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卧底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和完善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法律关于卧底侦查制度的规定及评析
  (一)卧底侦查的概念及特征
  卧底侦查是指经过特别挑选的国家侦查人员,隐藏其原有身份,以虚构的或者是某种特殊的身份作掩护,骗取侦查对象的信任,从而长期潜伏于所欲调查的犯罪组织或环境中,秘密收集证据或情报的侦查方式。卧底侦查属于秘密侦查的一种,在实践中有时被称为“特情”。
  (二)卧底侦查制度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对付犯罪的有效手段,因其无可替代性而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卧底侦查秘密化,立法上也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也无相关规定。只是在公安机关的一些内部文件中有所涉及,这些规定层级较低,效力较低,同时作为内部文件也不得公开。与卧底侦查相类似的技术侦查的规定,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为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规定过于模糊且笼统,现实可操作性不强。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技术侦查”一节中,规定了卧底侦查。首先,《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本条款规定了卧底侦查适用的目的在于“查明案情”,前提是“在必要的时候”,同时规定了卧底侦查的决定权在于公安机关负责人,还规定了实施卧底侦查的限制性内容,即侦查人员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也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其次,在卧底侦查的证据效力方面,新《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肯定了卧底侦查所获证据的证据效力,规定卧底侦查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作为证据使用,同时,出于保护卧底人员人身安全、防止产生重大危害后果的目的,还规定了卧底侦查证据的庭外核实制度。这一规定弥补了这类证据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刑事诉讼法》上的空白,也为特殊情况下为卧底侦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创造了刑事诉讼法上的依据。
  (三)对我国卧底侦查法制化的评析
  《刑事诉讼法》将卧底侦查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范畴,初步实现了卧底侦查的法制化。这不仅可以为侦查机关使用该侦查手段提供法律上的依据,而且也符合建设法治国,保障人权的时代要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该规定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对于卧底侦查的适用条件、审批机制、所获证据材料的采纳和适用、以及相关人员的权利保障规定的不甚完整和具体,对于卧底侦查的适用期限则无任何涉及,卧底侦查的法制化在我国立法中并未完全体现。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卧底侦查行为,一方面需要对公安机关实施卧底侦查行为进行程序限制,另一方面须从实体法上对其予以完善。
  二、我国卧底侦查制度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有效的侦查方法,其在实践中的适用由来已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适用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 卧底侦查措施在实践中被滥用
  在司法实践中,卧底侦查程序通常由公安机关启动,其具体措施也由公安机关实施。但是由于对卧底侦查的适用案件范围﹑具体实施程序﹑法律监督机制等缺乏明确的立法规定,导致其在实践中有被滥用的可能。司法实践表明,对于一些小型的普通案件,侦查机关采取卧底侦查的情况也并不鲜见。这不仅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等一系列问题。
  (二)卧底材料在实践中的适用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践存在冲突
  非法证据是指办案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权限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法获取的证据。现代证据规则要求在刑事审判中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卧底材料具有证据效力,可作为证据使用,这是有法律依据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基于卧底侦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考量,也基于刑事审判追究犯罪的立场,法院对于卧底侦查所获证据一般直接予以采纳,而很少对其使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而使一些非法的卧底证据作为刑事审判的依据。这不仅有碍于司法公正,更有悖于现代社会人权保障的法治精神。
  三、关于完善我国的卧底侦查制度的建议
  基于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卧底侦查在程序和实体上均存在漏洞和空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卧底侦查制度予以完善。
  (一) 完善卧底侦查的适用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151规定卧底侦查的适用条件为“在必要的时候”,但是何为必要则无详尽的说明,我们认为应通过限定卧底侦查适用的案件范围和实质条件这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完善。首先要明确卧底侦查适用的案件范围,即只对部分重大刑事犯罪才能使用卧底侦查的手段。可以参照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技术侦查适用的案件范围来确定,即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可以适用卧底侦查,当然还包括重大的职务犯罪,随着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可以通过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的方式对其予以规制。
  具体到我国的实践中即侦查机关在启动卧底侦查程序之前必须有相对准确的线索或者充分的事实依据能够认定某组织或集团正在从事性质严重的犯罪行为;同时,必要性也应当作为启动卧底侦查的实质条件予以考虑,具体而言,侦查机关只有在面对案情极为复杂,调查取证极为困难的案件时,才有适用卧底这差的余地,而对于普通的案件则无适用的必要;另外,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的过车观众,必须先考虑侵害程度较小的侦查手段,只有在常规侦查手段无法适用或无法达到侦查目的时方可以采用卧底侦查。即卧底侦查措施必须在十分必要,非用不可的情况下方能采用。
  (二)卧底侦查适用程序的完善
  在适用程序上,《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了卧底侦查的实施主体、批准决定机关,但是该法律条文并不完备。刑诉法将卧底侦查的决定机关确定为公安机关,这确实有利于提高侦查效率,也符合卧底侦查的专业性要求。既然《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卧底侦查的决定机关为公安机关,那么,应尽快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对有权决定卧底侦查的公安机关的级别予以确定,即由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同时,由学者还主张在制定严格运行程序的前提下,由检察官在审查批捕程序中对卧底侦查行为进行事后审查,还可以考虑在公安系统内部设立专门的刑事特情侦查部门。
  (三)进一步规制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的采纳和适用
  对于侦查机关而言,使用卧底侦查手段的目的无外乎通过“卧底”搜集情报,获得犯罪集团的犯罪证据。以往学者对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能力存有争议,在实践中,卧底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我们不能因为其方式的特殊就将其排斥在刑事诉讼之外,应充分肯定其所获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同时,新《刑事诉讼法》第152条也规定,以卧底侦查获得的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也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其证据效力。但是对于卧底侦查所获材料的具体采纳和适用,立法上并无规制,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卧底侦查证据材料采信制度。
