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廉政文化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需要,是培养廉洁从教教师队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在了解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廉洁从教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宣传与建设。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腐败,道德失范等恶习也逐渐浸染校园这片净土。学术造假,职务犯罪等恶像屡见不鲜。如何树立浓郁的廉政文化风气,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教的育人氛围,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
廉政文化,即人们关于廉政理念、知识、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政从政行为在观念和文化上的反应,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活动。① 高校廉政文化是指由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行使者主导,由校内广大师生推动与支持形成的,以“公廉、节俭”为核心内容的、强烈的集体责任意识与内心诉求。在实践中,其形式表达丰富多样,常常蕴含在制度、行为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中。②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围绕廉政主题,以传播廉政知识、树立廉政理念、建立廉政机制、培养廉政精神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陶冶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培育崇尚廉政校园风气,营造公平、公正的育人环境,为社会的廉政文化发展起带头作用。③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符合教育行业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廉政为尚的原则,充分体现“促廉、护廉、养廉”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需要。我国各方面持续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给高校学生们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不少大学生认为廉政文化教育是行政干部的事情,与自身关系不大,从而敷衍塞责。所以,高校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他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推进学校反腐倡廉良好气氛的形成。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廉洁从教教师队伍的需要。近些年来,高校学术作假,徇私舞弊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教师行业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影响,师风师德建设呈现出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严肃惩治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行为,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激浊扬清,唤醒高等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的行为意识,以清廉、自律的高尚品德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高校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严明的廉政环境。在校园内营造尚廉的文化氛围,用清正廉洁的优秀文化引领校风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助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文化建设与育人工作相结合,推进教风、学风、校风和作风建设,建设和谐新校园。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廉政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是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廉政思想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和党校党课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挖掘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结合现阶段反腐倡廉的生动案例,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做好理论教学。
创新廉政文化教育平台。要注重校园廉政文化信息平台的创建和维护,借助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的互动传播性和广泛传播性,积极引导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借助校园网络平台,树立正气,宣扬典范,对各种腐败行为进行抨击,维护清廉正义的网络文化氛围。
健全廉政文化制度,完善監督制度。根据高等教育特点及规律,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制定制度的着力点、监督制度的关键点,形成一套包括指导原则、基本制度、操作细则、监督措施等内容的完整制度体系。调动师生监督,舆论监督等多方力量,完善监督机制,透明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坚.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7.
[2]蔡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2010,4.
[3]郝翔,陈翠荣.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4]许青云.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5]陈雪林.新时期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廉政纵横,2018,10.
(作者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廉洁从教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宣传与建设。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腐败,道德失范等恶习也逐渐浸染校园这片净土。学术造假,职务犯罪等恶像屡见不鲜。如何树立浓郁的廉政文化风气,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教的育人氛围,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
廉政文化,即人们关于廉政理念、知识、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政从政行为在观念和文化上的反应,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活动。① 高校廉政文化是指由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行使者主导,由校内广大师生推动与支持形成的,以“公廉、节俭”为核心内容的、强烈的集体责任意识与内心诉求。在实践中,其形式表达丰富多样,常常蕴含在制度、行为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中。②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围绕廉政主题,以传播廉政知识、树立廉政理念、建立廉政机制、培养廉政精神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陶冶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培育崇尚廉政校园风气,营造公平、公正的育人环境,为社会的廉政文化发展起带头作用。③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符合教育行业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廉政为尚的原则,充分体现“促廉、护廉、养廉”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需要。我国各方面持续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给高校学生们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不少大学生认为廉政文化教育是行政干部的事情,与自身关系不大,从而敷衍塞责。所以,高校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他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推进学校反腐倡廉良好气氛的形成。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培养廉洁从教教师队伍的需要。近些年来,高校学术作假,徇私舞弊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教师行业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影响,师风师德建设呈现出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严肃惩治各种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行为,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激浊扬清,唤醒高等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的行为意识,以清廉、自律的高尚品德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高校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更需要严明的廉政环境。在校园内营造尚廉的文化氛围,用清正廉洁的优秀文化引领校风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助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文化建设与育人工作相结合,推进教风、学风、校风和作风建设,建设和谐新校园。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廉政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思想政治课是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廉政思想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和党校党课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挖掘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结合现阶段反腐倡廉的生动案例,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做好理论教学。
创新廉政文化教育平台。要注重校园廉政文化信息平台的创建和维护,借助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的互动传播性和广泛传播性,积极引导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借助校园网络平台,树立正气,宣扬典范,对各种腐败行为进行抨击,维护清廉正义的网络文化氛围。
健全廉政文化制度,完善監督制度。根据高等教育特点及规律,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制定制度的着力点、监督制度的关键点,形成一套包括指导原则、基本制度、操作细则、监督措施等内容的完整制度体系。调动师生监督,舆论监督等多方力量,完善监督机制,透明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坚.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7.
[2]蔡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2010,4.
[3]郝翔,陈翠荣.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4]许青云.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5]陈雪林.新时期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廉政纵横,2018,10.
(作者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