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比较在教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萨摩亚人的成年》是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代表作,书中呈现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作为人类学与教育人类学的经典方法,值得人们探究。
  关键词:萨摩亚人的成年;教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
  一、人类学与教育人类学
  人类学是一门西学,其英文是Anthropology,来源于希腊文Anthropos(人)和Logia(科学),从语源学上理解即研究人的科学。“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人类学的发源很早,早期社会的人们已经开始思考人类起源、文化发生、习惯形成等问题,古希腊、古罗马的著作中可见许多人类学材料。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早期人类学研究伴随着持续的殖民活动而开展,欧洲学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在体质与文化上都与他们迥异的异民族人群。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人类学自19世纪中叶开始形成独立科学。现代人类学有很多分支学科,着重于人类生物性和文化性的研究。
  教育人类学由人类学衍生而来,正式形成于20世纪中叶,“是一门把人类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从宏观和微观、现实和观念等方面来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以揭示教育与人、教育与文化、社会文化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应用性边缘学科”,[]主要包括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与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哲学教育人类学两大理论流派。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指的是广义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存在于现代社会,又可见于原始社会,贯穿人的一生。
  二、《萨摩亚人的成年》成书背景及影响
  1924年,23岁的玛格丽特·米德师从博厄斯学派创始人、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当时,青春期问题是欧美国家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博厄斯希望有着心理学硕士教育背景的米德能够去一个原始的社会进行青春期问题的调查,对此有浓厚兴趣的米德于1925年前往美属东萨摩亚群岛,选择其中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面积较小的塔乌岛,对岛上三个村子的姑娘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田野调查。1928年,米德整理手稿,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全书十四章,展示了萨摩亚社会青少年的青春期,并探讨了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20世纪20年代最畅销的人类学书籍之一。
  三、教育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
  人类学发轫于人们对异己社会文化的关注,并以人类文化的认知为重要目的,因此,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这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社会文化之间进行的比较研究。教育人类学既具备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又关注文化教育下的人的发展,学者们常常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中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异同,以更好地认识并反思自身教育。因此,跨文化比较也是最能体现教育人类学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之一,并体现出以下一些要点。
  (一)比较材料具备可比性。用于跨文化比较的材料首先需要具备可比性,即既有各自的特殊性又有可以交流的共性。美国是一个复杂的移民国家,包括了各种存在差异甚至相互对立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宗教派系等,青少年紧张、骚乱、犯罪状况尤为明显。而萨摩亚群岛位于南太平洋,岛上居民绝大部分为萨摩亚人,实行部落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父系氏族社会,通过田野调查,米德发现在美国青少年身上普遍出现的各种青春期问题并未在萨摩亚社会中出现,他们能够平稳地渡过这一时期。两者是同一过程在不同环境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与共性,可以作为跨文化比较的研究对象。
  (二)文化相对主义与主位研究。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应当尊重差别,平等交流。从他文化的角度审视本文化,才能更好地辨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理解他文化中的合理性,最终相互理解、和谐共处。米德对萨摩亚社会与美国社会进行跨文化比较的研究前提是正视文化的多样性并承认各文化的相对价值,并且尽可能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萨摩亚的文化。她发现“在整个萨摩亚社会所充溢着的那种普遍的随和性”,[]使萨摩亚的孩子能够顺利回避各种冲突与过于强烈的情景,拥有平稳的青春期,而在美国社会中,往往缺乏这种相对平和的文化环境。
  (三)整体性视角与全貌性研究。文化“是包括人类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进行跨文化比较,必须采用整体性的视角,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做全貌性的研究。米德将萨摩亚文化和美国文化中的父母教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家庭关系、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对性的态度、对生死知识的教育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以反思美国当代的教育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为选择而教育。萨摩亚社会相对简拙的原始文明不会强迫萨摩亚孩子做出涉及到对其单一的社会准则进行否决的抉择,而美国的社会准则具有多重性,美国的孩子在成年过程中面临诸多抉择,常常由此引发种种矛盾、冲突、反抗,因此,美国教育的重心之一应是教会孩子学会选择,其关键是教会孩子怎样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四、结语
  马林诺夫斯基曾说:“做研究不能主题先行,但问题永远是为有理论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国情,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人类学的探索提供了肥沃的研究土壤,少数民族教育与汉族教育之间、各少数民族教育之间,可以进行广阔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审视教育问题,从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753.
  [2]李复新,瞿保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3.
  [3]玛格丽特·米德.周晓虹,李姚军译.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57.
  [4]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柬埔寨语的四音格词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在柬埔寨语中占有相当比例。本文选取动物类和人体类四音格词作为研究对象,阐释柬埔寨语四音格词汇中的文化现象,揭示柬埔寨文化的内涵。该研究有助于初学者加深对柬埔寨四音格词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四音格词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柬埔寨语四音格词;动物类;人体类;文化内涵  一、前言  柬埔寨语又称高棉语,是柬埔寨王国的官方语言,属于南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大学英语(3+2)》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基础通识课程,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文章阐述了该课程前期的教学特点和不足,并提供了探索实践,意在对《大学英语(3+2)》及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3+2)》课程;教学;改革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
期刊
摘 要:人教版新高中英语(NSEC)现已在全国被广泛使用,与旧教材相比“Listening”板块有了新的变化。本研究以相关教材评价理论为依据,试图从听力材料的内容、形式以及听力技能三个方面对NSEC教材必修三的“Listening”板块进行分析与评价,帮助教材使用者灵活运用教材,提高听力能力。  关键词:NSEC;“Listening”板块;教材评价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好数学的学习基础,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长久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故而小学数学的教学显得比较封闭且死板。笔者尝试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着手,力求得到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方法。本文根据对课本资源、生活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分析,得出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产生影响的三个因素。笔者从这
期刊
摘 要:小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朗读,培训学生阅读兴趣,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通过传授给作者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有一定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书本的核心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有效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精读;略读;朗读;品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师在几百年前就告诉
期刊
摘 要: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的构建和实施是本科院校为边境贸易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建设成效将直接影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黑河学院为例,对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构建的初期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初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边境地区本科院校;商务外语;专业群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专业商务外语人才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
期刊
摘 要:当前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注重辅导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如辅导员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等即将成为学生工作从业人员的必要条件。是不是具备了这些技能和素质就一定能够做好辅导员工作呢?具备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坏事,但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不该被我们遗忘呢,比如说我们辅导员的爱校意识……  关键词:爱校意识;传统;文化;精神  在高校,辅导员不但具有特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是一个知识与经济并存的发展时代,培养社会需要的可塑性人才成为国家最新的发展策略,培养可塑性人才应当从教育阶段抓起。而数学作为中学时期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培养社会创新可塑性人才的主要途径。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对此,本文将基于新课程背景视野下从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影视作品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大众传媒之一。利用其中所涉及到的中学化学的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文章以影视作品中的化学知识为依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探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其化学学习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影视作品;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组成、变化和应用的学科。对于中学生而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通过思政课教学,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仅为我国民族院校开设的一门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文以该课程为例,探讨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六观”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学改革  民族高校是加强民族团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