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被烦恼所困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当代社会,将不得不付出忍受寂寞的代价。”——夏目漱石
  当代社会信息丰富、信仰多元,似乎给了年轻人极大的空间和自由,给了个体最大的选择权。但为什么我们还觉得这样苦恼和焦虑?为什么我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互信的关系?姜尚中把这个时代称为“工作的冰河期”,他希望从历史和哲学中为当代年轻人的烦恼寻找注解。
  
  “湛蓝的夜空星罗棋布,而人生的烦恼恰似那星汉无数”,这就是我妈妈当年含泪吟唱的《阿里郎》中的一段歌词。妈妈的一生充满坎坷,烦恼无时不在。享年80岁的妈妈可说是饱尝了人间的艰辛,晚年往往是在回顾其昔日的苦涩生涯中入睡的。
  如今回想起来,妈妈当年所面对的烦恼,真可说是苦海无边。也许妈妈活出了其人生价值,因为在我看来。妈妈虽然终生烦恼缠身,她却始终没有认为生命是乏味的。
  但如今却很难再看到这样的传统和信念的余韵了。不仅是烦恼重重,似乎星星也不再闪耀了。烦恼或日苦恼,除了“灾难”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也与价值毫无关系。
  当代社会的特点是“自由”的扩展与全球化齐头并进。如今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众多的信息,也可自由地参加这样那样的组织,或得到这样那样的享受。因此,乍一看自由好像无处不在。但是自由并没有让我们产生与此相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心感,相反,从容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原先人与人的关系恰如一个美好的共同体,而市场经济却使得这一关系不复存在。人与人的关系也绷得越来越紧,彼此都像乌眼鸡似的。
  到底为何会这样呢?又如何面对孤独、信仰、价值观等终极问题?
  
  孤独的烦恼“自我”的代价
  
  现在有很多“自我”的年轻人啊,觉得孤独和四处碰壁。其实每个人在年轻时,面对来自命运不可抗拒的力量,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不同后,都会思考“我是谁”的问题,这就是“自我意识”。
  然而“自我”稍不注意就会变化成“自我中心主义”,两者截然不同,后者是指根本不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始终只考虑自己的事。
  我也曾经历这样的阶段,看上去是个很青涩的小伙子,实际上却一步也不愿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总是坐井观天,怀疑一切,只是热衷于自己的事情。
  所谓自我也可说就是自尊心,是自私。即始终突出自己,处处保护自己,或者是不愿被别人否定。别人同样也有自我的问题,也要突出自己,保护自己,也不希望被别人否定。如大家都这么考虑问题的话,那就根本无法交往了。那么,在自我膨胀后,该如何止住它呢?精神病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的卡尔·雅斯贝斯曾这样说:“构建‘自己的小天地’,必然走向幻灭。”
  谁都会认为只有将自己的小天地构建得结实一些,把墙垒得高一些。自己才能站立,才能保护好自己,或日使自己变得强大一些。然而,这是误解,因为即使构建了“自己的小天地”,自己也是站立不起来的。
  说到底,这一思维方式就是自我仅存在于和别人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我”仅存在于同他人的关系之中。唯一的办法是“相互认可”,只有与他人相互认可,才能使自我成立。
  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自己就必须有为他人豁出去的思想准备。
  要想与他人建立联系,不是你告诉对方自己想建立联系就可以做到的,那该怎么做呢?夏目漱石在《心》这部小说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认真”二字。
  如今“认真”这个词似乎不是被作为褒义词使用的。“你很认真哦”,往往带有不屑的语感。不过,我很喜欢这个词,在什么都只是做表面文章的当今社会,“认真”显然与众不同。
  认真地烦恼,真诚地与他人交往,这么坚持下去也许能取得某些突破。总之。对自己的烦恼要寻根究底,不断探寻下去,终将会曲径通幽,找到与他人相会的场所。
  做事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将“自我”与“自我中心主义”混为一谈,没完没了地强调“我”。
  
