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在幼儿园我们创设了科学区,将科学区的活动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在与学习材料以及学习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有意义的建构,获取科学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幼儿园科学区生活化的具体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生活化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陶行知、陈鹤琴等老一辈教育家所倡导的生活化教育教学理念。因此科学区的游戏内容大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即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容易产生亲切感,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最终也将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以及环境的创设与教师的指导也都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依托,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学习环境与学习材料进行互动,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生活实践的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对科学区活动在学习内容、投放材料、环境创设与教师指导等方面的“生活化”展开探讨。
一、科学区探究活动的内容来自生活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理论性的讲授常常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参与程度不高。在科学区活动中,倘若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必将拉近科学探究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寻找科学教育的素材,应用于科学区探究活动,使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科学知识,并乐于接受科学区的各种活动,最终促使他们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科学区探究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与孩子们自身有关的生活内容。如幼儿从小就对自己的小手、小脚等感兴趣,为了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在科学区开展“我身体的秘密”的学习内容,具体包括探究自己的关五官和四肢等;第二,科学区的活动内容可以来自于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孩子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家庭生活,这是他们生活的第一环境,科学区的探究内容可以直接从他们的家庭生活中选取。如“认识玩具里电池的正负极”“认识电”等。第三,科学区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从社区的生活内容中选取。生活的社区也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从社区生活中选取学习内容也是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科学区数学探究内容包括逛社區超市,将食品袋贴上数字,让孩子们拿着食品袋去购买与袋子上数量一样的商品,帮助孩子们建立数量与实物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的重要作用,点燃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科学区探究活动的材料取自生活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教师常常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高结构的材料以及完整的实验器材,如与电磁有关的实验器材、研究浮力以及牵引力的实验器材等,这些东西对于孩子们来讲就如同一个个陌生的“大怪物”。一方面孩子们对于如何操作这些器材常常是一问三不知,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如何操作这些器材也总是不感兴趣。这对于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区活动中来是不利的。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生活化的、低结构的探究材料,从而提高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在科学区活动“如何让小铁块浮起来”中,幼儿教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生活化的材料,如硬纸片、塑料盒、橡皮泥、泡沫板、积木等探究哪些东西能浮起来,哪些东西不能浮起来,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促使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且也知道怎样操作。有的孩子选择了泡沫板,他们把小铁块放上去,发现泡沫板能够把小铁块托起来;有的孩子使用的是橡皮泥,他们发现把橡皮泥压扁成为一个小托盘,可以让小铁块漂浮起来。从科学区活动实际来看,孩子们面对熟悉的科学探究材料时,常常可以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操作技能出发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容易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科学区环创与指导依托生活
孩子们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的科学区环境创设有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发孩子学习的共鸣,有效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体性。
如在主题为“声音”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科学区探究活动的兴趣,幼儿教师根据孩子们喜欢穿大人鞋子的特点,在区域内摆放了许多种鞋子,并引导孩子们穿上鞋子自由地行走,通过不同的踩踏力度发出不同的声响,并模仿着说一说。这样的环境创设有效唤醒了孩子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从而使他们很容易就进入了科学探究活动当中来。又如在科学区活动“有趣的磁铁”中,幼儿教师发现有两个小朋友不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于是就用了下面的生活化情境来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缝衣针掉到地上了,可是奶奶眼睛花了,她到处找都没有找到!孩子们,快来帮助奶奶找一找吧!用上你手里的磁铁哟!从而在生活化的情境引导下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探索当中来;教师适时地利用科学区的环境创设,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区游戏探索,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科学区环境,如把科学区创设成一个探究实验区,在科学区摆放供幼儿探究的生活化的工具,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周围的事物,引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儿童的科学”是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营造的一片个性化的天空。它与成年人的科学探究不同,但却如成年人的科学一样充满着好奇、渴望的探究精神。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利用科学区游戏这一载体,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建立起联系,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实现他们成为“小小科学家”的理想,还孩子一个生活化、真实性科学世界。
参考文献:
[1]王瑞娟.科学教育奏响生活化乐章——浅谈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J].才智,2018(20):172.
