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亲子关系;启示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受到了母亲和父亲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让他感悟到了父母的爱。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母亲慈祥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
主人公巴迪当时只有七八岁,兴奋地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母亲看后眼睛亮亮的,搂住儿子,赞扬声如雨点般落在他身上:“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于是巴迪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父亲的肯定,父亲是给影片公司写剧本的,在写作领域代表着权威。他焦虑地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可是等来的却是父亲严酷的批评:“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巴迪把头埋得低低的,父亲看完把诗扔回原处。之后,巴迪的父母因为对这首诗的不同评价起了很大的争执,而巴迪则躲进房间痛哭。
看到这里,我脑海里不断地呈现着三个画面:
小巴迪在等待父亲时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真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周围描上了花边,悄悄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多可爱的孩子。
可后来,父亲却因为这首诗和母亲发生争执,即使母亲不断澄清为何要多肯定巴迪,父亲仍毫不退让,硝烟味充满饭厅。
最后巴迪实在受不了了,跑进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饭厅里父母还在争吵着。
我有些心酸,思量着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孩子该怎么度过那个晚上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并没有按照教参的思路,让学生去体会当时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而是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巴迪,那晚可能会怎么度过。
学生们各抒己見:“我会蒙着被子偷偷哭,第二天眼睛都是肿的。”
“我可能再也不写诗了,妈妈骗我,爸爸批评我。”
……
我相信班级里学生的反应是真实的,是作为孩子的正常反应,他们已经十一二岁了,而当时小巴迪只有七八岁,我相信他当时应该也会有和我们班学生类似的想法和心情,甚至情绪更强烈些。我也认为那一次巴迪是真的受伤了。文中还写道,后来,巴迪在母亲的鼓励下仍坚持写作,但几年后他才鼓起勇气战战兢兢给父亲看他的新作,得到的回应仍是“写得不怎么样”。这位父亲非常理性,所以对巴迪诗的评价非常强调现实,忽略了情感,也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力。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要怎么去整合这两种来自最重要的亲人的极端断言呢?这个过程他花了好多年。
说实话,从课文记叙的这件事中父亲的所做所言上,我并没有感受到他对巴迪的爱,甚至觉得他的反应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破坏性。即使孩子的诗确实没有母亲所说的那么精彩,父亲如果想让他认清现实,也可以采取温和些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孩子不要太过自我陶醉而骄傲自满、迷失自我,而不是如文中那样断然否定、严酷批评,还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母亲不停地争执。
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文末写道:多年后,巴迪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作家,他回忆往事,觉得正是因为母亲的支持和父亲的严厉才让他在表扬与鞭策中不断前行。
巴迪从当时受伤躲起来哭泣到后来将这一切定义为爱,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什么缘由呢?我试图去寻找。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一个人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当然通过课文中的一件事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这是怎样的一位父亲,我们也无法知道父亲究竟是怎样的人。在课文的结尾处,巴迪写道:“我从心底知道,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巴迪并没有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摧毁,他成了作家,我相信背后一定有爱支持着他一路前行。这份爱可能来源于父亲在这件事之外做了很多修复巴迪受伤的内心的事,让巴迪感受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当然,还有这样的可能,父亲真的没有能力去爱巴迪,而母亲一直用爱在滋养着巴迪,让他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挡和化解父亲带来的伤害。
根据教材安排,这篇课文后面还附了一个“小练笔”的任务——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学生上交的作业千篇一律:父母对自己的成绩或表现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作为孩子,需要认识到这都是爱的表现。这似乎很符合该作业的设计要求。但这背后是否也藏了很多和巴迪那晚一般的委屈呢?
于是我做了一些引导:“我相信你们的父母都很爱你们,可是有时也许他们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会让你觉得不太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像当时的巴迪一样一个人躲进房间痛哭吗?也许我们还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多和他们去沟通,实在不行也可以和老师说说你的困惑,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成为更有能力爱你们的人。”
学生若有所思。于是,我趁热打铁,周末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可以写写他们做的让你不理解的事。学生对于这项作业还是很兴奋的,看来真的是有话要说。
学生上交的“信”相对于当初的“小练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有底气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了对父母举动的不理解之处,而不再是为了满足“小练笔”的要求只能选择去理解父母。这样的改变让我很是欣慰,当然,孩子们也不能过于任性,一味去埋怨父母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这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其中有几封信给我印象较为深刻,我是这样处理信中反映出的亲子问题的。
璐璐是个平时特别有主见的女孩,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忽视一些规则或教师的要求,她在信中写道:“妈妈你总是很在意我的学习,每次考试你比我还着急,说是为我好,可是你一这样,我就非常担心自己考不好。唉,你希望我样样都是最棒的,这怎么可能呢?”
