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蔚
女,28岁
所在地:深圳
职业:政府审计部门科员
婚姻状况:已婚
李涵(化名)
男,30岁
所在地:上海
职业:船务公司调度员
婚姻状况:已婚
郭蔚知道父亲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父母已经老了。
离家千里之外的郭蔚请假回家,帮着料理和看护,那段时间她开始考虑要为父母做些什么。郭蔚的父亲郭建华住院费加上手术费一共花了6万元,医保报销60%,剩下的2.4万元自己承担。父母都退休了,存款的一大半拿给她在深圳买房了,今后的收入只有退休金。
郭蔚想帮父母理财,哪怕赚不了多少,能战胜负利率就行。
父母会遇到这四个问题
退休后月收入明显减少
郭蔚的父亲郭建华3年前从企业退休,每月退休金1500元,妻子是中学老师,退休金比他多,每月3200元。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0周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72.4%的受访者表示只有1项收入来源—退休金或养老金。没有了奖金和各种津贴,退休以后,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
医疗、护理等费用增加
郭建华有医保,但是做心脏搭桥手术有医保报销目录外的费用,最后还需自己掏出2.4万元。而这样的花费才刚开始,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郭蔚的父母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销,还会继续增加。
买健康保险不划算
郭蔚曾经想过帮母亲买大病医疗保险,那时候50岁的母亲根据要求做了全面体检,能买的险种就两三个,价格还特别贵。后来买了一种重大疾病险,可是两年后母亲做的视网膜脱落手术,却不在重大疾病的赔付范围内,手术费的自费部分,还得自己掏钱。
存银行的钱越来越贬值
即使父母不懂各种经济数据,他们在菜场、超市里也能深刻体会到通货膨胀。猪肉一斤25元,河虾一斤40元,按最近的利率水平,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才3.5%,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不,CPI已经破六了。
李涵比郭蔚更早意识到父母需要理财。2006年他就极力劝说父母在上海七宝买了一套房子,40万元买进,如今市场价140万元,月租金3000元。2007年末,他建议父母买黄金,父母当时没有买,过了两年,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价格直线飙升。
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业词语父母可能不懂
父母年纪大了,对新事物的接受比较慢。你自己都好不容易才搞懂PE、开放式基金、年化收益是怎么回事,就不要再用术语去吓父母了。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越通俗越好。
郭蔚就告诉告诉父母,国债就是国库券,不会赔本,但赚得也少。
多传达自己的经验
虽然父母需要你帮忙理财,但是对父母指手画脚还是令人厌恶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少指挥、多说说自己的经验,让父母有时间考虑,更利于你们的关系长期和谐。
郭蔚和老公有买第二套房的计划,一直在等待机会。所以郭蔚理财最长以半年为周期,除了月收入部分基金定投,大笔款项都会买理财产品,7天、14天、28天、3个月的都买过。她这种既要资金稳定保值,又要能在短期内变现的理财需求,其实和父母的需求很像。
尽管很想帮父母管好钱,但毕竟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郭蔚觉得直接拿父母的钱帮他们理财不太妥当。她自己买理财产品的前几天,都会打个电话告诉父母:产品认购期、期限,收益率、风险等。父母自己商量买不买、买多少。
郭蔚建议父母先拿出一半存款买一种18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5.9%的理财产品。股票账户里的钱用来买60天以内的理财产品,等快到期了,郭蔚再告诉父母过几天又有哪些产品可以买。
不要直接问父母的财产
除非父母主动告诉你他们的财产情况,否则,不要直眉楞眼地追问。已经渐渐把财产视作个人或家庭隐私的你,也应该想想父母是不是也把财产看作隐私。即使出于给他们更详细理财建议的考虑,也不要贸然问父母有多少财产,如果他们有顾虑不想说,双方都会觉得尴尬。
郭蔚是在教爸妈用网上银行抢购理财产品的时候,看到父母的账户信息的。
父亲康复后,郭蔚冬天会把父母接来深圳住几个月。因为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很抢手,去银行柜面根本买不到,只能通过网上银行抢购,郭蔚手把手教父母用网上银行。刚开始操作不熟练,父母一会儿叫郭蔚帮忙操作,一会儿出了错要郭蔚来看看,账户余额就在眼前,既然父母不介意,她看看也无妨了。
父母还需要的
这些时候你在场
买卖房屋、基金、股票账户开立,复杂的手续常常弄得父母头昏脑胀。好在这类事情不会经常发生,帮忙跑腿和把关很有必要。就算离得远做不到,最好能事先搜集信息,做个“攻略”给父母。
中肯专业的建议
郭蔚的专业背景使她父母在理财方面容易获得比一般人专业的建议。李涵对金融不精通,但他建议父母跟着两个老朋友买基金。
这两个人都是在银行工作的中高层管理者。李涵觉得,他们既懂理财,又不会为了卖产品而拼命推销,跟着他们投资比较稳妥。
2006年开始,父母陆续跟着银行的朋友买了三次开放式基金,当时正赶上基金市场行情好,最后全部赎回的时候,总体盈利超过了15%。尽管后来买基金再也没有这么高的收益,买得也少了,但是李涵仍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提醒父母警惕三类人
天花乱坠的业务员
有些销售各种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的业务员会为了冲业绩,把不适合的产品卖给客户,老年人尤其要小心。。
保健品推销人员
保健品公司会进驻社区邀请中老年人免费试用、测试,给所有人都“测”出“三高”等毛病,再用优惠套餐吸引老年人掏钱。
各类金融诈骗者
用办各种卡的名义套取现金,冒充各种工作人员,赠送话费、退税等盗取银行卡号、密码。请记住,我们的父母也是骗子们的重点工作对象。
