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当今,在高等教育学科调整的今天,地方高校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系科如何适应形势,重新焕发传统优势学科的魅力,就应该定位发展方向: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加强专业建设:文学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实施课程改革: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拓宽办学类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科发展
就在人们惊呼“文学怎么了”的同时,作为文学教育最高殿堂的大学中文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考生选择时门庭冷落,学科优势上风光不再,人们心目中江河日下。中文系那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曾经并不看好的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相比,正逐渐走向边缘化。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回忆说:“1983年我当北大中文系文学班的班主任,一个班50个学生就有9个高考的省‘状元’。那时中文系可以吸引到最优秀的生源。而现在,考生都挤到热门的应用性专业去了,第一志愿报考中文系的已经不多。”[1]北大如此,何况地方大学。对此,不论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承传和传统文化载体,也还是作为语言交际工具和综合技能体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就真的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吗?在给予否定答案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勇敢地迎接挑战,敏锐地把握机遇,冷静地寻找对策。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学分别是文化存在的初级形态和高级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热切愿望。”[2] 无疑,这为汉语言文学系科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增添了前进的动力。
一、定位发展方向: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任何的闭关自守都无异于是画地为牢,在一个充满的竞争的社会任何的故步自封都等于是作茧自缚。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新的领域,中国高等教育也在加速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而作为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师范性大学的中文系,再也不能以“系科老大”自居、以“传统专业”为荣,而必须与时俱进,扬长避短,重新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诚如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所言:“任何大学的理念倘若没有考虑大学本身的社会实践因素,则必然流于空泛而不切实际,越来越难在现代社会中付诸实施。更重要的是,它将失去其应有的对于社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无法使它所培养和建立的价值理想成为全社会的理想。”[3]
如果说大学作为在精英教育的时代,按照本门学科的学理构架、学术体系、学问程度和知识要点,关门办学行矣,照本宣科可也,培养的人才是做学问的研究型专家,而现在则另当别论了,虽然在本科教育阶段一般不再承担培养研究型人才了,但是传承人类文明,弘扬科学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塑造美好人格,高校依然责无旁贷。由此观之,地方高校的中文系在发展定位上,就应该是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培养人才是任何学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而地方高校和重点院校相比,它的使命是双重的,既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又服务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怎样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服务地方呢?或曰如何将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是,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建设。毫无疑问,写作、演讲和组织策划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突出优势,那么就应该将这些潜在的素质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笔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的,如参与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和大型活动的文案策划、创意设计、社会调查、文章撰写、出任评委,也可以和地方的宣传、文化、教育部门一道申报研究课题、开办专题讲座、培训文秘人才,送文化、教育到农村、进社区、下基层,还可以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当地驻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帮扶、定点支援,和他们一起建设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等。
二是,针对地方文化特色融入专业要素。地方高校的中文系,不论是在中心城市,还是在省会以下的城市,学校所在的每个地方都应该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优势,而中文系又是以承传文明、弘扬文化为己任的。因此,中文系就应当针对地方文化特色将语言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突出了每所大学中文系的的个性,也促进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四川省的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就将郭沫若研究、“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特色。我校地处大巴山腹地,这里有悠久的巴人文化、灿烂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巴渠民间文化,学校就将“巴渠文化研究所”挂靠在中
文系,于是我们就开设了“巴渠民俗与民间文学”、“巴山作家群研究”等课程。
二、加强专业建设:文学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
在21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而且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经济、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大学的专业建设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应有相应学科支持,要遵循教育规律;专业的总体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或特色专业。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经过整合后,由文学专业向文化方向发展,为中文系专业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汉语言文学是中文系的主打专业,除少数像北京大学这类重点大学的中文系外,多数地方大学的重点又倾向于培养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围绕培养合格中学语文教师的目标,语言类课程注重汉字的音形义和语言的修辞运用,文学类课程注重文学历史的发展和作品文本的分析,最后都要落实到教材的钻研和教法的实践,体现它专业建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全国几乎都是一个模式,这是谈不上什么专业建设的。中文系有两个最有影响和特色的学科群落,一是语言学科,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等,二是文学学科,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还有技能性的写作学。这些就构成了中文系的专业课程体系,它们在培养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和文献整理等专门人才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在这种各自为阵的局面、孤军深入的格局显然是不行的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在大学专业建设密切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今天,中文系专业建设就呈现出以文学为平台的内涵式和以文化为依托的外延式的两种发展模式。