我对璐璐的感受表示理解,因为她妈妈总是给她报各种补习班,书法、绘画、舞蹈、奥数、英语……课后和周末全被排得满满当当,她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璐璐按照要求参加了补习班,可是总有些情绪。她妈妈还曾在一次女儿考试失利后给我打过电话,表示很焦虑,甚至都急哭了,问我该怎么办。而璐璐对待考试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很淡定,考试时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呆,常常铃声响起她都没有完成。
我在想,这是否也是一种抵抗妈妈的方式呢?我尝试与璐璐的母亲交流,告诉她,璐璐是个懂事的孩子,我相信璐璐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而她的过度担心只会给女儿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而在补习班的选择上,她可以跟孩子多沟通,多遵循孩子内心的想法。我还建议这位妈妈多做些其他的事,别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璐璐的妈妈表示愿意接纳我的建议,尝试做些改变。
另一封信来自浩浩,他是个叛逆的男孩,在学校爱惹些小麻烦,有时他犯了错,作为班主任的我就请他父母来学校一起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难发现,每次请父母来学校时都是他们工作最忙而忽视孩子的时间段,我猜想可能浩浩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吧。
他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你们总是忙于工作,说要挣钱养家,可是我更希望你们能多陪陪我。”父母看到浩浩的信后,说确实是为了孩子能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才拼命工作的,而浩浩则认为父母的陪伴比钱更重要,父母表示今后会多陪陪儿子,而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学生们的一封封信都是发自内心想对父母诉说的,我建议他们让父母看看信,或找机会读给他们听。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我还和个别家长就信的内容做了交流,期待和家长一同帮孩子解决他们信中的困惑。因为我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好,但有时他们与孩子互动时在某些方面会欠妥,作为教师,作为孩子,我们可以加以提醒,来帮助他们认识到不足,并采取行动做出改变,来一起营造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次写信活动在父母和孩子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让父母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通过这次心与心的交流,期待父母们可以做些改变,成为更有能力爱孩子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湖州,3131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受到了母亲和父亲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让他感悟到了父母的爱。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母亲慈祥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
主人公巴迪当时只有七八岁,兴奋地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母亲看后眼睛亮亮的,搂住儿子,赞扬声如雨点般落在他身上:“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于是巴迪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父亲的肯定,父亲是给影片公司写剧本的,在写作领域代表着权威。他焦虑地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可是等来的却是父亲严酷的批评:“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巴迪把头埋得低低的,父亲看完把诗扔回原处。之后,巴迪的父母因为对这首诗的不同评价起了很大的争执,而巴迪则躲进房间痛哭。
看到这里,我脑海里不断地呈现着三个画面:
小巴迪在等待父亲时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真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周围描上了花边,悄悄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多可爱的孩子。
可后来,父亲却因为这首诗和母亲发生争执,即使母亲不断澄清为何要多肯定巴迪,父亲仍毫不退让,硝烟味充满饭厅。
最后巴迪实在受不了了,跑进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饭厅里父母还在争吵着。
我有些心酸,思量着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孩子该怎么度过那个晚上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并没有按照教参的思路,让学生去体会当时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而是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巴迪,那晚可能会怎么度过。
学生们各抒己見:“我会蒙着被子偷偷哭,第二天眼睛都是肿的。”
“我可能再也不写诗了,妈妈骗我,爸爸批评我。”
……
我相信班级里学生的反应是真实的,是作为孩子的正常反应,他们已经十一二岁了,而当时小巴迪只有七八岁,我相信他当时应该也会有和我们班学生类似的想法和心情,甚至情绪更强烈些。我也认为那一次巴迪是真的受伤了。文中还写道,后来,巴迪在母亲的鼓励下仍坚持写作,但几年后他才鼓起勇气战战兢兢给父亲看他的新作,得到的回应仍是“写得不怎么样”。这位父亲非常理性,所以对巴迪诗的评价非常强调现实,忽略了情感,也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力。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要怎么去整合这两种来自最重要的亲人的极端断言呢?这个过程他花了好多年。
说实话,从课文记叙的这件事中父亲的所做所言上,我并没有感受到他对巴迪的爱,甚至觉得他的反应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破坏性。即使孩子的诗确实没有母亲所说的那么精彩,父亲如果想让他认清现实,也可以采取温和些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孩子不要太过自我陶醉而骄傲自满、迷失自我,而不是如文中那样断然否定、严酷批评,还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母亲不停地争执。