女,28岁
所在地:深圳
职业:政府审计部门科员
婚姻状况:已婚
李涵(化名)
男,30岁
所在地:上海
职业:船务公司调度员
婚姻状况:已婚
郭蔚知道父亲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父母已经老了。
离家千里之外的郭蔚请假回家,帮着料理和看护,那段时间她开始考虑要为父母做些什么。郭蔚的父亲郭建华住院费加上手术费一共花了6万元,医保报销60%,剩下的2.4万元自己承担。父母都退休了,存款的一大半拿给她在深圳买房了,今后的收入只有退休金。
郭蔚想帮父母理财,哪怕赚不了多少,能战胜负利率就行。
父母会遇到这四个问题
退休后月收入明显减少
郭蔚的父亲郭建华3年前从企业退休,每月退休金1500元,妻子是中学老师,退休金比他多,每月3200元。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0周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72.4%的受访者表示只有1项收入来源—退休金或养老金。没有了奖金和各种津贴,退休以后,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
医疗、护理等费用增加
郭建华有医保,但是做心脏搭桥手术有医保报销目录外的费用,最后还需自己掏出2.4万元。而这样的花费才刚开始,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郭蔚的父母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销,还会继续增加。
买健康保险不划算
郭蔚曾经想过帮母亲买大病医疗保险,那时候50岁的母亲根据要求做了全面体检,能买的险种就两三个,价格还特别贵。后来买了一种重大疾病险,可是两年后母亲做的视网膜脱落手术,却不在重大疾病的赔付范围内,手术费的自费部分,还得自己掏钱。
存银行的钱越来越贬值
即使父母不懂各种经济数据,他们在菜场、超市里也能深刻体会到通货膨胀。猪肉一斤25元,河虾一斤40元,按最近的利率水平,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才3.5%,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不,CPI已经破六了。
李涵比郭蔚更早意识到父母需要理财。2006年他就极力劝说父母在上海七宝买了一套房子,40万元买进,如今市场价140万元,月租金3000元。2007年末,他建议父母买黄金,父母当时没有买,过了两年,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价格直线飙升。
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业词语父母可能不懂
父母年纪大了,对新事物的接受比较慢。你自己都好不容易才搞懂PE、开放式基金、年化收益是怎么回事,就不要再用术语去吓父母了。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越通俗越好。
郭蔚就告诉告诉父母,国债就是国库券,不会赔本,但赚得也少。
多传达自己的经验
虽然父母需要你帮忙理财,但是对父母指手画脚还是令人厌恶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少指挥、多说说自己的经验,让父母有时间考虑,更利于你们的关系长期和谐。
郭蔚和老公有买第二套房的计划,一直在等待机会。所以郭蔚理财最长以半年为周期,除了月收入部分基金定投,大笔款项都会买理财产品,7天、14天、28天、3个月的都买过。她这种既要资金稳定保值,又要能在短期内变现的理财需求,其实和父母的需求很像。
尽管很想帮父母管好钱,但毕竟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郭蔚觉得直接拿父母的钱帮他们理财不太妥当。她自己买理财产品的前几天,都会打个电话告诉父母:产品认购期、期限,收益率、风险等。父母自己商量买不买、买多少。
郭蔚建议父母先拿出一半存款买一种18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5.9%的理财产品。股票账户里的钱用来买60天以内的理财产品,等快到期了,郭蔚再告诉父母过几天又有哪些产品可以买。
不要直接问父母的财产
除非父母主动告诉你他们的财产情况,否则,不要直眉楞眼地追问。已经渐渐把财产视作个人或家庭隐私的你,也应该想想父母是不是也把财产看作隐私。即使出于给他们更详细理财建议的考虑,也不要贸然问父母有多少财产,如果他们有顾虑不想说,双方都会觉得尴尬。
郭蔚是在教爸妈用网上银行抢购理财产品的时候,看到父母的账户信息的。
父亲康复后,郭蔚冬天会把父母接来深圳住几个月。因为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很抢手,去银行柜面根本买不到,只能通过网上银行抢购,郭蔚手把手教父母用网上银行。刚开始操作不熟练,父母一会儿叫郭蔚帮忙操作,一会儿出了错要郭蔚来看看,账户余额就在眼前,既然父母不介意,她看看也无妨了。
父母还需要的
这些时候你在场
买卖房屋、基金、股票账户开立,复杂的手续常常弄得父母头昏脑胀。好在这类事情不会经常发生,帮忙跑腿和把关很有必要。就算离得远做不到,最好能事先搜集信息,做个“攻略”给父母。
中肯专业的建议
郭蔚的专业背景使她父母在理财方面容易获得比一般人专业的建议。李涵对金融不精通,但他建议父母跟着两个老朋友买基金。
这两个人都是在银行工作的中高层管理者。李涵觉得,他们既懂理财,又不会为了卖产品而拼命推销,跟着他们投资比较稳妥。
2006年开始,父母陆续跟着银行的朋友买了三次开放式基金,当时正赶上基金市场行情好,最后全部赎回的时候,总体盈利超过了15%。尽管后来买基金再也没有这么高的收益,买得也少了,但是李涵仍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提醒父母警惕三类人
天花乱坠的业务员
有些销售各种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的业务员会为了冲业绩,把不适合的产品卖给客户,老年人尤其要小心。。
保健品推销人员
保健品公司会进驻社区邀请中老年人免费试用、测试,给所有人都“测”出“三高”等毛病,再用优惠套餐吸引老年人掏钱。
各类金融诈骗者
用办各种卡的名义套取现金,冒充各种工作人员,赠送话费、退税等盗取银行卡号、密码。请记住,我们的父母也是骗子们的重点工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