一是,以文学为平台的整合语言类的文学教育专业。地方院校的中文系毕业生大多是面向基础教育当中小学语文老师,因此在继续充实提高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外,还应在文学理论、美学原理的指导下,注重作家个案和联系文学现象,加强文学作品的分析,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同时强化写作技能和说话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将这一切汇总到语文教学能力上,即在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指导下,将语言知识和文学能力融会贯通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
二是,以文化为依托的扩展文学类的文化事业专业。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同时而以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表征的文化日益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说语言文学是艺术之母的话,那么审美艺术就是文化之核,于是我们就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三者之间寻找到了最便宜的捷径,也为文学专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受文学研究转化为文化研究的启示,由文学到文化应该是当今文学发展的必然之路。狭义的文化概念下的文化事业是指新闻传媒、广告文案、现代文秘和文化市场的经营、文化创意的策划、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产品的推广等。因此,在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当今时代,中文系责无旁贷而大有可为。
三、实施课程改革: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
社会的发展引领着教育的变革,而教育的变革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表现在课程的改革上。“如果说农业经济社会,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培养封建社会安邦治国的官吏和学术人才,工业经济社会,大学为培养经济生产部门的技术精英增设了理工科课程,那么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全民对各种知识的追求,高校的课程设置将开始裂变,并出现分化。大学不仅要为社会培养管理和学术人才、技术人才,还要培养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和人们对知识的追求。”[4]
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已无庸置疑,但是怎样改呢,却莫衷一是,不外乎是强调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型和注重整合多科知识的综合型。
但是,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程改革,只要是大学教育就离不开理论的学术探索,因为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灵魂。1810年威廉•洪堡为首创办的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开创人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期间也极力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大学只是传授已有知识的旧观念,树立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相统一”的现代大学观念。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既是某领域的专家,又是实际工作的操作者和组织者。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科结构上就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特点。那么,怎样做到二者的结合呢?
一是,建构“基础—开放型”的课程体系。包括中文系在内的大学课程一般由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这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的人才,既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开放型的课程体系就应该由文化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四个部分构成。文化通识课主要除政治思想和法律常识课以外的中外文化概论、哲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形式逻辑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普通话训练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原理、写作等,专业选修课针对学生的就业愿望可按照语文教育类、新闻传媒类、文秘档案类、文化事业类等方向开设若干门课程,素质拓展课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器乐演奏、实用美术、演讲与口才、书法、摄影和实用电脑技术、公务员考试等。
二是,突出“素质—应用型”的教学理念。传统意义上中文系的课程教学是重学术分析、知识考证和文化承传而轻知识运用、技能培养,人们通常说“学文学的有些迂和酸”就是这个意思。然而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是既注重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又强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能说会写”是人们对这个学专业学生的普遍评价。由此可见,要实现“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目标,就应该在所有课程中努力贯彻“思维—表达一体化”的教学理念[5]即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应注重培养良好的以思维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依次实现思维品质的“正确性、深刻性和新颖性”;在应用能力方面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依次实现“准确性、简明性和审美性”。
四、拓宽办学类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21世纪是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时代,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技能,当代大学大有可为,也应该为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以至将来这都仍然都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衡量一所大学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不仅仅是学历教育所能概括的了的,还要看它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是否发挥了它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预示大学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大学创造新职业职能的现实基础。”[6] 在大学为社会服务方面,如果说理工科专业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文科就应更多地为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又如果说,文科中的法律、管理、金融能直接服务社会的话,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呢?在继续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就应以语言方向和文学方向作为依托,拓宽口径,扩大外延,拓宽办学类型。
