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
一、语文试题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问题:
学生们在试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类型,比如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规范等等。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关于答题思路不明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关于迟子健《荧火一万年》一文,有这么一题:
作者因为“迫切地想独处一会”而走进一片丛林,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对作者来说,这次游历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案1:这次游历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力所在,以及它的神韵,同时带给“我”安详与宁静,心情变得舒缓与松弛,从而体会到竹林的亲切感,萤火虫的沉迷也使“我”醒得透彻。
学生答案2:这次游历让作者眸子里的沉郁阴影剥落了一层,照亮了作者的青春,作者感悟到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也会给社会带来些许的帮助,也会在黑暗中擦出一点火花。
参考答案是:“这次游历使作者理解了过往生命的意义,消减了人生旅途中的疲惫、烦躁和恐惧,获得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这两位学生的答案咋看上去很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为什么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这个问题。两位学生没有根据问题本身进行明确的思考,仅是凭着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泛泛而谈。
再有一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意概括卫星拍摄地球图片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5分)
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维吉尼亚和挪威、南极洲的4个地面控制站中获得拍摄目标的指令,它的两大星象跟踪仪将校准其照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一旦此卫星越过地面目标,如鸟巢奥运场馆,反应轮就会转动,给它确定方向。当靠近目标的适当位置时,这些轮子就会反向转动,让此卫星悬停在空中旋转,使排列好的照相机的镜头对准目标。卫星根据地面站传输的信号,确定拍摄的曝光时间。此照相机以每2秒20,00037,500×1像素条的速度扫描目标,可以在2分钟内轻易产生一张900亿像素的图片。卫星每天40次通过无线电波向地面站下载加密了的图像数据。一旦把这些下载的数据转换成完整的卫星航片,就可以向买家出售了。
学生答案1:卫星越过地面目标,反应轮转动,给它确定方向,靠近目标时根据地面传输的信号,进行拍摄。
学生答案2:瞄准目标,转动反应轮使卫星旋转,卫星根据地面传输的信号在2分钟内完成像素拍摄,制成图片。
参考答案是:“获得指令,校准位置和角度,对准目标,确定曝光时间,扫描目标。”
这两位学生的答案同样也缺少明显的回答思路,仅凭着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中找了一些所谓的过程。
从这两题的回答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答题思路不明确。一些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作答,围绕问题泛泛而谈,想到什么就随手写下,缺少明确的回答思路。而这两题的回答思路明显和社会生活有关。关于第一题:都市生活中的喧嚣和功利让人们身心疲惫,有人渴望安宁,有人幻想世外桃源,甚至有人选择逃避,这是一种社会常见现象。人累了就得休息,但休息完了还得继续,所以“走进一片丛林”之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那么休息的目的何在?获得力量以便继续!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徒步去游览某一处景点,走到中途累了,坐在树下歇息一会儿,顺便买瓶水喝喝,目的便是希望重新获得力量继续前进!顺着这个思路就容易解答该题了。关于第二题: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机拍摄——首先有一个“拍摄的想法”(获得指令),然后调整焦距,对准目标,按下快门(确定曝光时间),“喀嚓”一声。只不过本题多了一步“扫描”。生活中的相机拍摄许多学生有经验,有体会,至少看过。这样一来,解答该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当解答试题有困难、找不到思路时,可以联系一下我们的社会生活。
二、社会生活在试题中的诸多体现
现在的语文试题越来越关注人文性,社会生活化。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语文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社会生活在试题中的体现比比皆是。
比如2008年江苏卷第5题“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孩子上学的接送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再比如2007年全国卷1第3题(语病题辨析)B选项“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和2007年江苏卷第3题(语病题辨析)B选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这两个选项都涉及到“意识”与“提高”的搭配不当,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不少人一直错说着“提高××意识”。
对古老文明某个方面的怀念也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于是便有了06年江苏卷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有杨闻宇的《日月行色》对农村纯朴生活的描写,有朱以撒的《空巢》对亲情的呼唤……
还有许多例子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社会生活在试题中有着太多的体现,只有体会生活,融入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解答语文试题!
