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毛是中国作家中独具个性的一个,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凡的人生经历和她作品的独特魅力。本文拟从三毛作品的抒写方式、精神内涵、语言特点三个方面来阐述三毛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毛 散文 魅力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三毛是一颗独特的新星,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她的作品的独特魅力。三毛像一个神秘的精灵,她情感的大开大合与罕见的生命张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评论者。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三毛的作品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呈现给读者看,而且她跨过万水千山,穿过滚滚红尘的生命经历也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恒的文学存在。审视三毛的创作道路,品味她的文学追求,不能不注意到她作品的无穷魅力。
一、自由真实的抒写
三毛注重通过对生命的体验来找到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上的收获,因此流浪成为三毛生活的一种形式。三毛在《白手起家》中写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为此,她怀着"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的乡愁",【1】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片广袤的土地,并嫁给了一个小她六岁并且一直痴恋着她的西班牙男子荷西,安定了自己流浪的心灵,活出了一个健康自由的生命。幸福的婚姻生活常让三毛觉得恍如梦中,直到荷西去世。三毛认真地生活,认真地爱,认真地感受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欢乐与伤心,并毫无保留地不加掩饰地拿来与读者分享。三毛在散文创作中坚持抒写自我生活的方向,作品内容全是自己从流浪到回归的五光十色的人生际遇和心灵悸动。她追求顺其自然,自由自在地写,她特别推崇孔夫子"游于艺"的创作姿态认为"不能游的工作,做起来吃力,不能游的书本,也就不去念了",【2】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三毛才能独具个性地自由生活并自由地抒写,使作品获得内在的张力,呈现出广阔自由的艺术空间。读她的散文,放佛在听一位朋友讲述她动人的经历、深刻地感悟、淡淡地忧伤、无羁的快乐,令人温暖又感动。这种以充满异域色彩的爱情婚姻生活为题材的散文,无疑给当下浮躁的文坛吹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让人耳目一新。由于三毛巧妙地运用自叙传的真实和亲切、自我个性的鲜明和生动,使作品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完全不带一丝说教的成分,才让读者敞开心扉沉醉于三毛的艺术世界,享受着毫无掩饰的真情,她的坦诚率真也是三毛赢得了读者的信任、深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二、对真、善、美理想精神世界的追求
三毛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理想、和谐的人生境界,并身体力行之。这种人生境界是自在随意的生存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真诚持久的情感的高度融合。三毛一生漂泊在世界各地,她的作品所记载的其实是她心灵的足迹,极力构筑起洋溢着真、善、美的理想世界,并为实现它而苦苦寻找现实的土壤,以求达到两个世界的统一与和谐。
其作品以"三毛"为中心,三毛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及三毛的活动构成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真实。在这世界里,"我"的感受和体验贯穿所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自叙性。她在叙述小时候的往事时,往往带有一针见血的"真",夹杂着一种实实在在的"痛",反映的是真实而深刻的生活。在三毛笔下,现代社会的事态人情,异域的风土人文,异文化的新颖奇异都汇入个人的生活与情感体验之中,读者被唤起接受的兴趣,并随着对作品的深入产生强烈的共鸣。三毛作品能与读者实现这种心灵的交流,与洋溢其中的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分不开。人们从三毛的作品中感到,在现实中日益失落的美好品质并没有逝去,仍然有着它的栖息之所,读者内心潜伏的真诚、善良、美好找到了共振点。人类的本性相通。 从这一角度讲,人类天性中的真、善、美超越了地域以及意识形态的限制,三毛的作品正处处充盈着这种美好的人性。"三毛就像一个光源,她希望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又像一个热源,她想把温暖分给每一个需要的人。"【3】三毛超越了具体文化的约束,极力发掘天性灵魂中的爱并试图把它赋予给每一个人,从而成了一个博爱的三毛和一个劳心劳力的三毛。也许,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世俗疆域的扩展,庸俗现实已波及心灵净土,三毛这种泛爱主义的理想暂时还难以实现。但是,又有谁能否定,它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终极向往和价值关怀呢?人生活在现实世界,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愿望:认定和坚信某些东西然后九死不悔地实现它。三毛在执笔之初就认定为心灵写作,她的作品试图把人类的情感从庸常现实抽离出来,在人性的高度上实现其交流。毋庸置疑,这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经历了太多现代文明冲击的人们会觉得它难以实现,但作品中流动的那种高尚的人格力量不能不震撼他们,这种人格力量来自于"三毛"也来自于三毛所发现的和发掘的人物身上。
