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应用方法,是一种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交流与协作合作意识,进而在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35-01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仅仅以语言为教授方式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这种教学课堂无疑是枯燥而且难以理解的。教师应在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在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升华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一番简单地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往往是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的。而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总结,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数学教学课堂不在刻板、枯燥。
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上册内容“认识图形”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加强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是非常基础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大屏幕中所给出的图形探索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现,请大家将小组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来,一会儿我们要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找的图形又多又正确。”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还能够深化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进而加强自身的数学历史和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有竞争的活动也能够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
二、强化学生知识交流
合作与交流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知识交流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从不同方面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认识。而学生往往对知识交流这一学习方法的认识并不到位,需要教师主动为学生设置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之间的交流。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能够更加扎实,并且能够掌握主动交流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讲解“简易的方程的实际应用”这一基本的运算能力内容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为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技巧提供良好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给出一道应用计算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并探讨题目的不同完成方式。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自己发现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自己解题方式的认识和熟练度,还能够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从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知识交流课堂,邀请班级中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知识交流机会。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非常巨大的帮助。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常见的合作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首要选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交流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辅导,不仅能够强化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还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而实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向学生提出:“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读取时间吗?如果不会的话也没有关系,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看钟表读时间。”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教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人画出钟表图形,另一个人读取时间,接着换另一个人画出钟表图形,剩下的那一个人读取时间。”在以上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对于合作的重要意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总而言之,数学的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他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樣是学生培养数学能力,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在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简单。
参考文献:
[1]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
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35-01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仅仅以语言为教授方式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这种教学课堂无疑是枯燥而且难以理解的。教师应在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在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升华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一番简单地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往往是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的。而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总结,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数学教学课堂不在刻板、枯燥。
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上册内容“认识图形”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加强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是非常基础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大屏幕中所给出的图形探索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现,请大家将小组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来,一会儿我们要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找的图形又多又正确。”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还能够深化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进而加强自身的数学历史和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有竞争的活动也能够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
二、强化学生知识交流
合作与交流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知识交流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从不同方面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认识。而学生往往对知识交流这一学习方法的认识并不到位,需要教师主动为学生设置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之间的交流。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能够更加扎实,并且能够掌握主动交流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讲解“简易的方程的实际应用”这一基本的运算能力内容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为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技巧提供良好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给出一道应用计算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并探讨题目的不同完成方式。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自己发现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自己解题方式的认识和熟练度,还能够加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从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知识交流课堂,邀请班级中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知识交流机会。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非常巨大的帮助。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常见的合作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首要选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交流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辅导,不仅能够强化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还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而实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向学生提出:“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读取时间吗?如果不会的话也没有关系,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看钟表读时间。”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教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人画出钟表图形,另一个人读取时间,接着换另一个人画出钟表图形,剩下的那一个人读取时间。”在以上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对于合作的重要意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总而言之,数学的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他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樣是学生培养数学能力,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在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简单。
参考文献:
[1]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