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档案馆文化论
文化的讨论从来就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本题从分析文化概念入手,探讨了档案馆文化的定义及其分层把握问题。
1.1 文化的定义及其系统结构
虽然文化没有固定的概念,但人们对文化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承认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当然,也有学者依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将文化确定为大、中、小三层含义。“大文化”涵盖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概念的哲学涵义;“中文化”多指精神层面,类似前面的狭义文化;“小文化”则是特指某些专业领域和部门,比如国家文化部管辖的团体,这是一个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概念。
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按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系统结构可以描述为五万面:第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头脑、精神支柱。第二,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第三,科学是文化的脊梁,是构成文化知识内容的最坚实的支柱,同时又是文化发展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第四,文艺是文化的血肉,文学艺术使文化有血有肉,具有生动丰满的形态和内容及丰富的情感。第五,新闻出版、信息咨询事业和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事业是文化这个有机整体的神经网络和大动脉。
1.2 档案馆文化的定义
所谓档案馆文化,笔者认为实质上指的并不是档案馆馆藏和档案馆设施等物质实体,也主要不是指档案馆学理论方面的精神产品,而主要是指包含在档案馆馆藏以及馆藏衍生品中的精神因素。档案馆文化消费属于发展文化消费。档案馆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档案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第二,档案馆文化服务经济建设大有可为;第三,档案馆文化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1.3 档案馆“文化性”的分层次把握
笔者认为,借助“文化”对档案和档案馆所做的定义有些哲学的涵义,其重在说明档案属“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文化性所阐释的主要内容在于:档案馆馆藏是汇积起的国家“记忆”,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 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档案馆来说,这种定义虽然能够从大的背景下揭示事物的本质,却又是不能完全替代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概念的。对于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档案馆,“文化性”之外,至少是不能不提“行政性”和“政治性”的。否则,不能从容应对档案馆内外部的诸多矛盾冲突。
2.档案馆矛盾论
作为社会档案事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档案馆不仅有纵深的历史,而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同时又必须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正反作用,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现实与未来……正是因为各种因素和矛盾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档案馆的存在与运动。
2.1 档案馆的结构系统和构成要素
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社会档案事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大系统,统领若干子系统,包括决策、控制、指挥、教育、管理子系统,基础业务子系统,利用服务子系统,宣传外联子系统,技术服务子系统,后勤保障子系统。
共同构造档案馆这个大系统的各档案馆子系统又是由各要素构成的。笔者认为档案、档案馆管理者、档案馆利用者、档案馆建筑和设备、档案学理论与方法、档案馆经费和时间是档案馆构成的基本要素。
2.2 档案馆的诸多矛盾和矛盾的诸多方面
档案馆是诸多运动着的矛盾的统一体。这些矛盾体现在十六个方面,即档案分散形成和集中保管之间的矛盾,档案个人、单位收藏和国家档案馆收藏之间的矛盾,保持档案历史原貌和档案系统化整理之间的矛盾,传统档案载体材料和新型档案载体材料之间的矛盾,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和档案必须精炼之间的矛盾,档案收藏和档案利用之间的矛盾,传统档案利用方式和开拓档案利用新方式之间的矛盾,学术性利用和行政性利用之间的矛盾,档案馆内部档案史料编研和社会利用档案之间的矛盾,开放档案和档案保密之间的矛盾,扩大档案利用和档案利用收费之间的矛盾,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和档案资源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档案馆发展需求和社会档案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部门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档案馆发展需求和国家财力相对困难之间的矛盾。
上述矛盾并不是均衡地存在于档案馆活动之中的。在诸多矛盾中档案收藏和档案利用之间的矛盾是档案馆的主要矛盾。
3.档案收集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和“情感”投入
藏品的珍贵、丰富与否,是决定国家档案馆“身价”和服务能力的要件,而藏品质量、数量又是受档案收集工作制约的。本题对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问题种种
社会主义国家的档案收集工作也有缺陷,西方国家的档案收集工作并不是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当前,我国国家档案馆收集工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专门或部门档案馆纷纷建立,国家档案馆不再“一统天下”;第二,有的移交单位“离心离德”,一个全宗的档案被人为地割裂分散;第三,国家档案馆对散存在个人手中档案的征集和对参与文物拍卖市场竞拍档案的控制软弱无力,缺乏有效制约机制。
本题对上述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统筹规划、顾全大局、信息共享和加强法制等若干方面提出了对策。
3.2 换位思考和“情感”投入
在国家档案馆档案收集、征集过程中,文件产生单位对立情绪的成因也有合理的成分。理解才能化解。首先,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已大大有别于同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其次,档案自身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融洽档案交、接双方关系,笔者提出五点设想:第一,广泛使用“收藏”一词,对档案移交、捐赠者大加褒扬;第二,政府财政要为国家档案馆安排一笔档案征集资金,使其有能力获得企图拥有的对国家或地区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档案;第三,档案利用收费切忌匆忙“出手”或急于“深化发展”;第四,档案馆在开发利用档案中,要充分体现对档案形成者和原保管者的尊重与知识权益的保护,制止档案的无序流动和开发;第五,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建立投入与贡献的利益平衡机制。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收集工作正处于一个艰难的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此领域的优越性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建国以来形成的一些制度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又有所松弛,当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善和加强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收集工作,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严格执法问题,更有档案馆自身行为的规范和改进问题,法、理、情三者均不可偏废,档案馆尤其要重视“情感”投入。