三、朴素而又幽默的语言
散文语言的朴素,像衣着朴素的美人,像烟月轻笼的鲜花,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三毛散文的语言就是这种不施脂粉的美,它华而不俗,清新活波。如她描写沙漠奇景:"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在这种时候的沙漠,总使我想起一个沉睡的巨大的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动着"。像这样美得叫读者近乎有疼痛的感动的语言,在三毛的散文中俯拾即是。三毛的描写技巧非常高妙圆熟,她能够自如地调动各种语言文字和修辞形式,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传神地写出人物和景物。三毛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在写作中,她喜欢"把唐诗宋词新诗都拿出来诵读,以自己的声音,将这份文字音节的美,再活出它一次重新的生命"。【4】三毛说过:"我的文字很浅,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就可以看,一直看到老先生"。【5】这种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显示了三毛纯熟驽驾语言的能力。三毛不仅直接引用名句,更为奇妙地是她善于将名句略加改动,融入自己的语言,使散文内容与这些名句意境融合的天衣无缝,也使三毛的散文于平白朴实中透出优雅的韵味。
三毛的散文语言同时又是幽默诙谐的。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把粉丝叫做"雨"还顺口对荷西吹牛道:"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接着三毛这样写下去:荷西还是呆呆的,研究性地看着我,又去看看盆内的"雨"然后说:"你当我是白痴?"这一连串准确而又幽默的描写把夫妻之情写的跃然纸上。而《亲爱的婆婆大人》一文里,三毛那谐而不谑的笔调更使多少婆媳会心一笑!
结语
三毛是中国作家中很有个性的一个。坎坷多变的人生经历,斑斓新奇的异域风情,形式上的流浪和实质上的寻求有机地统一在她的作品中;她不刻意为文,却又丰富多产;她追求简单,却又很传奇;她不伟大作品却很感人、动人,因为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她用真情弹奏的自由优雅的心灵之歌。
注释:
[1]三毛.白手成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172.
[2]三毛.送你一匹马. 梦里不知身是客[Z]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
[3]痖弦.百合的传说[J].四海--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1994(3):126-131.
[4]三毛.送你一匹马[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5]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杨同仕(1985-),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0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三毛 散文 魅力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三毛是一颗独特的新星,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她的作品的独特魅力。三毛像一个神秘的精灵,她情感的大开大合与罕见的生命张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评论者。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三毛的作品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呈现给读者看,而且她跨过万水千山,穿过滚滚红尘的生命经历也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恒的文学存在。审视三毛的创作道路,品味她的文学追求,不能不注意到她作品的无穷魅力。
一、自由真实的抒写
三毛注重通过对生命的体验来找到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上的收获,因此流浪成为三毛生活的一种形式。三毛在《白手起家》中写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为此,她怀着"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的乡愁",【1】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片广袤的土地,并嫁给了一个小她六岁并且一直痴恋着她的西班牙男子荷西,安定了自己流浪的心灵,活出了一个健康自由的生命。幸福的婚姻生活常让三毛觉得恍如梦中,直到荷西去世。三毛认真地生活,认真地爱,认真地感受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欢乐与伤心,并毫无保留地不加掩饰地拿来与读者分享。三毛在散文创作中坚持抒写自我生活的方向,作品内容全是自己从流浪到回归的五光十色的人生际遇和心灵悸动。她追求顺其自然,自由自在地写,她特别推崇孔夫子"游于艺"的创作姿态认为"不能游的工作,做起来吃力,不能游的书本,也就不去念了",【2】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三毛才能独具个性地自由生活并自由地抒写,使作品获得内在的张力,呈现出广阔自由的艺术空间。读她的散文,放佛在听一位朋友讲述她动人的经历、深刻地感悟、淡淡地忧伤、无羁的快乐,令人温暖又感动。这种以充满异域色彩的爱情婚姻生活为题材的散文,无疑给当下浮躁的文坛吹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让人耳目一新。由于三毛巧妙地运用自叙传的真实和亲切、自我个性的鲜明和生动,使作品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完全不带一丝说教的成分,才让读者敞开心扉沉醉于三毛的艺术世界,享受着毫无掩饰的真情,她的坦诚率真也是三毛赢得了读者的信任、深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二、对真、善、美理想精神世界的追求
