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14-0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许多不可预测性。课堂中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变成“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让朴实的课堂智慧飞扬,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节课,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上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的位置中的《左右》。我是听课者。课的开始,教者首先利用儿歌 《我有一只小小手》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孩子们边说儿歌边挥着小手,兴趣浓厚。一开课,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接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说出了用右手做的事情。然后老师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生动而有序。下一环节,要进入巩固应用阶段了。突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上厕所。”紧接着,又有人说:“我也要上厕所。”年轻的女老师也许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愣了一下。是呀,这些孩子刚上小学才几个星期,很多行为规范不懂。遇到这种情况还真难办,不让他们去吧,又怕他们尿裤子;让他们去吧,又影响上课,况且还有老师在听课呢。如果换作我,我也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女老师说话了:“好,孩子们听清楚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你就可以上厕所了。好吗?”问题是“去上厕所的时候,仔细想想,你是怎么走的?待会儿把你走的路线告诉大家。”小孩儿都有“跟风”习惯,全班顿时有十来个学生都乐呵呵地去上厕所了。很快,他们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教室。“现在谁先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走的?”“老师,我来说。”“我先说”……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小男生站起来了:“出教室先右拐,向前再左拐,最后右拐到厕所。”“我是右拐出教室……”孩子们急切地举手,可以看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课堂上来了。看到他们一个个稚气十足的小脸,还有争先恐后的汇报经历,听课的老师们不禁鼓起掌来。为孩子们的活学活用的表现,更为年轻的女老师的这个偶发事件的处理和她的勇气。这次意外,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巩固素材,为课堂增添了欢乐气氛。本来是一个很棘手的事,被老师巧妙地转化成了教学资源。真好!
还记得我上《角的认识》的时候,前面的环节都进行得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做活动角。我问:“如果给你一颗图钉,两条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活动角吗?”同学们很快制作出了活动角。我又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活动角,拉动两边,让活动角真正活动起来。”学生们玩了一会儿后,我问: “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拉动两边,角可以变大变小。”“我发现角有大、小之分。” “我发现角的两条边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我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孩子们真了不起,在玩角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这时,小雨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以为他还有什么独特的发现,就请他说。“我在弯角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把角的两条边拉直了,这算不算角呢?”小雨疑惑地望着我。我心中暗喜,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此时,教室里已经争论起来,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虽然这个知识并不是本节课的内容,但孩子们提出来了,就不能忽视。我举起拉直了的角,说:“它到底是不是角呢?说说你们的想法。”“不是角,因为角都是尖尖的,而这个是平平的。”小林说完,同学们都期待我给出答案,我笑而不答。“不对,它是一个角,因为它也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这个角最大,因为他的两边都被拉直了。”小丽根据角的特征来判断,说得清楚明白,太好了。孩子们一听,马上明白了。我告诉孩子们:“小丽能用今天学的角的特征知识来判断,非常不错。它确实是一个角,只不过它比较特殊,以后我们还会研究它的。”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虽然平角不是这节课的内容,但孩子提出了疑问,这就是一种资源,我把它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孩子们用角的特征来判断出它是一个角,这是学生活学知识的表现。这样处理,既巩固了本课知识,又体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需要预设,在预设中出现的偶然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只要我们善于创新,善于捕捉这些新信息,偶然的生成,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和收获。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许多不可预测性。课堂中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变成“即时生成”的课堂资源,让朴实的课堂智慧飞扬,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节课,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上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的位置中的《左右》。我是听课者。课的开始,教者首先利用儿歌 《我有一只小小手》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孩子们边说儿歌边挥着小手,兴趣浓厚。一开课,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接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说出了用右手做的事情。然后老师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生动而有序。下一环节,要进入巩固应用阶段了。突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上厕所。”紧接着,又有人说:“我也要上厕所。”年轻的女老师也许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愣了一下。是呀,这些孩子刚上小学才几个星期,很多行为规范不懂。遇到这种情况还真难办,不让他们去吧,又怕他们尿裤子;让他们去吧,又影响上课,况且还有老师在听课呢。如果换作我,我也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女老师说话了:“好,孩子们听清楚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你就可以上厕所了。好吗?”问题是“去上厕所的时候,仔细想想,你是怎么走的?待会儿把你走的路线告诉大家。”小孩儿都有“跟风”习惯,全班顿时有十来个学生都乐呵呵地去上厕所了。很快,他们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教室。“现在谁先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走的?”“老师,我来说。”“我先说”……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小男生站起来了:“出教室先右拐,向前再左拐,最后右拐到厕所。”“我是右拐出教室……”孩子们急切地举手,可以看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课堂上来了。看到他们一个个稚气十足的小脸,还有争先恐后的汇报经历,听课的老师们不禁鼓起掌来。为孩子们的活学活用的表现,更为年轻的女老师的这个偶发事件的处理和她的勇气。这次意外,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巩固素材,为课堂增添了欢乐气氛。本来是一个很棘手的事,被老师巧妙地转化成了教学资源。真好!
还记得我上《角的认识》的时候,前面的环节都进行得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做活动角。我问:“如果给你一颗图钉,两条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活动角吗?”同学们很快制作出了活动角。我又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活动角,拉动两边,让活动角真正活动起来。”学生们玩了一会儿后,我问: “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拉动两边,角可以变大变小。”“我发现角有大、小之分。” “我发现角的两条边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我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孩子们真了不起,在玩角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这时,小雨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以为他还有什么独特的发现,就请他说。“我在弯角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把角的两条边拉直了,这算不算角呢?”小雨疑惑地望着我。我心中暗喜,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此时,教室里已经争论起来,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虽然这个知识并不是本节课的内容,但孩子们提出来了,就不能忽视。我举起拉直了的角,说:“它到底是不是角呢?说说你们的想法。”“不是角,因为角都是尖尖的,而这个是平平的。”小林说完,同学们都期待我给出答案,我笑而不答。“不对,它是一个角,因为它也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而且这个角最大,因为他的两边都被拉直了。”小丽根据角的特征来判断,说得清楚明白,太好了。孩子们一听,马上明白了。我告诉孩子们:“小丽能用今天学的角的特征知识来判断,非常不错。它确实是一个角,只不过它比较特殊,以后我们还会研究它的。”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虽然平角不是这节课的内容,但孩子提出了疑问,这就是一种资源,我把它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孩子们用角的特征来判断出它是一个角,这是学生活学知识的表现。这样处理,既巩固了本课知识,又体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需要预设,在预设中出现的偶然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只要我们善于创新,善于捕捉这些新信息,偶然的生成,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