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幸福人生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人交往就是最大的乐事
  交际女王
  朱丽叶·鲍威尔
  
  朱丽叶·鲍威尔是Twitter上被追随最多的名人之一,她的微博核心的理念就是教人们如何走出狭小的圈子,利用一切机会去与外界交往。“与人交往就是最大的乐事。”她将自己的经验写在一本叫做《3300万人的聊天室》的书里。
  朱丽叶说:“社交就是最大的有形资本和快乐,如果一个人只和自己相处,他无疑是可悲的。其实人们可以充分地与邻居、朋友、社交活动中见到的一切人建立联系,只是人们通常懒得这样做。”
  朱丽叶是一位社交女王,面容姣好,曾经获得过1989年的加拿大小姐冠军。朱丽叶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一名电视主持人,然后又成为制片人。在自己工作的这些年里,朱丽叶会保留所有联系人的信息,主动给他们打电话,听取他们的建议,“最重要的是坚持!”
  大部分人参加过会议,会议上的观点也转眼成了云烟。朱丽叶会把会议中的嘉宾和观点都记录下来,然后上网找到会议的新闻或者论坛,留言互动,并把那些热门的帖子留存下来链接到自己的微博上。
  朱丽叶会注意让自己与那些对未来最可能产生强大影响力的活动产生联系,比如担任MIT创新论坛、纽约大学互动科技项目、美国生产者行会新媒体委员会的客座演讲者,她还为集中了思想界高端碰撞的TED大会做助理。
  朱丽叶的交际欲望还不止于此,她希望把自己的交际经验传达给企业和个人。她与一群来自技术、媒体、政治、艺术、科学、创新和商业领域的年轻企业领导者共同创建了集会智库公司(The Gathering ThinkTank)——将大公司的领导者们和卓越的思想家、艺术家与创新者们聚集到一起,让他们就世界的发展方向和我们的应对方式来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想法。
  
  第二职业、教与学
  能做“创新工厂”的人,生活要很多元
  凯伊·米克斯
  
  凯伊·米克斯是创新工厂(1nnovatlon Plant)创始人,也是瑞典麦拉德伦大学创新科技学科教授。米克斯已有30多项创新发明获得了专利,并成功创办和合办了15家公司。他最近的身份是担任一系列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这些节目都是以他开创的“72小时创新竞赛”命名的。竞赛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在持续的72小时内完成全部比赛活动,其中包括创意、制作、评估、专利注册等完整的产品创新环节。
  米克斯认为,任何人只要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都能成为创新者。现在,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创新方法教给更多的人。
  “2007年初,我在瑞典组织了第一次“72小时创新竞赛”,获得了成功。比赛一共诞生了30个有开发潜力的创意,获得了7个专利新产品,3个产品的生产许可已被企业买断。”
  米克斯出生在二战时期,当时的物资非常匮乏,童年的玩具想都不要想。“那时就得学着给自己做点玩具。”大学时代,米克斯学习的是艺术,后来却做了个木匠。木匠的工作释放了在米克斯体内蛰伏多年的创造基因,“小时候我不调皮,我很安静,但是自己有很多的想法。因为懒,所以做事总喜欢找到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有想象力、安静、有点懒的小男孩最终找到了自己的Soul Mate——发明,而他专心于这项工作,直到今天。
  卓越的核心竞争力
  做了50年兽医的作家
  吉米·哈利
  