  虚无的烦恼 我该如何选择
  
  如今已是数码和科技万能的时代,所有非科学的东西似乎都失去了存在价值,而稀奇古怪的东西到处泛滥。什么前世、来世、通灵、临死体验、超自然现象……只要稍稍注意我们的周围,包括新宗教在内,被称为“精神寄托”之类的东西几乎层出不穷。
  沉湎于这类精神寄托的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尽管每个人的沉湎程度不一样,但至少说明如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已处于一筹莫展的境地。
  过去一直说“心诚则灵”。但究竟信仰什么才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我们来说,之所以产生如此之多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不就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信了吗?
  信仰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与“对什么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一现代才产生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现代以前,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宗教”都非常流行。宗教就是一切,宗教的英语是religion,来源于拉丁语的religio,其原意是制度化的宗教。也就是说,宗教并非是供个人信仰的,而是供个人所属的社会所信仰的。
  当时社会共同体的生存方式,决定了那时的人们不可能对宗教发出疑虑,这样也就不会产生“我应该信仰什么才好”的问题。应该说,那是很幸运的。因为这样人就不,必对其一生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发出疑问,自己来探索其意义了。例如,我为什么会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为什么那么不幸?我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要尊敬他人?为什么必须劳作?死意味着什么……对这类问题,答案早就准备好了,一切都被自然地赋予了意义。恰如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会自动吸收营养一样。
  如今人们已不再像过去的人们那样,如饥似渴地探索人生的意义了。只要有吃有喝就满足了,就这样了此一生。
  现在我们会说那时的人们都生活在迷信中;或是认为那时的人们没有自由,非常不幸。其实这是马后炮。因为当时的人们并非那么不幸。
  反过来也可以说,在现代以前,人们信仰什么、如何了解事物的意义这些问题,都被“信仰”所掩盖了。进入现代以后,信仰被颠覆了,一切都需要“个人”做出判断,难以解决的苦恼便接踵而来了。
  不再笃信宗教,思考自己所做的一切和将要做的一切的意义,这是非常苛刻的要求。不论我们要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一个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即要让自己的无知、愚蠢、丑陋、狡黠和怯懦充分曝光。关于这一问题,人们常听到的说法是不对的,即不是“现在的人没有精神世界”,而是。过去的人精神世界所剩无几——这或许有些自相矛盾。
  上述那种说法对有些人会形成沉重的负担,有的人甚至会不堪承受其压力。因此,作为精神寄托,人还是需要某种宗教的。
  在韦伯和夏目漱石的著作中,“个人”问题比比皆是。此后,这一问题不断发酵,几乎已到了极限状态。在媒体中,“个人”也成为关键词,诸如“个人时代”、“个人自由”和“个人信息”等,满眼皆是个人。
  与此相应,人的精神层面也显得相当脆弱。完全碎片化的个人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和庞大的媒体中,人们根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好,也没有什么可相信的,显得 很无助。
  正由于这一原因,为了消除虚无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会对诸如神灵这类疑似宗教很着迷。实际上。如今的人们并没有单纯到会乐此不疲、全身心投入的程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如此喜欢诸如Walkman或iPod之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的“迷你宗教”。再重复我在一开始就说过的话:信不信是完全自由的。总而言之,所谓的“相信”并非指相信其他什么,而是“相信自己”。
  简单地说,就是“一人一教”,“自己就是教祖”。
  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不断选择自己该干什么的一个过程。为了顺利走完人生之路,人们总要信仰什么。以便从中找到答案。正因为人是有血有肉的,所以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畏缩。比如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双方应建立怎样的关系?当不了解对方的想法时,又该如何是好?该不该生孩子?遇到困难时,该怎样克服?当疾病缠身时,又该如何面对死亡?
  不论是否意识到,人都是从自己所信仰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意义,人就很难生存下去。
  对此有几个方法:信奉疑似宗教当然是一个方法;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渡过危机。总而言之,只要采用可以接受的方式,能够过得下去就行了;或者一开始什么也不想,只要能过下去不惜降低要求,这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如果上述种种方法均不奏效,什么也靠不住的话,那就只有像夏目漱石和韦伯那样,相信自己的理智,硬是与自己过不去。这样生存下去,是很痛苦的。说得极端一点,那就等于头上悬着一柄剑,不知什么时候会扎在自己头上;弄得不好也许会发疯。
  我对夏目漱石和韦伯尤感敬佩,就是因为这一缘故。他们都是独自一人,不断地挑战“自我”和“信什么好”这类近代以来就存在的难题,对自己的理性坚信不疑。
  我唠叨了这么多,自己又怎样呢?也只能相信自己。既然是“一人一教”,那就相信自己的理性吧。所谓“心诚则灵”,说到底就是这个意思。并非是祈求超自然力量之类的外在力量吧。
  
  “信息碎片”的烦恼我该信什么?
  
