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CT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正确诊断。方法:对临床确诊病例进行CT资料回顾分析。结果:17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部位发生在额顶部折最多,有10例,额顶部4例,额部2例,顶部1例,大都呈新月形改变,CT值约40HU。结论:CT对硬膜下血肿的分析诊断方便、快捷及准确,是诊断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可及时为临床服务,提供治疗依据。
关键词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新月形计算机体层摄影
本文对临床确诊的17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回顾及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回顾曾受过外伤9例,余患者均述无明确外伤史。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9例,神经精神症状异常5例,局部症状3例。
方法:采用GE单排螺旋CT扫描机,取常规轴位进行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
结果
直接征象:①血肿部位:分布在额颞顶部者最多,有10例,额顶部4例,额部2例,顶部1例。②血肿形态:17例病例血肿均呈新月形改变。③血肿密度:血肿密度均与邻近脑实质密度一致,界限欠情,CT值约40HU。④白质积压征: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广基低与颅骨内板相连,脑灰白质向内移位,脑白质与颅骨内板间距离增大。⑤脑室形态改变:单侧血肿表现为同侧脑室前后角及体部受压变小并移位,对侧脑室扩张扩大。本组病例中,单侧硬膜下血肿15例,双顶部硬膜下血肿2例,表现为脑室前角后移变小。⑥脑沟脑回形态改变:血肿同侧脑沟变迁或消失,脑回聚拢并向内移位,脑裂变窄,本组病例均有此改变。
讨论
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单侧多见,多覆盖在额顶部大脑表面,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多发生于50周岁以上老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多见于外伤后2~6周,但本组病例有8例没有明确外伤史,可能与患者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有关。血肿增大缓慢,一般2~3周后,由于脑的直接受压及颅内压力增高引起临床症状。出血原因可能与脑萎缩患者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有关,脑与颅骨产生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出血,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慢性压迫致脑供血不足,脑萎缩明显,使此类患者的颅内压力增高与血肿大小不绝对成比例。由于血肿呈等密度,平扫不易发现,误诊、漏诊时有发生。以下CT征象可提示硬膜下血肿的存在。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常规认为,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依血肿的溶解和吸收,由高密度经等密度再到低密度,出现时间与血肿吸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高密度见于3周内,1周内多见;等密度见于2~6周;混杂密度见于2周~4个月,低密度在1个月后。但不能靠CT的密度高低来准确判断血肿形成的时间。因为血液的密度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如在患者的沉淀血球容量很低或者出血与脑脊液混合的情况下,即便是急性硬膜下血肿,仍然可以出现等密度甚至是低密度的改变。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检查方法:在CT实际工作当中,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完全相同者极少,等密度病变通常是指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相近,通过调节窗宽窗位,仍可隐约辨认密度上的微小差别。对于可疑病例,需进行增强扫描。增强后,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可被血肿推挤,离开颅骨内板,从而確诊。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综上所述,鉴于血肿呈等密度,一般情况下不易直接看到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所以应从血肿占位效应产生的间接征象来进行辨认。⑴脑沟内移变浅或消失:老年患者脑沟常清楚显示,如出现某一部位的脑沟内移,变浅或消失应当运用窗口技术仔细观察,以发现或除外等密度硬膜下血肿。⑵皮髓质交界面内移:正常情况下,CT能够清楚显示皮髓质交界面,若增强则显示更加清楚,如有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则会出现交界面内移,周围的髓质受挤压,失去正常的指杨张开特征。⑶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①单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可使患侧的侧脑室呈均匀一致受压、变形或移位,程度与血肿大小成正比。脑镰下疝时,患侧侧脑室前角后移,下角及后角受压前移,健侧侧脑室相对扩大,中线呈弧线向健侧移位。②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侧脑室受双侧压力,侧角受压拉伸拉长。⑷增强扫描: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被硬膜下血肿推移,脱离颅骨内板。注入造影剂后,皮髓质交界面更加清晰显示,向内移位情况更加容易辨认。
参考文献
1陈自廉.CT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占位征象的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262.
