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引导式”教学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并在实践中体现出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性与优越性。本文从引导式教学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自身的课堂实例对引导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教学模式 引导式教学 综合实践课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49-01
为了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更自觉地深入课程内容,引导式教学模式伴随着课堂改革的出现而出现。并成为了综合实践课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当代课堂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以学生动手创作为主,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一门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更具参与度。因此引导式教学在其应用中的优势也更为突出。
一、引导式教学简介
引导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模式大致为: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导入话题—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老师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就课堂任务开展讨论—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并进行课堂延伸。引导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如果提出的话题是一个同学们都感兴趣的问题那么这节课程已经成功了一半,同学们队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进行积极的讨论,而一些不接近同学们实际生活的问题则远远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由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这并不代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置之不顾。即便在引导式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就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偏离话题的讨论进行及时指正,最终对课堂进行总结和延伸都是教师在引导式教学中的职责。然而一些教师认为“自主课堂”中自己的作用微乎其微便彻底由学生主导。青少年学生自制力薄弱,辨别意识不强,很容易由课堂话题偏离到其它无意义的话题讨论中,这都是我们在开展“引导式”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体而言,引导式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人员的共同探讨。
二、课堂实例
本部分以笔者的“创意衍纸”这节课程为实例,对引导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注意事项进行实例分析。
衍纸是一种手工艺术,很多学生在课堂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衍纸设计,因此如何由导入这个话题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笔者在进行话题导入时曾在传统工艺、纸艺术、和礼物之间反复纠结。传统工艺和纸艺术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还远远达不到可以活跃参与的水平,但是礼物这一导入话题和衍纸的关联性却不够强,但是最终笔者选择由礼物作为导入话题,因为每个同学都收到过各种各样的礼物,这样一个话题可以确保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而课堂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个选题的正确性。
关于礼物的话题同学们进行了十分活跃的讨论,这个时候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衍纸作品,告诉他们这是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礼物。同学们顿时这种工艺品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老师对大家简单介绍衍纸的由来及制作方式。话题导入部分正式结束。
第二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部分。老师提出“可以怎样做成衍纸?”这一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衍纸的制作过程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器具制作之外还有一些学生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例如3D打印,虽然3D打印技术并没有应用于衍纸的制作,但是就技术而言是可行的,而且学生能够提到这一点说明其对新知识的了解十分丰富,对其它同学也起到了激励督促的作用。
讨论完毕之后,就是动手操作环节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自己的衍纸作品创作。同学们在动手环节的能力相对薄弱,很多人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了。是手把手教学还是理论性指导或者是引导式提示,这都是老师在指导环节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就笔者个人的经验而言,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在施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能力情况进行指导。例如:A同学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总也找不到将卷纸拼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情况下,选用引导式教学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引导他可以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进行拼接。B同学思维能力发散,但是动手能力不足,多次试验仍然不能不成功,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这个时候就需要由老师帮助其实现他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老师在课堂中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和有限的课堂时间都导致了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经过多次的研究探讨,最终决定在学生之间组成小组,并以这种形式使同学们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优劣互补,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比,在对比中认识不足,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潜力。
最后是延伸拓展环节。延伸拓展环節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如何举一反三,类比学习。首先由老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汇报同学们的课程成果,让学生们对比自己与其它同学的作品,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同学们类比对比的过程,可以充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了解到自己所没有想到的创意与想法。接下来就由老师进行延伸,提出问题——衍纸的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培养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动手,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总结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较成人更强。在引导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教给了学生新的知识,学生也带给了老师一些惊喜,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个过程则恰恰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综合实践课的一大目标就是培育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只有在对话题内容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充分将自己投入制作学习的过程中,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举一反三。由此可见,导入话题在引导式教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后,由于每一节课的内容都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性格也各有千秋,引导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引导式”历史教学的初步尝试[J].罗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关于“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探讨与建议[J].谢仲贤,邱铁平.职业技术教育.2000(01).
