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态环境教育在继续教育培养中的紧迫性、重要性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杰出创造物,在地球这一自然家园中居住了上百万年的时间。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扩展,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对自然资源盲目地,无节制地大肆攫取使人类自己的家园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全球性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并已成为今天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全球焦点问题。
尽管各国政府以制定和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来限制和惩罚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对于富有理性的人类来说,面对危机单纯地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限制和惩罚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加强继续教育的培养,唤醒人们的内心“良知”和自觉意识,使其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才能从自身做起,担当起维护生态平衡的应有责任。对于广大成教学生而言,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继续教育的培养,唤起他们的生态危机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并养成自我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在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生态教育、环境保护的作用,担当起每一个公民自我保护生态的重任。生态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必须成为学校尤其是成教院(继续教育学院)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强调生态环境教育,突出针对性,优化育人机制,提高成教学生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教育是成教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识,科学合理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为完成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须采取措施加以重视。
(一)树立生态道德教育的观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相继兴起了生态环境教育热潮,并结合不同国家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课程。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注重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农业高等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创新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要立足本土,着眼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立足学校,着眼社会,立足本专业,着眼非专业,要以培养生态环境研究型为核心,以培养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者为基础,结合实际制定生态环境教育的短,中、长期培养方案,将生态环境与发展的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各类形式的教育体系中,将生态环境与发展的教育内容纳入相关学科强化教育,培养学生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道德观、价值观、环境观,树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思想,实现在合理开发环境资源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和保护环境。
(二)建立生态环境教育的平台
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应该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致,建立生态环境教育的新平台,将生态环境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将生态环境教育内容融合在相关学科,将生态环境教育的理念渗透于相关课程之中。一是对与环境有直接关系的学生应进行深入系统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现“深度”和“广度”。对未来就业与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学生,如:植物科学类、园林绿化类、食品科学类,生命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土地资源类、动物科学类、植物保护类等专业,应提供强劲的生态系统知识储备,加大研究深度和力度,加大解决可持续发展技术问题中能力的培养,为政府提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体系、法律体系,指标体系以及资源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保障体系。提高学生生态环境的领导、决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解决环境和改造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对环境学科专业外的学生要进行生态环境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建议设置独立的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如开设《生态环境概论》等课程,实现学生了解环境,掌握环境知识、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环境,保护资源环境以及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能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强调生态素质培养,突出个性,因材施教提高成教学生生态素质
生态素质涵盖生态科学素质和生态道德素质。既要求学校传授生态相关知识,增强生态国情意识、全球生存意识,又要求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价值观,克服“急功近利”和“短期性’发展行为,克服以牺牲环境来谋求效益的发展观;克服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在工作中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一)拓宽生态环境教育的渠道
积极引导成教学生投身于环境公益活动,进行多途径、多渠道的宣传保护环境重要性的教育。号召全体学生利用寒假和工作关系,开展社会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和环境知识讲座,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环保行为,宣传“绿色产品”,揭示农药的残留、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和化学肥料的污染等对人类的影响,为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贡献。
(二)拓宽生态环境教育的空间
为学生多途径全方位的提供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和参与环境实践训练机会,增加生态环境等方面选修课或专题报告,提高成教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为学生提供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化保护、全球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缺水问题、人口问题等等方面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展,以事实启发教育学生,树立历史责任感。同时积极开展第二生态课堂教育活动,如生态环境知识讲座、竞赛、演讲,展览,调查、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知识和能力。
四、强调生态环境培养,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成救生态环境教育的保障系统
学校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不仅有利于学校正常开展教学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人才生态道德教育环境
时代赋予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新的个体价值在于重塑人的超越精神,使人类超越物质需求,追求精神价值,超越自我,追求群体乃至全人类的价值。学校是以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线,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为动力,为学生成功奠定知识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学校要针对人才“生态环境’对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开设创业、成功,生存等方面的讲座,培养和启迪学生的超越精神和超越动力,达到追求成功、追求发展,追求合作、追求奉献,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校园生态环境
校园环境优化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潜力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农业院校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景观风景区,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合于校园建设中,高度重视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布局各种环境要素,让校园形成树木绿草多,学习环境优美,科技文化繁荣,学术气氛浓厚,并建立读书长廊、名人雕塑长廊、名言教育长廊,以优美的教育环境熏陶人、鼓舞人、激励人,将学校建成一个优雅、开放、创新,具有浓厚教育氛围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五、结束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生态方面的问题。面对生态严重失衡、环境恶化和国民生态责任感的淡漠,成教院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成教学生环境教育无疑地担负起生态环境教育的重任。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张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