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煜被称作“词中之帝”,在词史上评价甚高,其在表达感情时,其词作中常用“不寐”“梦”“泪”的意象传达情感。本文以李煜的数篇词作为例,探讨李煜词作中意象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李煜 情感 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写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1王国维所论依据何理由?其实王国维在书中亦有所提及,“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者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1李后主人生可谓走向两个极端,身为南唐国主富贵至极,被宋俘虏之后两年,颇为凄凉,这一人生际遇所带来的巨大情感转折深深的影响其词作,但除了其真挚的情感,还在于其运用意象的独特艺术手法。
(一)失眠
失眠已被许多词家作为一种表现伤感、惆怅等悲伤情绪的现象写入作品中,李后主词作中亦不乏此种手法。其写《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2秋风萧瑟,卷起帘帏飒飒作声,如此情景,更增添作者惆怅之思,以至坐卧不安,无法入眠。出彩之处在于其将失眠的情状用白描的手法叙述出来,蜡烛残尽,更漏已断,深夜之际,李煜辗转反侧,欹枕沉思。人生如梦一般虚幻缥缈,尽是痛苦虚无,只有靠酒麻醉意识,才有可能暂时寻求现实的解脱。
又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2此词写深夜中,万籁俱静,庭院空空,寒砧声和着风声断续传来。作者心中愁绪万千,只能慨叹夜之漫长,踱步到床前。在这个失眠之夜,作者站在床前,看着空旷的庭院,愁绪缠绕,寒砧声夹杂着阵阵风的传来,帘栊上映着冷冷的月光,更增添作者的愁思。
(二)梦
梦是人美好情感寄托之处,同时也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处境。梦境往往是人现实中潜意识中所希冀的画面。李后主在后期的词作中多次提到梦,因为只有在梦中,伤痛才能得到片刻的舒解。其写《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2
此词写作者梦中内容,游玩上苑,车水马龙,人市繁荣。然而,梦境之上却统摄着一个“恨”字,这就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即作者梦境逾是极尽之美好,其词外之痛逾是强烈。因为作者用一简单的“恨”字与梦中繁华形成对比,梦中的繁华反而为悲伤做了注角,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上首词着重写梦中之境,而下首词则是以梦衬托作者现实状况之凄惨,《浪淘沙令》中写到: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
“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至深。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3梦在李后主这里仿佛是浇愁的酒,只有借助其失去理智才能忘却现实的痛苦,得到片刻的欢愉。“一晌”这一时间量词形容欢愉用的更妙,词外之意是讲自己无时无刻不被悲伤的情绪所困扰,只能在梦中得到解脱。五更梦醒,寂静深夜,又陷入极度悲伤之中,故能最为人所同情。
李后主的梦总是如此之美好,而其大多数梦都是故國之影,与其说梦境好,倒不如说是故国之美好,俗言“情人眼里出西施”,从其梦中读到的不仅是南唐之繁华,更多的是李后主怀旧留恋之情,为何总是怀念往昔,皆因现实情状之凄凉,薄薄的被子抵挡不了深夜的寒冷,这与昔日的“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相比较,怎的不是“天上人间”。
(三)泪
流泪是人由内心情感爆发所产生的生理现象。通过“泪”可以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直接的传达,另一方面又使作者无法排解的情感得以宣泄。4李后主在其后期词中也大量使用“泪”这种意象。在现存李后主词集的近40首词中,含有“泪”字意象的词作共有7首,共出现9次。有梦醒后流泪“觉来双泪垂”,更有借意象之泪“香作穂,蜡成泪”,“胭脂泪,留人醉”表达自己的惆怅,还有描写女子的泪“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亦有描写他自己的泪的,“垂泪对宫娥”和《望江南》(多少泪)。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望江南》:“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2此首词中总共22个字,而“泪”重复了三次。反复出现的意象虽然能够起到强调的效果,但也容易造成整首词的单调枯燥。但李后主却处理的较为恰当,很大原因在于其宏厚的情感基础与词作的表达相得益彰。“断脸复横颐”写泪水在脸上纵横交错,似乎永远擦不尽,写泪水不断,是写愁绪绵绵。“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流着泪就不要再讲心事,也不要鸣笙吹箫。这两句写哭泣之时的心态描写,人在哭泣之时心总是无比敏感,自然不愿再提及一切能够引起自己伤心事的事物。这两句描写如此之自然,状态甚为真实。
结语
李后主的词作都非常短小,却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并且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一方面是其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作为词作的支撑,另一方面是意象运用之绝妙,使得意在词外,一首词话三两句,几十个字,却成了言不尽,说不完的文章,也如那东去的流水,更行更远还流。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李煜.《李煜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清)郭麐.《灵芬馆词话》[A].詹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朱海燕.宋词“泪”意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郑州大学 张旭阳
