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感恩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ro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老的诗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苏武牧羊”、“精忠报国”,美好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但是必须承认,在生活水平日益富足今天,有一些孩子却不懂得感恩了。不知体恤父母,不知感恩老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一切,不知感激。开展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要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内容
  孩子们对“恩”的理解是模糊的、狭隘的。要让孩子们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逐步了解“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师友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等。
  了解父母养育之恩:让学生知道应该感恩自己的父母,是他们赐予自己生命,把自己养育成人;了解教师教诲之恩:让学生知道应该感恩自己的老师,是他们赐予自己知识,体会老师在教导自己时的辛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含义;了解同学帮助之恩、友情之恩:让学生去体会自己的同学每一句安慰的话语,共同游戏、学习的欢乐,遇到困难时的支持;感知祖国无尽恩情: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祖国,让他们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的底蕴,从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感受社会的关爱之恩:要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从而使自己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感知大自然的恩赐:要让学生懂得大自然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了我们。让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要明确感恩教育的目标
  学会珍爱生命,时时注意安全与健康。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明白父母希望孩子长大成人,一生平安。
  学会承担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认真学习,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忧;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贡献,作为学生就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将来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人才;感念自然之恩,就要热爱自然,能够欣赏自然美景,爱护环境,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学会和谐相处,与人团结友爱。感恩社会就是要学会和谐相处,团结同学,珍惜友情。要认识到自己有小家,还有好多大家。要心胸宽广,乐于助人。
  三、要积极探索實践,搭建感恩教育平台
  (一)感恩的内容要在教育平台上展现,感恩的目标也需要教育平台才能实现。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感恩教育的方法、方式。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的道理。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述让自己非常感动的事情。这样学生们不仅透析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将文章的运用细节与场面描写等写作手法也深深地体会了,一切对于感恩的畅想,在那一刻得到很大的释放。心存感激让一切变得美好,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的效果吗?目的都是因势利导,用美文去开启学生们认知感恩的心智。
  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感恩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事先制定好活动计划,灵活开设“讲述感恩事件”、“谈自己感恩方法”、“听后感想”“我和妈妈来对话”等活动环节。
  在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老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当一节课的老师,孩子们会真切的体验到当老师的不容易,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个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教育的良好途径。创办“感恩”的小报,设计“感恩”的广告,编排“感恩”的节目。
  多一份感恩就少一份自大和冷漠;多一份感恩就少一份索取,留下无私的奉献。
  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好感恩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能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承担起我们既教书又育人重任。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使其具有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 探讨  中学音乐教学的核心是以审美为中心,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课程标准》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而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读写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倾听、有序表达、爱好阅读和乐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我们知道听和读是吸收、理解语言的能力,它用来汲取“营养”;说和写是表达、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用来提高表达的能力。而听说是口头语言的吸收与表达,读写是书面语言的吸收与表达。口头语言又是书面语
期刊
摘要:一节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的构建,与教师的专业水准有直接的关系。构建一节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是初中化学老师追求的最高教学目标,也是最高教学境界。教学中如能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则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獲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实践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而且初中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家长的无奈,学生的烦恼,教师的茫然;症结所在是以范文教学为主,缺乏“情趣”和创新,教和学走入了机械刻板的应试怪圈;“情”“趣”“新”是教学互动相长的三个核心要素,是驱动小学生喜爱写作的三个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解决的之道是回归“情趣”,提倡个性和创新。关键词:现状 症结 破解 情趣 创新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家长来说,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
期刊
摘要:以诱达思。通过教师的“诱”,来促使学生的“思”,以学生的“思”来达到掌握知识,发长能力,陶冶品德的教学目标,从而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关键词:课堂教学 诱导 启发 兴趣 质量  《走进新课程》以崭新的教育理论展示教学,要求教师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把”诱导思维”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通过掌握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呢?我对初中
期刊
摘要: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对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1)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2)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3)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4)初中政治课随时代发展、随社会进步,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政治课教学 思考  建国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艺比赛,是帮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养的基本形式。当代青少年因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思想道德教育缺位、德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开展“三项活动”, 利用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大好时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为青少年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基础。开展“三项活动”,对于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深入发
期刊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孩子要健康成长, 首先就需要教育者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然而, 目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某些教育思想偏差现象。通过研读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思想, 并从五个方面做了剖析, 由此进一步探讨其历史与现实意义。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一本以小说体著就的教育名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他假想抚养的男孩“爱弥儿
期刊
听,是人们用以沟通,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倾听,是人们在沟通、交往时表示对讲者尊敬或者重视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听者对讲者的评价态度。学会倾听,主要是指要掌握、会运用“听”这种沟通、交往方式来了解对方,让讲者在听者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重或者被重视,并在听者的“倾听”鼓舞下能够尽情“倾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或者是班主任,会不会听,能不能够听,
期刊