  有一档电视节目名叫《自以为知道》c每每看到这一说法,我就会感到,如今社会上所说的“知识”似乎全都是这一类,也就是“我以为”、“我觉得”。
  与此相关联,如今人们对“知道”和“不知道”变得敏感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当被问及“你知道××吗”时,如回答“不知道”似乎是很难为情的事。如果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对方就会惊讶:“连这都不知道?”这显然是将了解大量信息与掌握知识混为一谈了。我想,不希望因为不知道什么而被人产生看法的,应该不只是我一个人。
  当然,“无所不知的博学家”固然很好,但我认为,“博闻多识”、“信息通”与“知识”并不画等号。在英语中,know与think并不是一回事,而information与intellisgence也不是同义词。
  假设有一个对操作电脑十分在行的小学生,代其不擅长电脑的父亲制订了一份旅行计划。孩子转眼间便收集了交通方式、住宿和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并打印出来。我们显然不能说这个孩子的知识水平高于其父亲。事情就是如此。
  擅长信息处理技术是否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呢?我并不觉得电脑玩得转的年轻人中,有些人会给人印象过于少年老成。他们或许是因为缺乏探索的热情。或许是因为没有强烈的好奇心,抑或是因为在开始时就预见了结果而半途中止了。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将事物因果关系的几种模式作为“信息”存储了起来。
  人的理性,除了学识和教养这些因素以外,本来还应包括人际关系和伦理观,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可是,后来这些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了,而这又与科技的发达密切相关。被分解后,某些部分不断膨胀,从而出现了今天这样的状况。
  在19世纪末。马克斯·韦伯就竭尽全力探索人的理性加速支离破碎的过程。他将文明片面地促进人的理性化归纳为理智化,人们不再指望获取综合的、和谐的知识。这是唯理的理性化的,必然“归宿”。
  在《以学术<科学>为业》一文中,韦伯如此写道:
  “我们都认为,自己比蒙昧社会要进步得多,对自己生活的了解要远远超过美国的土著居民。可是,这一想法是错误的。我们都知道怎么乘坐电车,上车时也不会犹豫,径直向目的地驶去。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车辆是按照怎样的机制运行的。可是,在蒙昧社会,人们对应如何使用自己的工具比我们要清楚得多。因此,理智化和理性化并未增加我们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知识。
  而且,就高度发达的医学而言,也是如此。
  医生均是竭尽全力为病人治病,延长其生命。即便是病人希望放弃治疗从而终止痛苦,病人的家属也这样考虑,或者病人因为穷而根本无力支付医疗费,医生都照救不误。也就是说,科学对这种行为的终极的、本来的意义是不会有什么答案的。”
  广义的人类知识应该包括真善美这三个部分。直到18世纪的康德时期,还有着包括上述三个内容的理想的“完整人格的知识”。
  康德先后推出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涉及了“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喜欢什么”这些问题。康德是从一个和谐的整体论述这些问题的。但随着科学与理性化的进展,这些都相继成为碎片。
  人类在科学中发现了客观世界,并通过其因果关系来认识社会。过去还很有意义的传统和风俗、宗教和形而上学等“非科学”部分,就陆续被剔除出去了。
  仅认可科学的因果关系的世界,显然与康德所思考的世界不是同一回事。在康德看来,天顶在人们的头上,天体当然有其运行规律。与此相应的是,在至高无上的人类社会,人的内心世界同样也有其规律。前者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后者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法则。
  然而,时代毁坏了这样的关系。科学告诉人们的,与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层面的内容毫无关系。
  韦伯所预测的,可以说就是“唯脑论社会”。这是日本解剖学家养老孟司所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不仅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就是语言、意识等人的所有行为都与脑器官的构造相对应,即所有问题都与脑有关。而目前,越来越成为一个毫无节制的、以人为主的、无厘头的信息泛滥成灾的社会。它与自然界的规律毫无关系,为所欲为的人通过其大脑,可以随意组合世界。
  这不就是今天我们身边的社会吗?例如在自己家里。通过电脑,可以了解到外国正在发生的事件现场情况,这就使得距离和国界不再有意义。全天24小时都可以从取款机上取钱购物,那昼夜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通过呼吸机等设施可以无限延长人的生命的话,那死亡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了。唯脑论社会正在成为现实。
  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该信奉怎样的知识,或者说该如何选择呢?
  实际上,每每虑及此事,我就会想起妈妈。她是一个恪守古老的宗教传统和习惯的人。从一年四季的耕作稼穑、生活起居,到各种红白喜事,所有这一切她都按老黄历行事。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居然均与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是完全合拍的。我从中深受启迪。
  例如,什么时候捕捞的蛤蜊台沙少而肥壮,什么时候采的草药容易见效。这些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正在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当今这个社会,原先的各种边界正在逐步淡出,各种信息如洪水般泛滥。确实,人的大脑潜能是无法估量的,随着其能量的不断开发,我们就会任意创造出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
  但是,人的肉体和精神是有极限的。因此,正确的做法也许不是无限加以扩展,而是予以适当限制。当然,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仍不是封闭的,而是继续开放,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其范围。对这个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人类已多有了解。
