这个代表团还有丁西林、吴作人、季羡林、钱伟长、冯友兰、刘白羽、张骏祥、陈翰生等文化科技界人士。这次出访,有几篇发言要用英文讲,周小燕、张骏祥、陈翰生、季羡林,他们四人英文好,就由他们负责英文发言稿了。一天,张骏祥来找周小燕,商讨对英文稿的意见。过了几天,他又来了,说稿子修改好了,请她再看看。随后,张骏祥问道:“第一次来北京吧?要不要一起去北海、颐和园看看?”小燕心想,这个人是电影界的,电影界很乱,听说人都很花心的,我跟他没有交往过,跟一个陌生人出去乱跑,给人家看见了,影响也不好。于是,婉言谢绝了。代表团出发了。那时,中国与印度没有飞机航班,只能从广州出境,坐船去,而且船期很长,将近一个月。代表团先由京到达武汉。热情的周苍柏邀请大家游玩了东湖。那时,小燕还是没有注意张骏祥,没有特意向父亲介绍张骏祥。到了广州,张骏祥又来约她去岭南大学,说是那儿有好几位教授是他的好朋友。他还有朋友是大学教授?而且是去大学,小燕有了兴趣,想去看看。于是,同意了。岭南大学非常漂亮,像个大花园。张骏祥摄影技术很好,带了相机,拍了很多照,也给小燕照了许多。在一棵大树下,张骏祥为小燕拍好照后,说:“这个景好,我也坐在那个地方,你帮我拍一张。”小燕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张骏祥,突然发现这个男的长得不错,还挺帅的。过去,自己竟然一直都没好好看过他。岭南大学的陈永龄等教授,都是张骏祥清华大学时的同学。张骏祥一来,他们高兴死了,谈历史,谈艺术,谈友情,谈以往的同学生活,说不完的话题。周小燕在一旁,见他们一个个学识渊博,谈吐不凡,一下对张骏祥增加了许多好感。告别时,陈永龄夫妇送他们出来,夫人快言快语地说:“骏祥,你这次找对了。”小燕知道夫人把他们的关系搞错了,但不知如何回答,没有吭声,只是笑笑。
张骏祥,出生于1910年12月,江苏镇江人,年长周小燕七岁。张骏祥六岁时,全家迁往北京,早年就读于北师大附中,1927年考入北师大,一年后转学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5年,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美专业中,有一个“戏剧专业”的名额。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已是外语系秘书的张骏祥,决定去试一试。据说,与他同去考的还有一名清华学生万家宝,也就是曹禺。曹禺比张骏祥晚几届,此时已发表了《雷雨》等著名作品。考试的结果,幸运之神降落在张骏祥的身上。1936年,张骏祥赴美国耶鲁大学就读。三年后,张骏祥获得戏剧专业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
长达一个月的海上之旅开始了。上了船,小燕开始注意观察他了。她发现,这个人朴实、幽默,为大家服务,忙得汗流浃背,他不说,不表现自己,不突出自己,也不多说一句话。代表团的发言稿,哪些是他执笔翻译的,哪篇是他写的,他也从来不说,不抢功。周小燕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实而不华”的人,有文化,有水平,品德好,人又长得帅,心动了。
浩瀚的大海,将两叶各自颠簸的小船,汇拢在一起,并行,无论风大雨强,无论浪高涛响,驰向同一个方向。浩瀚的大海,将两颗分散的心,聚拢在一起,相互吸引,相互爱慕,
也许是天性的缘故,周小燕自小兴趣面就广泛,喜欢接受新东西。她不仅歌唱得好,还喜欢表演,学会多种乐器,有西洋的也有民族的,钢琴、大提琴、琵琶、吉它、曼陀铃等等。她还喜欢运动,武术打得好,游泳游得好,还会骑马、打坐,当然还有那些放不上台面的爬树、翻墙头等等,可谓“文武双全”。满身的才艺武艺,若是放在别的孩子身上,恐怕百人中不会有几个能做到。对此,母亲抱怨,父亲高兴。也许心思都在这里,在男女之情上,她成熟得就稍微晚些了。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差不多都有人追,就她没有。她暗暗喜欢的“白马王子”,人家不喜欢她,正在卖力地追别的女孩子呢。好在她性格豪爽、开朗,也不在意。她这样给自己解脱:谁叫我是假小子呢?整天顽皮又淘气,皮肤晒得黑黑的,是个丑小鸭,没人喜欢就没人喜欢吧。
十八岁那年,周小燕考上了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在求学的路上并不顺利,哪有心思和时间去想这些呀。二十一岁时,她又去了法国,这一去就是九年。应该说,在法国的九年,正是她最为灿烂的青春时期,难道自己就一点也不想,也没有人追求吗?初到巴黎,人生地不熟,还没有立脚,自然不可能去想。当学业正走上正轨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了,接着弟弟天佑病逝。这一切,都没有来得及让她把思想往这里转。当然,她正当年华,长得很有气质,热情又开朗,身边也不是没有爱慕她的小伙子,法国当地的有,美国、英国的也有。但是,她都没有给他们机会。一位美国画画的小伙子,甚至向她求婚,说:“我们结婚吧。我会爱你一辈子的。”她拒绝了,说:“不行。我出来学习,是为了将来回去的。我临来前,父亲就这样关照的。”她在法国学习,父亲最担心的也就是她把自己嫁出去。父亲的话,确实被她记在了心里。其实,在内心里,她更不想嫁一个外国人。
