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记忆深刻的一则电视广告,如今看起来不过是一段煽情煽得过火的看图说话:街心广场的喷泉,喷泉溅起的水珠,水珠折射出的霓虹灯光,灯光掩映着的两张脸。脸是洋人的脸,金发,碧眼,雍容,迷醉,有点要靠近的意思了,但镜头偏在这节骨眼上朦胧成一片(那时节,电视里的接吻镜头远不如现在这样直白),话外音也是那种飘飘渺渺的——“梦,巴,黎——”尾音拖得老长老远。
早就忘了这顶着“梦巴黎”牌子叫卖的到底是什么货色,但心目中的巴黎,从此便长久地倚着梦睡、伴着诗眠了。那个叫巴黎的城市,浮着拿破仑的背影,盛着艾丝米拉达的眼泪,“花市灯如昼”的边边角角,自有“人约黄昏后”呼之欲出;巴黎,就在遥远的地方飞扬着,旖旎着,在想象里被无限放大、放大,然后,定格。
为什么偏偏是巴黎?
拿这个问题去为难别人,恐怕没几个搭得上调。但,共鸣是有的。不信,你换一种问法试试:假定你从没有迈出过国门,现在冷不丁有个机会摆在眼前,第一个要游历的异国城市随你挑,你会作何选择?我敢打赌,三分之二以上的答案将会惊人地一致——巴黎,只能是巴黎,当然是巴黎。
记不得是谁说过:与巴黎相比,伦敦太旧,纽约太新,东京太冷,罗马太热,香港太俗,维也纳太雅,马德里太闹猛,布拉格太伤心……这话听来偏激,细想来也不是全无道理;至少,它能够反映,巴黎,作为一种符号,在世人心里投射下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印象,是何等根深蒂固。没错,我说的不是地点,是符号。
符号是经过了怎样年深岁久的打磨,才一点一点铸就的?
我们透过文字阅读巴黎。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的巴黎,是一块散发着黑胡椒香味、细看却分辨得出肌理中渗着血丝的法国牛排,要品尝个中滋味,你先得端起刀叉打拼一番。外省小青年拉斯蒂涅和于连都是一路拼来的,他们跌跌撞撞地站在城外的山坡上,数着点点夜灯,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巴黎,我来了!”福楼拜的巴黎是包法利夫人胸中永远的隐痛,她不求征服巴黎,只求被巴黎征服——“巴黎,浩瀚胜于大洋……爱玛只瞥见了其中两三种场景,却以为这就是整个人生。”海明威的巴黎,散落在他二十年代遗忘于里兹酒店地下室的记事本里。三十年后,他找回了这些笔记,但记忆中如“一席流动飨宴”般的巴黎是再也寻不回来了。后来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不固定的圣节》,一半是笔记中的确凿的巴黎,一半是被想象渲染了的记忆。哦,还有,还有雨果的巴黎是美丽的柯赛特星空下等待爱人的那把长椅,是冉阿让背起马里尤斯摸黑走过的下水道;魏尔伦的巴黎是他亲手扣动扳机、目睹同志爱侣兰波喋血的那条长街;波德莱尔的巴黎是暗夜里怒放“恶之花”的凄惶瞬间;萨冈的巴黎是慢慢地、慢慢地穿过一代人心房的忧伤;杜拉斯的巴黎是一张破碎的、时而年轻时而衰老的脸……
我们透过电影玩赏巴黎。《情归巴黎》。《魂断巴黎》。《戏梦巴黎》。《巴黎野玫瑰》。《巴黎最后的探戈》。《红磨坊》。《新桥恋人》。《四百击》。《红·白·蓝》……如果巴黎是一个女人,那么她应该有凯瑟琳·德纳芙的头发,伊莎贝尔·阿佳妮的眼睛,朱丽娅·比诺什的鼻子,苏菲·玛索的嘴唇和碧姬·芭铎的腰身。毛尖写过—篇《感谢上帝,我们还有巴黎》,我实在找不出比下面这句话更恰当的说法来形容巴黎和电影的关系,只好照抄下来:“想一想就激动人心,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的巴黎,一个我们在上海也随便看得见的巴黎,但是还有一个无远弗届的虚幻巴黎,和‘电影’同一天诞生,是所有电影的主人公,所有电影的背景和结局。那些发生在伦敦、纽约、孟买、上海、哈瓦那、卡萨布兰卡的故事,不是秘密地讲述了巴黎吗?”可不是吗?我们心心念念的,真的只是一座城市吗?我们是不是也像《德克萨斯的巴黎》里的特拉维斯那样,固执而徒劳地寻找着既在他乡又在此岸、既潜入回忆又辐射未来的巴黎呢?