一是,学历教育由全日制到多样化的拓展。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普遍设立了成人教育或者继续教育机构,在学历教育方面,它们广泛开展函授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函授教育从1980年代以来,自学考试辅导从1990年代以来为基础教育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随着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逐渐完成,和基础教育有关的其他专业的函授教育和自考辅导的需求量逐渐萎缩。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它广博的人文性、广泛的实用性和必要的基础性而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近几年它已由中小学发展到社会各个行业,不论是函授教育,还是自考辅导报考人数居高不下。对此,我们就应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在做好函授教育和自考辅导的同时,开辟网络远程教育的新形式,占领并扩大继续教育的市场,打造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势品牌,为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保留民族文化传统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二是,职业培训由零散型到针对性的实施。过去中文系的办学是在计划指令下的被动办学,全日制教育如此,继续教育也是如此。如果说以前是“等米下锅”,那么现在就应该“找米下锅”,主动出击,和教育、文化、新闻、劳动、人事部门,乃至大中型企业和驻军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针对不同的性质类别的单位实施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培训或联合办学。对中小学学校,可就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讲座,还可就语文教改、课题申报、素质教育、课外活动、文学社团等开展广泛的交流。对餐饮酒店这类服务行业,可就普通话、社交礼仪、文明用语等方面培训员工。对文化管理单位,可就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审美文化、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品营销等做专题讲座。对劳动人事部门,在劳务输出、公务员管理等方面可就实用文体写作、社交礼仪、档案管理、公关文秘、演讲口才等进行培训。还可以和大中型企业和驻军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它们共同一道制订培训规划,开展企业文化、军营文化的建设,参与大型文娱活动的筹划和实施。
探讨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的系科发展,不论是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的发展方向,还是文学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的专业建设,还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也还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类型,都启示着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改革调整和充实提高。从而实现“三基”的专业培养目标:广博的社会基础知识,扎实的文化基准素养,突出的语文基本技能;相应地形成“三优”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能力强的优良素质,人文意识浓的优秀品质,专业水平高的优异资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以学习专业为中心,以训练能力为重点,以开阔视野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造就语言功底好、文学素养高、语文技能强、适应能力广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要,395页, [M].武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第32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3] 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362页,[M].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99,4.
[4] 谢作栩/刘自团. 科技革命与大学课程变革——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课程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5] 范 藻. 文学知识•语文能力•专业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6] 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334页,[M].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99,4.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科发展
就在人们惊呼“文学怎么了”的同时,作为文学教育最高殿堂的大学中文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考生选择时门庭冷落,学科优势上风光不再,人们心目中江河日下。中文系那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曾经并不看好的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相比,正逐渐走向边缘化。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回忆说:“1983年我当北大中文系文学班的班主任,一个班50个学生就有9个高考的省‘状元’。那时中文系可以吸引到最优秀的生源。而现在,考生都挤到热门的应用性专业去了,第一志愿报考中文系的已经不多。”[1]北大如此,何况地方大学。对此,不论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承传和传统文化载体,也还是作为语言交际工具和综合技能体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就真的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吗?在给予否定答案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勇敢地迎接挑战,敏锐地把握机遇,冷静地寻找对策。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学分别是文化存在的初级形态和高级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热切愿望。”[2] 无疑,这为汉语言文学系科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增添了前进的动力。
一、定位发展方向: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任何的闭关自守都无异于是画地为牢,在一个充满的竞争的社会任何的故步自封都等于是作茧自缚。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新的领域,中国高等教育也在加速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而作为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师范性大学的中文系,再也不能以“系科老大”自居、以“传统专业”为荣,而必须与时俱进,扬长避短,重新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诚如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所言:“任何大学的理念倘若没有考虑大学本身的社会实践因素,则必然流于空泛而不切实际,越来越难在现代社会中付诸实施。更重要的是,它将失去其应有的对于社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无法使它所培养和建立的价值理想成为全社会的理想。”[3]
