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得以更好地传递。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齐读、默读、赛读、诵读、对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表演读等。不同的文章所适用的朗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朗读方式要“因文而异”,利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引领学生探究文本的世界。
关键词:朗读;文本;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曾说过:“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可见,朗读对于理解文本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过程。
一、齐读,整体把握文本基调
齐读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朗读方式。齐读,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基调。学生在齐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快判断出学生是否有读错字、少字、多字、回读等错误,以及学生在语音、停顿等是否存在缺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村民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最终被无情的洪水卷走的故事。第一自然段把小村庄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这个小村庄很美丽。再让学生带着体会齐读这一自然段,学生如临其境,享受着小村庄的美丽,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接着就总结学习方式,让学生先写下感受,然后再齐读。最后一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从学生的朗读中,能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对于小村庄消失的惋惜。
二、默读,用心感受文本内容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各学段的默读均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初读课文阶段,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此时采用默读的方式,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心感受文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当然,默读并非局限于初读课文环节。在课文的学习中,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采用默读的方式。例如:教学《全神贯注》一课,在“品味词语,感悟写法”环节,为了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教师可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品词析句,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全面地了解罗丹工作时的状态。
三、分角色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对于对话描写的语段,较为合适的朗读方式是分角色朗读。此种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在低年级教学中运用得更为广泛。学生充满想象力,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地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时,教师要“听其声,视其行”,不仅要听学生是怎么读的,而且要看学生的神态、动作等。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课文《陶罐和铁罐》一文中,陶罐和铁罐性格的迥异,通过二者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先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接着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来朗读,层层递进,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可让学生双手叉腰,展现出铁罐的傲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说。”学生可做连连摆手的姿势,表现出陶罐谦虚的品质。
四、配乐朗读,融入文本的情境中
诗歌与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朱自清在《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若能给诗文配上合适的音律,则好比红花配以绿叶,蓝天缀上白云,妙不可言。配乐朗读,选择合适的乐曲非常重要,所选择的乐曲必须与文本相契合,要弄清文本的基调是欢快或是哀伤,是宁静或是热闹,否则将会是南辕北辙。例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秋日私语》《雨的印记》等钢琴曲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和品味这浓浓的师生情。
五、诵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赵介平在《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中提到“如果我们把先体会感受作品再以一定的声音形式与状态朗读出来,称之为‘由内而外’,则可以以一定的声音形式与状态把作品朗读出来从而加深或唤起体会感受,称之为‘由外到内’”。如此看来,诵读既是“由内到外”又是“由外到内”。诵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已经理解的基础上,且诵读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诵读要克服“死记硬背”,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参考文献:
[1]李振村,杨文华.教语文,其实很简单[J].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2):5.
[2]赵介平.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1):228.
[3]张华毓,胡兰.我们的朗读课堂[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53-54.
作者简介:陈晓燕(1986— ),女,福建厦门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关键词:朗读;文本;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曾说过:“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可见,朗读对于理解文本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过程。
一、齐读,整体把握文本基调
齐读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朗读方式。齐读,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基调。学生在齐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快判断出学生是否有读错字、少字、多字、回读等错误,以及学生在语音、停顿等是否存在缺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村民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最终被无情的洪水卷走的故事。第一自然段把小村庄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这个小村庄很美丽。再让学生带着体会齐读这一自然段,学生如临其境,享受着小村庄的美丽,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接着就总结学习方式,让学生先写下感受,然后再齐读。最后一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从学生的朗读中,能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对于小村庄消失的惋惜。
二、默读,用心感受文本内容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各学段的默读均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初读课文阶段,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此时采用默读的方式,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心感受文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当然,默读并非局限于初读课文环节。在课文的学习中,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采用默读的方式。例如:教学《全神贯注》一课,在“品味词语,感悟写法”环节,为了让学生感悟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教师可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品词析句,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全面地了解罗丹工作时的状态。
三、分角色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对于对话描写的语段,较为合适的朗读方式是分角色朗读。此种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在低年级教学中运用得更为广泛。学生充满想象力,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地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时,教师要“听其声,视其行”,不仅要听学生是怎么读的,而且要看学生的神态、动作等。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课文《陶罐和铁罐》一文中,陶罐和铁罐性格的迥异,通过二者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先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接着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来朗读,层层递进,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可让学生双手叉腰,展现出铁罐的傲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说。”学生可做连连摆手的姿势,表现出陶罐谦虚的品质。
四、配乐朗读,融入文本的情境中
诗歌与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朱自清在《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若能给诗文配上合适的音律,则好比红花配以绿叶,蓝天缀上白云,妙不可言。配乐朗读,选择合适的乐曲非常重要,所选择的乐曲必须与文本相契合,要弄清文本的基调是欢快或是哀伤,是宁静或是热闹,否则将会是南辕北辙。例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秋日私语》《雨的印记》等钢琴曲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和品味这浓浓的师生情。
五、诵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赵介平在《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中提到“如果我们把先体会感受作品再以一定的声音形式与状态朗读出来,称之为‘由内而外’,则可以以一定的声音形式与状态把作品朗读出来从而加深或唤起体会感受,称之为‘由外到内’”。如此看来,诵读既是“由内到外”又是“由外到内”。诵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已经理解的基础上,且诵读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诵读要克服“死记硬背”,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参考文献:
[1]李振村,杨文华.教语文,其实很简单[J].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2):5.
[2]赵介平.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1):228.
[3]张华毓,胡兰.我们的朗读课堂[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53-54.
作者简介:陈晓燕(1986— ),女,福建厦门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