我们从地图、画册、游记、明信片里抓起一把巴元素,信手拼装巴黎。啊——下礼拜到巴黎出差去啊?好福气啊!直飞戴高乐机场吧?住哪儿?左岸!啧喷,够档次。正好可以找家咖啡馆孵孵。让我推荐呀,圆顶啊,德弗朗罗也蛮好,萨特和波伏瓦常去的耶个。灵格灵格。哎,塞纳河是一定要晚上游的哦,艾菲尔铁塔八点会亮灯嘛!对对,照片可得多拍——数码相机至少得带足三张储存卡,光巴黎圣母院就可以拍十几个角度呢。什么?才呆五天啊,那你死活也得匀个半天到“老佛爷”去买东两哦。法郎不够啊……香水总归买得起呀,夏奈尔、兰寇,回来办公室里的小姑娘分分,不要太开心哦……你问我怎么这么熟啊,呵呵,上海滩有点小资品位的谁不晓得啊?不好意思,我还一次都没去过呢,不过,这辈子总归是要去一趟的,否则,岂不是白活了?
我们以无数个抽象名词、商品牌号为单位解构巴黎,随后,出售给同样被巴黎魅惑着的人群。在法国并不算顶尖的化妆品以“来自巴黎”作为吸引眼球的法宝,然后理直气壮地宣告:“你值得拥有”;地摊上卖水货的小贩,也会跟你言之凿凿:“巴黎的呀,瞧这个包,认得吧,LV嘛!”;餐馆,楼盘,婚纱,浴场,巴黎春天,巴黎感觉,巴黎印象,巴黎公舍……天涯何处无巴黎,巴黎何处不生利?
四年前的初秋,我第一次站在卢浮宫门前,被一种浩瀚无边的不真实感砸得晕眩。我知道两个钟头是根本连皮毛也看不真切的,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到此一游。导游带着我们左冲右突,蒙娜丽莎刚扫了—眼,就马不停蹄赶去朝拜维纳斯。“就算迷路了也不怕的,这里到处都有标示牌,”导游胸有成竹,“记住啊,sortie就是出口的意思……”
后来回忆起来,在巴黎停留的那三天,就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不断寻找着sortie的过程。寻找景点的出口,也寻找记忆的出口。那些早已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些就好象愣生生从电视上跳下来的画面,让我的思绪无处落脚,更无从扎根。好比梦里的种种物件,在眼前一点点清晰起来,眼前亮了一片,有时候精神抖擞地以为自己醒了,有时候又觉得那只是梦做深了的缘故。
直到车行驶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不经意瞥见街角处一对小恋人在风中忘情拥吻,我才觉得心里猛然一震:是了,真的是巴黎了,那个萦绕在童年记忆里的飞扬着、旖旎着的巴黎,那个与广告里飘飘渺渺的话外音交缠在一起的巴黎,才终于跟眼前活色生香的巴黎重叠在一起。
有人说,巴黎,和希望一样年轻,同失望一样年老。年轻之希望也罢,年老之失望也好,我想,能有那样一个地方,能有那样一个瞬间,让梦想与真实交织,符号与具象重叠,也就够了。
早就忘了这顶着“梦巴黎”牌子叫卖的到底是什么货色,但心目中的巴黎,从此便长久地倚着梦睡、伴着诗眠了。那个叫巴黎的城市,浮着拿破仑的背影,盛着艾丝米拉达的眼泪,“花市灯如昼”的边边角角,自有“人约黄昏后”呼之欲出;巴黎,就在遥远的地方飞扬着,旖旎着,在想象里被无限放大、放大,然后,定格。
为什么偏偏是巴黎?
拿这个问题去为难别人,恐怕没几个搭得上调。但,共鸣是有的。不信,你换一种问法试试:假定你从没有迈出过国门,现在冷不丁有个机会摆在眼前,第一个要游历的异国城市随你挑,你会作何选择?我敢打赌,三分之二以上的答案将会惊人地一致——巴黎,只能是巴黎,当然是巴黎。
记不得是谁说过:与巴黎相比,伦敦太旧,纽约太新,东京太冷,罗马太热,香港太俗,维也纳太雅,马德里太闹猛,布拉格太伤心……这话听来偏激,细想来也不是全无道理;至少,它能够反映,巴黎,作为一种符号,在世人心里投射下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印象,是何等根深蒂固。没错,我说的不是地点,是符号。
符号是经过了怎样年深岁久的打磨,才一点一点铸就的?