三、如何用生活去解题
1、多观察生活,多体会生活。
有些学生对生活经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总认为生活很简单,没有什么好留意的。这一种观点在他们写作文时尤其突出,作文时常常想不出要写什么,原因就在于平时很少留意、观察生活,更不要说体会生活了。其实,观察与体会生活也并不很难。我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各种人物,各种事情,多去想一想即可。但关键在于思考。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仅在脑海中过一下,不去动脑筋思考,那就谈不上体会生活了。而我们学生对生活的思考的关键又在于能否联系人生价值、人生真谛等方面的抽象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跟我们的语文试题有关。
当然,我们要进行有重点的观察,要抓住生活中具有观察意义的事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观察能力。我们要从粗略的笼统的观察事物表面现象,逐步学会具体的细致的观察,从只注意个别的生动情节,逐步学会比较全面的观察。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对课文的研究与思考也是体会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课本上的不少课文都是作者进行观察,产生体会,触发感情写下来的。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观察、体会的过程,具体地叙述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作者观察思考的过程,成为课文内容的一种内在联系。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会生活。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可以逐步体会怎样观察,并指导自己平日的观察,对外界事物不断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2、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话题并不是单指表面上的社会热点问题,而是指那些具有人文性的、深层次思考类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特点的社会话题。比如都市的喧嚣、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人生的奋斗等。
只有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才能在解答语文试题中得心应手。
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
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要闻。
高考试卷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要闻。比如08江苏卷对“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社会普遍现象的考查,让学生们说出赞成与质疑的不同看法。再比如08北京卷第21题“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所以我们要从热点问题、时事要闻中挖掘背后的深刻话题。
②从名家名篇中提炼主题,依托课文内容背景提炼主题。
课本上的不少课文都是作者进行观察,产生体会,触发感情写下来的。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提炼太多的社会主题。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生命的可贵,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大自然的美妙等等。
③常见社会话题的熟知。
比如“信念”、“民族大义”、“故乡情”、“梦想与坚持”、“人生的奋斗”、“尊严”、“心灵的呵护”等等。这些社会话题经常在试题中体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用生活进行类比。
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试题还原成生活,用生活进行类比,并从中寻找答题的灵感与思路。
比如2004年广西等五省卷第23题: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每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条这样的话。(6分)
三亚南海 24—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4℃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有的学生居然在一开始就进行台词设计。针对此题,我们可以展开想象,把自己当作节目主持人,身临其境一番。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第一条信息前设计话语了,再说题目要求中也有“在每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和“为电台设计两条这样的话”的提醒。
再比如1992年全国高考题: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如果我们把试题还原成生活,用生活进行类比,把自己当作播音员,身临其境地想象一下,就会发现“震灾”和“赈灾”有相同读音现象。而相同的读音不同的词义在播音的实际过程中是让人难以分别的。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括号中的内容需要转换成实际表述。
所以说,用生活去解题的最后关键在于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用生活进行类比。
孙启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
一、语文试题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问题:
学生们在试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类型,比如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规范等等。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关于答题思路不明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关于迟子健《荧火一万年》一文,有这么一题:
作者因为“迫切地想独处一会”而走进一片丛林,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对作者来说,这次游历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案1:这次游历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力所在,以及它的神韵,同时带给“我”安详与宁静,心情变得舒缓与松弛,从而体会到竹林的亲切感,萤火虫的沉迷也使“我”醒得透彻。
学生答案2:这次游历让作者眸子里的沉郁阴影剥落了一层,照亮了作者的青春,作者感悟到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也会给社会带来些许的帮助,也会在黑暗中擦出一点火花。
参考答案是:“这次游历使作者理解了过往生命的意义,消减了人生旅途中的疲惫、烦躁和恐惧,获得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这两位学生的答案咋看上去很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为什么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这个问题。两位学生没有根据问题本身进行明确的思考,仅是凭着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泛泛而谈。
再有一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意概括卫星拍摄地球图片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5分)
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维吉尼亚和挪威、南极洲的4个地面控制站中获得拍摄目标的指令,它的两大星象跟踪仪将校准其照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一旦此卫星越过地面目标,如鸟巢奥运场馆,反应轮就会转动,给它确定方向。当靠近目标的适当位置时,这些轮子就会反向转动,让此卫星悬停在空中旋转,使排列好的照相机的镜头对准目标。卫星根据地面站传输的信号,确定拍摄的曝光时间。此照相机以每2秒20,00037,500×1像素条的速度扫描目标,可以在2分钟内轻易产生一张900亿像素的图片。卫星每天40次通过无线电波向地面站下载加密了的图像数据。一旦把这些下载的数据转换成完整的卫星航片,就可以向买家出售了。
学生答案1:卫星越过地面目标,反应轮转动,给它确定方向,靠近目标时根据地面传输的信号,进行拍摄。
学生答案2:瞄准目标,转动反应轮使卫星旋转,卫星根据地面传输的信号在2分钟内完成像素拍摄,制成图片。
参考答案是:“获得指令,校准位置和角度,对准目标,确定曝光时间,扫描目标。”