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文末写道:多年后,巴迪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作家,他回忆往事,觉得正是因为母亲的支持和父亲的严厉才让他在表扬与鞭策中不断前行。
巴迪从当时受伤躲起来哭泣到后来将这一切定义为爱,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什么缘由呢?我试图去寻找。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一个人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当然通过课文中的一件事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这是怎样的一位父亲,我们也无法知道父亲究竟是怎样的人。在课文的结尾处,巴迪写道:“我从心底知道,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巴迪并没有被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摧毁,他成了作家,我相信背后一定有爱支持着他一路前行。这份爱可能来源于父亲在这件事之外做了很多修复巴迪受伤的内心的事,让巴迪感受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当然,还有这样的可能,父亲真的没有能力去爱巴迪,而母亲一直用爱在滋养着巴迪,让他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挡和化解父亲带来的伤害。
根据教材安排,这篇课文后面还附了一个“小练笔”的任务——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学生上交的作业千篇一律:父母对自己的成绩或表现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作为孩子,需要认识到这都是爱的表现。这似乎很符合该作业的设计要求。但这背后是否也藏了很多和巴迪那晚一般的委屈呢?
于是我做了一些引导:“我相信你们的父母都很爱你们,可是有时也许他们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会让你觉得不太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像当时的巴迪一样一个人躲进房间痛哭吗?也许我们还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多和他们去沟通,实在不行也可以和老师说说你的困惑,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成为更有能力爱你们的人。”
学生若有所思。于是,我趁热打铁,周末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可以写写他们做的让你不理解的事。学生对于这项作业还是很兴奋的,看来真的是有话要说。
学生上交的“信”相对于当初的“小练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有底气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了对父母举动的不理解之处,而不再是为了满足“小练笔”的要求只能选择去理解父母。这样的改变让我很是欣慰,当然,孩子们也不能过于任性,一味去埋怨父母的所作所为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这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其中有几封信给我印象较为深刻,我是这样处理信中反映出的亲子问题的。
璐璐是个平时特别有主见的女孩,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忽视一些规则或教师的要求,她在信中写道:“妈妈你总是很在意我的学习,每次考试你比我还着急,说是为我好,可是你一这样,我就非常担心自己考不好。唉,你希望我样样都是最棒的,这怎么可能呢?”
我对璐璐的感受表示理解,因为她妈妈总是给她报各种补习班,书法、绘画、舞蹈、奥数、英语……课后和周末全被排得满满当当,她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璐璐按照要求参加了补习班,可是总有些情绪。她妈妈还曾在一次女儿考试失利后给我打过电话,表示很焦虑,甚至都急哭了,问我该怎么办。而璐璐对待考试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很淡定,考试时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呆,常常铃声响起她都没有完成。
我在想,这是否也是一种抵抗妈妈的方式呢?我尝试与璐璐的母亲交流,告诉她,璐璐是个懂事的孩子,我相信璐璐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而她的过度担心只会给女儿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而在补习班的选择上,她可以跟孩子多沟通,多遵循孩子内心的想法。我还建议这位妈妈多做些其他的事,别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璐璐的妈妈表示愿意接纳我的建议,尝试做些改变。
另一封信来自浩浩,他是个叛逆的男孩,在学校爱惹些小麻烦,有时他犯了错,作为班主任的我就请他父母来学校一起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难发现,每次请父母来学校时都是他们工作最忙而忽视孩子的时间段,我猜想可能浩浩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吧。
他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你们总是忙于工作,说要挣钱养家,可是我更希望你们能多陪陪我。”父母看到浩浩的信后,说确实是为了孩子能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才拼命工作的,而浩浩则认为父母的陪伴比钱更重要,父母表示今后会多陪陪儿子,而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学生们的一封封信都是发自内心想对父母诉说的,我建议他们让父母看看信,或找机会读给他们听。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我还和个别家长就信的内容做了交流,期待和家长一同帮孩子解决他们信中的困惑。因为我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好,但有时他们与孩子互动时在某些方面会欠妥,作为教师,作为孩子,我们可以加以提醒,来帮助他们认识到不足,并采取行动做出改变,来一起营造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次写信活动在父母和孩子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让父母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通过这次心与心的交流,期待父母们可以做些改变,成为更有能力爱孩子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湖州,3131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