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偏差与纠正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针对研究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偏差;纠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即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为配合授课内容与教学策略所需,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通过信息资源的展示或收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实现学生的思维、情感与生活升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但是,在实战中,不少教师没有能够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本原因在于“整合”时出现了六个方面偏差。如何纠正呢?下面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出现偏移
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认知,认知的初级目标是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中级目标是关注过程,注重方法;终级目标是培养思维,发展能力。不少教师在上整合课时将能力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及审美表达的能力、树立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意识等多个有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目标。教学目标出现了偏移, 学生良好的能力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可以达成的。学科教学的认知目标应该以学科的知识要求为主,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目标,不能以过多的搜集资料、课外知识扩展作为教学要求的认知目标,以信息技术技能目标完全作为能力目标,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多大作用。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然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二、信息技术手段的滥用
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其无穷的魅力,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及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所有教学手段。例如有的教师完全以电子文档或PPT替代了黑板的板书、以机器的语音朗读替代了教师真实可亲的声音、以FLASH的模拟游戏替代了学生可以用简单的手工就能完成的实验、以留言板上的发言替代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抽象知识具体简单化的电脑演示替代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堂整合课中信息技术从头到尾唱了教学手段的主角,然而并不能使教学效果超越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反而是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让学生感觉更多是和冷冰冰的电脑的接触,忽略了板书的总结性和优美性、忽略了师生直接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整合内容选择的不恰当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例如在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中我们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去替代逻辑推测,信息技术更适合用于证明类型内容的呈现。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不是技术,整合应整合得恰到好处,不能流于形式,不应是为了整合而整合。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是整合课而生硬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融合应该体现在自然的学习需要中,体现在技术的服务性上。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和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技术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坚实的应用需求基础,才能更好地把握整合内容的选择,也才能更好地融合。
四、教学设计的不恰当
在不少的整合课中,教师都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有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也有很多拓展的知识点,然后综合做成课件或者网页。然而信息的收集固然重要,信息的处理更为重要。在课堂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的关系,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和课外延伸与拓展的知识关系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注意的。有哪些信息是为教材服务非用不可的,哪些又是拓展内容,这一点教师应该区分并正确对待。避免在一堂课中信息量过于丰富且信息形式又多样,对学生造成的是眼球的冲击,而非思维的冲击,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反而会使学生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达不到原先设计的教学效果。
五、探究性成份太少
一堂课中对学生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不少整合中出现了教师只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解决,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做好的现成的课件或网页中寻找答案,然后学生照“本”宣科,学生回答问题既不需要综合分析理解所搜索到的知识也不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缺乏师生之间切实的交流、争论、反驳和激情,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还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学中一出现问题就让学生上网搜索,而通常问题简单,教师所给的搜索时间又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目标,也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变得不流畅,探究的过程变得流于形式。必须做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六、课堂管理失控
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两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学生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结果使学生“放任自流”,不但没有发挥整合优势,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是特殊的教育教学场所,是一个问题探索,智慧碰撞、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应该流淌着思维、情感与生活。因此课堂应该定位为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其中思维场是核心,情感场是保障,生活场是延伸。信息技术是为支持教学而服务的,整合不代表技术的滥用、误用,更不能用技术来取代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最终还是要看技术能否把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整合得恰到好处。
关键字: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偏差;纠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即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为配合授课内容与教学策略所需,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通过信息资源的展示或收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实现学生的思维、情感与生活升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但是,在实战中,不少教师没有能够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根本原因在于“整合”时出现了六个方面偏差。如何纠正呢?下面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出现偏移
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认知,认知的初级目标是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中级目标是关注过程,注重方法;终级目标是培养思维,发展能力。不少教师在上整合课时将能力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及审美表达的能力、树立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意识等多个有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目标。教学目标出现了偏移, 学生良好的能力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可以达成的。学科教学的认知目标应该以学科的知识要求为主,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目标,不能以过多的搜集资料、课外知识扩展作为教学要求的认知目标,以信息技术技能目标完全作为能力目标,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多大作用。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仍然要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本,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二、信息技术手段的滥用
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其无穷的魅力,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及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所有教学手段。例如有的教师完全以电子文档或PPT替代了黑板的板书、以机器的语音朗读替代了教师真实可亲的声音、以FLASH的模拟游戏替代了学生可以用简单的手工就能完成的实验、以留言板上的发言替代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抽象知识具体简单化的电脑演示替代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堂整合课中信息技术从头到尾唱了教学手段的主角,然而并不能使教学效果超越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反而是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让学生感觉更多是和冷冰冰的电脑的接触,忽略了板书的总结性和优美性、忽略了师生直接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整合内容选择的不恰当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例如在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中我们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去替代逻辑推测,信息技术更适合用于证明类型内容的呈现。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不是技术,整合应整合得恰到好处,不能流于形式,不应是为了整合而整合。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是整合课而生硬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融合应该体现在自然的学习需要中,体现在技术的服务性上。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和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技术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坚实的应用需求基础,才能更好地把握整合内容的选择,也才能更好地融合。
四、教学设计的不恰当
在不少的整合课中,教师都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有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也有很多拓展的知识点,然后综合做成课件或者网页。然而信息的收集固然重要,信息的处理更为重要。在课堂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的关系,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和课外延伸与拓展的知识关系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注意的。有哪些信息是为教材服务非用不可的,哪些又是拓展内容,这一点教师应该区分并正确对待。避免在一堂课中信息量过于丰富且信息形式又多样,对学生造成的是眼球的冲击,而非思维的冲击,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反而会使学生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达不到原先设计的教学效果。
五、探究性成份太少
一堂课中对学生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不少整合中出现了教师只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解决,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做好的现成的课件或网页中寻找答案,然后学生照“本”宣科,学生回答问题既不需要综合分析理解所搜索到的知识也不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缺乏师生之间切实的交流、争论、反驳和激情,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还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学中一出现问题就让学生上网搜索,而通常问题简单,教师所给的搜索时间又短,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目标,也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变得不流畅,探究的过程变得流于形式。必须做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六、课堂管理失控
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两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学生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结果使学生“放任自流”,不但没有发挥整合优势,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是特殊的教育教学场所,是一个问题探索,智慧碰撞、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应该流淌着思维、情感与生活。因此课堂应该定位为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其中思维场是核心,情感场是保障,生活场是延伸。信息技术是为支持教学而服务的,整合不代表技术的滥用、误用,更不能用技术来取代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最终还是要看技术能否把思维场、情感场和生活场整合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