4.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开放档案工作
因为档案馆利用状况是档案馆内外矛盾纵横交织的结果,甚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方面的折射。本题主要探讨了“如何看待世界性的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否可以无所休止?档案馆以何种姿态对待开放档案 工作?”等问题。
4.1 任何档案馆的档案都分开放与保密两部分
通过对开放档案理论和实践的考察,笔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绝对开放的档案馆是不存在的,任何国家档案馆档案的开放都是部分的、有严格限制的。该开放的档案一定要开放,该保守的机密一定要保守。开放档案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有些档案实施一定的利用限制同样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这是一个成熟的档案馆的开放与保密观。
4.2 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开放档案工作
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开放档案工作问题,即第一,增强开放档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第二,档案馆要大力宣传开放档案的目录;第三,以“平和”的面孔对待利用者;第四,以“开放”的“时间表”迎接利用者;第五,以强烈的遵法守法意识对待利用者。
5.展览“是档案馆活动的一个很有生气的方面”
笔者认为,在我国,档案馆以举办档案展览为基础,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为主题,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并举,面向国民,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工作,是档案馆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档案馆应该将其看成与档案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同等重要的基本职责之一,应该将其建设成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与咨询阅览、史料编研鼎足而立的工作。
5.1 外国档案展览的理论和实践
外国一些国家的档案馆在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起步早,规模大,且被社会广泛认可、接受;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关注热情高;理论系统、深入。
5.2 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工作
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档案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是由档案的特点和档案馆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开展社会教育工作,会整体带动档案馆工作。
5.3 档案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
突出本馆特色,抓基本展览;配合形势需要,抓专题展览;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多方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将展览搬出档案馆,巡回展出;利用大众媒介,扩大教育活动覆盖面。
5.4 开展档案馆社会教育工作的软硬环境
建立机构,培训人员,增加投入,改善环境;改变档案馆传统的作息时间;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收稿日期:2013-12-20
文化的讨论从来就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本题从分析文化概念入手,探讨了档案馆文化的定义及其分层把握问题。
1.1 文化的定义及其系统结构
虽然文化没有固定的概念,但人们对文化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承认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当然,也有学者依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将文化确定为大、中、小三层含义。“大文化”涵盖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概念的哲学涵义;“中文化”多指精神层面,类似前面的狭义文化;“小文化”则是特指某些专业领域和部门,比如国家文化部管辖的团体,这是一个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概念。
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按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系统结构可以描述为五万面:第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头脑、精神支柱。第二,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第三,科学是文化的脊梁,是构成文化知识内容的最坚实的支柱,同时又是文化发展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第四,文艺是文化的血肉,文学艺术使文化有血有肉,具有生动丰满的形态和内容及丰富的情感。第五,新闻出版、信息咨询事业和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事业是文化这个有机整体的神经网络和大动脉。
1.2 档案馆文化的定义
所谓档案馆文化,笔者认为实质上指的并不是档案馆馆藏和档案馆设施等物质实体,也主要不是指档案馆学理论方面的精神产品,而主要是指包含在档案馆馆藏以及馆藏衍生品中的精神因素。档案馆文化消费属于发展文化消费。档案馆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档案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第二,档案馆文化服务经济建设大有可为;第三,档案馆文化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1.3 档案馆“文化性”的分层次把握
笔者认为,借助“文化”对档案和档案馆所做的定义有些哲学的涵义,其重在说明档案属“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文化性所阐释的主要内容在于:档案馆馆藏是汇积起的国家“记忆”,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 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档案馆来说,这种定义虽然能够从大的背景下揭示事物的本质,却又是不能完全替代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概念的。对于行政操作性层面的档案馆,“文化性”之外,至少是不能不提“行政性”和“政治性”的。否则,不能从容应对档案馆内外部的诸多矛盾冲突。
2.档案馆矛盾论
作为社会档案事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档案馆不仅有纵深的历史,而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同时又必须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正反作用,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现实与未来……正是因为各种因素和矛盾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档案馆的存在与运动。
2.1 档案馆的结构系统和构成要素
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社会档案事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大系统,统领若干子系统,包括决策、控制、指挥、教育、管理子系统,基础业务子系统,利用服务子系统,宣传外联子系统,技术服务子系统,后勤保障子系统。