香港一位富豪的公子,在法国认识她,就对她有意思。小燕从法国回来,轮船只到新加坡,需要换机到香港,再由香港飞上海。就在小燕在香港等待回上海的飞机时,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碰上了。于是,这位公子热情地邀请小燕到他家去晚餐。小燕答应了。谁知,富豪家为显示自家的财富和地位,却将仪式搞得异常隆重,香港总督都来了,饭桌上的餐具全是银的,杯子是水晶的。然而,大银行家、大资本家的千金小姐周小燕,却看不惯,摆什么阔呀,这么铺张、太浪费、太奢侈了,她不喜欢。几天后,当对方向她提出婚姻之事时,她断然拒绝了。就这样,她与豪门擦肩而过。回到上海,父母迫不急待地问起这件事,小燕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说:“我就害怕,你把握不住,把自己嫁出去,不回来了。”上海,也有富豪家来提亲的,小燕也不喜欢,理由也在于讨厌那种颐指气使、自以为是的做派。对周小燕的拒绝,这户人家好生奇怪,还问了一句:“是不是我们家的钱财不够,地位不够?”小燕笑笑。
母亲忧心地说:“小燕,你都过了三十岁了,嫁不去了,怎么办哟。”父亲倒不担心,很有信心,说:“我不相信我们的小燕嫁不出去。”又玩笑似地说了一句:“嫁不出去也好,守在家里多好啊。”
那么,周小燕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1951年9月,收获的季节。周小燕受命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和缅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个文化代表团,因此,中央很重视。全体出访人员临行前集中北京,学习相关政策。这个代表团还有丁西林、吴作人、季羡林、钱伟长、冯友兰、刘白羽、张骏祥、陈翰生等文化科技界人士。这次出访,有几篇发言要用英文讲,周小燕、张骏祥、陈翰生、季羡林,他们四人英文好,就由他们负责英文发言稿了。一天,张骏祥来找周小燕,商讨对英文稿的意见。过了几天,他又来了,说稿子修改好了,请她再看看。随后,张骏祥问道:“第一次来北京吧?要不要一起去北海、颐和园看看?”小燕心想,这个人是电影界的,电影界很乱,听说人都很花心的,我跟他没有交往过,跟一个陌生人出去乱跑,给人家看见了,影响也不好。于是,婉言谢绝了。代表团出发了。那时,中国与印度没有飞机航班,只能从广州出境,坐船去,而且船期很长,将近一个月。代表团先由京到达武汉。热情的周苍柏邀请大家游玩了东湖。那时,小燕还是没有注意张骏祥,没有特意向父亲介绍张骏祥。到了广州,张骏祥又来约她去岭南大学,说是那儿有好几位教授是他的好朋友。他还有朋友是大学教授?而且是去大学,小燕有了兴趣,想去看看。于是,同意了。岭南大学非常漂亮,像个大花园。张骏祥摄影技术很好,带了相机,拍了很多照,也给小燕照了许多。在一棵大树下,张骏祥为小燕拍好照后,说:“这个景好,我也坐在那个地方,你帮我拍一张。”小燕拿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张骏祥,突然发现这个男的长得不错,还挺帅的。过去,自己竟然一直都没好好看过他。岭南大学的陈永龄等教授,都是张骏祥清华大学时的同学。张骏祥一来,他们高兴死了,谈历史,谈艺术,谈友情,谈以往的同学生活,说不完的话题。周小燕在一旁,见他们一个个学识渊博,谈吐不凡,一下对张骏祥增加了许多好感。告别时,陈永龄夫妇送他们出来,夫人快言快语地说:“骏祥,你这次找对了。”小燕知道夫人把他们的关系搞错了,但不知如何回答,没有吭声,只是笑笑。
张骏祥,出生于1910年12月,江苏镇江人,年长周小燕七岁。张骏祥六岁时,全家迁往北京,早年就读于北师大附中,1927年考入北师大,一年后转学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5年,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美专业中,有一个“戏剧专业”的名额。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已是外语系秘书的张骏祥,决定去试一试。据说,与他同去考的还有一名清华学生万家宝,也就是曹禺。曹禺比张骏祥晚几届,此时已发表了《雷雨》等著名作品。考试的结果,幸运之神降落在张骏祥的身上。1936年,张骏祥赴美国耶鲁大学就读。三年后,张骏祥获得戏剧专业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
长达一个月的海上之旅开始了。上了船,小燕开始注意观察他了。她发现,这个人朴实、幽默,为大家服务,忙得汗流浃背,他不说,不表现自己,不突出自己,也不多说一句话。代表团的发言稿,哪些是他执笔翻译的,哪篇是他写的,他也从来不说,不抢功。周小燕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实而不华”的人,有文化,有水平,品德好,人又长得帅,心动了。
浩瀚的大海,将两叶各自颠簸的小船,汇拢在一起,并行,无论风大雨强,无论浪高涛响,驰向同一个方向。浩瀚的大海,将两颗分散的心,聚拢在一起,相互吸引,相互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