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实施,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环境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新课标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也在高中课程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管从教学模式方面,还是教学手段方面都要适应学生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有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信息技术”是属于“技术”这一 学习领域下的一个科目,它由“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多个模块组成。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 课程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课程目标强调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能熟练地 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重点在于指出获取信息的四个过程分别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及保存信息,而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是直接访问相关网页、使用搜索引擎及查询在线数 据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改所极力推行的学生主体性教学,广大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远未达到新课程的标准。对于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鉴于学生主体性课堂的打造模式尚未成熟,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欠佳,所以目前情况下,仍然沿用具有传统教学特征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取得的一些成果有待再检验,推广实践尚在“深闺”中。审视当前现状,教师应主动加快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应用实践应积极向纵深处发展,从根本上彻底结束教师“独舞”的时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促其真正成为课堂活动大舞台的主角。
例如,在学习“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时,我先向学生讲述动画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让学生观看自己精选的动画片段。然后,在学生小屏幕观看动画的同时,我还在屏幕一侧以文字形式滚动播出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边看动画边领悟基础知识,将视觉信息与动画直观信息相结合,为学生开启了独立自主学习的空间。此外,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为扎实有效,我还进行过程性巡视辅导,为学生厘清重点和难点,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运用和有效互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具有优于传统教学的明显优势。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既存在共性,也具有特殊性。它不但注重理论知识,也强调实践操作,对于知识的系统性具有较大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想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就必须注重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维跳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例如,开办电脑知识竞赛、设置简易的学习任务等等,促使学生在重重疑团中培养自身的质疑精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是指不按照原来的路子墨守成规,而是在遇到苦难与挫折时,开动脑筋,运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例如,在教学怎样运用Excel求和时,可以先出示一份考试成绩单,要求学生将所有人的成绩总和加起来,如果将其中两个人的成绩相加还比较容易计算,但是如果一下子计算几十个人的成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此时,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出新的解决办法。最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探究出了一条新的思路:运用“∑”来求和,这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醒学生,在Excel表格中包括很多函数公式,而且基本上都在“f(x)”中,之后再让学生运用这些函数公式计算几十个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善于学习,而且乐于学习。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以教育改革家的气魄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建立高效的“反思改进”机制,优化教学行为,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孙晓东.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1期
[2]李朝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改革[J].才智 , 2015年06期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也在高中课程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管从教学模式方面,还是教学手段方面都要适应学生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有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信息技术”是属于“技术”这一 学习领域下的一个科目,它由“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多个模块组成。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 课程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课程目标强调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能熟练地 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重点在于指出获取信息的四个过程分别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及保存信息,而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是直接访问相关网页、使用搜索引擎及查询在线数 据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改所极力推行的学生主体性教学,广大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远未达到新课程的标准。对于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鉴于学生主体性课堂的打造模式尚未成熟,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欠佳,所以目前情况下,仍然沿用具有传统教学特征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取得的一些成果有待再检验,推广实践尚在“深闺”中。审视当前现状,教师应主动加快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应用实践应积极向纵深处发展,从根本上彻底结束教师“独舞”的时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促其真正成为课堂活动大舞台的主角。
例如,在学习“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时,我先向学生讲述动画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让学生观看自己精选的动画片段。然后,在学生小屏幕观看动画的同时,我还在屏幕一侧以文字形式滚动播出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边看动画边领悟基础知识,将视觉信息与动画直观信息相结合,为学生开启了独立自主学习的空间。此外,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为扎实有效,我还进行过程性巡视辅导,为学生厘清重点和难点,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运用和有效互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具有优于传统教学的明显优势。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既存在共性,也具有特殊性。它不但注重理论知识,也强调实践操作,对于知识的系统性具有较大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想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就必须注重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维跳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例如,开办电脑知识竞赛、设置简易的学习任务等等,促使学生在重重疑团中培养自身的质疑精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是指不按照原来的路子墨守成规,而是在遇到苦难与挫折时,开动脑筋,运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例如,在教学怎样运用Excel求和时,可以先出示一份考试成绩单,要求学生将所有人的成绩总和加起来,如果将其中两个人的成绩相加还比较容易计算,但是如果一下子计算几十个人的成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此时,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出新的解决办法。最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探究出了一条新的思路:运用“∑”来求和,这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醒学生,在Excel表格中包括很多函数公式,而且基本上都在“f(x)”中,之后再让学生运用这些函数公式计算几十个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善于学习,而且乐于学习。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以教育改革家的气魄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建立高效的“反思改进”机制,优化教学行为,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孙晓东.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1期
[2]李朝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改革[J].才智 , 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