如果说大学作为在精英教育的时代,按照本门学科的学理构架、学术体系、学问程度和知识要点,关门办学行矣,照本宣科可也,培养的人才是做学问的研究型专家,而现在则另当别论了,虽然在本科教育阶段一般不再承担培养研究型人才了,但是传承人类文明,弘扬科学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塑造美好人格,高校依然责无旁贷。由此观之,地方高校的中文系在发展定位上,就应该是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培养人才是任何学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而地方高校和重点院校相比,它的使命是双重的,既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又服务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怎样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服务地方呢?或曰如何将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是,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建设。毫无疑问,写作、演讲和组织策划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突出优势,那么就应该将这些潜在的素质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笔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的,如参与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和大型活动的文案策划、创意设计、社会调查、文章撰写、出任评委,也可以和地方的宣传、文化、教育部门一道申报研究课题、开办专题讲座、培训文秘人才,送文化、教育到农村、进社区、下基层,还可以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当地驻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帮扶、定点支援,和他们一起建设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等。
二是,针对地方文化特色融入专业要素。地方高校的中文系,不论是在中心城市,还是在省会以下的城市,学校所在的每个地方都应该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优势,而中文系又是以承传文明、弘扬文化为己任的。因此,中文系就应当针对地方文化特色将语言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突出了每所大学中文系的的个性,也促进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四川省的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就将郭沫若研究、“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特色。我校地处大巴山腹地,这里有悠久的巴人文化、灿烂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巴渠民间文化,学校就将“巴渠文化研究所”挂靠在中
文系,于是我们就开设了“巴渠民俗与民间文学”、“巴山作家群研究”等课程。
二、加强专业建设:文学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
在21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但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而且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经济、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大学的专业建设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应有相应学科支持,要遵循教育规律;专业的总体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或特色专业。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经过整合后,由文学专业向文化方向发展,为中文系专业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汉语言文学是中文系的主打专业,除少数像北京大学这类重点大学的中文系外,多数地方大学的重点又倾向于培养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围绕培养合格中学语文教师的目标,语言类课程注重汉字的音形义和语言的修辞运用,文学类课程注重文学历史的发展和作品文本的分析,最后都要落实到教材的钻研和教法的实践,体现它专业建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全国几乎都是一个模式,这是谈不上什么专业建设的。中文系有两个最有影响和特色的学科群落,一是语言学科,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等,二是文学学科,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还有技能性的写作学。这些就构成了中文系的专业课程体系,它们在培养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和文献整理等专门人才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在这种各自为阵的局面、孤军深入的格局显然是不行的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在大学专业建设密切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今天,中文系专业建设就呈现出以文学为平台的内涵式和以文化为依托的外延式的两种发展模式。
一是,以文学为平台的整合语言类的文学教育专业。地方院校的中文系毕业生大多是面向基础教育当中小学语文老师,因此在继续充实提高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外,还应在文学理论、美学原理的指导下,注重作家个案和联系文学现象,加强文学作品的分析,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同时强化写作技能和说话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将这一切汇总到语文教学能力上,即在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指导下,将语言知识和文学能力融会贯通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
二是,以文化为依托的扩展文学类的文化事业专业。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同时而以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表征的文化日益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说语言文学是艺术之母的话,那么审美艺术就是文化之核,于是我们就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三者之间寻找到了最便宜的捷径,也为文学专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受文学研究转化为文化研究的启示,由文学到文化应该是当今文学发展的必然之路。狭义的文化概念下的文化事业是指新闻传媒、广告文案、现代文秘和文化市场的经营、文化创意的策划、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产品的推广等。因此,在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当今时代,中文系责无旁贷而大有可为。
三、实施课程改革: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
社会的发展引领着教育的变革,而教育的变革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表现在课程的改革上。“如果说农业经济社会,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培养封建社会安邦治国的官吏和学术人才,工业经济社会,大学为培养经济生产部门的技术精英增设了理工科课程,那么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全民对各种知识的追求,高校的课程设置将开始裂变,并出现分化。大学不仅要为社会培养管理和学术人才、技术人才,还要培养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和人们对知识的追求。”[4]
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已无庸置疑,但是怎样改呢,却莫衷一是,不外乎是强调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型和注重整合多科知识的综合型。
但是,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程改革,只要是大学教育就离不开理论的学术探索,因为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灵魂。1810年威廉•洪堡为首创办的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开创人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期间也极力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大学只是传授已有知识的旧观念,树立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相统一”的现代大学观念。大学教育培养的学生既是某领域的专家,又是实际工作的操作者和组织者。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科结构上就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特点。那么,怎样做到二者的结合呢?