  吉米是个苏格兰人,他大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兽医,他一生一世热爱着自己的工作,一直做了50年兽医,并把他的职业经历写成了《万物有灵且美》、《万物既伟大又渺小》、《大地之歌》等一系列书籍,本本畅销。
  1979年,吉米获颁大英帝国勋章并谒见女王,1982年获颁皇家医学院特别会员,1983年获颁利物浦大学荣誉兽医博士。这些荣誉都没让吉米离开他的兽医工作。吉米收到与女王共进午餐的邀请时,他的儿子目瞪口呆。吉米只是淡定地说:“我想这个邀请我不好拒绝吧,你说呢?”即使年近古稀,吉米仍然在乡间照料动物。
  吉米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为动物治病,而是解除动物的痛苦。他感动于每一次新生命的降生,认为“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并且和它们成为朋友,才应该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当然,这不是惊天动地的满意,而是那种在默不作声地为这片可爱的土地上的小生命服务的满足感”。当治好患有缺钙症的羊,看到它们又能站立走动时,吉米激动地写道:“这是我一生中最兴奋的时刻,因为我看到绝望变成希望,死亡变成生机——一切都是在几分钟之内发生的。”
  对人与人的关系,吉米看得很自在。做兽医这份工作,吉米并不企求别人的感谢。在《万物有灵且美》一书里,他写道:“有的时候,我也会顶着大雨在牧原上为母羊接生——那时候的农户看到一位兽医全身湿透地趴在地上,心里一点也不会觉得歉疚什么的。”
  BBC把他的经历拍成了电影和系列电视剧《万物既伟大又渺小》(AII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如吉米在《万物有灵且美》的开篇中所写:“每当我钻进被窝搂着海伦时,我都会想到这世界上再没有比在天寒地冻的夜里搂着自己的好女人更享受的事。”做兽医的工作让吉米感觉:“我暂时逃出了生命的洪流,像一艘偷偷靠岸游玩的小船,让自己与那洪流完全脱离了关系。”
  米克斯的爱好十分丰富,喜欢航海、旅行、园艺和阅读。“我是一个水手。我有一艘12米长的船,我很多的发明都用在了这条船上,帮助它改善性能。”米克斯最长的一次航行历时6周,“除了偶尔靠港做点补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意大利半岛周围环游。”
  米克斯眼中的创新绝非自己和自己较劲,创新还需要给予和释放的过程。他会去大学做客座教授,“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有三个阶段性的任务:第一个阶段是做研究,运用和丰富你的知识;第二个阶段就是教学,做学生的导师,指导他们的学习;第三个阶段是把研究带到学校之外,放到行业之中,把它变成现实,我同时享受这三个阶段。”米克斯说。
其他文献
现代工作者的许多压力是从变成“知识工作者”开始的,用知识而非体力工作,需要知识工作者投入更多额外劳动、工作时间更长,还需要不断得到外界的新鲜刺激。德鲁克发现“知识工作者”这个概念已经有50年了,但工作环境和价值观却似乎越来越不适宜他们的成长了……    1901~1910年 体力劳动者    1870年到1900年,美国工人的周工资30年几乎没有变化。职业分工不分贵贱、荣辱与共。不过,这10年间,
期刊
40%的新任主管上任后的18个月内都会遭遇失败,问题出在哪里?  成为主管就要明白,昔日帮助你取得成功的因素随着职位变化已彻底不在,你不得不选择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有人对老板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描述:老板就是坐在桌子的远端看别人享用盛宴的人——他有活不能干……    1 大舍才能大得    通过对30多位成功主管的采访,史考特写了这本书,指出了一个在主管教练和领导力发展方面的真理,那就是如果过分使
期刊
写大字、弹古琴,这样的爱好,你一定觉得“古旧”得很。  偏偏有这样一群人,钟情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旧里尝出“心”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关注的便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如果说我们工作中大部分的烦恼来自于“自己整自己”的话,学到了清净心、耐心、虚心、诚心、赤子心、感恩心,一切烦心事也就迎刃而解。  工作天天是新的。智慧却是旧的、久得才好,如此看来,从充满古意的传统中品点“心”,也算是种很完美的平衡
期刊
当我们匍匐在工作的尘土中,金钱报酬并不能和付出画出等号时,我们以什么说服自己?我们寻找什么?    人们都说“为了生存而工作”。人要生存下去。没有钱是不行的。要想有钱,就必须工作。如今工作的主要动机包括“工作是否有意义”和“是否能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工作和自己的理想是一致的。那是最幸福的。  可是,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许多人所干的工作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想跳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就凑合在公司
期刊
“尽管我一直在为赢而战,但我从来不以输赢衡量自己是否成功,也不以此判断队员们是否成功我有个比获胜更高的标准,我也绝不会允许记分牌担任我成功与否的裁判员”无论是伍登教授还是智光大师,虽然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度,甚至是全然不同的领域,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总是相同的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相同,伍登从来不把“赢”看做目标,成功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这或许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当一个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全力以赴将
期刊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那是难以取得的、心理上的成功。”    无论我们的技术力量多么强大、无论我们的公司组成多么复杂,现代人工作领域的最显著特点始终是内在的,其中包括人的种种心态。它基于一个大家均持有的普遍信念:工作应该使人幸福。  由此,我意欲拜访一位职业咨询师,也就是一位致力于想方设法帮人找到一份工作、令其产生成就感的专业人士。  我在互联网上搜索,找到一
期刊
“这是一家公司,不是心灵成长班我是职业经理人,不是精神科的患者,长大吧,王文华!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中,公司不可能时时刻刻顾及到每个人的感受”当你觉得老娘老子不忍的时候,王文华用10年经历,总结了如下辛酸时的告慰法。    不啰唆,啰唆了就是错了——花很多时间找到对的人,找到后就放手让他去做,不啰唆。因为对的人不需要你啰唆,也由不得你啰唆。而不对的人你再啰唆,他还是听不懂。  算事儿不如算心——聪
期刊
王芳每天大概要做相当于两个人的工作量,还涉及与非常多的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并不是王芳特别地精力充沛,她能扛下来,源于她对职业要求的专一、她列当下问题的承担和放下、她对未来思考的简单。    王芳现在是北京银汉传媒的节目总裁,身兼主持人和制片人。在她旗下有8档节目,其中6档是日播,她要担负起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差不多每天上午8点多到公司,晚上差不多十一二点回家,一天的工作时间可能要超过十三四个小时。
期刊
“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当代社会,将不得不付出忍受寂寞的代价。”——夏目漱石  当代社会信息丰富、信仰多元,似乎给了年轻人极大的空间和自由,给了个体最大的选择权。但为什么我们还觉得这样苦恼和焦虑?为什么我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互信的关系?姜尚中把这个时代称为“工作的冰河期”,他希望从历史和哲学中为当代年轻人的烦恼寻找注解。    “湛蓝的夜空星罗棋布,而人生的烦恼恰似那星汉无数”,这就是我妈
期刊
谈起职场成功的法则,很多关注点围绕着“如何讨老板的欢心”、“如何对上司阳奉阴违”、“如何在上司们的矛盾中求生存”、“如何在升职中胜出”、“如何消除上司对自己的偏见、不公平待遇”等游戏规则类话题。几乎很少有人去关心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怎么做、企业的业务应该如何促进。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为之争斗的东西,不是武功秘籍,就是各种美食、医药的独家配方,薄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