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脉搏 凸显特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p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但一直以来,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总是未尽人意,如何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阅读课教学策略的选择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
  一、初读课文——变“蜻蜓点水”为“重点检查”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不管是观摩课、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导入新课后,绝大部分教师让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3~5分钟,然后检查初读效果,一般都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再进行写字指导。而读书情况只有少数教师检查几个自然段,大多数教师则一“略”而过,匆匆进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精读品悟。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课文一般都比较长,在3~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连两遍课文都读不完,哪能完成“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这么多要求?这样的“走过场”,宝贵的教学时间也就浑然不觉地流逝了,致使初读后的效果检查因时间短、任务重而蜻蜓点水般草草结束。教师对学情心中无数,自然就影响到后面的教学效果。
  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并不是每个学段的每节新课都要有初读环节,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说,第一学段的初读可安排在课内;第二学段可适当将初读的部分内容放入学生的课前预习中;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可将初读内容大部分移植到课前的预习中。课堂上,教师再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来以学定教。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有利于加强学生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我是这样做的:
  1.课前预习
  (1)课前预习。提出如下预习要求: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用途等。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名称、特点、用途填在表格里。
  (3)收集资料。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还有哪些新型玻璃?它们的名称、特点、用途分别是什么?
  2.小组研读
  (1)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词,师生共同正音。
  (2)听记词语:调节光线、消除噪音、藕断丝连、安然无恙、创造奇迹。
  ①听记要求:教师一次性按顺序报出这五个词语,学生先认真听,再按教师报的顺序,正确写出词语。
  ②教师出示正确的词语,小组检查对照,如有错误及时纠正。(这一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如藕、噪等,指导全班书写)
  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藕断丝连”、“安然无恙”两个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小组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如有错误或不足,及时纠正。
  根据学情,灵活、大胆地改变教学流程,把初读安排在课前预习,将给学生初读课文的时间用来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并将“正音、指导写字、指导朗读”等教学内容贯穿其中,重点指导读那些难读的词句,认(写)那些难认(写)的字。这样做,不仅能把初读工作做实做好,还能为后面的精读腾出更多的时间。
  二、写字指导——变“关注正确”为“眷顾美观”
  写字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一,不再是第三学段的教学重点。以往的阅读课中,大多数教师都能选择1~2个生字重点指导,但关注的都是容易写错的字,至于学生的写字姿势及如何才能把字写“好”的指导,却无人问津。这样一味地只关注“对”,很少眷顾“好”,使得写字教学患上了“营养不良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见,指导学生写字,不仅要重视写“对”,还要注意写字习惯与书写技能的培养。
  因教学重点的转变,第三学段的阅读课上,教师已不再像第一、第二学段那样逐字指导,但都能精选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汉字作为重点,在写“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努力追求写“好”,写得工整、美观,让写字教学一以贯之,沿着“又对又好”的轨道发展。
  如执教《詹天佑》一课,课始,师生共同书写课题,我要求学生:“詹”,注意笔顺;“天”,写得舒展一点;“佑”,上齐下不齐。
  课末写字环节,我又是这样指导的: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读、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这就是字帖。什么叫读帖,就是认真观察每一笔的笔顺、起笔、落笔,边观察边书空,不出声,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读完了,请观察这三个字:施、讥、岔。现在推荐三个“小书法家”上来分别写这三个字。
  (三位学生上黑板前写)
  师:这个字哪里写得好?我看这折写得不错。(在“讥”字的折处圈了一下)
  师:下面看老师写一个“施”字,“方字旁”的书写要写出横折弯钩的角度,不宜过大或过小;“讥”,左边小一点,右边大一点,舒展一点;“岔”,一撇一捺要写得夸张一点。
  三、精读感悟——变“关注内容”为“训练为本”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着眼于“言语内容”,采用繁琐的提问牵着学生,把生动的语言文字层层引向抽象的概念,即使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这样的教学,学生最终得到的仅仅是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概念,违背了学生学习语言必须遵循“语言—思想—语言”的认识规律,这也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始终以语言训练为核心,突出语言训练程序的整体性,体现语文教学学科的工具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
  如《桂花雨》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在教学中采取如下做法:
  (课件出示这段话)
  师:读着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1:天刚下了一阵桂花雨,满天满地都是桂花,我眼前一片金黄!
  生2:我的头顶、我的身上、我的脚边都是桂花。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我的脚都快被桂花给淹没了!
  生3:桂花噼噼啪啪地砸在我的脸上,还调皮地钻进了我的头发里、衣服里呢!
  师:你看你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落满了桂花,你再闻一闻,闻到了什么?
  生3(陶醉地):啊,桂花好香啊!
  师:你再抖一抖,抖下的都是什么?
  生(齐):金色的桂花。
  师:你能发现作者是怎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的吗?
