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从小诵读国学经典,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不仅能拓展知识面,培养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促进语言构建与运用,增强语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审美情趣,引导价值判断,从而全面提高个人整体素质。
关键词:国学教育课程化;语文核心素养
一、确定国学教育课程的时间和内容
1.国学教育课程化,学习时间更充足保障
例如:我校注重国学教育课程化建设,课程时间设置如下:①每天早操后,开展全校“每日一诵”的活动,即全校集中诵读表演,一至六年级各班轮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②每天中午2∶00—2∶15为班内诵读展示时间,班干轮值组织展示;③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为诵读时间;④每周二最后一节课全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⑤每周三大课间时间,全校阅读经典名篇,或同聊一本书;⑥每周四大课间活动时间,收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有关国学的知识,或听经典美文,或听经典音乐等。
2.国学教育课程化,学习内容更系统合适
例如: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制定校本国学课程如下:①必背诵内容:一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二年级:《声律启蒙》;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论语》;五年级:《大学》《中庸》;六年级:《老子》等;②推荐阅读:一二年级《成语故事》《水浒传》;三四年级《西游记》《三国演义》;五六年级《红楼梦》《史记》《儒林外史》等。
国学教育以校本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如:国学与语文、品德、活动课、班会课、中队课、音乐、信息、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整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有机融合,在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国学经典知识,有效地推进国学教育课程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国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玩、看动画片、打电脑游戏了,但是走进经典可以培养孩子静心读书的习惯,还能从经典中获取智慧,习惯一旦形成,智慧奠定,终身受益。
1.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循序渐进
《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品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初期不要求背诵,不求甚解地听读百遍,自然而然熟记于心了。
2.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孩子在体验中爱上国学经典
学校注重校园国学氛围的营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提供展示和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孩子国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如:每年开展一年级入学礼,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全校“诵经典美文,展学生风采”文艺表演、国学小达人竞赛、故事会、诗词大会、道德讲堂;年级诵读擂台赛、辩论赛、经典课本剧比赛、征文比赛等。高年级开展读书交流会:通过梗概式阅读、基础性阅读、分析式阅读、书单式阅读、咀嚼式读书体验,让学生从各种经典阅读活动中体味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提高孩子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建立以班级为考核单位的评价激励机制
由大队部具体考评,根据各班执行国学课程情况、学生经典诵读质量,每周评出一星诵读班级、二星诵读班级、三星诵读班级。坚持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坚持基础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堅持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相结合,一切以促进学生提高诵读水平和愉快参与为诵读活动的标准。每周进行国旗下颁奖、合影留念。
(2)建立学生个体评价的机制
由各班具体考评,把诗文诵读的“量”和“质”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项内容(如可采用发喜报的形式表扬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成绩),强调学生的熟读成诵,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策略。学校每月评出“读书之星”进行全校表彰。
三、营造班级的国学文化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造就人”。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级中倡导国学文化,使传统的班级文化教育功能焕然一新。
1.班名、班口号、班训、班公约等班级显性文化融入国学元素
如:“小水滴”班级文化:
班名:小水珠。
班魂:以水为魂,以人为本。
老子《道德经》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即弘扬水刚柔并济、兼容并包、百折不挠的“灵动”之性,以水为教育媒介,滋润生命,涤荡生命,激扬生命,提升生命。
班训:自强不息,锲而不舍。
班级口号: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班级励志标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2.班级活动与国学教育课程相互糅合,形成特色
如在班内开展国学道德讲堂、诗文朗诵会、国学故事会、师生演讲活动、师生同聊一本书、创编诗歌集、古诗新唱会等。春节、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班会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作保障,寓教于乐,打造浓厚的班级国学文化,学生在鲜明的国学氛围中汲取精华,提升素养。
四、巧借家庭的力量促进成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以身作则,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并配合学校,检查学生国学课程的成效,促进国学课程的落实。建设国学书香型家庭就是有效的途径。经常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在班级阅读微信群中分享亲子阅读的收获、开展家庭读书会等,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在阅读与分享中,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能燃点学生国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和成功的体验。在学生心中种下国学经典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圣贤深刻的种子会发芽,会在学生的心灵开出奇异芬芳的花朵,继而长成参天大树。
