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眼睛去旅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chon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新课标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但此领域较之其他领域在教材中所占独立篇幅较少,大多渗入其他领域教学过程之中,易被忽视。而且“欣赏·评述”不如其他学习领域那么具有可操作性,课前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所以导致常规课上教师的“教”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学”常常浮于表面,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学习部分将会有所缺失。毕竟学校的美育是普及教育,不以培养美术专业人才为惟一目的,普及美术才是美育的重要意义,从“普及”的意义上来思考“欣赏·评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美术素养,使社会成员具有艺术美和生活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公民成为善于运用艺术家的思维和眼光的公民,而非取代艺术家的职能。审美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人审美的标准会随年龄、经验、教育影响而发生改变。
  一、学龄特点
  小学阶段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审美的教育主要处于入门阶段,根据年龄和学习能力差异又将学生细分为低、中、高三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方面各有其特点,所以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各有不同。
  低齡段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刚进入小学,尚未接受系统的美术知识学习,大都对美术学习兴趣很浓,求知欲强,是培养美术兴趣、提升创造力想象力、奠定审美基础的关键时期。
  低年级的小朋友特别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弱,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据研究材料统计,7~8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20分钟左右,很容易离开教师所讲内容而转向偶然看到的东西上去。由于他们注意力时间短,所以观察力也相对较弱,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笼统模糊,对事物表面特征无法深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同时引导其深入观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低龄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在评述作品时语速较缓,需耐心聆听,逐步提高。在审美特征方面,学生更偏爱颜色鲜艳,造型夸张的作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处于大脑发育的高峰期,想法简单,想象力丰富,虽造型表现力弱但有较强表现欲,有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
  二、欣赏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许多地区依然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课本为主导将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以期望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单一,有的甚至内容过时,程式化的教学过于枯燥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低龄段的小朋友更是走马观花,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作品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享受这段艺术旅程,教师需要做好细致的前期准备,也就是备课。学生就好似“游客”,随教师一起踏上这美好的艺术之旅,教师在这段旅程扮演着“导游”的角色,根据不同学生的学龄特点制定“旅行”计划,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室里带着学生欣赏着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
  第一,“带眼睛去旅行”创设情境,以学生最熟悉,最易接受,最易理解的方式设计教学过程。例如,赣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的第一课《中国小朋友的画》,教师在导入时可直接使用班级学生作品,从身边的绘画作品入手欣赏画作。
  第二,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赣美版小学二年级的欣赏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课程内容本身贴近生活,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体验,可加入时下学生最爱的童话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三,将简单美术语言的自然渗入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美、风趣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更为愉悦的感悟艺术作品的魅力。教师在讲授的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的表现力,教师的话语也是低龄段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也可在尽可能使学生听的懂的前提下,在教学语言表述的过程中渗入一些美术语言(所谓美术语言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颜色、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术语在学生大脑中留下印象,日积月累随年龄增长,学生自然也能用美术的思维角度和语言欣赏评述艺术作品。
  第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程中间游戏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肢体语言和听觉感官刺激的可以配合融入欣赏教学,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三、教师知识储备与更新
  由于欣赏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所以教师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教材中有些内容也会是教师不太熟悉的领域,这就需要教师平日的积累,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部分,有些知识点还会涉及到历史文化发展,教师要想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感受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就必须自己先把这段历史知识解析完整,加入自己的专业理解提炼之后,才能将有效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除了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课堂美术教学。
其他文献
一、欣赏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一)音乐表现要素  1.1~2年级  一是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二是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生音色;  三是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四是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3~6年级  一是
期刊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研人员、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人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说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培训,更有利于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因此,“说课”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而我们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把这一领域的知识掌握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成果上的完美境界。但怎
期刊
一、绘本阅读研究背景  (一)有关绘本阅读提高阅读兴趣的研究  儿童正处于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充分阅读并真正学会阅读。绘本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本,内容主要以图画来展现,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进行补充。绘本阅读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对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关绘本阅读拓展想象力的研究  绘本阅读是指幼儿凭借绘本中色彩、图像和文字以及成人的解讀
期刊
课堂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首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校的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作为一名二年级未参与课改上课的语文老师,每每走进高效课堂课改展示课的课堂,我总会感慨万千。以至于,在给孩子们上课时我也会不自觉的开展小组讨论;时不时也让孩子当当小老师;还让他们就别人的表现给予评价
期刊
一、转变观念 强化艺体教育的地位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活动为载体,以质量求生存”的管理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办学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奠基。办学思路是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校内管理为支柱,以创建学校办学特色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质量为根本,努力创建“全面+特色”的学校,塑造“规范+特点”的教师,培育“合格+特长
期刊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可分为:绘画、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及欣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要想美术课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就必须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态度。  美术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才能,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习
期刊
一、小学音乐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环境可以影响人,尤其是小学生,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养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如果课堂死板枯燥,教师一味只知道收集整理板着脸注重课堂纪律的管理,训斥学生、压制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地方会体罚学生,那么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音乐,怎么可能学习得好?更不要说,小学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迷上音乐了。所以,笔者认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心入手。首先,小
期刊
快乐是儿童的代名词,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向往。快乐的课堂环境,给孩子有趣的音乐教育,是吸引孩子的最好方式。兴趣是最好老师,音乐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在鉴赏音乐的快乐教育中,培养出对音乐有共鸣,有爱好的学生。如果学生并没有学习音乐的天赋,也要让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性格。  音樂课堂不同于数学,语文课堂的地方在于,音乐的知识并不需要小学生全部理解掌握,而是这个课堂培养的是学生爱好音
期刊
一、幼儿绘画活动中情绪引导的重要性  (一)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孟昭兰在《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的研究中证明: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如果在绘画的活动中,教师能够激发其积极快乐的情绪,培养和呵护他们的兴趣,好好的引导幼儿在画画中的表现,多表扬和鼓励幼儿。那么
期刊
想想,从接触绘画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从最开始的素描,水粉到现在的中国画。这一路走过来也些许积累了一些经验,中间也有困惑也体验了艰辛和快乐。以前的学习就是对现在的铺垫,画家们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的触动和感想,我想也只有当局者能明白其中的微妙吧。  我们都知道水墨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身份的象征。中国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从新石器时代的具有特色的仰韶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