  这既非“反科学”,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不科学”。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人们应该知道什么这一问题,与人们希望有—个什么样的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也许我们应重新审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具备怎样的知识?我们应建立怎样的社会?
其他文献
自我设限-成就受限-突破眼光和经验局限-从专业型转变为全面型,谢卫刚用自己的经历生动证明了这个正向循环。    Q 在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有没有因“自我设限”而使得“成就受限”的教训?  A 我以前在每次调整职业规划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成就倦怠感,应该就是一种“自我设限”吧。我在第一份工作里就曾丧失一些机会,现在仍然有些遗憾。  我最早的工作是在一家4A公司,负责北京所管辖的客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
期刊
在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不难推演的观点:随着网络连接全球平台,各种模式的工作和知识得以不受时间、距离、地形甚至语言的限制。进行分配与共享。这使得模仿变得更加轻易,也正是因为如此,想象力——将成为衡量人才最重要的标准。  与之对应的,是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里对时下年轻人的描述:他们只关心自己半径三米以内的事情;学习能力低下但丝毫不以为然:看到电视中的广告就会马上冲动
期刊
现代工作者的许多压力是从变成“知识工作者”开始的,用知识而非体力工作,需要知识工作者投入更多额外劳动、工作时间更长,还需要不断得到外界的新鲜刺激。德鲁克发现“知识工作者”这个概念已经有50年了,但工作环境和价值观却似乎越来越不适宜他们的成长了……    1901~1910年 体力劳动者    1870年到1900年,美国工人的周工资30年几乎没有变化。职业分工不分贵贱、荣辱与共。不过,这10年间,
期刊
40%的新任主管上任后的18个月内都会遭遇失败,问题出在哪里?  成为主管就要明白,昔日帮助你取得成功的因素随着职位变化已彻底不在,你不得不选择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有人对老板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描述:老板就是坐在桌子的远端看别人享用盛宴的人——他有活不能干……    1 大舍才能大得    通过对30多位成功主管的采访,史考特写了这本书,指出了一个在主管教练和领导力发展方面的真理,那就是如果过分使
期刊
写大字、弹古琴,这样的爱好,你一定觉得“古旧”得很。  偏偏有这样一群人,钟情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旧里尝出“心”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关注的便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如果说我们工作中大部分的烦恼来自于“自己整自己”的话,学到了清净心、耐心、虚心、诚心、赤子心、感恩心,一切烦心事也就迎刃而解。  工作天天是新的。智慧却是旧的、久得才好,如此看来,从充满古意的传统中品点“心”,也算是种很完美的平衡
期刊
当我们匍匐在工作的尘土中,金钱报酬并不能和付出画出等号时,我们以什么说服自己?我们寻找什么?    人们都说“为了生存而工作”。人要生存下去。没有钱是不行的。要想有钱,就必须工作。如今工作的主要动机包括“工作是否有意义”和“是否能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工作和自己的理想是一致的。那是最幸福的。  可是,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许多人所干的工作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想跳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就凑合在公司
期刊
“尽管我一直在为赢而战,但我从来不以输赢衡量自己是否成功,也不以此判断队员们是否成功我有个比获胜更高的标准,我也绝不会允许记分牌担任我成功与否的裁判员”无论是伍登教授还是智光大师,虽然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度,甚至是全然不同的领域,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总是相同的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相同,伍登从来不把“赢”看做目标,成功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这或许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当一个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全力以赴将
期刊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那是难以取得的、心理上的成功。”    无论我们的技术力量多么强大、无论我们的公司组成多么复杂,现代人工作领域的最显著特点始终是内在的,其中包括人的种种心态。它基于一个大家均持有的普遍信念:工作应该使人幸福。  由此,我意欲拜访一位职业咨询师,也就是一位致力于想方设法帮人找到一份工作、令其产生成就感的专业人士。  我在互联网上搜索,找到一
期刊
“这是一家公司,不是心灵成长班我是职业经理人,不是精神科的患者,长大吧,王文华!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中,公司不可能时时刻刻顾及到每个人的感受”当你觉得老娘老子不忍的时候,王文华用10年经历,总结了如下辛酸时的告慰法。    不啰唆,啰唆了就是错了——花很多时间找到对的人,找到后就放手让他去做,不啰唆。因为对的人不需要你啰唆,也由不得你啰唆。而不对的人你再啰唆,他还是听不懂。  算事儿不如算心——聪
期刊
王芳每天大概要做相当于两个人的工作量,还涉及与非常多的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并不是王芳特别地精力充沛,她能扛下来,源于她对职业要求的专一、她列当下问题的承担和放下、她对未来思考的简单。    王芳现在是北京银汉传媒的节目总裁,身兼主持人和制片人。在她旗下有8档节目,其中6档是日播,她要担负起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差不多每天上午8点多到公司,晚上差不多十一二点回家,一天的工作时间可能要超过十三四个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