一是,建构“基础—开放型”的课程体系。包括中文系在内的大学课程一般由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这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的人才,既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开放型的课程体系就应该由文化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四个部分构成。文化通识课主要除政治思想和法律常识课以外的中外文化概论、哲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形式逻辑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普通话训练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原理、写作等,专业选修课针对学生的就业愿望可按照语文教育类、新闻传媒类、文秘档案类、文化事业类等方向开设若干门课程,素质拓展课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音乐欣赏、视唱练耳、器乐演奏、实用美术、演讲与口才、书法、摄影和实用电脑技术、公务员考试等。
二是,突出“素质—应用型”的教学理念。传统意义上中文系的课程教学是重学术分析、知识考证和文化承传而轻知识运用、技能培养,人们通常说“学文学的有些迂和酸”就是这个意思。然而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是既注重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又强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能说会写”是人们对这个学专业学生的普遍评价。由此可见,要实现“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目标,就应该在所有课程中努力贯彻“思维—表达一体化”的教学理念[5]即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应注重培养良好的以思维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依次实现思维品质的“正确性、深刻性和新颖性”;在应用能力方面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依次实现“准确性、简明性和审美性”。
四、拓宽办学类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21世纪是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时代,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技能,当代大学大有可为,也应该为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以至将来这都仍然都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衡量一所大学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不仅仅是学历教育所能概括的了的,还要看它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是否发挥了它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预示大学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大学创造新职业职能的现实基础。”[6] 在大学为社会服务方面,如果说理工科专业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文科就应更多地为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又如果说,文科中的法律、管理、金融能直接服务社会的话,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呢?在继续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就应以语言方向和文学方向作为依托,拓宽口径,扩大外延,拓宽办学类型。
一是,学历教育由全日制到多样化的拓展。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普遍设立了成人教育或者继续教育机构,在学历教育方面,它们广泛开展函授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函授教育从1980年代以来,自学考试辅导从1990年代以来为基础教育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随着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逐渐完成,和基础教育有关的其他专业的函授教育和自考辅导的需求量逐渐萎缩。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它广博的人文性、广泛的实用性和必要的基础性而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近几年它已由中小学发展到社会各个行业,不论是函授教育,还是自考辅导报考人数居高不下。对此,我们就应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在做好函授教育和自考辅导的同时,开辟网络远程教育的新形式,占领并扩大继续教育的市场,打造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势品牌,为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保留民族文化传统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二是,职业培训由零散型到针对性的实施。过去中文系的办学是在计划指令下的被动办学,全日制教育如此,继续教育也是如此。如果说以前是“等米下锅”,那么现在就应该“找米下锅”,主动出击,和教育、文化、新闻、劳动、人事部门,乃至大中型企业和驻军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针对不同的性质类别的单位实施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培训或联合办学。对中小学学校,可就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讲座,还可就语文教改、课题申报、素质教育、课外活动、文学社团等开展广泛的交流。对餐饮酒店这类服务行业,可就普通话、社交礼仪、文明用语等方面培训员工。对文化管理单位,可就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审美文化、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品营销等做专题讲座。对劳动人事部门,在劳务输出、公务员管理等方面可就实用文体写作、社交礼仪、档案管理、公关文秘、演讲口才等进行培训。还可以和大中型企业和驻军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它们共同一道制订培训规划,开展企业文化、军营文化的建设,参与大型文娱活动的筹划和实施。
探讨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的系科发展,不论是培养人才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的发展方向,还是文学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的专业建设,还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也还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类型,都启示着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改革调整和充实提高。从而实现“三基”的专业培养目标:广博的社会基础知识,扎实的文化基准素养,突出的语文基本技能;相应地形成“三优”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能力强的优良素质,人文意识浓的优秀品质,专业水平高的优异资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以学习专业为中心,以训练能力为重点,以开阔视野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造就语言功底好、文学素养高、语文技能强、适应能力广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要,395页, [M].武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第32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3] 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362页,[M].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99,4.
[4] 谢作栩/刘自团. 科技革命与大学课程变革——兼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课程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5] 范 藻. 文学知识•语文能力•专业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6] 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334页,[M].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