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语文学科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那么,如何认识和开展创新教育,怎样去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势在必行的新任务,新课题。
1.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和任务
创新教育是教育目的而不是教学目标,我们知道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方针政策,它是总的教育价值。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而教学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下属概念,它是各学科应实现的具体价值追求。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或创新意识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和智力因素,即人的动机、兴趣、感情、意志和人思维的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丰富的想象力及渊博的科学知识等。创新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就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可以说它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任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这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务必要了解这一点。
2.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
当今社会中,人们接收信息的手段极为广泛,甚至它能使一个人不进大学门便可知大学的所有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获取知识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把课堂视为一个师生之间交流信息的场所,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另有在教法上必须追求创新,教师主导、优选有利于创新思维,因此,必须根据语文学科教材特点来确定思维训练点。如:文学作品教学中选好教材训练点,进行想象训练;作品省略处,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作品举一反三处,引导学生引申想象;作品宜改处,引导学生再造想象。从《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自由来往。《孔乙己》在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蒙画《西游记》绣像等一系列调皮行为的展示等都是很好的训练点。
3.创设民主,让学生大胆质疑
创设情境,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自我展示,有心理安全感,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钻研的习惯,自学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敢于怀疑教师、怀疑课本,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多提问,允许学生说“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技术手段和生活观念,结合当今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去思考,去怀疑。这样,也许会获得一些新的见解。对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怀疑,教师则必须平等待人,给所有学生以机会,让他们用新的工具书,新发现的历史资料去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有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已发现的问题故作不知,让学生去发现,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正确的唯一答案。长期这样,并能养成学生思想上的求同性和单一性,这种做法肯定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创设各种语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同时也可以将有的问题颠倒过来想,这样,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样一些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求异性,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也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创新精神,联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来认识。在教学中更新观念,革新教育手段,要敢于否定自我,不断更新,吸取新知识,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而奋斗。
收稿日期:2008-05-24
1.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和任务
创新教育是教育目的而不是教学目标,我们知道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方针政策,它是总的教育价值。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而教学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下属概念,它是各学科应实现的具体价值追求。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或创新意识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和智力因素,即人的动机、兴趣、感情、意志和人思维的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丰富的想象力及渊博的科学知识等。创新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就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可以说它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任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这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务必要了解这一点。
2.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
当今社会中,人们接收信息的手段极为广泛,甚至它能使一个人不进大学门便可知大学的所有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获取知识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把课堂视为一个师生之间交流信息的场所,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另有在教法上必须追求创新,教师主导、优选有利于创新思维,因此,必须根据语文学科教材特点来确定思维训练点。如:文学作品教学中选好教材训练点,进行想象训练;作品省略处,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作品举一反三处,引导学生引申想象;作品宜改处,引导学生再造想象。从《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自由来往。《孔乙己》在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蒙画《西游记》绣像等一系列调皮行为的展示等都是很好的训练点。
3.创设民主,让学生大胆质疑
创设情境,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自我展示,有心理安全感,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钻研的习惯,自学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敢于怀疑教师、怀疑课本,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多提问,允许学生说“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技术手段和生活观念,结合当今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去思考,去怀疑。这样,也许会获得一些新的见解。对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怀疑,教师则必须平等待人,给所有学生以机会,让他们用新的工具书,新发现的历史资料去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有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已发现的问题故作不知,让学生去发现,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正确的唯一答案。长期这样,并能养成学生思想上的求同性和单一性,这种做法肯定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创设各种语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同时也可以将有的问题颠倒过来想,这样,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样一些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求异性,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也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创新精神,联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来认识。在教学中更新观念,革新教育手段,要敢于否定自我,不断更新,吸取新知识,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而奋斗。
收稿日期:200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