2陈琪宝,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2:93-94.
关键词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新月形计算机体层摄影
本文对临床确诊的17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回顾及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回顾曾受过外伤9例,余患者均述无明确外伤史。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9例,神经精神症状异常5例,局部症状3例。
方法:采用GE单排螺旋CT扫描机,取常规轴位进行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
结果
直接征象:①血肿部位:分布在额颞顶部者最多,有10例,额顶部4例,额部2例,顶部1例。②血肿形态:17例病例血肿均呈新月形改变。③血肿密度:血肿密度均与邻近脑实质密度一致,界限欠情,CT值约40HU。④白质积压征: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广基低与颅骨内板相连,脑灰白质向内移位,脑白质与颅骨内板间距离增大。⑤脑室形态改变:单侧血肿表现为同侧脑室前后角及体部受压变小并移位,对侧脑室扩张扩大。本组病例中,单侧硬膜下血肿15例,双顶部硬膜下血肿2例,表现为脑室前角后移变小。⑥脑沟脑回形态改变:血肿同侧脑沟变迁或消失,脑回聚拢并向内移位,脑裂变窄,本组病例均有此改变。
讨论
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单侧多见,多覆盖在额顶部大脑表面,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多发生于50周岁以上老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多见于外伤后2~6周,但本组病例有8例没有明确外伤史,可能与患者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有关。血肿增大缓慢,一般2~3周后,由于脑的直接受压及颅内压力增高引起临床症状。出血原因可能与脑萎缩患者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有关,脑与颅骨产生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出血,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慢性压迫致脑供血不足,脑萎缩明显,使此类患者的颅内压力增高与血肿大小不绝对成比例。由于血肿呈等密度,平扫不易发现,误诊、漏诊时有发生。以下CT征象可提示硬膜下血肿的存在。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常规认为,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依血肿的溶解和吸收,由高密度经等密度再到低密度,出现时间与血肿吸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高密度见于3周内,1周内多见;等密度见于2~6周;混杂密度见于2周~4个月,低密度在1个月后。但不能靠CT的密度高低来准确判断血肿形成的时间。因为血液的密度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如在患者的沉淀血球容量很低或者出血与脑脊液混合的情况下,即便是急性硬膜下血肿,仍然可以出现等密度甚至是低密度的改变。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检查方法:在CT实际工作当中,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完全相同者极少,等密度病变通常是指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相近,通过调节窗宽窗位,仍可隐约辨认密度上的微小差别。对于可疑病例,需进行增强扫描。增强后,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可被血肿推挤,离开颅骨内板,从而確诊。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综上所述,鉴于血肿呈等密度,一般情况下不易直接看到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所以应从血肿占位效应产生的间接征象来进行辨认。⑴脑沟内移变浅或消失:老年患者脑沟常清楚显示,如出现某一部位的脑沟内移,变浅或消失应当运用窗口技术仔细观察,以发现或除外等密度硬膜下血肿。⑵皮髓质交界面内移:正常情况下,CT能够清楚显示皮髓质交界面,若增强则显示更加清楚,如有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则会出现交界面内移,周围的髓质受挤压,失去正常的指杨张开特征。⑶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①单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可使患侧的侧脑室呈均匀一致受压、变形或移位,程度与血肿大小成正比。脑镰下疝时,患侧侧脑室前角后移,下角及后角受压前移,健侧侧脑室相对扩大,中线呈弧线向健侧移位。②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侧脑室受双侧压力,侧角受压拉伸拉长。⑷增强扫描: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被硬膜下血肿推移,脱离颅骨内板。注入造影剂后,皮髓质交界面更加清晰显示,向内移位情况更加容易辨认。
参考文献
1陈自廉.CT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占位征象的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262.
2陈琪宝,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