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活力。但由于不少教师盲目追“新”,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一概摈弃,传统教学的优势不能丢。比如,“模仿+训练”的教学方式,文本在课堂中的使用,浓郁的数学味,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等。
【关键词】 模仿;文本;数学味;结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77-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经受了观念上的洗礼和行动上的冲击。课改犹如一缕轻风吹皱了传统数学教学这一池“止水”。然而,课改既不是“新瓶装旧酒”,也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理性的反思,厘清传统数学教学的优缺点,在承旧纳新中走向和谐。
1 在模仿的大树上嫁接探究嫩芽
“模仿”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模仿。对他们来说,很多知识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会的。如果取消了模仿,学习将会变得困难许多,不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如:在教学“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时,可按下面几个步骤来安排教学:
①出示情境图,问学生:“你了解了一些什么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让学生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进行解决,掌握解题思路。
②让学生模仿上面的例题,编出几种不同的数学应用题,并解决问题。
③创新:利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进行综合编题、解题训练,或让优秀生根据算式:“24÷4+3=”、“3×6÷2”来编题。
在知识的起步阶段,可以让学生从模仿入手,掌握知识,逐步提高要求,追求创新!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追求“一步到位”!
2 文本——师生教学的依托
2.1 走进教材:在一些观摩课上,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和学生几乎没有课本,一节课下来课本没翻一下。美名其曰:创编教材、数学内容生活化。当课程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教师也不再是教教材,而是使用教材,创造教材。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整合、灵活运用这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完全抛弃教材,绝不能为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而生搬生活场景,将数学课上成生活课。教材毕竟是师生教学的依托,是教学的范例,凝聚着专家、学者、名师的心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课本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有许多教师都不用现成的教材,而是自己另搞一套,但是往往却又偏离了原来应该教学的内容。当然,想要对教材有所创新是件好事,但是“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
2.2 板书不可替代:不难发现,在一些公开课或观摩课中,几乎没有板书,更没有学生走上黑板的板演。即便不可或缺的一行课题也由小黑板挂出或用纸片贴上。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课件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板书的功能已被一些教师忽视。
板书就是要把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或重要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使有声的口头语言以浓缩的方式书面化、视觉化,具有提掣要点、强化记忆的功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板书的功能。
由此可见,板书应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
3 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
在一次省的数学教学优质课评比中,听到一节《营救白雪公主》——(乘法练习课),老师精心设计了营救白雪公主这样一个故事,只要同学们能做对题目,过三关便能成功,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整节课的练习却只有19道计算题,对于一节练习课来讲,题目未免也太少了些吧。而且对算理也没突出,感觉不会做的学生,上完课后,还是不会。
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以后的思维模型,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来源于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它是一门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科学,而生活仅仅是生活经验而已。所以,创设生活情境是作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这就注定了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数学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味,“生活味”是作为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生活味”是为“数学味”服务的。
4 追求过程与结果的和谐
曾在某杂志上阅读过一篇教学“射线与角”的案例。
教师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在讨论时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生1:我认为只有图①和⑥才是角。
生2:我的意见与生1一样。
生3:我想除了①和⑥以外,图②也应该是角。
师:我也这么想。
生4:我不赞成。因为图②与书上所讲的“角”的概念(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不同,那它肯定就不是角。
生5:我也认为图②应该是角。它虽然与书上所讲的“角”的概念不同,但书上所讲的关于“角”的概念是针对一个角而言,而图②有三个角,所以不能以此来说明图②不是角。
生6:图2不仅是角,它确实还有三个角。图④也应该是角,它是一个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既然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那他们就会相交于一点,因此,我认为它是角。
生7:但我想问,图④所表示的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呢,还是表示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如果是后者,那它们就根本无法相交!