【关键词】教学模式 引导式教学 综合实践课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49-01
为了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更自觉地深入课程内容,引导式教学模式伴随着课堂改革的出现而出现。并成为了综合实践课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当代课堂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以学生动手创作为主,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一门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更具参与度。因此引导式教学在其应用中的优势也更为突出。
一、引导式教学简介
引导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模式大致为: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导入话题—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老师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就课堂任务开展讨论—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并进行课堂延伸。引导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如果提出的话题是一个同学们都感兴趣的问题那么这节课程已经成功了一半,同学们队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进行积极的讨论,而一些不接近同学们实际生活的问题则远远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由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这并不代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置之不顾。即便在引导式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就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偏离话题的讨论进行及时指正,最终对课堂进行总结和延伸都是教师在引导式教学中的职责。然而一些教师认为“自主课堂”中自己的作用微乎其微便彻底由学生主导。青少年学生自制力薄弱,辨别意识不强,很容易由课堂话题偏离到其它无意义的话题讨论中,这都是我们在开展“引导式”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体而言,引导式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人员的共同探讨。
二、课堂实例
本部分以笔者的“创意衍纸”这节课程为实例,对引导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注意事项进行实例分析。
衍纸是一种手工艺术,很多学生在课堂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衍纸设计,因此如何由导入这个话题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笔者在进行话题导入时曾在传统工艺、纸艺术、和礼物之间反复纠结。传统工艺和纸艺术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还远远达不到可以活跃参与的水平,但是礼物这一导入话题和衍纸的关联性却不够强,但是最终笔者选择由礼物作为导入话题,因为每个同学都收到过各种各样的礼物,这样一个话题可以确保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而课堂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个选题的正确性。
关于礼物的话题同学们进行了十分活跃的讨论,这个时候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衍纸作品,告诉他们这是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礼物。同学们顿时这种工艺品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老师对大家简单介绍衍纸的由来及制作方式。话题导入部分正式结束。
第二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部分。老师提出“可以怎样做成衍纸?”这一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衍纸的制作过程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器具制作之外还有一些学生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例如3D打印,虽然3D打印技术并没有应用于衍纸的制作,但是就技术而言是可行的,而且学生能够提到这一点说明其对新知识的了解十分丰富,对其它同学也起到了激励督促的作用。
讨论完毕之后,就是动手操作环节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自己的衍纸作品创作。同学们在动手环节的能力相对薄弱,很多人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了。是手把手教学还是理论性指导或者是引导式提示,这都是老师在指导环节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就笔者个人的经验而言,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在施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能力情况进行指导。例如:A同学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总也找不到将卷纸拼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情况下,选用引导式教学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引导他可以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进行拼接。B同学思维能力发散,但是动手能力不足,多次试验仍然不能不成功,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这个时候就需要由老师帮助其实现他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老师在课堂中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和有限的课堂时间都导致了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经过多次的研究探讨,最终决定在学生之间组成小组,并以这种形式使同学们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优劣互补,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比,在对比中认识不足,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潜力。
最后是延伸拓展环节。延伸拓展环節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如何举一反三,类比学习。首先由老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汇报同学们的课程成果,让学生们对比自己与其它同学的作品,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同学们类比对比的过程,可以充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了解到自己所没有想到的创意与想法。接下来就由老师进行延伸,提出问题——衍纸的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培养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动手,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总结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较成人更强。在引导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教给了学生新的知识,学生也带给了老师一些惊喜,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个过程则恰恰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综合实践课的一大目标就是培育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只有在对话题内容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充分将自己投入制作学习的过程中,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举一反三。由此可见,导入话题在引导式教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后,由于每一节课的内容都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性格也各有千秋,引导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引导式”历史教学的初步尝试[J].罗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关于“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探讨与建议[J].谢仲贤,邱铁平.职业技术教育.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