共同构造档案馆这个大系统的各档案馆子系统又是由各要素构成的。笔者认为档案、档案馆管理者、档案馆利用者、档案馆建筑和设备、档案学理论与方法、档案馆经费和时间是档案馆构成的基本要素。
2.2 档案馆的诸多矛盾和矛盾的诸多方面
档案馆是诸多运动着的矛盾的统一体。这些矛盾体现在十六个方面,即档案分散形成和集中保管之间的矛盾,档案个人、单位收藏和国家档案馆收藏之间的矛盾,保持档案历史原貌和档案系统化整理之间的矛盾,传统档案载体材料和新型档案载体材料之间的矛盾,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和档案必须精炼之间的矛盾,档案收藏和档案利用之间的矛盾,传统档案利用方式和开拓档案利用新方式之间的矛盾,学术性利用和行政性利用之间的矛盾,档案馆内部档案史料编研和社会利用档案之间的矛盾,开放档案和档案保密之间的矛盾,扩大档案利用和档案利用收费之间的矛盾,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和档案资源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档案馆发展需求和社会档案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部门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档案馆发展需求和国家财力相对困难之间的矛盾。
上述矛盾并不是均衡地存在于档案馆活动之中的。在诸多矛盾中档案收藏和档案利用之间的矛盾是档案馆的主要矛盾。
3.档案收集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和“情感”投入
藏品的珍贵、丰富与否,是决定国家档案馆“身价”和服务能力的要件,而藏品质量、数量又是受档案收集工作制约的。本题对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问题种种
社会主义国家的档案收集工作也有缺陷,西方国家的档案收集工作并不是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当前,我国国家档案馆收集工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专门或部门档案馆纷纷建立,国家档案馆不再“一统天下”;第二,有的移交单位“离心离德”,一个全宗的档案被人为地割裂分散;第三,国家档案馆对散存在个人手中档案的征集和对参与文物拍卖市场竞拍档案的控制软弱无力,缺乏有效制约机制。
本题对上述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统筹规划、顾全大局、信息共享和加强法制等若干方面提出了对策。
3.2 换位思考和“情感”投入
在国家档案馆档案收集、征集过程中,文件产生单位对立情绪的成因也有合理的成分。理解才能化解。首先,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已大大有别于同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其次,档案自身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融洽档案交、接双方关系,笔者提出五点设想:第一,广泛使用“收藏”一词,对档案移交、捐赠者大加褒扬;第二,政府财政要为国家档案馆安排一笔档案征集资金,使其有能力获得企图拥有的对国家或地区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档案;第三,档案利用收费切忌匆忙“出手”或急于“深化发展”;第四,档案馆在开发利用档案中,要充分体现对档案形成者和原保管者的尊重与知识权益的保护,制止档案的无序流动和开发;第五,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建立投入与贡献的利益平衡机制。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收集工作正处于一个艰难的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此领域的优越性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建国以来形成的一些制度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又有所松弛,当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善和加强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收集工作,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严格执法问题,更有档案馆自身行为的规范和改进问题,法、理、情三者均不可偏废,档案馆尤其要重视“情感”投入。
4.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开放档案工作
因为档案馆利用状况是档案馆内外矛盾纵横交织的结果,甚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方面的折射。本题主要探讨了“如何看待世界性的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否可以无所休止?档案馆以何种姿态对待开放档案 工作?”等问题。
4.1 任何档案馆的档案都分开放与保密两部分
通过对开放档案理论和实践的考察,笔者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绝对开放的档案馆是不存在的,任何国家档案馆档案的开放都是部分的、有严格限制的。该开放的档案一定要开放,该保守的机密一定要保守。开放档案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有些档案实施一定的利用限制同样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这是一个成熟的档案馆的开放与保密观。
4.2 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开放档案工作
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开放档案工作问题,即第一,增强开放档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第二,档案馆要大力宣传开放档案的目录;第三,以“平和”的面孔对待利用者;第四,以“开放”的“时间表”迎接利用者;第五,以强烈的遵法守法意识对待利用者。
5.展览“是档案馆活动的一个很有生气的方面”
笔者认为,在我国,档案馆以举办档案展览为基础,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为主题,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并举,面向国民,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工作,是档案馆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档案馆应该将其看成与档案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同等重要的基本职责之一,应该将其建设成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与咨询阅览、史料编研鼎足而立的工作。
5.1 外国档案展览的理论和实践
外国一些国家的档案馆在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起步早,规模大,且被社会广泛认可、接受;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关注热情高;理论系统、深入。
5.2 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工作
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档案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是由档案的特点和档案馆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开展社会教育工作,会整体带动档案馆工作。
5.3 档案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
突出本馆特色,抓基本展览;配合形势需要,抓专题展览;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多方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将展览搬出档案馆,巡回展出;利用大众媒介,扩大教育活动覆盖面。
5.4 开展档案馆社会教育工作的软硬环境
建立机构,培训人员,增加投入,改善环境;改变档案馆传统的作息时间;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收稿日期: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