我们透过文字阅读巴黎。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的巴黎,是一块散发着黑胡椒香味、细看却分辨得出肌理中渗着血丝的法国牛排,要品尝个中滋味,你先得端起刀叉打拼一番。外省小青年拉斯蒂涅和于连都是一路拼来的,他们跌跌撞撞地站在城外的山坡上,数着点点夜灯,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巴黎,我来了!”福楼拜的巴黎是包法利夫人胸中永远的隐痛,她不求征服巴黎,只求被巴黎征服——“巴黎,浩瀚胜于大洋……爱玛只瞥见了其中两三种场景,却以为这就是整个人生。”海明威的巴黎,散落在他二十年代遗忘于里兹酒店地下室的记事本里。三十年后,他找回了这些笔记,但记忆中如“一席流动飨宴”般的巴黎是再也寻不回来了。后来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不固定的圣节》,一半是笔记中的确凿的巴黎,一半是被想象渲染了的记忆。哦,还有,还有雨果的巴黎是美丽的柯赛特星空下等待爱人的那把长椅,是冉阿让背起马里尤斯摸黑走过的下水道;魏尔伦的巴黎是他亲手扣动扳机、目睹同志爱侣兰波喋血的那条长街;波德莱尔的巴黎是暗夜里怒放“恶之花”的凄惶瞬间;萨冈的巴黎是慢慢地、慢慢地穿过一代人心房的忧伤;杜拉斯的巴黎是一张破碎的、时而年轻时而衰老的脸……
我们透过电影玩赏巴黎。《情归巴黎》。《魂断巴黎》。《戏梦巴黎》。《巴黎野玫瑰》。《巴黎最后的探戈》。《红磨坊》。《新桥恋人》。《四百击》。《红·白·蓝》……如果巴黎是一个女人,那么她应该有凯瑟琳·德纳芙的头发,伊莎贝尔·阿佳妮的眼睛,朱丽娅·比诺什的鼻子,苏菲·玛索的嘴唇和碧姬·芭铎的腰身。毛尖写过—篇《感谢上帝,我们还有巴黎》,我实在找不出比下面这句话更恰当的说法来形容巴黎和电影的关系,只好照抄下来:“想一想就激动人心,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的巴黎,一个我们在上海也随便看得见的巴黎,但是还有一个无远弗届的虚幻巴黎,和‘电影’同一天诞生,是所有电影的主人公,所有电影的背景和结局。那些发生在伦敦、纽约、孟买、上海、哈瓦那、卡萨布兰卡的故事,不是秘密地讲述了巴黎吗?”可不是吗?我们心心念念的,真的只是一座城市吗?我们是不是也像《德克萨斯的巴黎》里的特拉维斯那样,固执而徒劳地寻找着既在他乡又在此岸、既潜入回忆又辐射未来的巴黎呢?
我们从地图、画册、游记、明信片里抓起一把巴元素,信手拼装巴黎。啊——下礼拜到巴黎出差去啊?好福气啊!直飞戴高乐机场吧?住哪儿?左岸!啧喷,够档次。正好可以找家咖啡馆孵孵。让我推荐呀,圆顶啊,德弗朗罗也蛮好,萨特和波伏瓦常去的耶个。灵格灵格。哎,塞纳河是一定要晚上游的哦,艾菲尔铁塔八点会亮灯嘛!对对,照片可得多拍——数码相机至少得带足三张储存卡,光巴黎圣母院就可以拍十几个角度呢。什么?才呆五天啊,那你死活也得匀个半天到“老佛爷”去买东两哦。法郎不够啊……香水总归买得起呀,夏奈尔、兰寇,回来办公室里的小姑娘分分,不要太开心哦……你问我怎么这么熟啊,呵呵,上海滩有点小资品位的谁不晓得啊?不好意思,我还一次都没去过呢,不过,这辈子总归是要去一趟的,否则,岂不是白活了?
我们以无数个抽象名词、商品牌号为单位解构巴黎,随后,出售给同样被巴黎魅惑着的人群。在法国并不算顶尖的化妆品以“来自巴黎”作为吸引眼球的法宝,然后理直气壮地宣告:“你值得拥有”;地摊上卖水货的小贩,也会跟你言之凿凿:“巴黎的呀,瞧这个包,认得吧,LV嘛!”;餐馆,楼盘,婚纱,浴场,巴黎春天,巴黎感觉,巴黎印象,巴黎公舍……天涯何处无巴黎,巴黎何处不生利?
四年前的初秋,我第一次站在卢浮宫门前,被一种浩瀚无边的不真实感砸得晕眩。我知道两个钟头是根本连皮毛也看不真切的,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到此一游。导游带着我们左冲右突,蒙娜丽莎刚扫了—眼,就马不停蹄赶去朝拜维纳斯。“就算迷路了也不怕的,这里到处都有标示牌,”导游胸有成竹,“记住啊,sortie就是出口的意思……”
后来回忆起来,在巴黎停留的那三天,就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不断寻找着sortie的过程。寻找景点的出口,也寻找记忆的出口。那些早已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些就好象愣生生从电视上跳下来的画面,让我的思绪无处落脚,更无从扎根。好比梦里的种种物件,在眼前一点点清晰起来,眼前亮了一片,有时候精神抖擞地以为自己醒了,有时候又觉得那只是梦做深了的缘故。
直到车行驶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不经意瞥见街角处一对小恋人在风中忘情拥吻,我才觉得心里猛然一震:是了,真的是巴黎了,那个萦绕在童年记忆里的飞扬着、旖旎着的巴黎,那个与广告里飘飘渺渺的话外音交缠在一起的巴黎,才终于跟眼前活色生香的巴黎重叠在一起。
有人说,巴黎,和希望一样年轻,同失望一样年老。年轻之希望也罢,年老之失望也好,我想,能有那样一个地方,能有那样一个瞬间,让梦想与真实交织,符号与具象重叠,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