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适当让孩子动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儿童身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动互为补充的,是静,静是一种心境状态,是让孩子们把心放下、摆正,让自己沉静下来。本文分别以语文学习中的朗诵和写字为例,阐述语文学习中动静结合的艺术。
关键字:动 静; 朗诵 ;写字
1.朗诵——让孩子动起来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一切物体皆在运动之中。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的运动可不仅仅指的是跑步、打球等体育运动行为,运动是一门科学。
今天我们更多地告诉孩子:不许动。是的,我们在培养孩子的静气,这没有错。可是,要让孩子静下来,仅仅是“不许动”那么简单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我以朗诵为例,笔者每次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进行美文朗诵,从而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在朗诵完毕后非常安静,课堂纪律和效果远远比不朗诵好了很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给了孩子运动的时间,这项运动就是“朗诵”,在朗诵中,他们发挥着自己爱动的天性,尽情地舒展着身体,动情地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世间万物都有着动静相宜的本性,动过之后,在该静下来的时候,孩子的心自然也就沉了下来。把孩子爱动的天性加以引导,运用到学习中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让学生动起来,确切地说应该是要让孩子的嘴巴动起来,也就是读起来。朗诵是一种净化,是一种修炼,当学生读了起来,整个世界都辽阔了,朗诵就是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曾有一位孩子转学过来,家长想让我给孩子的学习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初次见面,我让孩子把语文书拿出来朗读,结果这个孩子读得磕磕绊绊,几乎没有一个句子是流畅的。我让孩子读书其实就像中医把脉,要先知道孩子得了什么“病”,这条“脉”就是朗读。我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孩子语文基础应该不扎实,另外他的作文肯定需要进步,估计很难写出完整的句子,甚至有时前言不搭后语,平时的表达也有待加强。这位家长惊讶地说:“老师您说得真準!真是好眼力!”这不是眼力,这是因果联系。他尚不会读书,自然没有语感,没有了语感,写作和表达自然成了问题。
今天类似情况的孩子也有很多。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有“药方”——让孩子读起来。从今天起,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可以读著名的童话故事书,可以读经典的儿童名著,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孩子甚至可以读散文、小说,对语文存在敌意的孩子一定要读有故事情节的书籍。注意,这里是朗读,不是默读,要读出声,读累了可以轻声读。只有出声地读,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语感。读书的时候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靠在沙发上读,可以睡前倚在床头边读,读书无定法,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他们才有朗读的欲望。孩子读完了,我们可以随机挑出一段让孩子表演朗读,并且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读到优美或者有趣的段落,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做动作,读到人物对话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分角色读,总之,我们要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读书是一件快乐并且有意义的事儿!
有一天当你发现孩子把没有读过的东西能够读得流畅甚至有感情了,祝贺你,孩子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因为书读得好了,语感就来了,语感来了,语言的理解力就提高了,作文也就会写了。这不是我独有的方法,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先生就是这么做的。
2.写字——让孩子静下来
曾经接手一个新班,刚开始的几天,班里的孩子特别浮躁,上课精神恍惚,课后弄鬼掉猴,让我很是头疼。第一天上课,任我在讲台上口沫横飞,孩子们依旧在下面心浮气躁,我可以用严格的管理压制他们的动作行为,却无法让他们心静。
于是我蓦然想到了我读书时的一种极好状态: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我们坐在课桌前一笔一划地安静写字,偶尔几股调皮的微风从窗口跑来掀动书页······
这次,我决定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写写字。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急躁地追赶时间:我不停地讲课,他们不停地回答;我不停地布置任务,他们不停地书写订正。 昨天批改习字册时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大部分孩子的习字册并没有一笔一划地书写,甚至有很多都是心浮气躁、草草了事,我觉得孩子们都丢失了一些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静气。一个人的静气可以从他的书写中一览无余,而且写字是语文基本功,又是文化素养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孩子连汉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甚至胡添乱画,那么证明他的学习状态出了问题。
但这确实不简单。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们永远要追着教学进度跑,一般在课堂上只写两三个生字,其余的均交给他们课后完成。课后孩子们不停吵闹,老师们不停催促,大家很难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老师的心静不下来,孩子的心也静不下来。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决定把一半时间让出来,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安静地写写字。我不给他们任何打扰,这段时间是我和孩子们和文字独处的时间。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才可以静心养气,凝神书写,也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才容易写出干净的字。也只有写出干净的字,也才能做一个文静的人。
孩子们的笔不停发出沙沙的声音,教室里静极了。我想,这是写字,也是在调理,在调理孩子们的心境状态,让孩子们在书写中把心态摆正,把心放下,让自己安静下来。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爱上写字、享受写字,在一笔一画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一丝不苟的态度,慢慢地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的习惯,做个干净、细致、严谨、安静的读书人。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百字,便觉令躁俱平。”这就是在写字中培养静气的真意。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苗建青