……
那图②④到底是不是角呢?我们没有看到结论。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在一些教师看来,过程似乎比结果更重要。这实际上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曲解。事实上,结论与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如果说结论是数学课程的“肉体”,那么过程就是数学课程的“灵魂”。
张奠宙教授说:“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数学,教学设计是其呈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一堂课上得好不好,首先要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呈现了数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领悟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以实用有效为标准,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王红梅
[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王之玲
[3] 聚焦小学数学:模仿与探究是教学多渠道中的两条
【关键词】 模仿;文本;数学味;结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77-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经受了观念上的洗礼和行动上的冲击。课改犹如一缕轻风吹皱了传统数学教学这一池“止水”。然而,课改既不是“新瓶装旧酒”,也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理性的反思,厘清传统数学教学的优缺点,在承旧纳新中走向和谐。
1 在模仿的大树上嫁接探究嫩芽
“模仿”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模仿。对他们来说,很多知识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会的。如果取消了模仿,学习将会变得困难许多,不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如:在教学“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时,可按下面几个步骤来安排教学:
①出示情境图,问学生:“你了解了一些什么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让学生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进行解决,掌握解题思路。
②让学生模仿上面的例题,编出几种不同的数学应用题,并解决问题。
③创新:利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进行综合编题、解题训练,或让优秀生根据算式:“24÷4+3=”、“3×6÷2”来编题。
在知识的起步阶段,可以让学生从模仿入手,掌握知识,逐步提高要求,追求创新!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追求“一步到位”!
2 文本——师生教学的依托
2.1 走进教材:在一些观摩课上,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和学生几乎没有课本,一节课下来课本没翻一下。美名其曰:创编教材、数学内容生活化。当课程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教师也不再是教教材,而是使用教材,创造教材。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整合、灵活运用这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完全抛弃教材,绝不能为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而生搬生活场景,将数学课上成生活课。教材毕竟是师生教学的依托,是教学的范例,凝聚着专家、学者、名师的心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课本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有许多教师都不用现成的教材,而是自己另搞一套,但是往往却又偏离了原来应该教学的内容。当然,想要对教材有所创新是件好事,但是“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
2.2 板书不可替代:不难发现,在一些公开课或观摩课中,几乎没有板书,更没有学生走上黑板的板演。即便不可或缺的一行课题也由小黑板挂出或用纸片贴上。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课件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板书的功能已被一些教师忽视。
板书就是要把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或重要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使有声的口头语言以浓缩的方式书面化、视觉化,具有提掣要点、强化记忆的功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板书的功能。
由此可见,板书应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
3 教学中“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
在一次省的数学教学优质课评比中,听到一节《营救白雪公主》——(乘法练习课),老师精心设计了营救白雪公主这样一个故事,只要同学们能做对题目,过三关便能成功,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整节课的练习却只有19道计算题,对于一节练习课来讲,题目未免也太少了些吧。而且对算理也没突出,感觉不会做的学生,上完课后,还是不会。
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以后的思维模型,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来源于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它是一门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科学,而生活仅仅是生活经验而已。所以,创设生活情境是作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这就注定了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数学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味,“生活味”是作为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生活味”是为“数学味”服务的。
4 追求过程与结果的和谐
曾在某杂志上阅读过一篇教学“射线与角”的案例。
教师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在讨论时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生1:我认为只有图①和⑥才是角。
生2:我的意见与生1一样。
生3:我想除了①和⑥以外,图②也应该是角。
师:我也这么想。
生4:我不赞成。因为图②与书上所讲的“角”的概念(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不同,那它肯定就不是角。
生5:我也认为图②应该是角。它虽然与书上所讲的“角”的概念不同,但书上所讲的关于“角”的概念是针对一个角而言,而图②有三个角,所以不能以此来说明图②不是角。
生6:图2不仅是角,它确实还有三个角。图④也应该是角,它是一个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既然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那他们就会相交于一点,因此,我认为它是角。
生7:但我想问,图④所表示的是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呢,还是表示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如果是后者,那它们就根本无法相交!
……
那图②④到底是不是角呢?我们没有看到结论。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在一些教师看来,过程似乎比结果更重要。这实际上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曲解。事实上,结论与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如果说结论是数学课程的“肉体”,那么过程就是数学课程的“灵魂”。
张奠宙教授说:“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数学,教学设计是其呈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一堂课上得好不好,首先要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呈现了数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领悟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以实用有效为标准,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王红梅
[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王之玲
[3] 聚焦小学数学:模仿与探究是教学多渠道中的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