关键词:李煜 情感 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写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1王国维所论依据何理由?其实王国维在书中亦有所提及,“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者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1李后主人生可谓走向两个极端,身为南唐国主富贵至极,被宋俘虏之后两年,颇为凄凉,这一人生际遇所带来的巨大情感转折深深的影响其词作,但除了其真挚的情感,还在于其运用意象的独特艺术手法。
(一)失眠
失眠已被许多词家作为一种表现伤感、惆怅等悲伤情绪的现象写入作品中,李后主词作中亦不乏此种手法。其写《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2秋风萧瑟,卷起帘帏飒飒作声,如此情景,更增添作者惆怅之思,以至坐卧不安,无法入眠。出彩之处在于其将失眠的情状用白描的手法叙述出来,蜡烛残尽,更漏已断,深夜之际,李煜辗转反侧,欹枕沉思。人生如梦一般虚幻缥缈,尽是痛苦虚无,只有靠酒麻醉意识,才有可能暂时寻求现实的解脱。
又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2此词写深夜中,万籁俱静,庭院空空,寒砧声和着风声断续传来。作者心中愁绪万千,只能慨叹夜之漫长,踱步到床前。在这个失眠之夜,作者站在床前,看着空旷的庭院,愁绪缠绕,寒砧声夹杂着阵阵风的传来,帘栊上映着冷冷的月光,更增添作者的愁思。
(二)梦
梦是人美好情感寄托之处,同时也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处境。梦境往往是人现实中潜意识中所希冀的画面。李后主在后期的词作中多次提到梦,因为只有在梦中,伤痛才能得到片刻的舒解。其写《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2
此词写作者梦中内容,游玩上苑,车水马龙,人市繁荣。然而,梦境之上却统摄着一个“恨”字,这就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即作者梦境逾是极尽之美好,其词外之痛逾是强烈。因为作者用一简单的“恨”字与梦中繁华形成对比,梦中的繁华反而为悲伤做了注角,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上首词着重写梦中之境,而下首词则是以梦衬托作者现实状况之凄惨,《浪淘沙令》中写到: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
“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至深。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3梦在李后主这里仿佛是浇愁的酒,只有借助其失去理智才能忘却现实的痛苦,得到片刻的欢愉。“一晌”这一时间量词形容欢愉用的更妙,词外之意是讲自己无时无刻不被悲伤的情绪所困扰,只能在梦中得到解脱。五更梦醒,寂静深夜,又陷入极度悲伤之中,故能最为人所同情。
李后主的梦总是如此之美好,而其大多数梦都是故國之影,与其说梦境好,倒不如说是故国之美好,俗言“情人眼里出西施”,从其梦中读到的不仅是南唐之繁华,更多的是李后主怀旧留恋之情,为何总是怀念往昔,皆因现实情状之凄凉,薄薄的被子抵挡不了深夜的寒冷,这与昔日的“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相比较,怎的不是“天上人间”。
(三)泪
流泪是人由内心情感爆发所产生的生理现象。通过“泪”可以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直接的传达,另一方面又使作者无法排解的情感得以宣泄。4李后主在其后期词中也大量使用“泪”这种意象。在现存李后主词集的近40首词中,含有“泪”字意象的词作共有7首,共出现9次。有梦醒后流泪“觉来双泪垂”,更有借意象之泪“香作穂,蜡成泪”,“胭脂泪,留人醉”表达自己的惆怅,还有描写女子的泪“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亦有描写他自己的泪的,“垂泪对宫娥”和《望江南》(多少泪)。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望江南》:“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2此首词中总共22个字,而“泪”重复了三次。反复出现的意象虽然能够起到强调的效果,但也容易造成整首词的单调枯燥。但李后主却处理的较为恰当,很大原因在于其宏厚的情感基础与词作的表达相得益彰。“断脸复横颐”写泪水在脸上纵横交错,似乎永远擦不尽,写泪水不断,是写愁绪绵绵。“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流着泪就不要再讲心事,也不要鸣笙吹箫。这两句写哭泣之时的心态描写,人在哭泣之时心总是无比敏感,自然不愿再提及一切能够引起自己伤心事的事物。这两句描写如此之自然,状态甚为真实。
结语
李后主的词作都非常短小,却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并且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一方面是其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作为词作的支撑,另一方面是意象运用之绝妙,使得意在词外,一首词话三两句,几十个字,却成了言不尽,说不完的文章,也如那东去的流水,更行更远还流。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李煜.《李煜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清)郭麐.《灵芬馆词话》[A].詹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朱海燕.宋词“泪”意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郑州大学 张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