  首先对于依照法定程序启动的卧底侦查,侦查人员由此依法获得的视听资料、书证、物证等证据材料应被依法采纳,在法庭中作为定案的依据;其次,对于非法卧底证据,例如不经批准而启动的卧底侦查,或者是不按批准书指定的地点、方式等进行卧底侦查的,其所获证据材料因违反诉讼公正原则应予以排除;最后,关于卧底侦查证据材料的具体使用,其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而不得作为单位或个人权力倾轧或背景调查的手段,更不能出卖以牟利,也不能用于其它与办案无关的用途。对于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应及时作出处理或予以销毁。
  (作者通讯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检察院,江苏 淮安 223003;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检察院,江苏 金湖 211600)
其他文献
一、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概述  2013年1月1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首次将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落实,这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早已存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和完善了司法实务中的经验,直接将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发展推进了新的里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和推广,是《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任务的客观要求,对于
期刊
当前,修复性司法理论的提出以其崭新的法治理念和创新的司法模式,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修复性司法已经成为当前刑事领域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研究的方向之一,其兴起具有犯罪原因论演变、刑罚观转变、刑法谦抑原则需求、调解制度兴起和被害人权利运动等理念转变及制度变迁的基础。  一、修复性司法的内涵  关于何为修复性司法,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就过程而言,“恢复性司法是因一具体犯罪而关涉到的各方当事人如何处
期刊
摘 要:“扒窃”作为典型的“非数额型盗窃”, 数额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实务界莫衷一是。直面并研究、破解这些难题,对处理以“扒窃”为代表的非数额型盗窃十分必要。本文拟从“扒窃”的刑法界定着手,研究“扒窃”特殊形态的定性,思考“数额”在“扒窃”定罪量刑中的作用,试图厘清“扒窃”定性的司法适用,意企对以“扒窃”为代表的非数额型盗窃的司法适用有所贡献。  关键词:扒窃;刑事可罚性要件;数额  一行为只有符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九条规定了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的侵权责任。但关于该条款中的侵权责任人是谁?责任主体适用的归责原则是怎么样?责任主体承担何种性质的责任?这一系列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形。  一、道路妨碍通行致害责任纠纷时案件的基本特点  由众多案例可以看出,法院在审理公共道路妨碍通行致害责任纠纷时案件的基本特点如下:  (一)责任主体模糊。该类案
期刊
一、亲告罪的概念和特征  亲告罪,又称告乃论、告乃理、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指有告诉权的人的告诉为追诉条件的犯罪,或者指刑法明文规定需要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一般情况下,产生犯罪事实后,国家发动刑罚权,对犯罪分子进行控告或起诉是其法定职责。但理论界通说认为,亲告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大,为了尊重和保护被害人的隐私及名誉,立法允许亲告犯的存在,在某种条件具备情况下即对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产生限定功能。我国《刑法
期刊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以抗诉为主体,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框架内的全面监督。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民行检察监督的方式主要有抗诉、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发出纠正违法通知、发现和移送职务犯罪线索、以及近些年司法实践中开展的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公益诉讼、执行监督等。  一、民行检察在法律监督工作中的价值定位  摆正位置、服务大局是做好民行工作的前提。长期以来,在检察机关内部“重刑事轻民事”的观念制约了民行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审判人员是诉讼程序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对案件的裁判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较之一般人,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往往会对社会公平与正义产生更为负面的影响。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是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诉法”)赋予民行检察工作新的职能和任务,对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新民诉法实施以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如何加强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检察监督进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加强自身执法公信力建设是当前严峻社会形势下,特别是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  一、信息化发展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产生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社会的利益表达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
期刊
摘 要:新刑事诉讼法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适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补充,成为了司法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正确地使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成为贯彻新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新刑诉法修订实施为背景,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适用罪名、执行场所和执行方法、法律监督等方面进行探析,寻求在司法实践中既能实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定功能,又防止将其异化为羁押措施。  关键词:指定居所;适用;执
期刊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就是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新形势下开展的一项新业务,是检察机关全面开展法律监督职能,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相对于我们的传统检察业务,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检察机关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保证国家机关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当,保障公司、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