  生4:因为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桂花落下来比作下桂花雨的样子。
  师:是啊!我们都有下雨的体会,所以也能感觉到桂花雨铺天盖地地落在我们身上,满头满身。
  师:让我们一起边想象画面边读。
  生(齐):摇呀摇……
  这样的语言情境再现,避免了文本常规解读的平面和枯燥,师生共同进入的是桂花雨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境界,感受的是满头满身香喷喷的桂花雨。这个过程不仅使文本语言幻化为立体丰满、情真意浓的物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语言和想象交织衍生的物像里,学生得以极为自然忘我地到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角色在想象中置换,情感在体验中融通。
  四、拓展延伸——变“千篇一律”为“百花齐放”
  新课改初始,很多语文公开课、观摩课都安排一个这样的环节:当学完整篇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拿起笔,在自己的“心语卡”上写下几笔,或谈一谈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想,或给文中的主人公写一封信……几分钟后,学生的作品新鲜出炉,其中不乏精彩生成的“真言妙语”。这种安排在课堂末尾的写话训练,学生写出来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文章人文内涵单方面的体会、感受;有些学生虽然会运用到文章的词语、句式,但这些词汇、句式很可能不是作者在表达上的妙笔、经典之处。要是学生长年累月面对这样的课堂练笔,就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他们的情感经验将被封存,想象翅膀将被折断,创造动力将被扼杀,这样就失去了练笔的真正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已逐渐摒弃了这种为练笔而练笔的“假练笔”。读写的训练不再为练而练,而是为“理解”而练,为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感悟人文内涵三者有机结合而练。从篇幅看,有的三言两语,有的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有的课文借用,有的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有的挖掘内容,有的想象补充……教师都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从而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练笔内容。
  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学生写好后,教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改一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教师当面评改)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于老师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引导学生借助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绝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学生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学生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学生的活的库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根据学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构建有效课堂,使学生通过教师一段时间教学后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品读。通过品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蕴含的意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品读呢?   一、个性化品读——彰显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实,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入文本的,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  [案例] 《天
读写结合的教学,作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但多年来,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却写不出像样的作文。阅读课上,学生能进入思想内容的大门,却难以登入写作的殿堂,语文能力提高缓慢。究其因,目前的语文课堂没有打通读写结合的通道,读和写仍在各自的跑道上单行,两者难以结合。多年来,在怎样教导学生进行读写的问题上,我通过不断地尝试,认为应变读写结合为写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识字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 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认为这就是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有必要进一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运用
最近,市好课比赛在我校举行。我先后聆听了八位教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旁边的一些同行连续听了两三节课后便唉声叹气地感慨:“听同样的内容真没劲!”而我却恰恰相反,特别期待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不同诠释,我默默地欣赏着、比较着,越发深刻地品味到课堂的真意味。  《孔子游春》一文中孔子论水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
低段学生生活经验少,词句积累不丰富,因此在写话时常常是无从下手。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地指导,只单纯鼓励学生凭借兴趣写话,可能会给日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留下隐患。因此,教师要以课内写话为抓手,充分研读教材,发掘文本资源,创设写话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元写话。  一、模仿写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人教版低段教材中很多文章的语言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对老师这个角色的诠释,而学生,自然而然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今。这一传统观念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冲击。专家们指出。教师应定位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但是,现在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仅是一句口号而已。其实,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度”,有时退居幕后,甚至故意“谦让”一回,也许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自
在公开课上或是赛课上,执教者为我们展示的课例大都是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只能待在“被遗忘的角落”。究其原因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是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两难境地”:教深了,不仅课时吃紧,还会混淆了与精读课文的界线,影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教浅了,又担心略读变成自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于是就出现了精、略不分等现象。大家只是自己摸索着教,该怎么教?实践起来五花八门,难以驾驭。  《小学语文教师》
童话是心田那一颗幸福的种子,童话是心底那一抹温柔的感动,童话是心路那一道深刻的哲学,童话是心扉那一片诗意的浪漫……走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我们就一起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巨人的花园》就是本单元带给学生的第一份惊喜。    一、走近“花园”看童话——解读教材  巨人有一个神奇的花园,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美丽和欢乐,而自私的巨人却赶走孩子破坏了美好的一切。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终于醒悟,和大家一起
小语教材苏教版第二册的《放小鸟》一文,叙述了作者从“得到小鸟”、“喂养小鸟”到“放飞小鸟”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爱护小鸟,就要让小鸟自由”的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真正感受作者的“爱鸟”之情呢?我领着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探究文本,与文本对话,创造了一个强有力的“智慧场”、“情感场”。    一、走进文本,让思维碰撞思维    课文中描述的小鸟是那样可爱——“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
小学生的朗读如同新家具,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形,而这种变形似乎将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生成彻底删除。比较经典的场景是这样的: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学生往往能读得声情并茂,可等学到下一个单元,或是总复习阶段,他们再读这篇曾经读得很动情的课文时,却味同嚼蜡,再也没有当初那种风起云涌的感动,甚至连初读这篇课文时的原点都回不到了。  从“朗读还原”这一奇怪现象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模仿。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