三毛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理想、和谐的人生境界,并身体力行之。这种人生境界是自在随意的生存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真诚持久的情感的高度融合。三毛一生漂泊在世界各地,她的作品所记载的其实是她心灵的足迹,极力构筑起洋溢着真、善、美的理想世界,并为实现它而苦苦寻找现实的土壤,以求达到两个世界的统一与和谐。
其作品以"三毛"为中心,三毛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及三毛的活动构成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真实。在这世界里,"我"的感受和体验贯穿所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自叙性。她在叙述小时候的往事时,往往带有一针见血的"真",夹杂着一种实实在在的"痛",反映的是真实而深刻的生活。在三毛笔下,现代社会的事态人情,异域的风土人文,异文化的新颖奇异都汇入个人的生活与情感体验之中,读者被唤起接受的兴趣,并随着对作品的深入产生强烈的共鸣。三毛作品能与读者实现这种心灵的交流,与洋溢其中的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分不开。人们从三毛的作品中感到,在现实中日益失落的美好品质并没有逝去,仍然有着它的栖息之所,读者内心潜伏的真诚、善良、美好找到了共振点。人类的本性相通。 从这一角度讲,人类天性中的真、善、美超越了地域以及意识形态的限制,三毛的作品正处处充盈着这种美好的人性。"三毛就像一个光源,她希望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又像一个热源,她想把温暖分给每一个需要的人。"【3】三毛超越了具体文化的约束,极力发掘天性灵魂中的爱并试图把它赋予给每一个人,从而成了一个博爱的三毛和一个劳心劳力的三毛。也许,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世俗疆域的扩展,庸俗现实已波及心灵净土,三毛这种泛爱主义的理想暂时还难以实现。但是,又有谁能否定,它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终极向往和价值关怀呢?人生活在现实世界,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愿望:认定和坚信某些东西然后九死不悔地实现它。三毛在执笔之初就认定为心灵写作,她的作品试图把人类的情感从庸常现实抽离出来,在人性的高度上实现其交流。毋庸置疑,这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经历了太多现代文明冲击的人们会觉得它难以实现,但作品中流动的那种高尚的人格力量不能不震撼他们,这种人格力量来自于"三毛"也来自于三毛所发现的和发掘的人物身上。
三、朴素而又幽默的语言
散文语言的朴素,像衣着朴素的美人,像烟月轻笼的鲜花,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三毛散文的语言就是这种不施脂粉的美,它华而不俗,清新活波。如她描写沙漠奇景:"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在这种时候的沙漠,总使我想起一个沉睡的巨大的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动着"。像这样美得叫读者近乎有疼痛的感动的语言,在三毛的散文中俯拾即是。三毛的描写技巧非常高妙圆熟,她能够自如地调动各种语言文字和修辞形式,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传神地写出人物和景物。三毛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在写作中,她喜欢"把唐诗宋词新诗都拿出来诵读,以自己的声音,将这份文字音节的美,再活出它一次重新的生命"。【4】三毛说过:"我的文字很浅,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就可以看,一直看到老先生"。【5】这种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显示了三毛纯熟驽驾语言的能力。三毛不仅直接引用名句,更为奇妙地是她善于将名句略加改动,融入自己的语言,使散文内容与这些名句意境融合的天衣无缝,也使三毛的散文于平白朴实中透出优雅的韵味。
三毛的散文语言同时又是幽默诙谐的。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把粉丝叫做"雨"还顺口对荷西吹牛道:"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接着三毛这样写下去:荷西还是呆呆的,研究性地看着我,又去看看盆内的"雨"然后说:"你当我是白痴?"这一连串准确而又幽默的描写把夫妻之情写的跃然纸上。而《亲爱的婆婆大人》一文里,三毛那谐而不谑的笔调更使多少婆媳会心一笑!
结语
三毛是中国作家中很有个性的一个。坎坷多变的人生经历,斑斓新奇的异域风情,形式上的流浪和实质上的寻求有机地统一在她的作品中;她不刻意为文,却又丰富多产;她追求简单,却又很传奇;她不伟大作品却很感人、动人,因为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她用真情弹奏的自由优雅的心灵之歌。
注释:
[1]三毛.白手成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172.
[2]三毛.送你一匹马. 梦里不知身是客[Z]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
[3]痖弦.百合的传说[J].四海--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1994(3):126-131.
[4]三毛.送你一匹马[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5]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杨同仕(1985-),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0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