这两位学生的答案同样也缺少明显的回答思路,仅凭着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中找了一些所谓的过程。
从这两题的回答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答题思路不明确。一些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作答,围绕问题泛泛而谈,想到什么就随手写下,缺少明确的回答思路。而这两题的回答思路明显和社会生活有关。关于第一题:都市生活中的喧嚣和功利让人们身心疲惫,有人渴望安宁,有人幻想世外桃源,甚至有人选择逃避,这是一种社会常见现象。人累了就得休息,但休息完了还得继续,所以“走进一片丛林”之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那么休息的目的何在?获得力量以便继续!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徒步去游览某一处景点,走到中途累了,坐在树下歇息一会儿,顺便买瓶水喝喝,目的便是希望重新获得力量继续前进!顺着这个思路就容易解答该题了。关于第二题: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机拍摄——首先有一个“拍摄的想法”(获得指令),然后调整焦距,对准目标,按下快门(确定曝光时间),“喀嚓”一声。只不过本题多了一步“扫描”。生活中的相机拍摄许多学生有经验,有体会,至少看过。这样一来,解答该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当解答试题有困难、找不到思路时,可以联系一下我们的社会生活。
二、社会生活在试题中的诸多体现
现在的语文试题越来越关注人文性,社会生活化。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语文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社会生活在试题中的体现比比皆是。
比如2008年江苏卷第5题“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孩子上学的接送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再比如2007年全国卷1第3题(语病题辨析)B选项“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和2007年江苏卷第3题(语病题辨析)B选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这两个选项都涉及到“意识”与“提高”的搭配不当,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不少人一直错说着“提高××意识”。
对古老文明某个方面的怀念也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于是便有了06年江苏卷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有杨闻宇的《日月行色》对农村纯朴生活的描写,有朱以撒的《空巢》对亲情的呼唤……
还有许多例子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社会生活在试题中有着太多的体现,只有体会生活,融入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解答语文试题!
三、如何用生活去解题
1、多观察生活,多体会生活。
有些学生对生活经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总认为生活很简单,没有什么好留意的。这一种观点在他们写作文时尤其突出,作文时常常想不出要写什么,原因就在于平时很少留意、观察生活,更不要说体会生活了。其实,观察与体会生活也并不很难。我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各种人物,各种事情,多去想一想即可。但关键在于思考。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仅在脑海中过一下,不去动脑筋思考,那就谈不上体会生活了。而我们学生对生活的思考的关键又在于能否联系人生价值、人生真谛等方面的抽象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跟我们的语文试题有关。
当然,我们要进行有重点的观察,要抓住生活中具有观察意义的事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观察能力。我们要从粗略的笼统的观察事物表面现象,逐步学会具体的细致的观察,从只注意个别的生动情节,逐步学会比较全面的观察。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对课文的研究与思考也是体会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课本上的不少课文都是作者进行观察,产生体会,触发感情写下来的。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观察、体会的过程,具体地叙述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作者观察思考的过程,成为课文内容的一种内在联系。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会生活。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可以逐步体会怎样观察,并指导自己平日的观察,对外界事物不断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2、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话题并不是单指表面上的社会热点问题,而是指那些具有人文性的、深层次思考类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特点的社会话题。比如都市的喧嚣、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人生的奋斗等。
只有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才能在解答语文试题中得心应手。
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
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要闻。
高考试卷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要闻。比如08江苏卷对“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社会普遍现象的考查,让学生们说出赞成与质疑的不同看法。再比如08北京卷第21题“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所以我们要从热点问题、时事要闻中挖掘背后的深刻话题。
②从名家名篇中提炼主题,依托课文内容背景提炼主题。
课本上的不少课文都是作者进行观察,产生体会,触发感情写下来的。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提炼太多的社会主题。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生命的可贵,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大自然的美妙等等。
③常见社会话题的熟知。
比如“信念”、“民族大义”、“故乡情”、“梦想与坚持”、“人生的奋斗”、“尊严”、“心灵的呵护”等等。这些社会话题经常在试题中体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用生活进行类比。
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试题还原成生活,用生活进行类比,并从中寻找答题的灵感与思路。
比如2004年广西等五省卷第23题: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每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条这样的话。(6分)
三亚南海 24—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4℃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有的学生居然在一开始就进行台词设计。针对此题,我们可以展开想象,把自己当作节目主持人,身临其境一番。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第一条信息前设计话语了,再说题目要求中也有“在每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和“为电台设计两条这样的话”的提醒。
再比如1992年全国高考题: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如果我们把试题还原成生活,用生活进行类比,把自己当作播音员,身临其境地想象一下,就会发现“震灾”和“赈灾”有相同读音现象。而相同的读音不同的词义在播音的实际过程中是让人难以分别的。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括号中的内容需要转换成实际表述。
所以说,用生活去解题的最后关键在于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用生活进行类比。
孙启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