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田径运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诸多帮助。然而由于早期教学方法不合理,导致强度控制不到位,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教师理应做好研究工作,通过采用合理的方式,不断加强强度控制。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影响初中田径教学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于加强初中田径教学强度控制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田径教学;训练工作;强度控制;探究
引言:對于初中学生而言,当前正处在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将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考虑进来,通过有效措施对教学模式予以改进,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影响初中田径教学强度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尽管我们国家的多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田径运动一直属于短板项目。究其原因主要是整个社会对田径运动缺乏足够重视,也没有制定良好的系统规范。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授课时,除非需要考试,几乎很少会安排学生们参与田径训练,进而导致训练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二)家庭层面的因素
尽管当前教育部提出了课改政策,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初中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面临中考,因此普遍家长仍然会要求学生将全部重心放在文化课层面,而田径训练仅仅只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如此一来,教师在授课时自然很难对训练强度予以控制[1]。
(三)教师层面的因素
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有着较强的综合性特点,缺少充足的专业知识。所有很难从科学角度出发,对训练强度展开控制。另外,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在授课时,没有做好学生的分析工作,使得设计的田径项目强度不够合理,影响了训练质量。
(四)学生层面的因素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化非常明显,对于田径训练的接受程度自然也完全不一样。然而在早期教学时,学生们在课堂中普遍以被动的状态接受教师的安排,没有对强度方面提出任何异议。如此一来,训练活动自然会变得十分盲目,效果非常差。
二、加强初中田径教学强度控制的方法
(一)优化训练制度
通过良好的指导能够有效提升田径训练的规范性。在实际教学时,学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制度建设工作。
其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目标,对体育教学好文化课教学的时间进行协调,保证教学时长充足,并适当在课程内容中提高田径训练的占比,促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训练之中。
其二,要求所有教师在学期开始阶段,提前设置训练计划,并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参照其身体因素,把握计划的科学性。在方案通过之后,学校就需要做好方案落实工作,以此确保训练强度得以提升,进而增强训练水平。
其三,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对其基本知识予以丰富,并参照学生的身体水平和训练模式,对方案不断调整和改善[2]。
(二)协调训练强度
在田径运动之中,训练效果往往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分别是强度和训练量。只有强度达标,并保证一定量总量,才能确保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因此,二者的设计将会直接对训练效果带来影响。如果训练量过大,或者训练强度过高,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热情下降,累积负面情绪,甚至有可能造成受伤。反之,如果训练量过低,强度较小,实际效果同样很难令人满意。因此,二者的具体程度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予以控制,以此做到适度训练,充分发挥出田径练习的效果。
(三)改善训练结构
在开展田径训练的时候,教师理应对训练结构不断你调整,促使学生在多样化项目之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并抱有较高的热情。在对训练结构调整时,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参照标准要求,对学生予以评估,以此制定日常训练流程,通过制度的方式,促使学生们的规范意识得到增强,慢慢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此外,训练活动还要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人体的肌肉本身存在记忆能力,在日常训练时,教师理应保证其有着一定的强度,才能让肌肉对这一感觉产生记忆。通过长期努力,慢慢增加强度,最终实现有效突破。
(四)加强训练分类
早期在进行田径训练的时候,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统一化,而且标准也都完全一致。显然,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毕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养差距非常大,有些学生的身体能力较强,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如果方法都完全一样,要么部分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要么部分学生由于标准过高,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因此,教师在设置训练强度时,理应做好分类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每当低层次的学生有所进步,渴望继续挑战自我,教师可以适当为其增量,最终让其进入到下一个层次之中。依靠这一方式,全班学生都能体会到训练的乐趣所在,并在参与过程中有所受益[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理应参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田径训练计划,并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改进,确保训练强度足够合理。如此一来,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进而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为其个人发展能够带来诸多益处。
参考文献
[1]吴捷.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16):41-42.
[2]赖福章.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讨[J].新课程(下),2016,000(008):84-84.
[3]姜小星.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01):112.
关键词:初中教育;田径教学;训练工作;强度控制;探究
引言:對于初中学生而言,当前正处在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将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考虑进来,通过有效措施对教学模式予以改进,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影响初中田径教学强度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尽管我们国家的多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田径运动一直属于短板项目。究其原因主要是整个社会对田径运动缺乏足够重视,也没有制定良好的系统规范。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授课时,除非需要考试,几乎很少会安排学生们参与田径训练,进而导致训练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二)家庭层面的因素
尽管当前教育部提出了课改政策,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初中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将面临中考,因此普遍家长仍然会要求学生将全部重心放在文化课层面,而田径训练仅仅只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如此一来,教师在授课时自然很难对训练强度予以控制[1]。
(三)教师层面的因素
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教师有着较强的综合性特点,缺少充足的专业知识。所有很难从科学角度出发,对训练强度展开控制。另外,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在授课时,没有做好学生的分析工作,使得设计的田径项目强度不够合理,影响了训练质量。
(四)学生层面的因素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化非常明显,对于田径训练的接受程度自然也完全不一样。然而在早期教学时,学生们在课堂中普遍以被动的状态接受教师的安排,没有对强度方面提出任何异议。如此一来,训练活动自然会变得十分盲目,效果非常差。
二、加强初中田径教学强度控制的方法
(一)优化训练制度
通过良好的指导能够有效提升田径训练的规范性。在实际教学时,学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制度建设工作。
其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目标,对体育教学好文化课教学的时间进行协调,保证教学时长充足,并适当在课程内容中提高田径训练的占比,促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训练之中。
其二,要求所有教师在学期开始阶段,提前设置训练计划,并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参照其身体因素,把握计划的科学性。在方案通过之后,学校就需要做好方案落实工作,以此确保训练强度得以提升,进而增强训练水平。
其三,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对其基本知识予以丰富,并参照学生的身体水平和训练模式,对方案不断调整和改善[2]。
(二)协调训练强度
在田径运动之中,训练效果往往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分别是强度和训练量。只有强度达标,并保证一定量总量,才能确保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因此,二者的设计将会直接对训练效果带来影响。如果训练量过大,或者训练强度过高,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热情下降,累积负面情绪,甚至有可能造成受伤。反之,如果训练量过低,强度较小,实际效果同样很难令人满意。因此,二者的具体程度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予以控制,以此做到适度训练,充分发挥出田径练习的效果。
(三)改善训练结构
在开展田径训练的时候,教师理应对训练结构不断你调整,促使学生在多样化项目之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并抱有较高的热情。在对训练结构调整时,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参照标准要求,对学生予以评估,以此制定日常训练流程,通过制度的方式,促使学生们的规范意识得到增强,慢慢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此外,训练活动还要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人体的肌肉本身存在记忆能力,在日常训练时,教师理应保证其有着一定的强度,才能让肌肉对这一感觉产生记忆。通过长期努力,慢慢增加强度,最终实现有效突破。
(四)加强训练分类
早期在进行田径训练的时候,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统一化,而且标准也都完全一致。显然,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毕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养差距非常大,有些学生的身体能力较强,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如果方法都完全一样,要么部分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要么部分学生由于标准过高,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因此,教师在设置训练强度时,理应做好分类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每当低层次的学生有所进步,渴望继续挑战自我,教师可以适当为其增量,最终让其进入到下一个层次之中。依靠这一方式,全班学生都能体会到训练的乐趣所在,并在参与过程中有所受益[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理应参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田径训练计划,并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改进,确保训练强度足够合理。如此一来,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进而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为其个人发展能够带来诸多益处。
参考文献
[1]吴捷.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16):41-42.
[2]赖福章.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讨[J].新课程(下),2016,000(008):84-84.
[3]姜小星.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