关键词:国学教育课程化;语文核心素养
一、确定国学教育课程的时间和内容
1.国学教育课程化,学习时间更充足保障
例如:我校注重国学教育课程化建设,课程时间设置如下:①每天早操后,开展全校“每日一诵”的活动,即全校集中诵读表演,一至六年级各班轮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②每天中午2∶00—2∶15为班内诵读展示时间,班干轮值组织展示;③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为诵读时间;④每周二最后一节课全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⑤每周三大课间时间,全校阅读经典名篇,或同聊一本书;⑥每周四大课间活动时间,收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有关国学的知识,或听经典美文,或听经典音乐等。
2.国学教育课程化,学习内容更系统合适
例如: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制定校本国学课程如下:①必背诵内容:一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二年级:《声律启蒙》;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论语》;五年级:《大学》《中庸》;六年级:《老子》等;②推荐阅读:一二年级《成语故事》《水浒传》;三四年级《西游记》《三国演义》;五六年级《红楼梦》《史记》《儒林外史》等。
国学教育以校本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如:国学与语文、品德、活动课、班会课、中队课、音乐、信息、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整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有机融合,在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国学经典知识,有效地推进国学教育课程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国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玩、看动画片、打电脑游戏了,但是走进经典可以培养孩子静心读书的习惯,还能从经典中获取智慧,习惯一旦形成,智慧奠定,终身受益。
1.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循序渐进
《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品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初期不要求背诵,不求甚解地听读百遍,自然而然熟记于心了。
2.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孩子在体验中爱上国学经典
学校注重校园国学氛围的营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提供展示和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孩子国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如:每年开展一年级入学礼,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全校“诵经典美文,展学生风采”文艺表演、国学小达人竞赛、故事会、诗词大会、道德讲堂;年级诵读擂台赛、辩论赛、经典课本剧比赛、征文比赛等。高年级开展读书交流会:通过梗概式阅读、基础性阅读、分析式阅读、书单式阅读、咀嚼式读书体验,让学生从各种经典阅读活动中体味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提高孩子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建立以班级为考核单位的评价激励机制
由大队部具体考评,根据各班执行国学课程情况、学生经典诵读质量,每周评出一星诵读班级、二星诵读班级、三星诵读班级。坚持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坚持基础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堅持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相结合,一切以促进学生提高诵读水平和愉快参与为诵读活动的标准。每周进行国旗下颁奖、合影留念。
(2)建立学生个体评价的机制
由各班具体考评,把诗文诵读的“量”和“质”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项内容(如可采用发喜报的形式表扬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成绩),强调学生的熟读成诵,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策略。学校每月评出“读书之星”进行全校表彰。
三、营造班级的国学文化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造就人”。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级中倡导国学文化,使传统的班级文化教育功能焕然一新。
1.班名、班口号、班训、班公约等班级显性文化融入国学元素
如:“小水滴”班级文化:
班名:小水珠。
班魂:以水为魂,以人为本。
老子《道德经》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即弘扬水刚柔并济、兼容并包、百折不挠的“灵动”之性,以水为教育媒介,滋润生命,涤荡生命,激扬生命,提升生命。
班训:自强不息,锲而不舍。
班级口号: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班级励志标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2.班级活动与国学教育课程相互糅合,形成特色
如在班内开展国学道德讲堂、诗文朗诵会、国学故事会、师生演讲活动、师生同聊一本书、创编诗歌集、古诗新唱会等。春节、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班会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作保障,寓教于乐,打造浓厚的班级国学文化,学生在鲜明的国学氛围中汲取精华,提升素养。
四、巧借家庭的力量促进成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以身作则,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并配合学校,检查学生国学课程的成效,促进国学课程的落实。建设国学书香型家庭就是有效的途径。经常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在班级阅读微信群中分享亲子阅读的收获、开展家庭读书会等,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在阅读与分享中,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能燃点学生国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和成功的体验。在学生心中种下国学经典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圣贤深刻的种子会发芽,会在学生的心灵开出奇异芬芳的花朵,继而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