关键字:动 静; 朗诵 ;写字
1.朗诵——让孩子动起来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一切物体皆在运动之中。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的运动可不仅仅指的是跑步、打球等体育运动行为,运动是一门科学。
今天我们更多地告诉孩子:不许动。是的,我们在培养孩子的静气,这没有错。可是,要让孩子静下来,仅仅是“不许动”那么简单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我以朗诵为例,笔者每次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进行美文朗诵,从而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在朗诵完毕后非常安静,课堂纪律和效果远远比不朗诵好了很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给了孩子运动的时间,这项运动就是“朗诵”,在朗诵中,他们发挥着自己爱动的天性,尽情地舒展着身体,动情地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世间万物都有着动静相宜的本性,动过之后,在该静下来的时候,孩子的心自然也就沉了下来。把孩子爱动的天性加以引导,运用到学习中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让学生动起来,确切地说应该是要让孩子的嘴巴动起来,也就是读起来。朗诵是一种净化,是一种修炼,当学生读了起来,整个世界都辽阔了,朗诵就是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曾有一位孩子转学过来,家长想让我给孩子的学习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初次见面,我让孩子把语文书拿出来朗读,结果这个孩子读得磕磕绊绊,几乎没有一个句子是流畅的。我让孩子读书其实就像中医把脉,要先知道孩子得了什么“病”,这条“脉”就是朗读。我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孩子语文基础应该不扎实,另外他的作文肯定需要进步,估计很难写出完整的句子,甚至有时前言不搭后语,平时的表达也有待加强。这位家长惊讶地说:“老师您说得真準!真是好眼力!”这不是眼力,这是因果联系。他尚不会读书,自然没有语感,没有了语感,写作和表达自然成了问题。
今天类似情况的孩子也有很多。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有“药方”——让孩子读起来。从今天起,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可以读著名的童话故事书,可以读经典的儿童名著,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孩子甚至可以读散文、小说,对语文存在敌意的孩子一定要读有故事情节的书籍。注意,这里是朗读,不是默读,要读出声,读累了可以轻声读。只有出声地读,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语感。读书的时候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靠在沙发上读,可以睡前倚在床头边读,读书无定法,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他们才有朗读的欲望。孩子读完了,我们可以随机挑出一段让孩子表演朗读,并且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读到优美或者有趣的段落,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做动作,读到人物对话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分角色读,总之,我们要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读书是一件快乐并且有意义的事儿!
有一天当你发现孩子把没有读过的东西能够读得流畅甚至有感情了,祝贺你,孩子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因为书读得好了,语感就来了,语感来了,语言的理解力就提高了,作文也就会写了。这不是我独有的方法,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先生就是这么做的。
2.写字——让孩子静下来
曾经接手一个新班,刚开始的几天,班里的孩子特别浮躁,上课精神恍惚,课后弄鬼掉猴,让我很是头疼。第一天上课,任我在讲台上口沫横飞,孩子们依旧在下面心浮气躁,我可以用严格的管理压制他们的动作行为,却无法让他们心静。
于是我蓦然想到了我读书时的一种极好状态: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我们坐在课桌前一笔一划地安静写字,偶尔几股调皮的微风从窗口跑来掀动书页······
这次,我决定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写写字。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急躁地追赶时间:我不停地讲课,他们不停地回答;我不停地布置任务,他们不停地书写订正。 昨天批改习字册时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大部分孩子的习字册并没有一笔一划地书写,甚至有很多都是心浮气躁、草草了事,我觉得孩子们都丢失了一些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静气。一个人的静气可以从他的书写中一览无余,而且写字是语文基本功,又是文化素养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孩子连汉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甚至胡添乱画,那么证明他的学习状态出了问题。
但这确实不简单。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们永远要追着教学进度跑,一般在课堂上只写两三个生字,其余的均交给他们课后完成。课后孩子们不停吵闹,老师们不停催促,大家很难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老师的心静不下来,孩子的心也静不下来。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决定把一半时间让出来,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安静地写写字。我不给他们任何打扰,这段时间是我和孩子们和文字独处的时间。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才可以静心养气,凝神书写,也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才容易写出干净的字。也只有写出干净的字,也才能做一个文静的人。
孩子们的笔不停发出沙沙的声音,教室里静极了。我想,这是写字,也是在调理,在调理孩子们的心境状态,让孩子们在书写中把心态摆正,把心放下,让自己安静下来。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爱上写字、享受写字,在一笔一画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一丝不苟的态度,慢慢地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的习惯,做个干净、细致、严谨、安静的读书人。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百字,便觉令躁俱平。”这就是在写字中培养静气的真意。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苗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