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情感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是学生真正开始学习英语的阶段。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情感化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情感化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是将自己情感和思想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学生在听课的过程,则是潜移默化接受教师情感熏陶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活动具有极大的行为驱动作用,英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情绪,则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课堂气氛也会十分活跃。因此,在初中英语中运用情感化教学,不仅能够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融合和与共鸣。
   1. 营造情感化的教学氛围
   初中阶段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阶段,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充满兴趣,兴趣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实践。此时,教师应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互动,融情于教学氛围中。而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较为侧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较为侧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教学模式的结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看热闹,师生之间的交流则少之又少。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如果让一个毫无英语基础的人置身于说英语的国家生活一段时间,那么他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由此可见,在英语学习中,学习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英语学习的关键与前提。因此,教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利于师生情境交流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实施情感化教学模式的基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计情境,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如日历等实物,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她们进行初步感知英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地回答自己的生日,当然,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话题引申到学生父母身上,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提问“When is your father’s/mother’s birthday?”这样就能营造出充满温暖的亲情氛围,学生的情感也会有所触动,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或者不了解父母的生日的学生都会融入到这个氛围中,课后有些学生很有可能会询问这个自己所忽视的细节。又如,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文讲述英雄或名人故事以及学唱英文歌等方式营造情感氛围,并从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 运用情感化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一座桥梁,教师的语言则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替代的手段。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一改往常严肃、死板的教学方式,并将个人积极的情感和情绪融入到教学语言之中,亲切而温柔的语言易于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关注的眼神能够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励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如目光、点头等)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且教师通过情感化的教学语言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开启学生的心智。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情感化,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尊重和喜爱,而且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更加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求知欲。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堂课时,教师在上课前可以用轻松、愉快、激动的语调来问候学生,如:“Good morning,class!”,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语调重复,这就为我们预备单元《Unit 1 Good morning!》做了充分的准备;又如在英语课堂进行时,每个学生在漂亮地完成教师的提问后,心里会产生一种喜悦和自豪的感觉,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直接给予学生诸如perfect之类的肯定鼓励;当然,课堂上若有学生课堂迟到,学生都会把注意力转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上,教师此时应不表现出来,而应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巧妙地转移话题和学生的注意力。
   3. 给予情感化的作业评价
   教师在进行英语作业批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與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断地探索并运用完善的情感化教学方式,在批注中注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一句简短的鼓励话语,或者一些简笔画,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No pains,no gains”, “Relax!Be patient and enjoy yoursel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should be fun.”等等,当学生的作业有进步或者有创新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业本上画一张笑脸;若学生作业里犯了低级错误,教师则可以在本子上画一张愁眉苦脸,这样一来,师生间的距离就逐渐缩短了,而且学生会觉得教师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当然学生也能在作业本上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种亲切的情感交流无疑会促进英语教学效果。
   总之,情感交流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于同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情感化的学习氛围,设法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因素,这样才能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1] 唐莉. 浅谈初中英语中的情感化教学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03).
  [2] 吴志莲. 情感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J]. 新课程(教研版), 2013(02).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置"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旨在加深学生对汉字、汉语的理性认识。一般的汉字汉语研究是学术行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专题性研讨是
在平常的试题评讲课中,往往遇到许多经典的“老”题,我们教师不妨结合题目的实际,尽量做到解题方法求“变”求“新”,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受到“因方法多样而美妙,因灵活多变而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题目如图1所示,若要使放置在倾角θ=15°的斜面上,质量为m的箱子沿斜面匀速上滑,求拉力F的最小值.已知箱子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tan30°,重力加速度为g.  解如
期刊
中小学汉字汉语专题学习,可以在语言揣摩之类的语言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从步骤上说,可以从收集实例、审美提炼、诵读研讨、提炼学理等来展 开.从语言揣摩实现汉字汉语教学的
1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几年,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也比较困难,因此,加强对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但在一些高中物理的教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1.1老师安排作业不合理,不能及时批阅  上了高中的学生都面对着高考这一大关,而高考又关系到学生以后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以及生活的环境,高考还可能成为一个学生
期刊
高中物理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抽象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和理解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时,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总跟那一时刻的合外力成正比,若力随时间变化,则加速度也随时间变化,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力变小,加速度变小.学习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a和v同向,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a和v反向,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变化模型中弹簧问题是比较典型的问题,下面以弹簧模
期刊
散文"写实性"和"自述性"的文类特点,决定了"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支架。教师通过知人论世,不仅帮助学生感知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分享作品中作者独特的情感,而且
电场强度和电势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是高考中多次出现的考查内容,其中由若干个带电体所形成的静电场的电势分布特点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学生考试中拿分的难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面对由电荷系形成的静电场,往往表现出对电势分布、电势高低判断不清,造成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电势概念的阐述,电势叠加特点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补充电势叠加原理的内容,明显感觉到
期刊
《赤壁赋》入选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不少教师和专家都对此探讨有加,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等三个角度,再度走入东
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写作教学淡化文体的当下,应讲究议论文的文体规范,在"规范"中训练思维的严谨;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并运用"归纳推理""
在“动量和能量”这一模块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模型,两个光滑的小球A、B,将轻弹簧连接并使弹簧处于原长,某一时刻给A球一瞬时速度,则以后A、B两球和弹簧将一起在光滑水平面边压缩拉伸边向前运动,形成好玩的“毛毛虫”模型,现在我就结合几道简单的小题来剖析一下“毛毛虫”模型的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动量特点,掌握了这种模型,很多看似复杂的习题都会变得有规律.先看一道例题:  例已知水平面光滑,弹簧处于原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