[2]董跃.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3(11):67-68.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生活化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陶行知、陈鹤琴等老一辈教育家所倡导的生活化教育教学理念。因此科学区的游戏内容大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即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容易产生亲切感,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最终也将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以及环境的创设与教师的指导也都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依托,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学习环境与学习材料进行互动,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生活实践的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对科学区活动在学习内容、投放材料、环境创设与教师指导等方面的“生活化”展开探讨。
一、科学区探究活动的内容来自生活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理论性的讲授常常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参与程度不高。在科学区活动中,倘若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必将拉近科学探究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寻找科学教育的素材,应用于科学区探究活动,使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科学知识,并乐于接受科学区的各种活动,最终促使他们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科学区探究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与孩子们自身有关的生活内容。如幼儿从小就对自己的小手、小脚等感兴趣,为了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在科学区开展“我身体的秘密”的学习内容,具体包括探究自己的关五官和四肢等;第二,科学区的活动内容可以来自于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孩子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家庭生活,这是他们生活的第一环境,科学区的探究内容可以直接从他们的家庭生活中选取。如“认识玩具里电池的正负极”“认识电”等。第三,科学区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从社区的生活内容中选取。生活的社区也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从社区生活中选取学习内容也是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科学区数学探究内容包括逛社區超市,将食品袋贴上数字,让孩子们拿着食品袋去购买与袋子上数量一样的商品,帮助孩子们建立数量与实物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的重要作用,点燃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科学区探究活动的材料取自生活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教师常常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高结构的材料以及完整的实验器材,如与电磁有关的实验器材、研究浮力以及牵引力的实验器材等,这些东西对于孩子们来讲就如同一个个陌生的“大怪物”。一方面孩子们对于如何操作这些器材常常是一问三不知,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如何操作这些器材也总是不感兴趣。这对于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区活动中来是不利的。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生活化的、低结构的探究材料,从而提高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在科学区活动“如何让小铁块浮起来”中,幼儿教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生活化的材料,如硬纸片、塑料盒、橡皮泥、泡沫板、积木等探究哪些东西能浮起来,哪些东西不能浮起来,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促使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且也知道怎样操作。有的孩子选择了泡沫板,他们把小铁块放上去,发现泡沫板能够把小铁块托起来;有的孩子使用的是橡皮泥,他们发现把橡皮泥压扁成为一个小托盘,可以让小铁块漂浮起来。从科学区活动实际来看,孩子们面对熟悉的科学探究材料时,常常可以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操作技能出发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容易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科学区环创与指导依托生活
孩子们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的科学区环境创设有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发孩子学习的共鸣,有效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体性。
如在主题为“声音”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科学区探究活动的兴趣,幼儿教师根据孩子们喜欢穿大人鞋子的特点,在区域内摆放了许多种鞋子,并引导孩子们穿上鞋子自由地行走,通过不同的踩踏力度发出不同的声响,并模仿着说一说。这样的环境创设有效唤醒了孩子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从而使他们很容易就进入了科学探究活动当中来。又如在科学区活动“有趣的磁铁”中,幼儿教师发现有两个小朋友不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于是就用了下面的生活化情境来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缝衣针掉到地上了,可是奶奶眼睛花了,她到处找都没有找到!孩子们,快来帮助奶奶找一找吧!用上你手里的磁铁哟!从而在生活化的情境引导下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探索当中来;教师适时地利用科学区的环境创设,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区游戏探索,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科学区环境,如把科学区创设成一个探究实验区,在科学区摆放供幼儿探究的生活化的工具,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周围的事物,引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儿童的科学”是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营造的一片个性化的天空。它与成年人的科学探究不同,但却如成年人的科学一样充满着好奇、渴望的探究精神。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利用科学区游戏这一载体,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建立起联系,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实现他们成为“小小科学家”的理想,还孩子一个生活化、真实性科学世界。
参考文献:
[1]王瑞娟.科学教育奏响生活化乐章——浅谈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J].才智,2018(20):172.
[2]董跃.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3(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