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求相贯线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使学生面对复杂问题能得心应手,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解答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解题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数学水平。教师能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否,而且是衡量教师数学教学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本文此问题谈一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相贯线;解题能力;机械制图
  在机器设备及其零部件上,经常遇到两基本体相交的情况,这种组合方式叫相贯,在他们表面相交处所产生的交线,称为相贯线。它通常是一条闭合的空间曲线。解题时需要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较熟练地掌握几何元素的投影原理和正确的作图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对解题方法只强调“多做多练,孰能生巧”,结果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解题思路,不善于运用几何元素的基本投影规律,导致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差,一直停留在既不“熟”,也不“巧”的水平。
  实践证明,为了使学生在解题时逐步做到“熟”与“巧”,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和图例,备课的重点应放在组织内容的系统性,确定教授方法,选择合适的图例。
  学生解题无从下手的重要原因是不能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造成思路混乱。在讲课时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教给学生在解题中保持准确而清晰的思路。
  例如:解两立体表面交线时(图1),可用以下的程序启发学生简历正确的思路。
  第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的已知条件。学生不会作相贯类型的题,首先是对已知条件分析不清,要先从对几何体投影再巩固的角度,利用“对线条”方法讲清圆柱和圆锥三面投影状态。接着交代两者的位置关系,应注意同时讲清各自对投影面的位置以及圆柱和圆锥的相对位置。
  第二,利用体形和面形分析原理,研究交线的空间形状。在左视图上运用体形分析得出该相贯体是圆柱穿透圆锥,一进一出形成两条独立的相贯线。再由面形分析看出是圆柱面与圆锥面相交,其交线不是直线和圆,而是形状相同、左右对称的两条封闭空间曲线。
  第三,根据相贯线的空间形状,分析它的投影状态。首先解决问题的重点,即应用立体表面投影的积聚型原理,搞清相贯线在三面投影图中的已知和未知投影。圆柱与圆柱相交,有两面投影已知,圆柱与圆锥相交,有一面投影已知,但球与圆锥相交,由于两个立体的表面在三面投影图中均无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三面投影均属未知。图1左视图圆柱表面投影有积聚性,所以它的侧面投影已知,再分析相贯线未知投影的大体形状。通过对相贯线投影状态的分析,相当一部分习题可以充分利用已知投影求未知投影,学生概念清楚,作图简捷。
  第四,研究如何选择未知合理的辅助切平面。它是解题中的一个难点。先阐明为什么一般都选用投影面平行面的辅助切平面,再交代辅助切平面的选择原则是:截割两个回转体,各自得到的截交线均应是圆或直线。最后得出结论:两回转体相交时,切平面要垂直于立体的回转轴线,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用此结论可以解释图1为什么只能选水平面为切平面。
  第五,讲清作图原理。这一步只讲两立体表面共有点的作图原理,把结论落实到表面点的投影求法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也可以在讲此原理之前对求立体表面点投影进行简单的再巩固。
  第六,分析具体作图步骤。影响作图精确性的主要因素有:相贯线投影图权限范围的确定;相贯线上求出一般点分布的均匀性;相贯线转向处应是圆角或尖角以及可见与不可见的正确处理。为得到较准确的相贯线投影图,应以这三点为中心讲解作图步骤。先讲如何判断并画出特殊点三面投影以解决及转向位置问题,再讲利用辅助切平面求出适量分布较均匀的一般点投影,最后再连结各点同面投影。求相贯线投影时,要重点抓住转向处转角形状和可见性的处理。
  第七,相贯线画法的特殊情况。两回转体相交,在一般情况下相贯线是空间曲线,但在特殊情况下相贯线也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1)同轴的两回转体相交,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2)切于同一球面的两回转体相交(圆柱与圆柱、圆柱与圆锥、圆锥与圆锥),其相贯线为两个相交的垂直于公共对称面的椭圆;(3)轴线相互平行的两圆柱相交,两圆柱面上的相贯线是两条平行于轴线的直线。
  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追求。面对学生解题无从下手的状态,教师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有限的课堂上收获最大的教学成果。通过以求相贯线为例,证明只有正确引导学生明白解题的原理,才能激发学生形成独立的解题思维。因此,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摆脱解题时既不“熟”也不“巧”的状态,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大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日益普遍,严重影响大学课堂教学。本文对大学生课堂注意力低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提高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注意力  一、大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的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注意力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专注,直接影响教
期刊
摘 要: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益,而现代的网络教研模式打破了传统教研模式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教研活动;方法  目前,全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为全人类提供了高效、快捷、全方位的服务。而网络在教育领域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研由传统模式转向网络模式,打破了传统教研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缩短了校与校、地区与
期刊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着教学与科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前的考核制度和晋升规则偏重于科研成果,由此出现了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工作效果。本文将PBL模式引入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实践中,将青年教师的岗位需求和个人需要相结合,从分析问题根源着手,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探索青年教师教研相长的途径。  关键词:PBL模式;青年教师;教研相长  美国教授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药理学内容抽象、枯燥、难懂,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所以药理学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使药理学教学变得更形象、生动、简单、易懂,让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药理学。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实验模式  药理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如何教好药理学、如何学好药理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兴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经典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提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合理开发生成拓展活动,加强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观点,将学生课外以感性为主的欣赏与课内以理性为主的鉴赏有效结合,使之保持感性欣赏的同时更有理性思维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品味,让音乐鉴赏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关键词:音乐鉴赏;生成课;感性理性  目前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多是经典音乐作品,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院校作为专业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考试成绩评价体系等。本文随机选择本学校一年级80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实验教学法,对结合专业元素开展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为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成为当前各体校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诱趣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内涵,并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要素进行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诱趣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诱趣教学;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就“诱趣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来看,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
期刊
摘 要:根据当前临床医学院面临的问题,学院必须将构建教学管理机制与加强教师授课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教务处、教务秘书等机构工作的合理安排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上、组织上、人员上的保障,同时通过对课程安排工作、试讲备课工作、课前提醒工作、课堂督导工作和考务考核工作的完善,促进临床医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管理;授课管理  教学管理水平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但是由于临床医学教师既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字1600至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笔者在教学中开辟了两条识字渠道,即课堂识字和生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课堂;识字生活  一、课堂识字,激发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模式的创新性不仅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日常课题,也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笔者通过对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进行调研和发放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学生心目中期望的中学外语课堂模式和对目前中学法语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教学;法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性  一、调研对象情况简介  笔者调研学校为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